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習多樣化

2020-12-12 人民日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13日起,斯裡蘭卡蘭比尼中學孔子課堂暫時關閉教學點,但學生們學習漢語的方式在疫情之下更加多元。

  善真:凌晨四點上網課

  自從在北京讀書後,善真沒有和家人慶祝過斯裡蘭卡新年。今年精心準備了全家出遊的驚喜,也因為斯裡蘭卡政府頒布了行動管制令而讓計劃全部泡湯。

  善真現為北京語言大學南亞師資班的大三學生,4年前她獲得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斯裡蘭卡賽區的冠軍。為了努力實現自己當中文系教授的夢想,又為了節省開銷,3年來她回家團圓的次數屈指可數。她說,原本打算陪陪家人就回學校,可是斯裡蘭卡日趨嚴重的疫情又讓她不得不呆在家裡。

  「我有時凌晨4點就要起床準備上網課。因為網絡很卡,經常聽不見老師說話。媽媽不在家,我還得一邊做飯一邊聽課。」善真說。善真的媽媽是一名護士,因為疫情,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要出門,晚上11點才能回家,回來之後也是自我隔離。為一家5口人做飯的任務就落在了善真的肩上,她每天都會在媽媽上班前準備好早飯,然後一邊複習一邊等著網課開始。但善真從不覺得早起學習很辛苦,相反,她的心裡更加心疼媽媽,也更想努力地學習中文。

  善真無奈地告訴我說:「我只有手機沒有電腦,所以常常看不清楚屏幕,每次都要問同學借筆記。我現在因為網絡問題沒法上課,但還是會完成作業。」善真每周有12節110分鐘的課程,她十分擔心落下學習進度。

  當我問善真:「你現在想回學校嗎?」她說:「很想很想!我真的很想念在中國的生活,我特別想念和老師同學面對面學中文的時光,最想在音樂課上唱歌。」

  悟塵:我在緬甸教中文

  受疫情影響,家在緬甸的悟塵因為航班調整等原因無法返回斯裡蘭卡繼續學習中文。悟塵是斯裡蘭卡凱拉尼亞大學的留學生,同時也是孔子課堂的學員。他每年都會趁著學校假期返回緬甸去看望家人朋友。在中文課上,早到遲退的悟塵永遠坐在第一排。當身在緬甸的悟塵得知緬甸飛往斯裡蘭卡的航班將暫停時,內心十分煎熬。

  悟塵說:「我真的很想學中文,早知道這樣的話肯定不會回緬甸,這是我學習中文以來第一次間斷。」

  航班暫停的第二天,悟塵決定趁著這段時間免費教當地孩子們漢語拼音和常用中文表達,「學好中文能找到工作」。「中國幫助緬甸建設公路,也給緬甸人帶來很多就業機會。」悟塵補充道。

  悟塵認為教授漢語的過程也是自己複習鞏固、加深中文印象的過程。他的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漢語教師,向家鄉的孩子們教授這門古老優美的語言,更希望可以通過中文改變那些失學兒童的命運。

  悟塵告訴我說:「等我過了漢語水平考試(HSK)4級,我一定申請去中國讀書」。

  中文教師:備課答疑兩不誤

  「漢語教師應該靈活地適應各種環境下的教學,這段時間我正好可以解決學生先前留下的問題,也可以給我自己好好充電和備課。」開朗是漢語教師志願者方文輝給人的第一印象,她說漢語時嘴角自然上揚,說話語調輕鬆明快。

  本科剛畢業,方文輝就來到斯裡蘭卡擔任漢語教師志願者,今年已經是第三年了,也早已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本地學生的教學方法。

  疫情期間,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師志願者根據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準備了生動活潑的漢語教材,更增設了「健康漢語」「每日疫情播報」和「你的抗疫生活」等內容,並通過微信和WhatsApp等軟體將學習材料發送給學生並在線答疑。

  「這樣的學習方式很有趣,因為我也想和姐姐一樣去北京讀書,所以我不想停止上課。」善真的妹妹馬英說,為了可以和姐姐一樣圓夢北京語言大學,馬英無論線上答疑還是面授課程都是最積極的學生。

