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水水關乎情——山水田園詩》文/木若水(遼寧)

2020-12-22 木若水

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作為描寫和抒發感情的對象。詩的境秀麗雋永,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新洗鍊。

山水田園詩的發展概況:

第一個全力來描繪壯麗河山的詩人是南朝的謝靈運,第一個以田園生活入詩的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盛唐時,山水田園詩的創作蔚為大觀,代表人物: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

宋代歐陽修、蘇軾、辛棄疾、範成大、楊萬裡等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

略舉幾例:

1.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2.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

3.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謝脁《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4.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5.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6.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7.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儲光羲《釣魚灣》)

8.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山水田園詩的思想內容:

1、對寧靜、平和、歸隱生活的嚮往,抒發閒適自得的心情。

2、自己遺世獨立的高尚情懷和隱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3、歌頌勞動生活,以及在勞動中與農民的深情厚意。

4、對大自然的熱愛 。

5、對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禪意的寄託。

6、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懷才不遇的苦悶,反映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心情。

山水田園詩的藝術風格:

自然清新,韻致高遠,格局闊大,氣象萬千。多用白描手法寫山水風光和田園生活的美好和愉快,情趣盎然,神韻天成。

山水田園詩常見意象:

山、河、泉、溪、橋、樵夫、漁翁、山客、隱者、松、竹林、樹林、草、各種山中植物、明月、清風、雲霧、霞光、露珠、花草香、鳥鳴、猿啼、郭外、原野、農田、墟落、炊煙、白雲、清泉、郊外、草屋、柴門、荊扉等等。

此外,還有鄰人、野老、農夫、樵夫、漁夫、林叟、山客、牧童的人物形象;耒耜、鍤、鋤頭、犁等農具;黍、粟、桑、麻、菊等五穀植物;雞、犬、牛、羊、蠶、蛙等動物意象。

山水田園詩常見意境特點:

寧靜、靜謐、純樸、自然、美好、平和、和諧、恬靜、幽雅、空靈、安逸、安詳、清幽、明淨、飄逸、清新、清淡、曠遠、雄奇、迷離、孤寂、悽涼、悽清、蕭瑟。

山水田園詩常見的主題:

①歸隱田園,鍾情山水。

②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河山。

③厭棄官場黑暗,抒發閒適情調,表達自己決不同流合汙的高潔品格。

山水田園詩常見表達方式:

1.描寫——景物的多角度描寫。一般通過空間的觀察角度(遠近高低俯仰平)、移步換景、定點換景的方式來描寫。將景物描寫付諸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或通感。調用各種色彩,注重色彩的明暗、多樣與諧調。

景物描寫的一般的作用有交代時節季候、地域風貌,展示時代背景;奠定感情基調,為下文鋪墊;渲染氣氛、環境,交代人物身份,烘託人物心情,突出人物形象或性格;推動(預示)故事情節發展;醞釀情境,揭示主題、主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結構上的承上啟下(過渡,引出下文,照應標題);等等。

如唐代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詩人從三個側面來表現夜雪之大這一主題:從「衾枕冷」寫,寫被子、枕頭的冷,襯託雪之大,這是從觸覺的角度來寫。從「窗戶明」來寫,這是視覺所見,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襯託雪也就越大。 從「折竹聲」來寫,是聽到的,雪大,積壓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會被壓折,「折竹聲」襯託雪大。

再如南宋範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詩人通過童孫「學種瓜」這一細節,既表明農家孩子從小熱愛勞動的良好品格,又用幼童的形象襯託出農家的辛苦和繁忙,言詞中更多地流露出詩人對勞動者的讚美和對農村生活的嚮往。

而南宋趙師秀 《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詩人用「閒敲棋子」是一個細節描寫。詩人約客下棋,可是時間已過夜半,客人還未到來,詩人百無聊賴之際,有意無意地拿起棋子,將燈花都震落了。這一細節貌似閒暇,實則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焦躁煩悶。

這些是用生活場景和動作細節來描寫山水田園生活的樂趣和詩人內心的情感。

2.抒情——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常用託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敘事抒情等方式。

情和景的關係是借景抒情、觸景生情、寄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樂景寫哀情(反襯),以哀景寫樂情,以景作結,言有盡而意無窮,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

如王維的《酬張少府》「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首詩寫作者對官場的失望和隱居山林之樂,表現出作者恬靜淡泊、樂山樂水的情懷。

