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一種方言是該國的法定語言,地處南美,卻與「歐盟」接壤

2020-12-15 十三叔看歷史

從1492年到1504年,受西班牙君主資助的哥倫布進行了四次美洲航行,給當時的歐洲造成了極大的震動。那裡的原住民印第安人多為部落形態,武器裝備落後。此後歐洲的探險家們紛至沓來,西班牙當仁不讓,在隨後的近百年中成為了北美和南美最大的領主,葡萄牙則開始牢牢地佔據南美的巴西,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殖民美洲。後來崛起的英國、法國等歐洲列強也紛紛到美洲建立殖民地,特別是後來的大英帝國在列強中開始實力超群,在北美取得了大量的殖民地,包括美國建國之初的那十三個大西洋沿岸的州。

當時的美洲成為了歐洲列強爭奪的場所,在今天南美洲的蘇利南就能看到這種爭奪的縮影。1499年,西班牙的航海家首次探察了該地。1551年,荷蘭殖民者在蘇利南河口地區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1593年,西班牙的探險者號稱此地歸屬西班牙王國。1630年,英國殖民者的軍隊佔領了蘇利南。1667年,荷蘭和英國籤訂了《布雷達條約》,將荷蘭統治的北美洲的新尼德蘭(今美國紐約州)讓給英國,蘇利南歸則屬荷蘭。其實決定當時歐洲列強美洲殖民地版圖的一個是歷史上的先來後到,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就佔了先機,另一個就是列強的實力以及實力的此消彼長。隨著英法兩國特別是英國的崛起,小國荷蘭在美洲的殖民地基本就所剩無幾,後來荷蘭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亞洲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等殖民地。

1975年,蘇利南獨立,成立共和國。蘇利南的面積約16多萬平方公裡,比中國的山東省大一點(山東省15多萬平方公裡),山東省的人口超過了一億(2017年末常住人口),而蘇利南的人口卻只有56萬(2016年),並且其中近半數居住於其首都帕拉馬裡博市,不僅地廣人稀,這個國家可謂相當空曠。

由於在歷史上和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同屬於荷蘭的殖民地,在該國的人口構成中,印尼裔(主要是爪哇人)約佔15%,克裡奧爾人(非洲奴隸後代)和叢林黑人總共約佔41%,還有印度裔約佔33%,華人約佔3%,還有印第安人與白人等。1980年到1982年,華人陳亞先曾任該國總統兼總理。該國官方語言為荷蘭語,通用蘇利南語,蘇利南視漢語中的客家話為法定語言。

