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自然山水詩,與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有哪些不同?

2020-12-22 騰訊網

  鄭板橋的自然山水詩,與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有哪些不同?

  鄭板橋也有表現類似的農村風光的詩歌,如《範縣詩》十畝種棗,五畝種梨,胡桃頻婆,沙果柿稗。春花淡寂,秋實離離,十月霜紅,勁果垂枝。爭榮謝拙,祖採於斯,消煩解渴,拯疾療飢。桑下有梯,桑上有女,不見其人,葉紛如雨。小妹提籠,小弟趨風,掇彼桑葚,青澀未紅。既養我蠶,無市我繭,抒袖在堂,絲絮在批。暖老憐童,秋風裁剪。維篙維族,蔬百其名,維筐維磕,百獻其情。蒲桃在井,置草在坪,棗花侵縣,麥浪平城。小蟲未翅,窈窕厥聲,哀呼老趙,望食延頸。

  比較起來,陶詩平淡恬和、清新脫俗,使人讀來有超脫塵世之想。表達的是詩人逃脫塵俗、返樸歸真的愉悅心情。而鄭詩卻是入世的,充滿了塵世生活的氣息。雖然表達的也是內心的喜悅,但卻是因為農村一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收穫景象而欣悅。陶詩中的農村是文人的眼睛審視下的農村,詩歌無法脫去封建文人的審美趣味而鄭詩卻是以普通農人的視角來寫,表現的是勞動人民的審美趣味。這是鄭板橋的這類詩歌的特色所在又如《喜雨》一詩:宵來風雨撼柴扉,早起巡簷點滴稀。一徑煙雲蒸日出,滿船新綠買秧歸。田中水淺天光淨,陌上泥融燕子飛。共說今年秋稼好,碧湖紅稻鯉魚肥。

  詩歌以諭快的心情描繪了農村春耕時的風光清晨雨歇、雲蒸霞蔚、燕子翻屹,廣闊的水川中片水色天光,小河中船隻來往穿梭,都載滿了碧綠的稻秋。人們臉上也是掩不住的喜悅,似乎看到了將來「稻豐魚肥」的好收成。詩中選取農人的視角,描述的是農人所喜愛的圖景,表現了他們的審美情趣。有的學者認為「板橋筆下的田園,是真正的農家田園,比陶淵明來得徹底,比王維來得真實,這不是詩人詩中的時髦點綴,而是真正把心貼在農家土地上,由衷發出的心聲。」仁「子這無疑是一種確論,鄭板橋的這些詩歌己經從詩歌內容、意境創造甚至語言表達上完全脫去了封建文人的審美情趣,從而刻畫了為勞動人民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象,描述了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處境,表達了他們的心聲。

  鄭板橋更多詩篇中,表達的是自己憤世嫉俗的情懷。如果說鄭板橋關乎民生疾苦的詩表達的是「哀」、描寫自然風光的詩是「喜」,則這類述懷的詩表達的是「怨」和「怒」。詩人無論是在詠史、詠物,還是在紀遊出行、酬唱贈答,都在不停地敘說著內心的這種情懷,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抨擊。這一類型的詩歌又分為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對「英俊沉下僚」的不合理的社會的抨擊,如《飲李復堂宅賦贈》四月十五月在樹,淡風清影搖窗戶,舉酒欲飲心事為,主客無言客起去。主人起家最少年,胖駒初試珊期鞭,護辭出入古北口,囊筆侍直仁皇前,才雄頗為世所忌,口雖讚嘆心不然。

  蕭蕭匹馬離都市,錦衣江上尋歌妓,聲色荒淫二十年,丹青縱橫三千裡。兩嬰世網破其家,黃金散盡妻李惠,剝啄催租惱吏頻,水田千畝翻為累。途窮賣畫畫益賤,傭兒賈豎論非是,昨畫雙松半未成,醉來怒裂澄心紙。老去翻思踏軟塵,一官聊以庇其身,幾遍花開上林樹,十年不見京華春。此中滋味淡如水,未忍明良徑賤貧。詩歌敘述摯友李復堂本為通天之刁卻為世所忌,窮困潦倒,只得賣畫自給,淪落到讓商賈俗儒來指點品評的遭際。

