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中國足協看上去很美的二次減薪會被認為是難以實現的悖論

2020-12-17 李廣體育評論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日前透露,下賽季職業聯賽將採取進一步措施,壓縮各俱樂部的投入並實行更嚴厲的限薪措施,確保職業聯賽健康和持續發展。

2019年底,中國足協推出了限薪令。其中規定,中超本土球員頂薪是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的球員在此基礎上浮20%。

據足球名記袁野透露,中國足協會在明年開展更為嚴格的二次限薪 ,新的限薪政策,很可能是國腳頂薪被砍到稅前500萬,至於其他普通球員則為300萬。

輿論譁然。

民眾叫好。

一切都是如此這般的看上去很美。

我們如何理性看待?

一,疫情當下,各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雖然中國全世界獨一份兒的經濟正增長,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經濟受到了太大的影響,短時間內很難恢復正常。

體育產業做為一個服務業,是依附於一二產業的基礎之上的,在經濟大環境沒有變好之情,沒有獨善的可能。

在眾多產業開始降薪的情況下,中超的降薪是一種被動的必然。

二,中超的二次降薪顯然是將高估的足球泡沫壓榨回理性的第二步,在第一次降薪阻力不大的情況下,它有面臨著不小的阻力。

1,二次降薪肯定有更多的深意,比如讓足球市場回歸理性,讓俱樂部的經營更有活力,甚至從長遠說,讓更多的中國球員走出去等等。

2,對於大俱樂部,這肯定是一種傷害。

這是一種典型的同情弱者的行為,是一種激進的反市場行為。

雖然足協更多考慮的是避免將來難以挽救的大廈將傾。

但在狼沒有來之前,誰都會把警告當作危言聳聽。

昨天看到報導說只有不到三分之 一的俱樂部同意二次降薪。

看上去很美的限薪計劃竟然遭到了多數反對。

3,當大牌外援離開限薪之後的中超聯賽,聯賽的精彩如何保證。

這其實是一種博奕,我們需要面對的是聯賽建立在外援之上還是建立在國內球員的水準之上。

其實從U23政策,還是梯隊建設,中超聯賽的根本就是保證國家隊水平的基礎之上的。

國家隊第一,外援相對不重要。

4,於是,歸化的問題又重新出現。

那就是隨著二次限薪的實行,歸化外援的質量也會下降。

已經顧不了那麼多,為了聯賽的生存,足協只能有所捨棄。

歸化已經兩年,高拉特,李可們在歸化的同時,有被同化的跡象,足協顯然已經有所警覺。

而且恆大的歸化耗資接近9億,顯然更不具有可持續性。

三,二次限薪的可行性。

陳戌源提出二次限薪,肯定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甚至在一次限薪時已經想到了這一步,只不過疫情讓它提前實行。

日本,韓國的球員薪水都沒有達的我們二次限薪的水平,就充分說明了二次限薪的可行性。

只是限薪令如何實行,對已經籤訂的合同是選擇尊重,還是實行買斷,這是一個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

