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發明「樂高式快遞箱」,讓快遞包裝可拆裝、可回收、可循環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如今,快遞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這一發明在為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快遞箱上多餘的膠帶、被丟棄的紙板,也正成為地球上日益沉重的負擔。來自北京中學的黃彥清和自己的小夥伴們關注到這一問題後,研發出一款可回收、可拆裝的快遞箱,讓以往的垃圾成為可以不斷循環利用的資源。

最初關注到這一話題,來自於小夥伴間的一次腦洞碰撞。兩年前,黃彥清在和同學們商量某個社會項目的選題時,有隊友提到有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個快遞包裝袋幾乎跟著飄了一路。這個場景引發了隊友一系列的思考:這些快遞包裝用完該怎麼處理?用了這麼多塑料要多少年才能徹底被降解?小動物要是吃到塑料窒息死亡怎麼辦呢?過度包裝該怎麼解決……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燃起了同學們的一致興趣,研究主題由此確定。

「我們知道快遞垃圾很常見,但是一查數據還是被驚到了。」有數據顯示,2017年快遞行業使用了約110.5億個塑料包裝袋、8億條中轉用塑膠袋、48億個封套以及4億卷膠帶。這是個什麼概念?打個比方,如果把這些塑膠袋排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280圈;擺在一個標準足球場上,則可以蓋出14000層的大廈。

既然快遞的需求持續存在,那能不能研發一款對環境友好、又能可持續利用的快遞箱呢?順著這個思路,他們在快遞箱的材料和結構上開始下功夫。「為了解決塑料汙染的問題,我們採用了新型無汙染可降解的材料,同時還採用了可拼插的結構進行連接,這樣不僅可以方便拆卸和組裝,也可以做到大小不限。」然而真正設計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一開始團隊成員在8個拐角處設置卡扣,與側板進行拼接;但是後來發現,這種方式拆裝起來耗時又費勁。於是,他們對結構進行了簡化,直接利用側板之間的結構進行拼接。

目前,同學們正試圖通過眾籌推進項目進入試運營階段。「希望能更加了解目前的快遞產業鏈,在實際運用中發現我們之前沒有想像到的問題,比如快遞箱的抗摔性能等。」

在項目推進的同時,相關的拓展活動也在進行。「我們啟動了一個校園環保計劃。」黃彥清介紹,之所以要實施這一計劃,是因為他們發現在校園內出現了由快遞垃圾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學校提供了接收快遞的服務,也設置了回收快遞垃圾的分類垃圾箱,卻沒有專人負責清理在垃圾箱中堆積的快遞盒和紙張。項目組成員決定接過這一擔子。

清理出來的垃圾如何有效利用呢?成員們也早有了想法,「我們會對清理出來的垃圾進行分類,一部分直接進行回收,一部分用於舉行藝術展覽,同時也計劃著利用部分垃圾舉行一次變廢為寶的比賽。」