  (作者系斯裡蘭卡蘭比尼中學孔子課堂漢語教師志願者)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的中文學習多樣化
    家在緬甸的悟塵免費教家鄉的孩子們學中文。圖為跟著悟塵學中文的學生因教室關閉,在戶外學習。(悟塵/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13日起,斯裡蘭卡蘭比尼中學孔子課堂暫時關閉教學點,但學生們學習漢語的方式在疫情之下更加多元。   善真:凌晨四點上網課   自從在北京讀書後,善真沒有和家人慶祝過斯裡蘭卡新年。
  • 上網課,教學生……中文學習多樣化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3月13日起,斯裡蘭卡蘭比尼中學孔子課堂暫時關閉教學點,但學生們學習漢語的方式在疫情之下更加多元。但善真從不覺得早起學習很辛苦,相反,她的心裡更加心疼媽媽,也更想努力地學習中文。 善真無奈地告訴我說:「我只有手機沒有電腦,所以常常看不清楚屏幕,每次都要問同學借筆記。我現在因為網絡問題沒法上課,但還是會完成作業。」善真每周有12節110分鐘的課程,她十分擔心落下進度。 當我問善真:「你現在想回學校嗎?」
  • 紐約時報掀起學習中文熱潮
    在美國乃至世界都頗具影響力的紐約時報, 為增強其員工對中國的經貿,文化等全方位的了解,自2009年起由該報的「亞洲文化網絡」為其員工開設了從入門到高級階段的中文學習課程。據美國紐約時報科技版資深製作人,「亞洲文化網絡」重要委員之一湯姆斯. 林介紹,這門課程的設置是為了增強大家在亞洲文化方面的意識。他說:「我們希望採編部在文化上能呈現多樣化特徵。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 推動中國語言文化走向世界
    央廣網青島12月4日消息(記者王偉)12月3日,在教育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暨科大訊飛未來港啟幕儀式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舉行。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是教育部國家語委應對新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革命的重要的舉措,是落實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要任務,切實服務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構建。」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說。
  • 環球時報:Lingo Bus推動全球中文學習熱
    VIPKID旗下Lingo Bus在全球掀起學習中文熱潮  近期,海外漢語熱持續升溫,學習中文儼然成為了新趨勢之一。外國人對於中文的熱情,也引發了國內媒體關注。3月5日,《環球時報》用大篇幅報導了這一現象,同時指出國內在線教育平臺Lingo Bus憑藉創新的全球共享經濟模式,已成為推動中文學習的新生力量。
  • VIPKID旗下Lingo Bus在全球掀起學習中文熱潮
    隨著海外漢語熱持續升溫,學習中文儼然成為了新趨勢之一。外國人對於中文的熱情,也引發了國內媒體關注。近日,《環球時報》用大篇幅報導了這一現象,同時指出國內在線教育平臺Lingo Bus憑藉創新的全球共享經濟模式,已成為推動中文學習的新生力量。
  • 中華文化大講堂:思考疫情當下的中文學習之道
    由於報名人數眾多,花漾漢語教師根據孩子的中文水平和家長的時間安排進行了分組教學,既有效解決了上課時間難以統一的難題,少人數小組課程的設置也有助於加強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  活動每期50分鐘,適合5-12歲具備簡單中文聽說能力的華裔青少年參加,每期限報60人,不收取任何費用。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落戶青島,推動中文學習走向世界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利用智能語音和人工智慧技術服務海內外中文學習者,旨在建成適應面廣、權威性強的全球中文學習第一門戶,自上線至今累計註冊用戶已超過190萬,應用覆蓋全球169個國家。接下來,青島市將連同科大訊飛共同建設全球中文學習平臺總部基地,打造「語言智能研發中心、學習資源中心、教研培訓中心、運營推廣中心」等四大中心,推動中文學習走向世界。
  • 打造通透開放的多樣化學習場所丨黃城根小學昌平校區
    首先,以「學習社區」取代傳統的「教室+走廊」布局,成為空間的基本單元。每個年級160名學生,恰好是一個孩子在一年時間內能夠認識的最多人數,因此學習社區又稱為「年級客廳」。年級客廳為孩子們提供了安全感和歸屬感,促進課堂的延伸和多學科的交叉。
  • 中文不能丟 學習有竅門(學中文)
    「其實在瑞士能夠使用中文的機會並不多,如果讓孩子慢慢地學習,效果並不明顯,學過的知識點也易被遺忘。與其讓孩子犧牲課餘休息時間學中文,還不如趁著假期集中學習,效果會更好。」  在金焱看來,讓孩子回到中國學習中文,可以讓孩子真正融入中文語言環境,效果會比在國外一周學一次好得多。  王星磊7歲隨父母移民美國,後來他和一個美國女孩結了婚,並育有5個孩子。
