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優則仕,孟浩然甘做山水田園詩人?其實是迫不得已

2020-12-22 藝文雜記

孟浩然作為盛唐時期的偉大詩人,寄情於山水田園,成為一位隱士,超脫於塵世。後來,他自己也是比較享受這種超脫的狀態,盛世隱居,不諳世俗,也是讓人羨慕。

孟浩然畫像

01寄情山水,怡然自得

《登鹿門山》唐·孟浩然清曉因興來,乘流越江峴。沙禽近方識,浦樹遙莫辨。漸至鹿門山,山明翠微淺。巖潭多屈曲,舟楫屢迴轉。昔聞龐德公,採藥遂不返。金澗餌芝朮,石床臥苔蘚。紛吾感耆舊,結攬事攀踐。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白云何時去,丹桂空偃蹇。探討意未窮,回艇夕陽晚。

這首著名的詩,詳細描述了,孟浩然隱居鹿門山的怡然自得和恬靜休閒。乘著小船順水漂流,看著山水田園風景,心情舒暢。書中還特意提到了龐德公進山採藥的典故,龐德公這個名字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他的兩個徒弟「臥龍」諸葛亮和「鳳雛」龐統,想必多數人會恍然大悟。

龐德公徒弟「臥龍」諸葛亮劇照

龐德公曾經也是在此隱居,多次拒絕了荊州劉表的邀請,而不願出仕。孟浩然刻意提到龐德公,想必也是把自己與龐德公相比,體現自己的高風亮節和灑脫快活吧。他倆的共同點都是沒怎麼當過官,但是二人不做官的原因卻大行逕庭。

02諂媚丞相,求官不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兩句著名的詩句出自唐朝著名詩人張九齡的大作,張九齡不僅詩寫得好,而且也官居要職,是唐朝幾個傑出的宰相之一。張九齡做荊州刺史的時候,孟浩然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詩《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張九齡石像

表面來看,這首詩是寫洞庭湖的美景猶如仙境一般飄渺,閒適的垂釣生活猶如神仙一樣快樂。其實詩中包含了孟浩然的更深層次的意圖,從題目和第三句「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就可以看出。表達的大概意思是,正逢盛世,不出仕為官,呆在家裡閒著太可恥了,但是卻沒有合適的機會。

言下之意很明顯了,孟浩然急於想做官,苦於沒有提拔的機會,希望張九齡能夠多多提攜,給個一官半職。而且當時的張九齡已經出長安,在荊州做刺史,孟浩然在題目中極具諂媚地用了「贈張丞相」四個字,可見他想出仕為官的心情之急切。

王維畫像

張九齡還是比較看重人才的,另外一位與孟浩然並稱「王孟」的山水詩人王維,同時也是孟浩然的好友,便是在張九齡的提攜下官至御史中丞。然而,孟浩然的這次示好,最終還是落空了,各種原因,張九齡後來沒能夠重回長安入相,孟浩然的請求也就遙遙無期了。

03喝酒誤事,錯失良機

當然,孟浩然沒能得到張九齡的幫助,也並不是沒有了其實出仕的機會。因為孟浩然性格好,好結交,所以,願意推薦他做官的人還是有的。襄州刺史韓朝宗就曾經答應,向朝廷舉薦他。

韓朝宗都與他約好了一塊去長安的日子,然而,孟浩然卻一點都不緊張,出發的那天居然還約了朋友喝酒。邊上人就提醒他,別喝了,盼了這麼多年的出仕機會可要把握好,趕緊出發吧。

韓朝宗劇照

可能那天孟浩然與友人喝得確實高興,也不知道幾個菜,喝得有點上頭。居然全然不顧別人的提醒,還不耐煩地說,喝得正舒暢,管不了那麼多了。就這樣,孟浩然又錯失了一次進長安發展的機會。想必他再有請求,韓朝宗也不敢輕易答應了吧。

04偷偷入宮,意外面聖

要說去長安,進宮見皇上,孟浩然也不是沒有機會。孟浩然還是見到過唐玄宗的,只不過不是正大光明的舉薦,面是誤打誤撞地偶遇,其中還有一段跌宕起伏的驚險經歷。

前面提到另一位山水詩人王維,不僅與他並稱,而且還是他的摯友。有一天,王維在宮中值班,為了讓這位久居襄陽的摯友孟浩然開開眼,長長見識,就偷偷把孟浩然帶入宮中,陪他值班。

