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獵頭」?這些求職陷阱要小心了……

2021-02-24 共青團中央

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綜合整理自:金陵晚報 | 記者 徐寧、華西都市報 | 記者 李鑫 何方迪 、微信公眾號「中國勞動保障報」(ID:laodongzhimei)、「工人日報」(ID:grrbwx)、「麗水市總工會」(ID:zjlsszgh)、「吉林警事」(ID:jlgaxc)、人民日報客戶端,圖片來自@共青團中央 張超穎 團浙江省委

節後,求職高峰來臨,大學生們也即將走出校園走進職場,在找工作面試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最後落入求職陷阱,讓人猝不及防。

求職之路機會多多,那應該如何警惕和識別求職陷阱呢?這裡有求職應聘必知,警惕各種求職陷阱,一起來了解一下~

今天為大家整理的是關於「求職陷阱系列」——假「獵頭的相關案例及防範提示:

是指某些非法機構的「假獵頭」在不具備資格下,利用求職者想跳槽、找高薪厚職的心理,承諾為其提供相應職位,從中收取服務費或變相收取各種名目費用。

1.高薪厚職;

2.專業顧問;

3.高服務費。

受害人群多為想跳槽的中高端人才。

輕信網上「獵頭」,被騙走身份證

2016年11月初,南京市公安局洪武路派出所接到一起報警,報警人小張是工作幾年的小白領。他告訴民警,自己在網上找工作遇到了騙子。

小張反映,他一直想趁著年底跳槽,就經常關注招聘信息,因此在網上結識了自稱是獵聘公司的「獵頭」鄧某。鄧某說自己手頭有很多不錯的資源,時不時向小張介紹。一份份光鮮亮麗的職業和可觀的薪水,讓小張眼花繚亂。「我聽過好多在網上找工作被騙的事情,還是有點不太相信」,小張說自己一開始還抱著戒心,直到鄧某約他見面詳談,他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答應了。

兩人在約定的快餐店碰面,鄧某看上去很斯文,手上拎著個公文包。他看了小張的簡歷,表示手頭正好有幾個職業和他專業十分對口。中途小張內急想去廁所,鄧某提議去幫他複印身份證。於是,小張把身份證交給對方,同時按照要求付了800元押金。

小張返回座位,等了很久鄧某都沒回來,對方電話也一直沒人接。據店員描述,看到小張剛進洗手間,坐在他對面的男子就飛快地拿上包衝出餐廳。小張告訴民警,現在回憶起來,鄧某除了交代自己身份,並沒有出示過自己身份證或者工作證,就連他所就職的公司,也說得含含糊糊。

民警叮囑小張先去把身份證掛失補辦。目前,警方正根據現有線索深入調查。

一場招聘,創業團隊招產品經理 「獵頭」式招聘3人入圍面試

張某和王某的網絡科技公司剛成立半年,正在組建核心團隊。2014年9月初,他們在網上發出招聘啟事,想尋找一個靠譜的產品經理作為創業夥伴。

「我們並沒有在一些大的招聘網站上發布信息,而是通過成都相關行業的IT網絡平臺和業內人士人脈圈進行招聘。」負責此次招聘的王某介紹,這種招聘相對私密,而且前來招聘的人大多通過同行和朋友介紹,「和大型企業的獵頭招聘有相似之處。」

很快,有3名應聘者進入了面試階段,王某將其中兩人安排在9月13日面試,應聘者黃先生則安排在14日見面。

兩個版本,正奇怪應聘者咋失約 卻被圈內當成騙子公司


但14日當天,王某並未等到黃先生的到來。「我們一開始還很奇怪,面試失約的情況並不少見,但至少應該提前給我們說一聲,或事後解釋一下吧。」王某稱,事後雙方都沒再聯繫。

但很快,麻煩就找上門了。16日,當初介紹黃先生來應聘的一位產品經理找到王某,開口就說:「有人反饋你們是騙子,我朋友來面試,你們張口就找他要5000元錢。」

「我連應聘者的面都沒見著啊。」王某懵了。這位產品經理稱,黃先生面試時遭遇要錢送禮的「潛規則」,拒絕後,他將此事發布到該行業的網絡平臺上。王某所在公司很快成為成都業內人士眼中的「騙子公司」。