  • 新東方小學推出中文分級名著速讀課程,以閱讀力驅動語文學習
    來源:新浪證券近日,中文分級名著速讀音頻課程正式上線新東方APP,成為繼名著趣講課程後,新東方小學語文教研團隊為全國小學生奉上的又一場 「閱讀盛宴」,也是新東方小學語文「讀寫結合,以讀促寫」教學方法的一次全新實踐。
  • 線上學中文 玩出新花樣
    在此背景下,線上學中文已成為不少母語非中文學習者的必選項。    線下學習轉至線上學習  相比線下,線上學習中文方式更加靈活,選擇更多。有的學習者會選擇購買線上課程系統地學習中文,比如選擇「錦靈中文(jinglelingo)」,看上的正是其面向全球提供的「系統化中文」及「中國傳統文化」線上課程;也有學習者使用移動應用軟體,結合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提升中文水平,比如選擇「漫中文」,看中的是這款原創漫畫App的趣味性——用戶可以看漫畫、聽發音、看釋義,也可以收藏標準普通話版的讀音複習,還可以給漫畫配音並分享。
  • AP中文滿分學生笑談學習中文之路
    今年五月,堪城現代中文學校AP中文班的Alec和Grace兩位學生,在AP中文考試中,取得了滿分5分的好成績,可喜可賀!
  • 魅力中文 | 學習中文,讓我離夢想更近一步
    從兒時起,我就覺得學習別的語言很重要。後來上了大學,我學習了新聞專業,這讓我對學習其他語言更加感興趣。如今,巴西跟中國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因此我覺得會說中文將來可以促進兩國之間的友誼。除此之外,中國文化也非常吸引我,所以我決定學習中文。
  • 中文有效供給是全球治理的公共需求
    儘管每一種語言都是在特定的時間、空間和歷史環境下形成的,但是不同語言的相互接觸和演變川流不息,不同群體之間彼此的語言學習和使用連綿不絕。在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的發展趨勢下,學習和使用多種語言的重要性越發凸顯。這對於吸收文明成果、借鑑先進技術、增進國際交往、促進有效溝通、減少認知衝突和提升全球治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全球中文學習平臺上線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 胡浩)記者25日從教育部了解到,全球中文學習平臺(www.chinese-learning.cn)25日上線。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長田立新介紹,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匯聚各類中文學習資源,以更好地為廣大中文學習者提供優質服務為宗旨,於2016年底啟動建設,是落實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相關任務要求的具體舉措。據介紹,全球中文學習平臺利用人工智慧和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手段,針對不同年齡、地域的學習者,包括非母語學習群體,提供個性化的中文學習資源和工具。
  • 阿聯中文學習熱情高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東)記者近日從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獲悉,在新冠疫情特殊時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中文學習需求依舊高漲。
  • 學習中文,不再僅僅是興趣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站發表一篇文章稱,學習中文被「高智商商界人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如今,中文教育已經成為英國初中等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中文課程。英國已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歐洲建立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
  • 香港小學的中文教育:重視閱讀 學習重點不含拼音
    不但有殖民歷史造成對中文的輕視,香港的中文教育還存在用普通話還是粵語教中文的爭議。支持用普通話教中文的人認為,普通話語法和書面語更接近,從「我手寫我口」的角度,用普通話學中文更有利於學習寫作;而反對者則認為,書面語和口語本就是兩套語言體系,普通話的口語並不比粵語口語更接近書面語,甚至有極端本土主義者聲稱用普通話教中文會造成中文水平的下降。
  • 中文在線學習迎來變革:"ChineseBon中文幫"上線
    參加當天活動的還有中文在線聯盟聯合發起單位代表、數字資源出版社代表,中文培訓機構、教師、學習者代表以及中國外文局局屬各單位代表。   社交化中文在線學習平臺ChineseBon中文幫,服務於全球中文教師和中文學習者,匯聚行業資源,形成中文網絡教學模式與國際化教學產業鏈。平臺上可以找老師、找學生、找課程、找語伴、開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