再如陸遊的《幽居初夏》「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詩人借「幽居初夏」之景,抒發了怡然自得之樂(閒適之情);又以「嘆息」作結,一是嘆志士空老,報國無成;二是嘆往日舊交零落殆盡,頓感寂寞惆悵。

山水田園詩常用表現手法:

1.山水田園詩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點面相結合、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明暗(明暗對比)結合、 虛寫(想像聯想)與實寫相結合的寫法。

如唐代王建的《雨過山村》「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著中庭梔子花。」

詩中描寫雨中的山村,唯有梔子花悠然無事地獨自「閒」在庭院裡,烘託出庭院一片幽靜氣氛,用側面描寫寫出田家沒有一個人是閒著的,反襯農家在春蠶季節之忙。全詩從景到人,從人到境,農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韻,皆蘊於一個「閒」字,這是全篇之「眼」。作者寫雨過山村所見情景,富有詩情畫意,又充滿勞動生活的氣息,以簡煉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村農忙圖景,表達了對鄉村生活的喜愛之情。

再如元代白珽《餘杭四月 》 「四月餘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櫻青豆酒,綠草白鵝村。水滿船頭滑,風輕袖影翻。幾家蠶事動,寂寂晝門關。」

這首詩在寫景上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如頷聯運用了映襯(襯託,對比,烘託,渲染)和列錦的表現手法;映襯類的朱、青、綠、白,顏色明麗喜人,相為映襯,烘託出一種清新的四月鄉間獨特的風貌,傳達出詩人愉悅而閒適之情;列錦類的意象疊加的方式巧妙了將鄉間獨特物象櫻桃、豆、草、鵝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動的鄉村春意盎然的圖景,烘託靜謐的氣氛,表達了詩人的閒適而悠遊的情懷。

2.山水田園詩常用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對偶、對比、反問、設問、雙關、互文、頂真、用典、反覆、通感、列錦等。如:

比喻——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擬人——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誇張——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對偶——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對比——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借代——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通感——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頂真——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

互文——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具體說來,略舉一例,吳西逸的[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雲,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

茅苫三間廈,秧肥數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清新杜甫篇。

(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後所作。)

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比喻,如將「人情」比作「雲」,「風景」比為「箭」;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誇張的修辭方法。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布衣詩人孟浩然依稀暮靄,恬淡朦朧。橫床林下,大道逍遙。一片充滿情趣的山林,流淌著大自然悠悠的天籟;一座遠離塵囂的村莊,是騷客雅士返璞歸真的精神樂園。詩人之美,不僅僅是向世人展示出其作品如何的抑揚頓挫、滔滔不絕和作者身姿如何的神釆飄逸、氣宇不凡;詩人之美,更應該體現出詩人的愛與詩人的道德之間一樣的美。「俱懷鴻鵠志」的孟浩然,既不是一位純粹「為隱居而隱居」的人物,也不是「為仕途而不遺餘力」之士,他的人格魅力確為時人所傾折。 孟浩然這個人布衣一生,身世簡單,但總讓後來人捉摸不透。比如他的隱居問題,有人說他是為隱居而隱居,為一種精神追求、效法古人而隱居;有人說他的隱居是一種姿態,是為出仕造聲勢;有人說他考進士落第,不得已而隱居。對孟浩然來說,為社稷出力和建立個人功名是一致的。

孟浩然好樂忘名:孟浩然四十歲時進京考試,與一批詩人賦詩作會。他以「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兩句詩令滿座傾倒,一時詩名遠播。當時的丞相張九齡和王維等愛詩的京官都來和他交朋友。郡守韓朝宗先向其他高官宣揚他的才華,再和他約好日子帶他去向那些人推薦。到了約定的日子,孟浩然和一批朋友喝酒談詩,很是融洽。有人提醒他說,你與韓公有約在先,不赴約而怠慢了別人怕不行吧。他不高興地說,我已喝了酒了,身心快樂,哪管其他事情。一個求仕的大好機會失掉了,而他事後也毫不後悔,其「好樂忘名」的程度實在讓人感嘆!

