心理諮詢師不是心理醫生,他們的區別一點不小

2020-09-05 徐來了啊

成為心理醫生可能性很小,但成為心理諮詢師還是可以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先講講心理醫生吧,這個屬於醫院內部的編制,就是可以給病人開藥的那種,當然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其實想成為心理醫生也並不難,前提是你大學學的是醫學專業,具備臨床醫學的知識,然後再學精神科醫學等內容就差不多滿足了條件了。

如果只是心理學出身那可能不夠,不懂醫學原理是不能從醫的。不過,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去考研,勤勤懇懇地去考個醫師執業資格證書,然後就能去醫院實習了。

這麼看下來,心理醫生的門檻蠻高的,未畢業的學生還好,已經工作的人可能就沒多大希望了。

有這方面意願的朋友先彆氣餒,當不了心理醫生,能做心理諮詢師也是很不錯的。

當然了,不是說心理諮詢師的門檻很低,只是它限制條件沒那麼嚴格,不用醫學出身也可以做。

我覺得有必要在此再次聲明一下,心理諮詢師也是需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做好的,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被淘汰掉,所以千萬不要因此輕視它。

好吧,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要成為心理諮詢師需要哪些過程。

如果是心理學專業畢業,心理諮詢碩士或博士,那就可以直接「一步到位」,進入相關部門和機構從業。

除了這種,現實中更多的是「半路出家」型,也就是轉行來的,對心理諮詢行業有興趣、有熱情,想去做,對此,我的建議有5個步驟

一、想清楚為什麼想要做心理諮詢師

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重要,有的人是想幫助自己,有的人是想幫助別人,有的人覺得諮詢師很酷,有的人聽說這個很賺錢······

沒錯,我就是想賺錢的那種,總之,你得先想清楚為什麼才好做下面的規劃。

二、了解行業詳情

收集相關信息,了解心理諮詢行業發展得怎麼樣,缺口大不大,還有業內人士是怎麼工作的,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工作形式。

一套準備做下來,那些一時興起想從業的人,就差不多冷靜下來了,要是這樣你還想轉行,那行吧,接著看下一步。

三、考證

考證是重中之重的環節,不管以前還是現在,從業人員都要考證才行。

不過,現在國家的政策不一樣了,以前的二三級取消了,改為由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代報名,學滿足夠學時再參加考試。

也就是說,現在不能自學自考了,必須報班學習才能拿到相關證書。

可是問題又來了,那麼多的培訓班,那麼多的證書,到底相信哪個才好呢?

這裡,我推薦中科院認證的證書,只有它的含金量最高,其他的不好說,但肯定有很多坑,拿了之後業內不認可那就慘了。

我有一朋友就是貪圖小便宜,到小機構考了機構自己發的證書,結果後來不能從業,弄得很是傷心難過。

我還是建議到口碑不錯的大機構參加培訓,我當時是託了熟人的關係,聯繫到內部老師,聊熟了之後拿的優惠價,不然按官網那價格我也是有心無力,可能直接就退縮了。

看了看現在的行情,好像價格也不低,還是很慶幸自己當時運氣比較好吧。

四、理論+實操,長程培訓

考證這一步,有的有實操有的沒有,反正我是一條龍連著學的。如果沒有的話,那還得重新深入培訓一下,畢竟我們不是為了考證而考證,真正從業的時候還要看能力,這是短時間內難以達到了,只能一步步堅持。

五、實習平臺

不少機構是允許優秀學員完成學習後進行實習的,不過實習階段不要期待有多高的收益,甚至還需要你倒貼錢,熟悉後可以接一些免費公益諮詢,積累一點經驗,這也算是必要的一步吧。