三方對質,有人鑽空子想騙錢 誤會解除後已報警處理

「這個事情嚴重了。黃先生自稱有一場面試,而且就在我們公司,但我和張某都沒見過他,難道見鬼了?」王某趕緊建了一個網上討論組,將作為介紹人的產品經理、黃先生都拉了進來。一番交談後,事情的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面試前兩天,黃先生接到了自稱公司負責人打來的電話,「我以為就是王某。」黃先生稱,這個「王某」將面試時間臨時提前了一天,並約他在公司樓下等候。隨後,「王某」打電話告訴黃先生,有政府部門領導來公司,需要一些現金來「打點」,並找黃先生要5000元錢。

「我們根本沒有改過面試時間,肯定是有人鑽我們招聘的空子,設了一個騙局。」王某說。3人隨後查到,打給黃先生的電話號碼來自廣東。事情搞清楚後,黃先生在網絡平臺上為公司做了澄清,王某也報了警。

求職者要了解情況該公司正在招聘的職位和薪資待遇情況,要核實清楚獵頭單位的背景。對於服務費,要提高警惕。

該如何規避求職陷阱呢?有如下幾點建議:

一是雙方協商解決,這可能是大學生可以選取的最快、最有利的方式。

二是按照民法通則的有關原則來索賠。

三是向法院起訴,適用"誰主張,誰舉證"原則,所以大學生遇到糾紛後,如想通過此方式維權,平時就應做一個有心人,應保存好所有的與打工有關的證據,這樣在訴訟中才有勝算的把握。

3、一定要選擇正規的求職渠道,警惕陌生來電,即便是同學或熟人介紹的公司,也需要進行事先了解;

4、對每個面試的公司和崗位都要事先通過多種渠道進行了解,看應聘單位是否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註冊時間是否有效;也可在面試時觀察公司的工作環境、公司面試是否正規等;

5、要加強自身的防範意識,尤其是在工作前就提及交費、貸款時,一定要謹慎。一旦察覺自己可能遭遇「陷阱」後,可以向身邊有經驗的人或相關部門諮詢和求助;

6、一旦發現假「獵頭」,可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如遭遇求職應聘陷阱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請立即向公安部門報警。

7、面試地點一般情況下不會隨意改變,即使改變也會用最開始聯繫的電話進行溝通確認。

1.查詢就業政策信息可登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www.mohrss.gov.cn)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網;

2.查詢招聘信息可登陸中國公共招聘網(www.cjob.gov.cn)、中國國家人才網(www.newjobs.com.cn)或各地公共招聘網站,以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推薦認定的誠信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網站;

3.了解各地工作動態可登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或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官方微信;

4.政策諮詢、信息查詢、辦事指南等可撥打12333諮詢電話。

找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

小心陷阱!

精彩內容下期繼續~

定製標準版團旗、團徽,下載團歌

校 審 | 吳   笛

編 輯 | 甘   霖(中建二局三公司)

團團有話說第二十三期

還記得你長大的那一瞬間嗎?還記得是什麼事情讓你突然長大了嗎?你覺得長大對你來說是心智上的成熟還是身體上的成長呢?那一瞬間的感受對你以後的成長有什麼樣的影響嗎?你身邊的朋友有沒有哪一瞬間讓你覺得ta突然長大了?想對長大前的自己說些什麼呢?想對長大後的自己做出什麼承諾嗎?把你的故事講給團團聽吧,團團會從中選取有意義的、有趣的評論上榜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的~