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前人評價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此詩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一聯寫自然景色,同樣是詩人靜觀所得:廣漠空濛、布滿積水的平疇上,白鷺翩翩起飛,意態是那樣閒靜瀟灑;遠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甜美快活。輞川之夏,百鳥飛鳴,詩人只選了形態和習性迥然不同的黃鸝、白鷺,聯繫著它們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繪: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色彩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一則取聲音;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互相配合,把積雨天氣的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所謂「詩中有畫」。全詩通過對輞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幽雅清淡的禪寂生活的描寫,表現了詩人隱居山林、脫離塵俗的閒情逸緻。

孟浩然的《夜歸鹿門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這首詩又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呢?詩的前兩句作者描繪了一副江邊之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聽著山寺傳來黃昏報時的鐘聲,望著渡頭人們搶渡回家的喧鬧。這悠悠然的鐘聲和塵雜的人生,顯出山寺的僻靜和世俗的喧鬧,兩相對照,喚起聯想,詩人在船上閒望沉思的申請、瀟灑超脫的襟懷,隱然可見。

山山水水關乎情!我們通過山水田園詩,去感受這些詩人們的情感, 去認識那個特定的時代。

相關焦點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善畫人物、叢竹、山水。唐人記載其山水面貌有二:其一類似李氏父子,另一類則以破墨法畫成,其名作《輞川圖》即為後者。可惜至今已無真跡傳世。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開元進士科第一(即狀元)。
  • 他們的山水田園詩,最適合春天來讀
    山水田園詩詩友們肯定不陌生但若細品起來其中可有大樂趣~什麼是山水田園詩?人們常將山水詩和田園詩並稱為山水田園詩,實際上,這兩種詩有著不同的風格與內容。山水詩主要描寫自然風景、名山大川,田園詩則主要描寫鄉村的生活景象。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談起「山水田園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寄情於山水的詩歌描寫方法,是由東晉時期的「隱士」陶淵明首創。經過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這個詩歌派別中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被譽為「二謝」的謝靈運和謝朓。
  •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陶淵明是東晉時期,有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上過中學的朋友,對陶淵明寫的一首散文應該都不陌生,那就是有名的《桃花源記》。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虛構了一個寧靜祥和,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
  • 中考語文 古詩詞鑑賞一 從《歸園田居》賞析山水田園詩的藝術風格
    中考考察的古詩詞基本都是唐詩宋詞,也就是近體詩(一般唐朝之後的叫近體詩,之前的叫古體詩),詩詞短小精悍。詩詞中那些耳熟能詳的不可能選,晦澀難懂的不選,課內古詩也不會選,選的只有課外的古詩詞。所以,提高你的詩詞閱讀量,加強你的詩詞理解能力,對正確理解詩詞意思,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非常有必要。我們都知道,中考現代文閱讀有記敘文、散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文體的區分,那麼古詩詞呢?
  • 段維:在2020「中國襄陽·孟浩然田園(山水)詩詞論壇」 開幕式上的...
    這次論壇的主題是:「謳歌脫貧攻堅,禮讚美麗鄉村——當代田園(山水)詩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入選發言的題目來看,既有宏觀審視,也有個案研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推動中華詩詞研究的經典性傳承與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襄陽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田園(山水)詩的發祥地。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和田園詩合稱山水田園詩,都是通過寫自然風光來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的詩歌類型,這是兩者的共同點。但山水詩和田園詩又是有明顯區別的,不應該將兩者混淆起來。山水詩主要寫山水風光和隱士居所,帶有濃厚的隱士情趣和文人氣質。田園詩主要寫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帶有濃厚的農村意趣和鄉土氣息。
  • 同樣是山水田園詩大家,陶淵明和王維的風格有什麼不同之處?