唐玄宗畫像

誰知不巧,唐玄宗路過班房,進來瞅瞅。本來是偷偷入宮,欺君大罪,孟浩然就嚇得鑽到了床底下。可能古代的床也比較簡陋,哪藏得住這麼大個人,被玄宗發現了。王維趕緊解圍,玄宗也是愛才之人,聽說是著名詩人孟浩然,居然還有些開心。

05急於表現,劇情反轉

孟浩然狼狽地爬出來,行過君臣之禮,玄宗還關切地問,最近可有什麼大作,分享一下哈。提這茬,可難不倒孟浩然,激動地吟誦了一首《歲暮歸南山》。

《歲暮歸南山》唐·孟浩然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孟浩然畫像

本來偷偷入宮,被玄宗撞見弄巧成拙,但玄宗不但沒怪罪,還誤打誤撞得來一次難得的面聖機會。玄宗甚至還給了他表現的機會,這比求張九齡和韓朝宗靠譜多了。孟浩然吟出大作,就差玄宗點頭稱讚就要飛黃騰達了。誰知劇情又發生了翻轉,詩是好詩,一貫的山水田園風,描寫自己隱居的閒情逸緻,但壞就壞在「不才明主棄」這半句。

玄宗可是一國之君,也是愛面子的人,「明主棄」幾個意思呀?你當不了官,怪我拋棄你了唄!本來剛剛化險為夷後的其樂融融,突然又一下子跌入了冰點。不僅玄宗不高興了,當官這事,也因為這句詩,永遠也不能再提了,餘生只好回襄陽隱居,也恰恰應驗了聖駕前所吟誦的題目《歲暮歸南山》,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孟浩然雕像