強行宣布做廢肯定是非法,會面臨訴訟,足協鐵定敗訴。

所以要麼買斷,要麼實行窗口期。

四,陳戌源能挺多久。

從成為中國足協主席至今,從工資帽,到限薪令,到歸化,再到現在的二次限薪,陳戌源爭議不斷。

毫無疑問,陳戌源已經成為有史以來最有建樹的中國足協主席。

我們現在可以把他定義為一個改革者。

從商鞅,到王安石,再到戊戌變法,除非有強有力的支持,改革者很難善終,改革最後也很難善了。

陳戌源顯然熟讀古書,他顯然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持。

於是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好好看看這看上去很美的計劃會結出何種美麗的花朵。

相關焦點

  • 足協可能對球員教練按薪水進行「分級」,制定不同減薪標準
    由於球員、教練員合同責任主體是俱樂部,因此一旦俱樂部單方決定減薪,那麼必然構成違約。這樣的舉動在法律或者契約層面來說是立不住腳的。於是不難理解他們主動找到中國足協索求「減薪指導意見」的動機。甚至有業內人士非常直白地形容「俱樂部想借中國足協之手,讓『減薪』成為合情合理的結果。」 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有一類現實問題左右俱樂部「減薪心理」。
  • 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色彩系統和核心圖形發布中國足協發出減薪...
    核心圖形創新性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動態的——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動態核心圖形;二是立體的——有立體空間的核心圖形;三是廣泛的——極大地拓展了應用範圍和使用空間;四是互動的——人人參與冬奧、共享冬奧。核心圖形作為奧運會形象景觀的重要構成元素,具有連接奧運會徽、吉祥物、體育圖標、口號等奧運形象元素的關鍵紐帶作用。
  • 上海中遠俱樂部認為中國足協處罰不公正立即上訴
    本報訊前天,中國足協終於為27日紅塔中遠之戰的「點球鬧劇」收尾。在認定點球是誤判的前提下,裁委會向中遠俱樂部表達了歉意,但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公布的處罰決定卻出人意料:給予上海中遠匯麗隊3號成耀東停賽5場並罰款4萬元的處罰,上海中遠俱樂部同時進行內部整頓,昆明賽區則受到警告處分。
  • 熱議陳戌源望國腳減薪:和強制沒區別,請主席身先士卒
    虎撲4月14日訊 據《北京青年報》報導,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上周赴三亞市探望國足期間也表示足協倡導球員減薪,希望國腳們「帶好這個頭」。對此,眾多圈內人士在微博平臺展開了熱議。媒體人潘偉力:「陳主席」建議「國腳主動降薪,基本上和強制沒有區別。
  • 為什麼日本足球比我們厲害?中國足協著眼當下,日本足協著眼未來
    文章中提到了幾點:1)中超球隊廣州恆大在近9個賽季裡,奪得8次冠軍1次亞軍,它的強勢已經導致了中超聯賽失去了應有的平衡,其他球隊顯得毫無冠軍競爭力。2)即便如此,廣州恆大隊依然斥巨資引進阿蘭、洛國富、高拉特、艾克森、費南多、蔣光太。
  • 芝諾悖論:為什麼有人說,兔子追不上烏龜是必然的
    那我為什麼說,兔子永遠也追不上烏龜呢?其實這就涉及了一個大前提,兔子超過烏龜,總是需要到達烏龜之前的位置。也就是和兩分法悖論差不多。有一個100米的賽程需要跑完,而參賽者跑完剩下距離的二分之一需要9秒。
  • 津媒:「國家二隊」是敏感詞彙,中國足協非常在意
    直播吧11月1日訊 此前中國足協官方曾闢謠,李鐵出任「國家二隊」主帥並帶隊出徵東亞杯的報導不實。《體壇新視野》認為,足協的闢謠不無道理,並非「打臉」。首先,當時足協的確還未確定由李鐵帶隊,後者只是這支隊伍主帥的候選人之一。
  • 足協主席明確健康聯賽四大標準 減薪帶來影響只是暫時性
    會後,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回答媒體提問過程中,結合自己的「手寫總結」,重點推出了「健康聯賽四大標準」的概念,他同時表示,限投限薪雖然給各俱樂部及球員個人帶來影響,但總體來看,影響不過是暫時性的,對聯賽有序可持續發展是有益的。
  • 媒體:聯賽分組是特殊時期特殊對策 應理解足協苦衷
    所以,他也提出了聯賽分組賽制的設想,這也是中國足協三套方案中的第二套(第一套是以原來的賽制完整地打完聯賽)。只是陳戌源沒有說明,聯賽分成AB兩組,是按照上賽季排名交叉排列,還是南北分區。這樣的賽制設計既要考慮到各組球隊實力的均衡,又要考慮減少主客場奔波,以應對密集賽程的問題,確實是一個不小的頗費腦筋的工程,而且肯定難以做到讓所有人滿意。
  • 從降薪中看出CBA和中超足協的不同 姚明因為帶頭降薪受稱讚
    足協前段時間的降薪,開展得轟轟烈烈,卻只出了一個指導意見後就無疾而終,引來眾媒體和球迷的好一陣批評。現在CBA的降薪來了,完全是赤裸裸打臉足協。而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足協主席的陳戌源還在鼓動著國腳們帶頭降薪。一個是要去別人做好,一個是從自己做起,簡單比較,高下立判!
