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13日起,斯裡蘭卡蘭比尼中學孔子課堂暫時關閉教學點,但學生們學習漢語的方式在疫情之下更加多元。
善真:凌晨四點上網課
自從在北京讀書後,善真沒有和家人慶祝過斯裡蘭卡新年。今年精心準備了全家出遊的驚喜,也因為斯裡蘭卡政府頒布了行動管制令而讓計劃全部泡湯。
善真現為北京語言大學南亞師資班的大三學生,4年前她獲得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斯裡蘭卡賽區的冠軍。為了努力實現自己當中文系教授的夢想,又為了節省開銷,3年來她回家團圓的次數屈指可數。她說,原本打算陪陪家人就回學校,可是斯裡蘭卡日趨嚴重的疫情又讓她不得不呆在家裡。
「我有時凌晨4點就要起床準備上網課。因為網絡很卡,經常聽不見老師說話。媽媽不在家,我還得一邊做飯一邊聽課。」善真說。善真的媽媽是一名護士,因為疫情,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要出門,晚上11點才能回家,回來之後也是自我隔離。為一家5口人做飯的任務就落在了善真的肩上,她每天都會在媽媽上班前準備好早飯,然後一邊複習一邊等著網課開始。但善真從不覺得早起學習很辛苦,相反,她的心裡更加心疼媽媽,也更想努力地學習中文。
善真無奈地告訴我說:「我只有手機沒有電腦,所以常常看不清楚屏幕,每次都要問同學借筆記。我現在因為網絡問題沒法上課,但還是會完成作業。」善真每周有12節110分鐘的課程,她十分擔心落下學習進度。
當我問善真:「你現在想回學校嗎?」她說:「很想很想!我真的很想念在中國的生活,我特別想念和老師同學面對面學中文的時光,最想在音樂課上唱歌。」
悟塵:我在緬甸教中文
受疫情影響,家在緬甸的悟塵因為航班調整等原因無法返回斯裡蘭卡繼續學習中文。悟塵是斯裡蘭卡凱拉尼亞大學的留學生,同時也是孔子課堂的學員。他每年都會趁著學校假期返回緬甸去看望家人朋友。在中文課上,早到遲退的悟塵永遠坐在第一排。當身在緬甸的悟塵得知緬甸飛往斯裡蘭卡的航班將暫停時,內心十分煎熬。
悟塵說:「我真的很想學中文,早知道這樣的話肯定不會回緬甸,這是我學習中文以來第一次間斷。」
航班暫停的第二天,悟塵決定趁著這段時間免費教當地孩子們漢語拼音和常用中文表達,「學好中文能找到工作」。「中國幫助緬甸建設公路,也給緬甸人帶來很多就業機會。」悟塵補充道。
悟塵認為教授漢語的過程也是自己複習鞏固、加深中文印象的過程。他的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漢語教師,向家鄉的孩子們教授這門古老優美的語言,更希望可以通過中文改變那些失學兒童的命運。
悟塵告訴我說:「等我過了漢語水平考試(HSK)4級,我一定申請去中國讀書」。
中文教師:備課答疑兩不誤
「漢語教師應該靈活地適應各種環境下的教學,這段時間我正好可以解決學生先前留下的問題,也可以給我自己好好充電和備課。」開朗是漢語教師志願者方文輝給人的第一印象,她說漢語時嘴角自然上揚,說話語調輕鬆明快。
本科剛畢業,方文輝就來到斯裡蘭卡擔任漢語教師志願者,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也早已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本地學生的教學方法。
疫情期間,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師志願者根據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準備了生動活潑的漢語教材,更增設了「健康漢語」「每日疫情播報」和「你的抗疫生活」等內容,並通過微信和WhatsApp等軟體將學習材料發送給學生並在線答疑。
「這樣的學習方式很有趣,因為我也想和姐姐一樣去北京讀書,所以我不想停止上課。」善真的妹妹馬英說,為了可以和姐姐一樣圓夢北京語言大學,馬英無論線上答疑還是面授課程都是最積極的學生。
(作者系斯裡蘭卡蘭比尼中學孔子課堂漢語教師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