來源:北京晚報·北京新聞 記者:牛偉坤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中學生發明「樂高式快遞箱」 讓快遞包裝可拆裝、可回收、可循環
    如今,快遞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這一發明在為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快遞箱上多餘的膠帶、被丟棄的紙板,也正成為地球上日益沉重的負擔。來自北京中學的黃彥清和自己的小夥伴們關注到這一問題後,研發出一款可回收、可拆裝的快遞箱,讓以往的垃圾成為可以不斷循環利用的資源。最初關注到這一話題,來自於小夥伴間的一次腦洞碰撞。兩年前,黃彥清在和同學們商量某個社會項目的選題時,有隊友提到有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個快遞包裝袋幾乎跟著飄了一路。這個場景引發了隊友一系列的思考:這些快遞包裝用完該怎麼處理?
  • 商務部:推進可循環包裝應用 規範快遞包裝使用
    引導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合作,提高包裝產品與寄遞物品的匹配度,共同落實快遞包裝相關標準和規範,減少過度包裝、隨意包裝,加大低克重高強度快遞包裝紙箱、免膠紙箱用量。(五)推進可循環包裝應用。鼓勵電商企業參與快遞包裝循環利用新技術、新產品研發並積極推廣應用,與快遞企業、商業機構、便利店和物業服務企業等創新合作,建立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渠道,探索建立上下遊銜接、跨平臺互認的運營體系。推動生鮮電商企業在同城配送中推廣應用可循環配送箱、可復用冷藏式快遞箱等。(六)規範快遞包裝使用。加強規範引導,落實好電商領域快遞包裝禁限制要求。
  • 您收到的快遞包裝將「綠色轉型」!一大批環保包裝袋、循環快遞箱...
    企業正在啟動環保包裝袋、循環快遞箱等綠色材料來取代傳統包裝。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過度包裝 呼籲快遞箱循環用
    「雙11」火爆來襲,與期待已久的商品一同被快遞小哥送來的,還有大大小小的快遞紙箱、泡沫塑料快遞箱、快遞袋、冰袋、填充氣囊、保溫棉等包裝。「雙11」11年來,人們在享受足不出戶即可居家購物便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包裝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2019年,預計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過600億件。
  • 綠色轉型加速 快遞包裝開啟循環回收新模式
    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如何減少快遞包裝所帶來的廢棄物?
  • 當廢品賣了還是進回收箱?雙11快遞包裝都去哪了
    近日早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市民會通過各種方式將快遞包裝盒回收再利用,而青島郵政公司更是在全市125個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全市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營業、攬投網點已達125個,四季度將為攬投部再配置20個,提高城市地區快遞服務營業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覆蓋率,確保達成本年度新增20%的目標。 」青島郵政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外,該公司還推出一款「綠色循環包裝箱」,最大優勢就是不用封箱膠帶、可以循環使用、綠色環保。
  • 這種快遞包裝可重複利用8年
    而這些廢品現在很少有人回收,理由是紙箱上纏著太多的膠帶,塑料一類的也不收,沒法再利用,大量的廢棄包裝盒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記者獲悉,一種可摺疊、充氣,能循環使用的新型快遞包裝箱項目,即將在六合經濟開發區投產,不過對於快遞包裝「五花大綁」難回收利用的難題是否真正得到有效破解,業內人士看法並不一致。
  • 申城將有1000個快遞站點回收紙箱包裝 市民可免費取用
    東方網記者程琦8月20日報導:為培養市民快遞包裝分類回收、循環利用的習慣,東方網記者今獲悉,菜鳥聯手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快遞企業在滬發布「回箱計劃」:即在滬上快遞網點和菜鳥驛站首批鋪設1000個回收箱,助力上海快遞包裝分類回收
  • 快遞箱循環用 紙箱也能有新生!
    包裝箱循環用起來家住石家莊華夏家園的市民王女士最近到小區附近的快遞點拿快遞,發現了一個「紙箱共享站」,她現場拆了包裝,把還很完整的紙箱放進了回收箱,留待重複使用。「這個共享站真不錯。以前我都是把快遞抱回家拆,家裡放不下只能扔垃圾箱,有的紙箱還很完整,丟了確實可惜。現在有了回收箱,這些紙箱也可以發揮它的『餘熱』了。」王女士高興地說。
  • 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將達700萬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到2025年達到1000萬個,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快遞公司設紙箱回收箱遇冷