說了這麼多,也僅僅只是大概地介紹了一番流程,關於具體問題大家可以私我交流。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的區別在哪裡?
    而心理諮詢師的認證部委為中科院,頒發的證書是「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01 性質不同 兩者學的不一樣,心理醫生是學醫學出身的,學醫學還分學一般醫學和精神病學,他們專門設置病房治療重度的精神病人,而學精神病學的醫生中還有一部分又學習了心理學,於是這一部分人被稱做心理醫生。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區別在哪裡?
    但是很多人經常把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兩者混淆,那麼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兩者區別又在哪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而心理諮詢師是由勞動部頒發的心理諮詢師資格證。相當一部分病人都是在其他科室反覆求醫不治,最後不得已才被推薦到心理科。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有區別嗎?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治療師看似差不多,其實區別還真不小。1.報考的證書不同心理諮詢師:以前是二三級證書,現在取消了,但有替代品可以作為參考,是社會培訓證書。對專業、工作經驗要求不高,只需要滿足一定的學歷,就可以報考。心理治療師:對專業和相關工作經驗都有要求,主要是醫學專業的人員報考,需要相關工作經驗。
  • 遇到情緒困擾,找心理諮詢師還是心理醫生?
    生活中的起起落落是人生常態,工作上偶爾有不順心,跟伴侶吵架,和同事相處有點合不來,孩子叛逆不聽話,抑鬱……及時處理遇到的心理問題,才能保證人生至少可以走下去。那出了這些心理問題,找誰?心理諮詢師?心理專家?情感諮詢師?心理醫生?
  • 心理醫生還是心理諮詢師,符合這些條件,普通人都能轉行
    其實舊的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取消對醫院的心理醫生影響並不大。在醫院內部有心理科或精神科,醫生的稱呼也不一樣,這裡我還是統稱為心理醫生方便些。首先呢,心理醫生的門檻高,想要做心理醫生,必須具有以下資歷。我認為也是行不通的,首先護士是沒有處方權的,之中的差別等於護理和臨床的差別,思維和技術都不一樣,即便在科室有一些經驗,也只能進行輔助工作,無法獨立進行諮詢和診治。心理醫生要做各種量表,然後交談,再開藥,通過化學手段影響激素,諮詢引導解決心理創傷。
  • 國家取消心理諮詢師證 是時候知道它和心理治療的區別了
    近日,人社部發布的(2017)68號文件《關於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裡,正式取消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名稱。這意味著什麼?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第一時間約訪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心理醫生李達,為我們解讀。為什麼會取消這個證?
  • 心理諮詢師被誤會很久了
    從我開始學心理諮詢開始,我總是聽到很多人對我說「我沒病」。似乎不管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很多人對心理諮詢都存在著誤解。以為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生是一樣的。殊不知這兩者之間差別甚大。 精神科醫生有診斷權和處方權,可以判定病人的症狀以及給病人開藥。
  • 心理諮詢師考試為何被取消?心理諮詢師和社會工作師有什麼區別?
    可是「心理諮詢師」這個詞,已經不足以概括我的特徵,雖然我有心理諮詢師證書,但是我不喜歡「心理諮詢師」這個詞,因為被濫用了。廣義上說,心理諮詢也是屬於社會工作範圍,心理諮詢資格考試因為存在違規行為,勞動部取消了心理諮詢師的認證。在當前心理諮詢師資格考試被取消之後,有關人士稱,兩證有合併的趨勢。因為他們有很多地方是相同或相似的。
  • 心理諮詢師具體是做什麼的?
    說起心理諮詢師,我們常常把他和心理醫生聯想到一起。以至於很多人遇到問題了,不敢去找心理諮詢師,怕被人認為有病。而有些懂一些心理學背景、或者醫學背景的人,又會說心理諮詢師其實就是個雞湯大師,只負責給人打雞血。還有一些了解的更多,甚至預約過心理諮詢的人,會說心理諮詢師,其實是一群幫助他人改善生活的人。
  • 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和精神科醫生的差別
    如果不符合,則屬於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工作範圍。------------------心理諮詢時至今日被大家所接受的程度依舊非常低!很多人即使得了心理疾病也不願意去做心理諮詢,問其原因:有人說,「我雖然很難受,但是也不想跟別人說,他們會說我是神經病,也根本不會理解我的。」
