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2020-12-14 騰訊網

人們都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信息的暗示,從而導致自我知覺出現偏差,總是認為一種十分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就十分準確地揭示並概括了自己的真實特點。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

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

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

我們用一個非常實際的撩妹的案例來介紹一下巴納姆效應的應用。

男生對女生說:「你有時候會因為害怕說錯話,而不敢表達自己,對吧?我知道你並不是一個完全內向的人,有時候你也有活潑的一面,在特別熟的人面前,其實你根本就不是這個樣子的。而且,我還能看出來,你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就算是因為有些現實的原因,比如說你要保護自己,不得不表現出一些冷淡。但是朋友真正需要你幫忙的時候,你是會很熱情的。」

剛才這些話,句句對方都不可能說不,而且只要她不是老油條,一定聽不出來你在使用巴納姆效應。她會覺得你非常了解她,平時就很關心她,或者兩個人正好就是一拍即合的靈魂伴侶。

當然,對待不同的人,巴納姆效應的方法也不一樣,因為人生各個階段遇到的問題是不一樣的。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藉助外界的信息來評判自己,經常得出與事實不符的結論。或許你原本就是一隻極具天賦的「白天鵝」,只是因為才能還未發揮出來,卻因為別人不公正的評判而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是一隻「醜小鴨」;在與異性交往時,對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止都會在心頭掀起漣漪,成為自身魅力的重要評判依據;或許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話,便認為對方不尊重自己,對自己有成見,無端生出惱怒、嫉恨等情緒,影響了自己的心緒。

巴納姆效應之所以有效,這是因為:

首先,人非完人。一旦別人揭示出我們不為人知的負面情緒時,我們更容易順著對方的話題去想。

其次,就算當事人否定,你也能接著聊。

所謂巴納姆效應,是指用一些模糊的,對方不可能否認的說法自己去主觀驗證,讓他覺得就是在講自己,覺得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能夠迅速拉近人和人的距離,聊的比較走心。