    紙箱回收活動知情者不多  記者了解到,今年某公司聯合五大快遞公司發起「全國紙箱回收日」活動。全國4萬個驛站、3.5萬個快遞網點將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循環利用。消費者捐獻紙箱還有機會累積螞蟻森林綠色能量,植樹造林。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趙先生表示,自己在扔可回收垃圾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小區的老年人主動索取,他會選擇交由他們來處理。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大家普遍具備可回收物再利用的意識。「包裝袋亂扔會造成白色汙染,紙殼箱隨意丟棄會造成資源浪費。」大家紛紛表示,儘管知曉隨意丟棄包裝物的危害,也有環保意識,但身邊可供採用的回收渠道還是不夠完善。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 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大家普遍具備可回收物再利用的意識。「包裝袋亂扔會造成白色汙染,紙殼箱隨意丟棄會造成資源浪費。」大家紛紛表示,儘管知曉隨意丟棄包裝物的危害,也有環保意識,但身邊可供採用的回收渠道還是不夠完善。
  • 進回收箱?「雙十一」過後,海量快遞包裝箱去哪兒了
    對此,郵政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快遞包裝交由回收點循環利用是目前國內最綠色便捷的處理方式。校園:快遞點回收循環使用更環保11月16日、17日記者在山東財經大學、濟南大學東校區等多個校園裡看到,這裡的快遞超市工作人員都給大學生準備了拆快遞的工具,同學們可以在現場直接拆開快遞箱子,取走快遞,然後把箱子放在回收箱裡面,循環使用
  • 快遞包裝回收為何冷熱兩重天 創新回收方法有望「破冰」
    其實,快遞拆除產生的垃圾中有不少是可回收物,如紙箱、填充泡沫、塑料包裝袋等,均可直接再利用。但記者近日走訪了部分居民小區和高校,發現快遞包裝回收在高校漸成潮流,而在社區卻受到冷遇。這冷熱兩重天的狀況,表明可回收物再利用的推廣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 包裝紙箱循環用 快遞更綠更瘦身成行業共識
    包裝箱循環用起來家住石家莊華夏家園的市民王女士最近到小區附近的快遞點拿快遞,發現了一個「紙箱共享站」,她現場拆了包裝,把還很完整的紙箱放進了回收箱,留待重複使用。「這個共享站真不錯。以前我都是把快遞抱回家拆,家裡放不下只能扔垃圾箱,有的紙箱還很完整,丟了確實可惜。現在有了回收箱,這些紙箱也可以發揮它的『餘熱』了。」王女士高興地說。
  • 如何實現快遞包裝的可重複使用?三管齊下,立竿見影
    在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背後,是巨大的包裝盒的浪費。本應該多次使用的快遞瓦楞箱,當前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那麼如何實現快遞包裝的重複利用呢?本文認為,應該由三方面努力。當前快遞包裝標準化並不難,因為最早的郵局現在的中國郵政公司就有標準化的快遞箱。只不過,這些快遞箱都是瓦楞紙的,並且可能尺寸型號也需要再增加一些。行業標準需要制定的是快遞包裝箱的使用材料標準,結構標準,封裝標準,容積標準等技術標準,並且這些標準都符合重複使用的條件。
  • 快遞包裝就地循環利用 湖州市快遞網點實現「紙箱共享站」全覆蓋
    昨天中午,在湖城高富路上的一個圓通快遞點,前來取快遞的居民李先生看到「紙箱共享站」後主動詢問工作人員。「歡迎在這裡拆包裹,把紙箱留下,等你下次來寄件的時候,可以從回收箱裡挑紙箱免費用。」工作人員邊說邊遞上拆箱工具。  我市今年開始在快遞行業推廣的「紙箱共享站」。市民在網點郵寄快遞時循環利用紙箱,拆箱取貨後將紙質包裝箱、填充物等放進回收箱,寄快遞的市民可免費重複使用紙箱、泡沫等。
  • 快遞包裝箱兌換禮物 鄭州部分快遞站重啟快遞箱回收
    現實中,鄭州市快遞站點對使用後的快遞包裝回收狀況究竟如何,民眾對快遞包裝留給別人所用怎麼看,請看本報調查。把快遞箱留給「下一位」!該驛站站長王威介紹,他所負責的這個快遞站點,是從2018年就啟動了快遞箱回收服務。但這是個「慢熱」的過程。在今年雙11,社區居民對快遞箱回收的支持度明顯大幅提高。這剛早上9點,回收箱裡的空包裝袋、包裝盒已快放滿了,一天能裝滿七八輪。「前幾日,在雙11快遞的最高峰,每天收集的各種廢棄快遞包材數量更多,甚至一個鐘頭就能被裝滿一次。」
  • 超兩成受訪者隨意拆快遞箱致不可循環使用
    調查顯示,75.5%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居民的環保意識有待加強,對快遞包裝的汙染後果認識尚未到位。38.2%的受訪者表示未關注快遞包裝是否符合《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13.7%表示對快遞包裝是否符合有關標準無所謂。43.6%的受訪者認為快遞企業不重視可循環包裝物的使用和回收,是造成快遞包裝汙染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