相關焦點

  • @求職的你,這些「工作」不靠譜,小心落入求職陷阱
    @求職的你,這些「工作」不靠譜,小心落入求職陷阱 2020-09-24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常見的求職陷阱有哪些?
    應屆畢業大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首先要清楚公司招聘的渠道有哪些,其次了解這些渠道的特點和運作流程,最後對於求職中所謂的陷阱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招聘渠道:公司招聘的渠道有哪些?簡單來說可分為內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內部招聘對應屆畢業大學生來說意義不大,可以暫時忽略。
  • 獵頭不都是免費的嘛,怎麼有收費獵頭的?是不是騙子?
    回到獵頭話題上來,獵頭這個行業這些年來,競爭也加劇了,僱主一般會同時找好幾個獵頭,跟一房掛多個中介一樣。所以,從你的這份簡歷發給這家獵頭開始,到能真正入職這個崗位,這樣的一個概率也在持續走低。2000年前後獵頭推薦成功率大概50%,那個時候沒有背景調查,中國經濟尤其製造業突飛猛進,招聘需求旺盛。
  • 網上求職陷阱有哪些 怎麼避開網絡招聘陷阱
    但是,數量劇增的網絡招聘平臺良莠不齊,一些不良平臺誘導求職大學生陷入網絡招聘陷阱,很多人甚至還沒收入就背上「求職貸」。­  網絡招聘暗藏哪些陷阱?如何防範、應對網絡招聘陷阱?記者請來了高校法學院教師為大學生支招。
  • 大學畢業生如何識別求職陷阱 看看專家怎麼說
    但初入社會的他們在找工作的時候,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求職陷阱,讓人猝不及防。那應屆畢業生該如何來識別求職陷阱呢?  大學生遇「黑中介」被騙1500元  小張是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從大四下學期開始,他就開始找工作,求職幾次都不太順利。一天,他在網上看到一條招聘中介的廣告。
  • 臺灣大學生寒假打工慎防求職陷阱 謹記七不三要原則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寒假為學生打工旺季,臺灣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8成大學生計劃寒假打工,提醒大學生找工作要記得不繳錢、不隨意籤約、要確定、要存疑等「七不三要」原則,慎防落入求職陷阱。
  • 求職網站這三類招聘陷阱很老套,為何還有很多求職者會上當?
    馬上就是應屆生求職季節了,可能說應屆生是最容易遇到網絡求職陷阱的人群了,如今的求職陷阱層出不窮,不過還有很多都是老套路了,已經被曝光過很多次,還是有大量的人還會上當所騙,為何會這樣呢。最老套的招聘陷阱:就比如說最簡單的找工作面試,卻遇到要交各種各樣的費用。這類受害者還是最多的,交錢的名目也是各種各樣,比如說服裝費,押金,夥食費,保險費,反正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費用都會出現。
  • 這些"就業陷阱」,你得小心
    這些「就業陷阱」,你得小心畢業季到了,暑假也來了,各階段的大學生將走上街頭打短工,或步入社會參加實踐、踏上職場。然而,一些騙子卻盯上了他們並精心設下騙局!貼心的小編梳理了常見的打工陷阱,同時獻上破解方法。打工者們一定得注意防騙!
  • 就業專家提醒:大學生求職注意六大陷阱
    就業專家提醒:大學生求職注意六大陷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6日 08:23 來源: 專題:關注2007屆畢業生就業   新華網瀋陽2月15日專電(記者王瑩)瀋陽市渾南新區人才服務中心助理職業指導師孫平遠根據部分大學生的投訴,總結出他們求職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六大陷阱,並給出了相應對策。
  • 求職季要當心這些陷阱!
    兼職騙局屢屢發生,學生求職首先要選擇正規求職渠道,不要隨意從如社交軟體或網絡廣告電話、刷單兼職群等各類無保障的渠道上選擇工作。正規中介應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和《營業執照》,都能在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上查詢。確定兼職時要和用人單位籤訂書面協議,看清楚工作時間和工資支付方式等,同時注意留下憑證。