或許,也正是孟浩然求官不得,出仕不順的挫折,最終讓他能夠靜下心來,專著於他的山水田園,留下了很多的傳世名作。

相關焦點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雖然年輕時候的孟浩然也曾有過求仕的經歷,但由於他性格剛直、不媚世俗,所以他的仕途並不如他想像中那樣順利。在經過幾番折騰之後,心灰意冷的孟浩然下定決心,他要與山水田園終生為伴。實際上孟浩然作為唐朝時期的一位大詩人,他的經歷其實與其他詩人也有類似之處。只不過他在求仕失敗之後,雖然痛苦失望過但卻沒有因此而消沉。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他們的山水田園詩,最適合春天來讀
    山水田園詩詩友們肯定不陌生但若細品起來其中可有大樂趣~什麼是山水田園詩?人們常將山水詩和田園詩並稱為山水田園詩,實際上,這兩種詩有著不同的風格與內容。山水詩主要描寫自然風景、名山大川,田園詩則主要描寫鄉村的生活景象。
  • 【今日積累】山水田園詩派及主要代表人物!
    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其中以王維成就為高,他是詩人,又是畫家,能以畫理通之於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於李杜之外,別立一宗,對後世影響很大。中國唐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繼承和發展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韋應物、柳宗元等。
  • 四大山水田園詩人,王孟韋柳,四種風格誰能打動你?
    到唐朝,山水田園派詩歌更加成熟,我們常說王維、孟浩然是唐朝山水田園詩歌的代表人物,其實不然,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園派的代表詩人,中晚唐時期,又有韋應物、柳宗元接過了接力棒,繼續將山水田園詩派發揚光大。這四位偉大的詩人,同屬山水田園派,彼此之間又有何異同之處呢?
  • 山水田園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 :盛唐詩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等為代表,又稱王孟詩派。
  • 性愛山水喜泛舟的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創作的先行者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 盛唐山水詩高手——王維、孟浩然、常建
    彼時詩人皆有道心,入仕則心懷天下,離官仄求仙問道。上承遊仙詩、齊梁體,山水詩發展的精彩紛呈。基本上每個大詩人都是山水詩好手,李白、杜甫不以山水詩名,依然佳作不少。而箇中高手就是王維和孟浩然。王維後期詩歌信佛的高官,他的山水詩境界空靈,禪機暗隱。而孟浩然作為一個莊園主,則更多地是田間地頭的淳樸、純粹的生活謳歌。
  • 「學而優則仕」的「優」是「餘裕」
    我也只是幾年前才了解得更多的。記得那次與家父閒聊天,聊到一個很俗的話題,就是關於貪官泛濫的事。人人都問,這些人都是怎麼被選拔上去的。家父便說,現在的選拔確實大可深究。子曰,「學而優則仕」。意即學問做得還有餘裕,便可以去做官。而現在那些貪官,本來並無學問,又奢談什麼餘裕!
  • 詩詞中的田園生活很美好,詩人種田會種成啥樣?看陶淵明就知道了
    詩言志詞言情,詩詞是詩人用來抒發情感的一種文學體裁。在中國傳統古詩詞中,按照詩的題材來分,又分為很多派系,有描寫邊疆的邊塞詩,有朋友間依依離別的送別詩,還有一些詩人,喜歡田園隱世的生活,而寫下了很多山水田園詩。詩人們用山水田園詩,將田園的景色描寫的美輪美奐,將田園的生活描繪的多姿多彩。
  • 《山山水水關乎情——山水田園詩》文/木若水(遼寧)
    山水田園詩的發展概況:第一個全力來描繪壯麗河山的詩人是南朝的謝靈運,第一個以田園生活入詩的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盛唐時,山水田園詩的創作蔚為大觀,代表人物: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布衣詩人孟浩然依稀暮靄,恬淡朦朧。橫床林下,大道逍遙。一片充滿情趣的山林,流淌著大自然悠悠的天籟;一座遠離塵囂的村莊,是騷客雅士返璞歸真的精神樂園。
  • 《春曉》孟浩然 講解 翻譯 賞析
    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創作背景】孟浩然早年隱居在鹿門山,後入長安謀求官職,考進士不中,還歸故鄉。《春曉》即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
  • 孟浩然之死
    孟浩然之死  今日得到一本陳貽惞先生的舊作《唐詩論叢》,書的前幾篇就是講孟浩然的。
  • 「學而優則仕」,你的理解正確嗎?
    樹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學而優則仕」這一句名言繼續學習中孔子的學生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很多人往往忽略前半句,只看後半句,一個完整的意思就只剩下一半,學而優則仕。這句經典被片面地誤讀,變成了「學習好了就可以做官」。中國封建社會出現了「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現象,「應試官」應運而生,為入仕皓首窮經,做了官無所作為。
  • 唐朝詩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葉孤舟,承載了他一生的憂愁
    他徹底擺脫了世俗的紛擾,超脫世外,成為了真正的田園之人。還有一些人,雖然長年寄情於山水,卻依舊逃不出凡塵中的功名與煙火氣,李白如此,孟浩然亦如此。孟浩然出生在盛唐,在那個時代,湧現出一大批卓越的文人墨客,如天上璀璨的繁星一般耀眼,王維、李白都是那個時代的幸運者。早年的孟浩然也曾有過入仕之夢,渴望能夠一展抱負,但並不是所有有才學之人都能幸運地被君王賞識。
  • 孟浩然經典詩詞賞析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歸隱終身。
  • 孟浩然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江南景色,美得讓人心醉!
    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詩人。而山水田園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的一個重要種類,孟浩然和王維、陶淵明等人是代表人物。其實古代詩人們通常都會把自己細膩的筆觸放在大自然中的景色上,以寄託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小編今天向大家推薦的這首詩《耶溪泛舟》,便是孟浩然的一首描寫江南景色的經典之作。
  • 他是李白最崇敬的詩人,卻因一首詩觸犯龍顏,斷送了前程
    李白應是是唐朝最狂的詩人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但就是這麼狂放的詩人,卻對一人推崇備至,他便是唐朝山水田園派掌門人孟浩然。 孟浩然是盛唐詩人,因其祖籍為襄陽,故世人又稱其為「孟襄陽」。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的田園詩佳作
    過故人莊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以田園山水詩為主,與另一位山水詩人王維合稱「王孟」。紀曉嵐這樣評價:王孟詩大段相近,而體格又自微別,王清而遠,孟清而切。學王不成,流為空腔;學孟不成,流為淺語。「故人具雞黍」,具就是準備、置辦的意思。雞黍,燒雞和黃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