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中/蘇深入基層 胡安撫派系

2020-12-24 網易新聞

臺海網7月25日訊 大臺中市長選情白熱化,綠營蘇嘉全啟動「新政三百」計劃,四個月內要跑三百場小型演講,滲透基層的爆發力引起地方騷動。受警紀風暴影響的藍軍胡志強則已止跌回穩,在「總統府秘書長」廖了以開始奔走化解歧見後,中縣派系逐漸凝聚,選情仍被視為穩定。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蘇嘉全操盤幹部表示,面對大臺中這一役,蘇陣營粗略將選票畫成三大塊,最上層屬「派系中人」像紅、黑派,中間一層為農漁會等幹部,最基層是一般大眾。地方派系是否棄胡投蘇,關鍵在於國民黨內部矛盾能否解決;因此,拉攏中間和基層選票,成了蘇嘉全「新政三百」猛攻的焦點。

蘇陣營發言人郭俊銘指出,以豐原市小型演講為例,事前僅靠著宣傳車,就吸引兩百多人擠進會場東陽裡活動中心;親紅派的豐原市農會理事長江秋桂還到場致意,顯示蘇嘉全對農會系統、基層選民的策略已見成效。

、 蘇嘉全最遠的一場演講拉到和平鄉平等村,當地距離宜蘭僅一一七公裡,讓村長林鶴年驚訝「這是20年來首次有縣長候選人到部落拜票」。蘇幕僚表示,到場的人都是想主動了解蘇嘉全的選民,即便無法「鯨吞」,但至少能有效「蠶食」,有助拉攏中間選票。

民進黨想橫掃基層,國民黨則派出大軍壓境。廖了以接下胡志強競選總部總督導重任後「師出有名」,周末開始坐鎮臺中縣親自協調派系,為胡志強規劃拜會活動。

黨務人士透露,臺中縣紅派之前有人四處放話說「胡不會當選」,提到胡就咬牙切齒,透過疏通後,這種現象不復存在;紅派立委徐中雄更陪著胡志強到處跑票。

地方人士指出,臺中縣基層與地方派系要角在意的是「不要把臺中縣邊緣化」,胡志強除了誠意,也必須提出具體政見支票來說服臺中縣民。因此,胡志強與臺中縣政府達成共識,未來所有各項福利措施將從優辦理,包括重陽敬老金、託嬰託育費用補助、老人免費搭乘市公車等,都會選擇兩縣市中較優的標準來辦理,定會做到臺中縣市民眾享有同樣待遇的目標。

黨內人士透露,胡志強選情雖受警紀案影響,但黨內民調仍領先蘇嘉全9%以上,胡的選情已逐漸回溫並趨於穩定。

(來源:臺海網)