  詩人對友人的這種處境表示極度的憤慨卻最終舉杯無一言,透露出內心的無限悲涼和對這個社會的深深地失望。鄭板橋一生大多歷盡坎坷、貧寒潦倒,其所結交的朋友也大多是懷才不遇之輩。因此,鄭板橋在與友人的詩歌贈答中往往會表達對這個嫉賢妒能的社會的強烈不滿,或是激昂悲憤或是憂傷低徊,既為自己也為友人。

相關焦點

  •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陶淵明是東晉時期,有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上過中學的朋友,對陶淵明寫的一首散文應該都不陌生,那就是有名的《桃花源記》。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虛構了一個寧靜祥和,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
  • 同樣是山水田園詩大家,陶淵明和王維的風格有什麼不同之處?
    山水之美自然之勝,自古就是詩人筆下謳歌和傾訴的共鳴之大象無形大音希聲的託物。五柳先生和摩詰同有田廬之靜美託思之經歷,然則二人不但時代不同,而且詩文畫風也各有千秋,大同而別有各自風骨與內涵美韻!大處著眼,同為山水田園的宗師級人物,陶淵明偏于田園而悠然見南山,王維則重於山水而人閒桂花落,五柳先生曰五柳就有柳色青青的鄉野豁達味道,摩詰為禪便是坐看雲起時的溪山清味禪悟,試為詳析得觀:陶淵明的《歸田園居》是他結束時隱時仕生活徹底歸隱田園的愉悅之作,組詩第一首開始就以「少無適俗願,性本愛丘山」開宗明義,直接言明自己喜愛田園風光的淳樸與自然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和田園詩合稱山水田園詩,都是通過寫自然風光來表達詩人內心情感的詩歌類型,這是兩者的共同點。但山水詩和田園詩又是有明顯區別的,不應該將兩者混淆起來。山水詩主要寫山水風光和隱士居所,帶有濃厚的隱士情趣和文人氣質。田園詩主要寫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帶有濃厚的農村意趣和鄉土氣息。
  • 他們的山水田園詩,最適合春天來讀
    山水田園詩詩友們肯定不陌生但若細品起來其中可有大樂趣~什麼是山水田園詩?人們常將山水詩和田園詩並稱為山水田園詩,實際上,這兩種詩有著不同的風格與內容。山水詩主要描寫自然風景、名山大川,田園詩則主要描寫鄉村的生活景象。
  • 中考語文 古詩詞鑑賞一 從《歸園田居》賞析山水田園詩的藝術風格
    我們根據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的不同,按照詩詞的題材可以分為八類:山水田園詩、送別抒懷詩、懷鄉詩、邊塞詩、懷古詠史詩、民生疾苦詩、人生感慨詩、哲理詩等等。其實,這些詩歌的分類還有像愛情詩、閨怨詩等等其他的,中考考察的,基本就是上述八類,我們也只重點講解這八類。今天,我們重點就來說一說第一類:山水田園詩。
  • 論山水田園詩,陶淵明和範成大有何異同?
    陶淵明和範成大兩位詩人,他們的山水田園詩有異有同,自成特色。在這裡我想簡單寫一寫自己對陶詩和範詩作品異同之處的比較。首先,我們先比較二者的不同之處。人們常言「知人論世」,要分析詩人自身作品的流光溢彩之處,必須得對其人生經歷有大致的了解。
  • 【今日積累】山水田園詩派及主要代表人物!
    >一、詩派簡介唐代詩歌流派,是繼承東晉陶淵明的山水田園派,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中 唐的韋應物、柳宗元等。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其中以王維成就為高,他是詩人,又是畫家,能以畫理通之於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於李杜之外,別立一宗,對後世影響很大。中國唐代詩歌流派。以反映田園生活、描繪山水景物為主要內容。繼承和發展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代表人物有盛唐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中唐的韋應物、柳宗元等。
  • 王維、孟浩然與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眺的後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
  • 陶淵明田園詩考點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一、少年的陶淵明,好學不拘。一方面「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一方面「學不稱師,文取皆達。」 二、陶淵明達到了一種物我一、心與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領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機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歸之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
  • 東晉陶淵明,歸隱田園和縱情山水的陶冶情操,是他人學不來的
    東晉陶淵明,歸隱田園和縱情山水的陶冶情操,是他人學不來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陶淵明的故事。小編講起陶淵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家裡麵條件好,但是到陶淵明這個時候,家家庭卻已經敗落了。他小的時候喜歡讀書,有。
  • 【大班寒課早知道】《恬淡美好的山水田園詩派》:流連於山水之間的美好.