  • 錯用成語,足協公告難以「差強人意」
    隨後,中國足協在其官方微博中用「差強人意」一詞來形容中國隊在比賽中令人失望的表現,並對此深表歉意。(11月15日 南都體育)在本次世界盃預選賽中,中國男足以1比2的成績負於敘利亞隊,比賽期間中國隊多次出現失誤,甚至在比賽後程為敘利亞隊「貢獻」一記烏龍球,中國隊在本次比賽中的表現可謂讓人大失所望。
  • 足協的會議,總會變成一本現實版的成語釋疑
    薪水只是球員收入的一部分,既難以控制範圍,又無從控制數量,結果只能滋生地下交易和陰陽合同,這個決定說是本末倒置,真的再合適不過了。 我且不說中超今年對於體奧動力的行為有過河拆橋的嫌疑,就是對過去五年,中國所有媒體投入中超的財力精力,明年中超這樣倒車一開,是不是也是一種過河拆橋呢?
  • 中超之父炮轟中國足協!曾經聲稱謝亞龍是偽主席
    資深中國球迷一定會了解中國足壇有一人,他曾被足球同人在背後笑稱「老郎的媳婦就是中國足球」,他就是郎效農。談及老郎,他一度自嘲為「技術官僚」,是真正懂球,而且主張按足球規律做事的人之一。他曾經敢於聲稱,謝亞龍原來是「偽主席」。為何談及郎效農?
  • 理髮師悖論是什麼?
    所以有些概念不能構成集合,例如」美女的集合」就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因為一個人美不美會因為其他人的感受而異,不具有確定性。元素與集合的關係有「屬於∈」和「不屬於∉」兩種,比如「1」這個元素,它是集合A的元素,但是不是集合B的元素,寫作1∈A,1∉B明白了這些,我們就可以討論羅素悖論的數學表達了。羅素說:設集合S是所有不屬於自身的集合構成的集合,即S={x|x∉S}。
  • 連新加坡都開始學習中國足協,你還在覺得我們的國足不行嗎?
    在本賽季,中國足協推出了為了培養新人推出了U23新政,一時被許多球迷難以接受,認為這樣子會大大降低中超比賽的觀賞性,但是這何嘗不是培養新人的一個好辦法。為實行新政之前,許多年輕球員根本得不到上場的時間,也就造成了許多新人被埋沒,除了部分年少成名的球員,不然根本得不到表現的機會。
  • 二次吸引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越想翻盤,越難翻盤」二次吸引,知易行難▼前些日子寫了新罐子,很多姑娘問新罐子是不是等同於二次吸引。我說不是。新罐子理論是「去中心化」的二次吸引。為什麼要去中心化呢?現在很流行二次吸引的挽回理論,和新罐子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先破後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成功挽回過,但我相信這個成功率不會太高,甚至可以說非常低。為什麼?方法有問題嗎?不。二次吸引的大方向是絕對沒問題的,也完全符合邏輯。
  • 第三次數學危機是什麼?這次數學家都弄瘋了!——理髮師悖論
    我們之前講過第一次和第二次數學危機,今天我們來講第三次數學危機。第三次數學危機,首先要從一個數學加羅素開始所謂悖論就是怎麼說都不對。他說,假如有一個村子,村子裡有一個理髮師,這個理髮師,他在自己的店門口立了一塊牌子,說我給且僅給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也就是說,如果你自己給自己刮鬍子,那我就不給你颳了。如果你要是不給自己刮鬍子,那你來我這,我就給你刮鬍子,不要錢我也給你刮。
  • 為什麼說「費米悖論」是最可怕的理論
    先說說什麼費米悖論吧。費米,20世紀著名的物理學家,曾經在和朋友交談時談論到了外星人的相關話題。費米發出感嘆說,"如果宇宙中確實存在外星人,他們在哪裡?"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問題,被稱為費米悖。
  • 費米悖論給人類的未來潑了盆冷水,不管怎麼解釋都令人難以接受
    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問題,卻引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科學悖論——費米悖論。為了解釋費米悖論,人們提出了很多觀點,但不管怎麼解釋都令人難以接受,以至於還有人認為,費米悖論給人類的未來潑了盆冷水,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一講。
  • 顧明遠:中國教育的八個悖論
    許多家長反映,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對孩子要求過多,限制過死,束縛孩子潛在能力的發展。由於怕影響孩子的發展,所以要早一點送到國外去學習。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質量?許多校長、老師口頭上說提高教育質量,但把教育質量停留在考試分數上,實際上做著違背提高質量的事,增加學生負擔,進行機械的訓練,極大地妨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