本文來源:臺海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九合一」選舉後民進黨派系政治生態
    從民進黨的發展脈絡觀察,只有在地方擁有較多執政縣市的派系,才能掌握較多資源,人才培養也較為順遂,對民進黨中央也具有更大的影響力。派系往往都會把其執政縣市作為培養年輕人才、安置聚集人馬的重要基地。以新潮流係為例,不少年輕人都會在其地方執政縣市擔任機要、助理或局處長職務,通過一定的政治素養訓練和基層一線歷練,未來這些人就可以參選縣市議員,或為擔任政務官作前期鋪陳。
  • 任冬梅:藍綠臺中市長選舉對壘升級
    盧秀燕率先打破沉默表態參選臺中市長,外傳是有高層授意,據稱盧的參選也得到前臺中市長胡志強的支持。其一,盧基層優勢明顯。盧秀燕在臺中市連任6屆「立委」,曾任省議員,以北屯眷村為根據地,長期經營,基層實力堅強。在2016年反國民黨的大海嘯中,盧秀燕是國民黨「立委」各候選人當中獲得最高票者,亦是唯一一個獲得十萬票以上的國民黨籍「立委」,顯示選民對盧秀燕的肯定。
  • 新潮流壓境 民進黨林佳龍只好回臺中?
    (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臺中9月8日電,民進黨籍「交通部長」林佳龍7日到臺中視察交通建設,全程不斷細數其在臺中市長任內的各項政績,被問到是否參選臺北市長時,還脫口說出「想把我推走?」回鍋臺中的意念溢於言表,雖然林一直被視為綠營挑戰2022臺中市長的熱門人選,但這次表態意圖相較過去強烈,或許與綠營派系鬥爭有關。
  • 民進黨逐漸形成兩大派系 蔡英文執政或陷困境
    海外網3月16日電民進黨派系問題越來越嚴重,蔡英文提前為2018年選舉鋪陳,先找派系大佬餐敘,又夜宴縣市首長,很明顯已在為2018提前布局。不管是縣市首長、「中央」人事或是主導「修法」等議題,都逐漸形成「新潮流」與「非新潮流」的競爭態勢。
  • 民進黨內最大派系與蘇貞昌聯手對付蔡英文?
    畢竟這個政策是蔡英文親自拍板,但後續卻由蘇貞昌來承擔,這是否代表蘇的個人心意?這動作也點出蘇蔡關係很可能再度產生變化。蔡英文在去年8月28日宣布2021元旦開放萊豬,親上火線說明的次數聊聊可數,但蘇貞昌卻成為箭靶,在野黨以及民眾抱怨的箭都射向蘇。今年元旦開放萊豬後,蘇親自到港口海關視察,到學校看營養午餐,並親自到餐廳品嘗臺灣豬肉料理等,蘇接連的作為就是為了平息民怨。
  • 臺中市長選情異常膠著,為什麼國民黨想翻盤不容易?
    10月8日,親綠媒體《信傳媒》公布的調查顯示,盧秀燕的兩大政見——醫療保險全部補助、反對空氣汙染,並未獲得多數選民支持。即使是在盧秀燕的支持者中,也僅有半數選民支持她的醫療保險全部補助,6成民眾不認為市長換人就會帶來空氣的變化。據民進黨內部的民調,認為盧秀燕當市長就能改善空氣汙染的民眾,「僅有1成多」。
  • 民進黨派系內鬥已經「真槍實彈」,蔡英文仍在伺機出手
    臺灣輿論:蔡英文第二任期還沒有開始 民進黨派系內鬥已山雨欲來當全臺基層人員忙著防疫大作戰時,民進黨內卻忙著人事大亂鬥。由此可見,蔡英文第二任期還沒有展開,派系蠢動引發的政治海嘯已經山雨欲來。臺灣輿論:蘇貞昌重批徐國勇 凸顯民進黨蘇系與海派累積矛盾已深而把這兩個風暴結合在一起看,不難發現,蘇貞昌都在風暴中心。蘇貞昌從政以來,一直是風格明快、有仇必報,不過,最近蘇貞昌的做法卻讓民進黨內霧裡看花。
  • 彰化縣:紅白兩大派系角力,藍綠政治陣營爭鬥
    前省議員、現任「監察委員」柯明謀成為蘇之後新的派系領袖人物。近年來,地方派系內部各新興勢力崛起,形成不同的山頭勢力。如員林黃家與埔鹽陳家。埔鹽陳家是指以埔鹽與溪湖地區為勢力範圍的陳釘雲、陳朝容叔侄代表的一股勢力。陳釘云為國民黨中央委員與彰化農田水利會會長;陳朝容曾任縣議員與省議員,後連任四屆「立法委員」,其前妻遊月霞曾為省議員,後連任「立法委員」,顯示了陳氏家族勢力龐大。
  • 臺灣臺中:黑紅兩派長期爭鬥 第三勢力趁趨崛起
    臺中縣政治權力的建構與地方派繫結合在一起。黑派與紅派兩大地方派系長期主控地方政壇,後來第三勢力楊派興起,逐漸發展為紅、黑、楊三大地方勢力主控地方政治的格局。同時,政黨政治的發展,逐漸打破地方派系壟斷地方權力結構,出現地方派系與政黨縱橫交錯的權力結構。  一、紅、黑兩大地方派系的形成與發展  在臺中縣政治發展歷史上,政壇權力長期由紅派與黑派長期壟斷,第三勢力幾乎無法生存。
  • 民進黨派系亂鬥寫真:蔡英文要被陳菊架空?