那為啥說,蘇利南和「歐盟」接壤呢?因為蘇利南和法屬蓋亞那是鄰居。法屬蓋亞那在歷史上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後來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四國爭奪此地,最後法國勝出,1816年以後歸屬法國。1946年,法國宣布法屬蓋亞那為法國的海外省,1977年,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區,由法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是屬於法國領土的一部分,法國屬於歐盟成員國,因此也是歐盟的一部分,其官方貨幣為歐元。歐洲航天活動的主要基地歐洲航天發射中心就位於法屬蓋亞那中部的庫魯地區。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南美小國,法定語言是中國方言,富豪都是印度人
    導語:世界上最有意思的南美小國,法定語言是中國方言,富豪都是印度人。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今天我們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南美小國,蘇利南,提起這個國家,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蘇利南位於南美洲北部,跟大西洋相接壤,東邊與法屬蓋亞那接壤,南與巴西接壤,面積不到16.5萬平方公裡,可以說是南美洲最小的國家。
  • 漢語最厲害的方言是哪個?不是粵語 曾是三國法定語言
    作為一個疆域廣袤,人中眾多的悠久大國,中國擁有著十分多元化的語言。光是在漢語內部,就有七大方言,但是很多人可能要問:哪個方言最厲害呢?當然,這個問題十分不易回答。但是如果從某種角度來看的話,也倒是可以回答。
  • 語言瑰寶|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
    客家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漢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是中國臺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是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在歷史上,客家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的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客家語也曾作為太平天國的「國語」而被廣泛用於其官方文書中。一般認為,南宋時客家語便已初步定型,但直到20世紀時才被正式定名為客家語。
  • 英語、法語、德語,只是方言差別?歐洲人之間語言差異究竟多大?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雖然也存在許多少數民族語言,但超過90%的人口母語都是漢語。當然,在漢語內部可以說也是方言眾多,有些地區的方言之間還差異很大,彼此之間根本聽不懂,但他們都是漢語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意西兩國雖不接壤,語言卻非常接近但在現實裡,其實對於什麼樣的差異算語言,什麼樣的差異算方言,其實界定又並不是那麼的清晰。
  • 蘇利南共和國面積不大,漢語成法定語言,華人地位也越來越高!
    但是,去國外旅遊最讓人難受的就是語言溝通上的不便,很多人去國外旅行,但是沒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十分掃興。今天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個只用講漢語就可以溝通的國家吧。這個國家就是位於南美洲北部的蘇利南共和國,國家面積不大,人口也僅有五十多萬,但是當地氣候適宜,全年無高溫嚴寒,非常適宜度假遊玩。
  • 【中文·學術】語言接觸導致漢語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
    五 、餘 論本文引言提到地域方言的形成可能有語言系統內部自己變化的原因,也有受民族語言影響的原因。從我們一開始給出的羌苗語譜系分類樹可以看出,現在所知道的漢語方言都是從原始漢語或原始漢語以後的切韻系統漢語分化出來的,而在原始漢語時期,南方已經分布了各種不同的少數民族,因此漢語南方方言在形成過程中不能不考慮民族語言的母語幹擾和母語轉換。和一般的母語幹擾、母語轉換形成的漢語方言相比,民族式轉型漢語方言是一種極端情況,還存在大量中間狀態。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
  • 粵語究竟算是一門「語言」還是一種「方言」
    粵語究竟算是一門「語言」還是一種「方言」?雖然很多的人身處一個國家,但是他們的語言因為各自的地域特色而有不同的語調和含義,可能在不同的區域,同一個詞,有不同的意思。北京有特色的北京話,重慶有著名的重慶方言,上海也有軟糯的語氣調調。語言之間沒有高低之分,只是當地人民一種文化風俗。有一種我們常常聽到的語言——粵語。而且有很多粵語老歌,我們普通話都唱不出那種味道。
  • 客家語是這個國家的法定語言,它也是南美洲最小的國家!
    該國舊稱荷屬蓋亞那,原為荷蘭在南美洲的殖民遺蹟,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海外自治省,1975年時獨立。蘇利南無論以面積還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個國家,也是西半球不屬於荷蘭王國組成體的地區中,唯一一個使用荷蘭文為官方語言者,另外,漢語的客家語是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
  • 語言與方言,作為重要文化瑰寶並不斷發展
    語言作為傳遞信息的聲音,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現在世界上查明的有五千多種語言。其中包括還沒有被人們承認是獨立的語言以及正在衰亡的語言。回到文章開篇的問題,什麼是「方言」,什麼又是「語言」?就詞彙概念來說,語言是一個大概念,而方言是語言的局部。方言方言,「地方之言」,任何一種方言都是語言。但語言並不都是方言。
  • 香港淪陷:教育局指廣東話是方言非法定語言
    香港教育局網站上月底上載一篇題為《語文學習支援》文章,被網民發現當中一段寫道「雖然基本法規定中英雙語為本港法定語言,但接近97%本地人口,都以廣東話(一種不是法定語言的中國方言)作為家居及日常交際的常用語言.」引起網民猛烈批評,指摘教育局曲解《基本法》中英雙語皆為法定語言的意思,而且是以「方」身份故意「矮化」廣東話,將廣東話排除於「中文」以外,從而達到加強推廣內地法定語言普通話的目的。
  • 論漢語方言的語義類型學意義
    目前世界上沒有哪一種語言像漢語這樣,能夠上下貫穿幾千年,東西縱橫幾萬裡。從語言理解度的角度說,漢語不是一種簡單的(單一的)語言,而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早期的漢語可以認為就是一個語族,是一個跟藏緬語族、侗臺語族、苗瑤語族並列的語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漢語不斷分化,先演變成不同的「語言」,再演變成現在各個具體的方言。
  • 永久中立國芬蘭:唯一與俄羅斯接壤卻是非北約成員國的歐盟國家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北歐的永久中立國瑞典:擁有6.5萬常規軍隊,曾經的波羅的海霸主,今天我們來介紹最後一個永久中立國,北歐的永久中立國芬蘭:唯一與俄羅斯接壤卻是非北約成員國的歐盟國家。永久中立國分布圖芬蘭和之前介紹的瑞典都是屬於北歐國家,是北歐五國之一,南面和西面臨波羅的海,西北部與挪威、瑞典接壤,東部與俄羅斯接壤。
  • 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及發展
    一、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 就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而言, 我們首先可以從漢語的語言屬性上來看,普通話是漢語的標準語只此一種, 而方言則是漢語的重要形式, 基本上我國每個不同的區域都會有其獨特的方言形式, 如, 陝西方言、河南方言、東北方言、粵方言、閩方言等等。
  • 福建很難聽懂的一種方言,使用人口500萬,保留了大量的上古漢語
    這處很難聽懂的方言就是莆田話。福建的方言文化一直以來就很多,而且本地人基本上都是說本地方言,即便是有很多名氣大的方言,而且在隨著普通話大力普及下,仍然有不少老人是習慣於說地域方言,而這對當地的語言文化研究中看,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研究方向,像是這個方言就是其中之一,它更是比較難懂。
  • 歐盟二十三種官方語言使用最多的是哪個?為何沒有俄語?
    歐盟的語言指歐盟成員國的民眾使用的語言,包括歐盟的二十四種官方語言以及若干其他語言,其中(英語,法語和德語)是最具有通用性三種歐盟語言。據統計,歐盟諸語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是德語,而超過半數的民眾以德語、英語、法語或義大利語為母語且能理解英語。
  • 2020年漢語方言研究概述
    如曹志耘《吳語湯溪方言古陽聲韻和入聲韻的演變——介紹一種無輔尾的韻母系統》,麥耘《元韻系在粵方言和粵北連州土話的一種表現》,莊初升《客家方言名詞後綴「子」「崽」的類型及其演變》,趙日新《豫北晉語兒化韻的層次》,謝留文《贛語「魚虞有別」的層次》等。
  • 漢語、方言、聲調發展史及四聲與平仄
    語言與文字不能等同。語言存在所有動物族群而非人類特有。這點可以舉史前社會漢語的發展和上古時期漢語的發展來證明。在最原始的部落氏族時代,部落與部落之間語言不能相通,就算是到了後來的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方言也是不能相通的。
  • 南美小國,為什麼把漢語定為國語,中國人:不用擔心交流的尷尬了
    導讀:南美小國,為什麼把漢語定為國語,中國人:不用擔心交流的尷尬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很多人都喜歡出門旅遊,最近這幾年,隨著旅遊業的大力發展,出國旅遊也掀起了一度的熱潮,很多中國遊客都喜歡到不同的國家去旅遊。
  • 漢語方言研究70年(二)
    1934年趙元任等編的《語言區域圖》將漢語分為「華北官話、華南官話、吳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海南方言」七種,1948年歷史語言研究所編的《語言區域圖》又把漢語分為「北方官話、西南官話、下江官話、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粵語、閩南語、閩北語、徽州方言」等十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