    就好像武俠小說裡不同武功來自於不同的門派一樣,因為詩歌內容和風格的不一樣,它們也有自己的派別,善於寫某一類作品的詩人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詩派,例如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派,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派。 而山水田園詩派也是其中之一。
  • 為什麼只有陶淵明能「悠然見南山」?
    而淵明卻把追求自然的個性和真、善的原則放在第一位,在亂世將臨時,他採取的是退卻而非利用。」不管怎麼說,義熙元年之後,陶淵明步入了真正的田園隱居生活,不再受塵網羈絆。其實在那個時代,隱士並不鮮見,卻很少有堅決與世俗決裂的真隱。更重要的是,與其他隱士不同,陶淵明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躬耕田園,自食其力。
  • 文中有詩畫——讀《山水有清音》
    好山水如能遇到好詩句,可謂高山流水知音一場。葛曉音先生的《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鑑要》則於此境界之上又加一層——澄懷觀道,靜照忘求。有學者對此書評價「踵武前賢且能拓出新境」。  在以「田園、隱居、遊覽、行旅」為題的四個篇章下,葛曉音先生對南北朝到宋代的田園詩名作進行了逐篇賞析,囊括了陶淵明、孟浩然、王維、陸遊等一眾大家,不僅在微觀上對詩作和詩人進行了品評,更在宏觀上對中國古典詩歌的鑑賞理論展開了討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靜穆觀照與曠達意境兩相映照,構成了具有中國獨有韻味的生命寫照。
  • 解讀謝靈運、謝朓的山水詩
    繼陶淵明的田園詩之後,山水詩標誌著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和諧,標誌著一種新的自然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的產生。  一、謝靈運與謝朓山水詩在創作題材內容方面的解讀  謝靈運的山水詩大多數是寫遊山觀景的心得,多寫山水的奇異景色,於山林中而得志,尋找樂趣,謝靈運第一個以成功的創作實踐確立了山水題材的獨立地位,為山水詩展示了無限的發展潛力。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談起「山水田園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寄情於山水的詩歌描寫方法,是由東晉時期的「隱士」陶淵明首創。經過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這個詩歌派別中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被譽為「二謝」的謝靈運和謝朓。
  • 山水田園詩派
    山水田園詩派 :盛唐詩歌流派,以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等為代表,又稱王孟詩派。
  • 陶淵明和李商隱,相差500年寫下2首詩,卻有著某種相似之處
    作為詩歌的國度,在中國歷史上,有過許多偉大的詩人,李杜自不必說,唐詩雙子星,詩歌史上不朽的豐碑,李杜往前,有陶淵明、謝靈運,李杜往後,有白居易、李商隱,到宋朝,亦有蘇軾、陸遊、辛棄疾等,他們都流傳了不朽的詩歌,或寫景、或敘事、或抒情、或言志……
  • 山水田園詩常見思想感情 古詩詞鑑賞分題材大精析 005
    一、明確概念1.所謂山水詩,是以山水花草蟲魚等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詩歌;所謂田園詩是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大多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樵夫等的勞動為題材。2.代表詩人:A.第一個以田園生活入詩的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第一個山水詩人是南朝的謝靈運。B.唐朝時,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等為代表人物。
  • 永嘉山水與山水詩意義 ——從謝靈運到王維到我們
    山水詩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國詩歌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山水詩史。山水詩是詩歌中唱主角的。即便不是山水詩,譬如送別詩、應制詩、邊塞詩等,其中都有山水,特別是王維。非常有價值的是,自從有了山水詩後,詩歌中的山水描寫就猛增。山水也成為了山水意象,這大大地豐富了詩的表現,出現了意象與意境,而使中國詩歌走向了哲學美學的形上高度。外國人發現,中國人寫詩,其意旨不是直接道出的,而是通過意象來實現的。
  • 都有哪些著名詩人?
    陶淵明形象一、東晉時期,代表詩人:陶淵明陶淵明的詩歌有田園詩和詠懷詩,其中田園詩是他獨創的,代表作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詩》等,表現優美的田園風光和怡然自得的心境,為詩歌創作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後人稱之為「田園詩人」。他的詠懷詩則有代表作有《飲酒》《雜詩》《讀山海經》等。陶淵明的詩歌出語平淡,不事雕琢,風格清新,意境醇美,是情、景、理的統一。後代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柳宗元、韋應物、蘇軾、陸遊等頂尖詩人,都受到陶淵明的影響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