相關焦點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這才是你相信星座和測試的原因
    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中,著名的巴納姆效應了,很多人都十分願意去相信一個籠統的描述符合自己,巴納姆效應幾乎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會有。巴納姆效應是什麼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巴納姆效應,別以為自己沒有聽說過,其實你真的中過好幾次巴納姆效應呢。那麼這個巴納姆效應究竟是什麼呢?
  • 心理學上的巴納姆效應,是隱藏在佔卜算卦背後的重要事實
    我在仔細看完12個星座的性格和行為分析後發現,在每一個星座描述中,都或多或少的有與自己吻合的部分。在對星象佔卜、性格分析等人格測試近乎痴迷的背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忽視的事實——巴納姆效應。1948年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實驗發現了這種心理學現象,後來心理學家們以巴納姆的名字將福勒的實驗結果命名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是一位著名的雜技師,他說自己廣受歡迎的原因是:他的節目裡包含了很多讓人喜歡的元素,每個人都會在他的節目裡發現自己喜歡的內容)。
  • 扒下「算命」「星座」大師的底褲:原來是心理學「巴納姆效應」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藉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 巴納姆效應|心理學告訴你,別再相信「星座說」
    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討論星座的聲音,甚至由此孕育出了「星座專家」,他們煞有介事地通過星座推測他人性格,並獲得了眾多關注。你是否也被鋪天蓋地的「星座說」轟炸過,是否也感到困惑,要信星座嗎?關於這個問題,心理學告訴你答案:不要相信「星座說」。
  • 普勒公關解析網易雲音樂的「巴納姆效應」
    公共關係學是一門以公共關係的客觀現象和活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是運用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學科知識的現代科學理論。今天,普勒公關為大家舉例網易雲音樂運用心理學知識「巴納姆效應」的日常公關形象塑造和危機公關處理。在這裡提一下,「巴納姆效應」的「巴納姆」是現代公共關係理論和實踐影響最深刻的公關之父之一。
  • 社會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暗示效應)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從來沒有停止過對自我的追尋。正因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
  • 巴納姆效應 | 談談這條看不見的鎖鏈
    在心理學上,我們稱這種為,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心理學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也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準」。其實是因為,來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
  • 教師招聘:社會心理學之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暗示效應)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 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
  • 《巴納姆效應》:算命準不準都給靠它!每晚學點必知的心理學
    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但有厭煩別人限制你,所以往往有些想法實現不了……好了,停!實驗就先到這吧,再說就沒完沒了。屏幕前的您是否覺得我說的很準確呢?或許您在想只要是能點開我這個視頻的觀眾大概都是這一類人吧。
  • 巴納姆效應——輕信,被算計的開始
    巴納姆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通過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以雜技師巴納姆的名字命名,認為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 巴納姆效應:說的不是你
    以上性格是否都可以套用在自己身上,其實不止是你,所有人都具有上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特徵或者說自我感覺,讓我們產生這種認同感的叫做巴納姆效應: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空洞,仍然會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不是這種人。
  • 生活中一些實用的心理學效應,了解後避免常規套路
    這些心理學常識你知道嗎?巴納姆效應解釋了為什麼有很多人在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得」很準「,因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而事實上算命先生對每個人說得都是差不多的內容,都是一些籠統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 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巴納姆效應星座性格其實是一種「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指當你面臨一個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時,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進去。根據星座對人的描述就是這樣,每個星座只是描繪了人類複雜內心的一部分,並且十分模糊,絕大部分人會覺得「好準啊」,是因為人是多面的,覺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實這些東西放在誰身上都適用,認清這個效應,可以避開很多套路。
  • 生活中你不得不知道的心理學定律和效應!
    巴納姆效應星座性格其實是一種「巴納姆效應」,巴納姆效應指當你面臨一個非常模糊的人格描述時,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進去。根據星座對人的描述就是這樣,每個星座只是描繪了人類複雜內心的一部分,並且十分模糊,絕大部分人會覺得「好準啊」,是因為人是多面的,覺得被戳中也很正常,其實這些東西放在誰身上都適用,認清這個效應,可以避開很多套路。
  • 有趣的21個心理學定律之——巴納姆效應
    其實,這些只是套路,當你知道什麼是「巴納姆效應」後,你或許會改變你原來的想法。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遊戲,閱讀下面一段話:你有時候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候則很內向、謹慎、沉默。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時候懷疑自己所作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確。
  • 《巴納姆效應》:算命準不準就全靠它了!
    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但有厭煩別人限制你,所以往往有些想法實現不了……好了,停!實驗就先到這吧,再說就沒完沒了。屏幕前的您是否覺得我說得很準確呢?或許您在想只要是能點開我這個視頻的觀眾大概都是這一類人吧。
  • 渣男必學,獲取別人信任感的理論基礎-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是一種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它被很多血型佔卜師,星座預言家廣泛應用在各路的韭菜身上。它的簡單定義是,用模稜兩可的描述去匹配一個人的性格並且告訴那個人此描述是為他專門量身定做的。七哥在這給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做一次性格預測,從0分到滿分5分,你看看我描述得有多符合你的情況?「你希望得到他人喜愛的同時對自己吹毛求疵。
  • 巴納姆效應:星座、佔卜和算命為什麼感覺準?有可能是被騙了!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巴納姆效應。(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巴納姆效應又稱福勒效應、星相效應。是由心理學家伯特倫·福勒於1948年通過試驗證明後所提出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不過當時還不叫巴納姆效應。這個名字是1956年,心理學家保羅·梅爾在他的論文《通緝—好的食譜》中所提出的。為什麼會以這個名字來命名呢?
  • 科普 | 巴納姆效應——暗示的效果竟然這麼大
    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又稱弗拉效應,星相效應,是1948年由心理學家伯特倫·弗拉(BertramForer)通過以上實驗(弗拉實驗)證明的一種心理學現象: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
  • 積極的3大心理暗示效應:巴納姆效應、霍桑效應、期待效應
    在心理學上,巴納姆效應產生的原因被認為是「主觀驗證」的作用。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人們總可以搜集到各種各樣支持自己的證據,找到一個邏輯讓它符合自己的設想。合理地利用巴納姆效應,可以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有這樣一個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