    大處著眼,同為山水田園的宗師級人物,陶淵明偏于田園而悠然見南山,王維則重於山水而人閒桂花落,五柳先生曰五柳就有柳色青青的鄉野豁達味道,摩詰為禪便是坐看雲起時的溪山清味禪悟,試為詳析得觀: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是他結束時隱時仕生活徹底歸隱田園的愉悅之作,組詩第一首開始就以「少無適俗願,性本愛丘山」開宗明義,直接言明自己喜愛田園風光的淳樸與自然
  • 鄭板橋的自然山水詩,與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有哪些不同?
    鄭板橋的自然山水詩,與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有哪些不同? 這是鄭板橋的這類詩歌的特色所在又如《喜雨》一詩:宵來風雨撼柴扉,早起巡簷點滴稀。一徑煙雲蒸日出,滿船新綠買秧歸。田中水淺天光淨,陌上泥融燕子飛。共說今年秋稼好,碧湖紅稻鯉魚肥。
  • 山水田園詩常見思想感情 古詩詞鑑賞分題材大精析 005
    一、明確概念1.所謂山水詩,是以山水花草蟲魚等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詩歌;所謂田園詩是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樵夫等的勞動為題材。2.代表詩人:A.第一個以田園生活入詩的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第一個山水詩人是南朝的謝靈運。B.唐朝時,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人物。
  • 山水清音,詩路甌江
    唐代 江南 東道 譚其驤主編 中國 歷史地圖集作為文化大省, 浙江 擁有豐富的山水資源,「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蔥籠其上,若雲興霞蔚」,孕育了多彩的山水詩題。東晉時期中原大族南遷,謝安、孫綽、王羲之、支遁、謝靈運等名流,先後會聚 浙江 。
  • 七首山水禪心詩詞: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
    我們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或看山不是山,道水也不是那水了。相由心生,生生息息,一切的物象在每一個人的眼裡、心中、情懷上,妙法若得,必有乾坤,心性開悟,獲緣匪淺。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七首山水禪心。1.無聲詩興有聲畫,須在桐廬江上尋。賞析:那一座青山,蒼翠如黛,靜靜地立著,如一扇美麗靜美的畫屏;那一灣碧綠的溪水,淙淙的清流,猶如一張正在撥弦的樂琴,清脆悅耳。3.
  • 登山則情滿於山 觀海則意溢於海 —鑑賞山水田園詩專題複習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1、了解山水田園詩的相關知識,構建知識體系。(考什麼)2、理解分析山水田園詩的意象和感情,掌握山水田園詩的表現方法(怎麼考)。3、學會審題和規範答題。(怎麼做)4、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 性愛山水喜泛舟的孟浩然: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創作的先行者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孟浩然的詩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後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
  • 【今日積累】山水田園詩派及主要代表人物!
    著名山水詩人,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代,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謝靈運生活的年代,正是南朝宋代東晉之時。謝靈運自謂才能宜參權要,常懷意憤。他借外任郡守之機,寓情於山水,創作了一大批山水詩作。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
  • 王維四十歲後寫的一首詩,是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曾入選高考試題
    田園詩,首推陶潛,山氣日夕佳的恬淡,那採菊東籬下的悠然,都讓人嚮往,那是一种放下束縛後的無為與自然,是道家的,是追求樸質無華的,也是追求逍遙自適的。是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獨立人格追求。這為後人寫田園奠定了寫作基調。
  • 《於櫻桃季話櫻桃》文/木若水/(遼寧)
    這是唐太宗的《詠櫻桃詩》。唐代元稹也有「柏樹臺中推事人,杏花壇上鍊形真。心源一種閒如水,同醉櫻桃林下春。」的詩句。古時描寫櫻桃的詩句還有很多。看來櫻桃自古以來就是珍品,就會醉人。俗話也這樣說「櫻桃好吃樹難栽」。那麼,關於這「好吃難栽」的櫻桃,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編者就帶你了解一下這「好吃」的櫻桃。
  • 第三百二十六期 江南是一幅水墨畫 江南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記憶中的江南是一首和諧雅致的山水田園詩,洋溢山的沉靜和田園的秀麗。從地理位置上說,我現在生活的城市——蓮都,確實也地處江南,但是,不知什麼原因,感覺總是不能很深地賞玩到它古典的江南韻味。這裡沒有青石板路和斑駁的古牆,沒有隱逸在弄堂盡頭的寂寞茶館,更沒有撐著油紙傘默默地走在江南雨巷的幽怨女子。
  • 尋•景| 上虞旅遊串起的虞南山水、田園和文化
    尋•景| 上虞旅遊串起的虞南山水、田園和文化 蔡木蘭 2020-07-25 08:45 來源:澎湃新聞
  • 唐宋時期八首最著名山水田園詩詞,一生至少讀一次
    自唐代王維、孟浩然始,誕生了唐代影響力最大的兩個詩歌流派之一——山水田園詩派(另一派是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又稱「高岑詩派」),山水田園詩派始於盛唐,不久便廣泛傳播開來,如盛唐的儲光羲、常建,中唐的韋應物、柳宗元等,對宋代詩人也產生了較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