  • 不是所有心理醫生都叫助人者!18歲女生舉報心理醫生性騷擾
    那正好,藉助這個事件我來說一說,「不是所有心理醫生,都是助人者!」首先,這件事我要先澄清一下:據報導了解,這位心理醫生是位精神科醫生,不是心理諮詢師,所以心理諮詢師不該背這黑鍋。不過,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心理諮詢師主要做一般心理問題的疏導、調整工作,而心理醫生則是對嚴重心理障礙的治療和矯正工作,包括開藥,各自擅長和側重點是極大不同的,這裡就不詳細而論了。主要想讓大家明白的是,不要以為有了心理問題找個叫「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的都能醫,都能幫助你,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 為什麼心理諮詢師會稱諮詢者為來訪者,而不是患者?
    在諮詢師與諮詢者進行訪談之間,我們常常會聽到諮詢師對於諮詢師的稱呼以「來訪者"為命名,而不是「客人」或「患者"。這就是心理諮詢師和精神科醫生對於諮詢者的最大區別因為,首先,從專業度和外方權而言,心理諮詢師不是醫生,更不是精神科醫生。並且,更沒有處方權,涉及到檢查、開藥、治療這類診療操作,在法律上心理諮詢師是不允許進行任何越權的。
  • 為什麼多數心理諮詢師不靠譜?
    有過心理諮詢經驗的人也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找個諮詢師總要換好多次才能遇到一個靠譜的。為什麼大多數心理諮詢師都不靠譜呢?我來給大家揭個秘。一、門檻太低在國外,心理諮詢師跟律師、醫生一樣,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他們可以憑藉豐厚的收入達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執業通常要求具備博士以上學歷的。
  • 父母如何說服有心理問題的青春期孩子去見心理諮詢師?
    第三要區別成人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的諮詢區別。這一點非常關鍵,很多心理諮詢師不考慮青春期孩子的發展問題,按照成人的諮詢方法進行很容易造成時間長,無法和孩子形成信任關係。在我上家庭治療的督導課程的時候,有這樣一個案例,是一位諮詢師提供的,為了舉例方便,我把這位諮詢師稱為A諮詢師,她的諮詢對象是小C。
  • 看心理醫生都是有病的,我才不去看心理醫生
    就算他們自己有求助的意願,他的家人、親朋好友也可能會阻止,好像有一個「有心理問題」的親人,是很丟臉的事情。他們不想承受隨之打包而來的負性輿論。 一個父親對我們說:「如果我的兒子真的有精神病,別人該怎麼說我啊!」 像上面這種案例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大眾對心理諮詢兩大常見的誤區。
  • 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來科普一下抑鬱症
    可能與我的培訓背景有關, 來看心理醫生的人, 我並不會把他們稱為患者,而是把他們稱為客戶。在下文中都會以客戶相稱。 第一部分: 首先呢,美國心理諮詢師和中國心理諮詢師, 在我的了解中並不一樣。 心理諮詢這個行業在美國發展時間比較長,有相對完整的體系。並不是像在中國,只上幾節課讀上幾本書參加幾節培訓就可以拿證的。
  • 心理諮詢師的收入高嗎?
    心理諮詢師能解決的,更多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困擾、糾結、衝突、逃避等,主要症狀是情緒和情感上的痛苦症狀。比如戀情、職場關係、自我問題等等。以及關於自身發展方面的諮詢與建議,比如學業規劃、職業規劃。
  • 心理諮詢師的一點感悟
    但是感覺從事心理行業一夜成名或者一夜暴富似乎還真沒那麼容易。心理學是從哲學中分離出來的,她是一門介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中間科學,既然是科學那是需要論證、需要大量的實驗研究的,不能拿個例當常態。任何神秘心理學,把心理學、把心理諮詢師當大仙的、當算卦的都是歪曲了心理學、神話心理學的做法,是不科學,更是不嚴謹的做法。
  • 心理諮詢師能治癒抑鬱症患者嗎?
    抑鬱症患者接受心理諮詢會有一些好處,但心理諮詢師不能直接治抑鬱症,也無法承擔醫學責任。如果把精神科比作開藥的內科大夫,心理治療就像醫院裡的康復理療,而心理諮詢接近於養生會所裡的SPA按摩。有些病人會去做個SPA讓自己發發汗,說不定病會輕一點,但不能取代正規的醫學治療。心理諮詢師更偏重於解決壓力、困惑、適應和人際關係問題,工作範疇和心理治療師有一定重合,但無權「看病」。
  • 心理諮詢師都是高大上的嗎?真實的心理諮詢行業,外人並不了解
    而工作年限呢,一般來說報考心理諮詢師的人群還是以教師、醫生等群體為主,這部分人群的工作證明還是很容易開具的。況且,想方設法為了考試而弄到證明的人我想也不在少數。而審核部門一般來說都不會太嚴格。二級心理諮詢師的報考條件,無非是在三級的基礎之上,根據各個省份的具體情況,多一點並不嚴格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