  •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獵頭合作平臺再籤兩家企業
    據江越介紹,獵頭合作平臺的主要內容除了在線信息發布、獵頭一對一諮詢、職業導師這些重點服務內容外,未來獵頭合作平臺還會結合華理商學院學員的職業發展需求,開設一些大型的,通過定期開設獵頭工作坊,舉行各類沙龍及講座,為華理商學院的學員,介紹最新行業、職能相關資訊,面試技巧、職業經理人素養培養。同時,結合企業宣講會和獵頭年度大型論壇等形式為應屆專業學位畢業生提供就業解決方案。
  • 年後急著找工作,千萬要警惕這八大陷阱!
    但是再急也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求職陷阱!  「假獵頭」是指某些詐騙人員自稱「人才獵頭」或者「高級獵頭顧問」等,承諾向求職者提供高薪、高端職位,但須先繳納服務費用。  陳某接到一位自稱是「高級獵頭顧問」的電話,對方準確說出其詳細個人信息,並聲稱可以提供高薪職位。
  • 留學生,請你遠離求職陷阱!Ecare 8條黃金法則,教你擦亮眼睛防被坑!
    沒有PR身份,毫無人脈資源想在澳洲求職可謂舉步維艱。應運而生的實習項目也是五花八門,真假難辨!
  • 鬥米微獵頭再升級,助力用戶增收,緩解疫情下求職招聘壓力
    疫情防控期間,鬥米作為高效的一站式招聘服務平臺,推出鬥米微獵頭升級版本,更好的幫助用戶拓寬增收渠道,也幫助企業緩解疫情期間的求職招聘壓力。鬥米微獵頭「火種計劃」自去年7月正式啟動,用戶可利用自身人脈,將任務和崗位招聘信息分享給需要求職的朋友或熟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鬥米這一舉措可使用戶人脈快速裂變,為更多的求職者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工作崗位,同時,還能真正實現自身的人脈變現。
  • 日本買房,內行透露小心這些陷阱!
    但是日本房產市場和國內是不一樣的,很多方面更是失之毫釐謬以千裡,而這些方面如果沒有人提醒,投資者們掉入這些陷阱,那麼肯定是會影響投資者們的房產投資收益的。因此,下面日本東寧地產就來分享一些在日本買房,差點掉進陷阱的那些經歷。陷阱一:日本沒有所謂學區房。
  • 推薦去做獵頭嗎?獵頭工作有多累?裡面有多少坑?
    你要對得起每一方,做到問心無愧。可以理解,就是你把人給企業招來了,這個人他的能力得符合企業擇選標準,而且呢,你給找工作的人介紹的工作得不是陷阱,不坑他。總結:做到對客戶,對企業,對自己負責做了一個月不到的獵頭,我深有感觸,招不到人,真的就啥也不是!時間會消耗你所有的熱忱。
  • 面試技巧 | 獵頭招聘經驗,面試官的刁鑽問題真的是故意為難嗎?
    每一場面試,HR都不可能一定會招聘到適合崗位的求職者,作為面試官,並不是來當你的職業導師的,他的存在就是為了發現你有哪些地方合適哪些地方不合適,這是面試官的任務,所有有些刁鑽的問題,你覺得是故意畏難,其實這只是非常正常的事。只要在滿足該崗位必要的條件下,其他的儘量適合就可以。
  • 找工作還不知道這些網站?新加坡求職網站分類匯總!
    http://www.indeed.com.sg/職位招聘網站裡面還有一些專做細分領域,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去的行業,那麼這類網站無疑很好的過濾掉了很多噪音,讓你能夠專注於找到感興趣的職位。缺點是獵頭較多,而且偏好已經工作的人士。
  • 一家成立20年的獵頭公司,首次公開這些金融行業的求職秘密|深度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潘曉透露出不少最新金融行業趨勢和市場信息,也用她十多年豐富的獵頭顧問經驗,為金融從業者的長期職業規劃提供了寶貴建議。「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永遠是第一位的。加薪不是跳槽的唯一,人才更應該關注個人成長和價值成就。同樣,獵頭的價值並不是僅僅幫人才談薪,更應該是長期職業發展的夥伴。」 Robert提醒道。「這階段跳槽要理性思考,必要為了走而走,也儘量不要有空窗期,否則影響很大。」
  • 你得離網絡求職詐騙遠一點
    網絡求職陷阱更是處處存在。而這種詐騙被騙走不只是錢,可能還涉及到身體傷害。比如說前段時間「大學生李文星之死」,更是給廣大求職者敲響了警鐘。這種陷阱可能比前兩種陷阱更危險。當然不行,網絡求職是大趨勢,優質公司的最新職位往往是從公司官網最先發布。二、那麼我們網絡求職的過程,怎樣才能更好地規避這些陷阱呢? 1.    切莫貪心,在網絡求職的過程中,切記不要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