    民進黨在不久前進行的全臺1105個基層農會代表改選中大敗而歸,隨後黨內因敗選引發派系亂鬥的消息不脛而走。有消息稱陳菊當面怒斥民進黨中央,指責「英系」要角亂放話,推脫敗選責任,要「新系」背黑鍋「實在太卑劣」。而隨著2018年縣市長選舉的逐漸臨近,蔡英文一方面找各派系大佬餐敘,另一方面又夜宴縣市首長,很明顯已在為2018提前布局。
  • 黨內最大派系「新系」為蘇貞昌抱屈 逼蔡英文平攤「美豬」壓力?
    畢竟這個政策是蔡英文親自拍板,但後續卻由蘇貞昌來承擔,這是否代表蘇的個人心意?這動作也點出蘇蔡關係很可能再度產生變化。蔡英文在去年8月28日宣布2021元旦開放萊豬,親上火線說明的次數聊聊可數,但蘇貞昌卻成為箭靶,在野黨以及民眾抱怨的箭都射向蘇。今年元旦開放萊豬後,蘇親自到港口海關視察,到學校看營養午餐,並親自到餐廳品嘗臺灣豬肉料理等,蘇接連的作為就是為了平息民怨。
  • 蔡英文平衡派系陷入困境
    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專論文章指出,名單中看出蔡英文的雄心壯志,既要照顧派系利益,又要兼顧專業、社會形象與「世代交替」的槓桿平衡,但是,派系統統有獎也曝出了蔡英文的困境。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不分區民代名單昨天公布,比照本屆由弱勢團體代表陳節如拿下第一名,重量級「天王」遊錫堃、蘇貞昌與謝長廷排在安全名單邊緣,扮演牧羊人趕羊的角色。
  • 地方派系挺韓還是挺郭?
    高雄「白派」系統的頭面人物均未現身,甚至連區級農會幹部都大面積缺席,最後只有商界的林義守,臨近縣市的前任政務官和民代出面,也僅有現任嘉義市副議長蘇澤峰、臺東縣副議長林琮翰較具代表意義,高雄各界代表少之又少。
  • 閩交流團抵臺中 蘇樹林:歡迎臺中鄉親到福建來
    他說,我們此行要看望親朋,拜謁媽祖,參訪企業,與基層茶農漁農面對面交流,將是一次「敘鄉情、話合作、促雙贏」的「鄉情之旅」! 繁忙的臺中港是臺灣最早規劃與大陸客運直航的港口,平潭至臺中高速客運航線是兩岸直接往來的快捷通道。隨著「海峽號」的聲聲汽笛,萬名福建鄉親遊臺中首發團也於昨日上午同期抵達。臺中港務局大廳內花團錦簇,祥獅獻瑞,人氣高漲,熱鬧非凡。
  • 布局2022——後蔡英文時代 綠派系各據一方
    2022蔡英文將於今年5月20日展開第二任期,民進黨內各派系已對2022年縣市長選舉默默開始布局。「新潮流」、「正國會」、「蘇系」、「海派」及「英系」各據一方,2022前哨戰將從「罷韓」及高雄市長補選就開打。
  • 蘇入梨山拜票 胡未請假兩頭忙
    臺海網11月3日訊 民進黨大臺中市長候選人蘇嘉全
  • 蘇嘉全退選臺中 意在搭檔蔡英文拼2016大位
    綠營臺中市長選舉逐漸明朗,民進黨前黨秘書長蘇嘉全30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了讓更年輕的一代能夠承續、深化和鞏固臺灣民主的使命,本人決定退出爭取此次臺中市長的提名,並在未來輔選民進黨所提名的市長候選人」。
  • 民進黨派繫結盟反制 掀茶壺裡的風暴
    民進黨蘇系、新繫結盟推派的吳秉叡,日前才高調邀集跨派系「立委」在新北市大造勢,不料,16位非蘇、新系民進黨議員立刻舉辦記者會力挺遊錫堃,地方人士指出,與其說這是挺遊記者會,不如說是反蘇系、新系人馬的宣戰會議,民進黨新北市茶壺內風暴正要展開。
  • 臺中市:三大派系四種勢力,三大政黨勢均力敵
    70年代後,臺中市設立臺中加工出口區,興建臺中港,推進了都市化的迅速發展,人口增加,經濟勃興,逐漸成為包括臺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和南投縣在內的中部工業中心,全市有工廠5000多家,尤其以機械工業、製糖和食品工業著稱。   臺中市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及北屯、南屯與西屯三個郊區。
  • 民進黨派系勾心鬥角,有人點名鄭文燦選臺北市長,安什麼心?
    據中評網分析報導稱,民進黨各派係為2024動作不斷,賴清德穩穩的跑行程,「行政院長」蘇貞昌、桃園市長鄭文燦兩人最近高手過招、動作頻頻。近日一再傳出蘇貞昌民調低可能下臺,鄭文燦接任。與鄭文燦關係不錯、有意參選桃園市長的「綠委」鄭運鵬先跳出來力挺蘇貞昌後,最後鄭本人自己在臉書上大讚蘇,刻意要澄清傳言不是來自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