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幫網抓取大眾點評網信息 是否侵權?

2020-12-18 站長之家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侵權最新資訊

 > 

正文

愛幫網抓取大眾點評網信息 是否侵權?

案情:2007年年底,大眾點評發現愛幫網未經許可,在其網站上大量轉發來源於大眾點評網有關港麗餐廳來福士店等132家餐館的點評內容,用於商業經營,大眾點評網隨即函告愛幫網立即刪除侵權內容,但愛幫網復函一方面承認自己從大眾點評網抓取了商戶信息,但另一方面則以自己是生活搜索站點,展現和組織方式與通用搜尋引擎類似,並且標示來源為由拒絕刪除。

溝通未果,大眾點評網也曾多次試圖採用技術手段,封了愛幫網的抓取IP,但後者還是不斷變換IP到大眾點評網抓取內容。最終迫於無奈,大眾點評網於今年4月份正式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出了訴訟,訴訟請求法院判決愛幫網的抓取行屬於侵權,令其立即刪除來(www.dianping.com)的侵權網頁內容,停止侵害,在愛幫網(www.aibang.com)首頁上發表道歉聲明,消除影響,並賠償相應損失。據悉,此案件管轄法院於2008年9月11日正式開庭審理。

分析:應該說此案是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抄襲成風,急功近利心態的一個側影,筆者也曾做過網站,也曾有一些通過一兩年時間積累起來,內容相對比較優秀的頻道,但最近也發現有一些同行站點,競不辭辛苦,用一兩天的時間,從頭到尾把我站上某頻道的內容按時間發布順序從頭扒到尾。而大眾點評訴愛幫網侵權一案,情況與筆者曾經歷的抄襲剽竊基本相似,只不過愛幫網號稱是技術抓取,而扒取我網站內容的是人工COPY而已,但技術抓取和人工COPY從法律上並無本質區別,因為所謂的技術抓取也是提前以人工意圖進行設定,並最終按照設計人主管意志進行的程序抓取行為,最終體現仍舊是幕後的操控者意志。那麼在本案中,愛幫網的這種抓取行為在法律上到底該如何認定?是否存在侵權的可能?對同行內容的大量抓取與商業利用對生活搜索行業生存和發展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首先,大眾點評網上的商戶點評信息是否具有著作權?大眾點評網上的商戶簡介信息是其編輯人員根據眾多網友點評,並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手段,以統計學原理、抽取重要的關鍵字,編輯而成的。著作權的要件就是具有原創性,並能夠被有形複製,應該說大眾點評網上的商戶點評信息由於加入了編輯自身的意志,存在人工編輯成分,即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原創性,已經具有了彙編作品屬性,理應受到版權法的保護。而愛幫網未經許可,以贏利為目的,進行採集,雖然署名出處,仍舊涉嫌侵權,因為根據版權法規定,未經原作者允許,引用和轉載抄襲原作品實質內容的,均屬違法;

同時大眾點評網與會員用戶的版權契約約定:「任何會員的合法言論、文章及圖片一經在大眾點評發表,該作品的版權,除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歸原作者享有外,其他權益即無償轉歸本站獨佔所有,除本站外的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本站的正式授權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這意味著,當會員註冊成大眾點評的會員,並發表相應的點評時,其行為與大眾點評之間已經形成了電子版權合同關係約定:即相關版權的人身性權益歸屬作者,但財產性權益歸屬大眾點評。所以任何未經大眾點評授權或許可的引用、抓取、連結、轉載都可能存在侵權的可能;

其實關於點評內容複製侵權,在國內已有被判侵權的先例:2007年4月,由於搜狐未經許可,在「搜狐吃喝」相關網頁上複製了大量大眾點評網的內容,於是大眾點評網將搜狐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決搜狐侵權事實成立,並判令搜狐停止侵權,向大眾點評網公開道歉,並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此次大眾點評訴愛幫,情節與上述案例大同小異,但是否屬於侵權,還需法院最終判定。

其次,網際網路在國內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產生過門戶、搜索、SP、網遊等眾多商業業態與模式,而隨著網際網路將傳統的生活一「網」打盡之後,生活服務類站點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在國內從2003年大眾點評網成立至今,可以說生活服務類站點在我國已經存在發展了5年,並日益成為下一個網際網路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於是跟風者也自然甚眾,比如飯統網、雅虎口碑網以及各地的美食類站點,而愛幫網則是在2007年年底進入這個市場,作為後進入者,對大眾點評網進行模仿借鑑是必然的,但如果這種模仿和借鑑是一種公然的未經許可的大肆抄襲(目前看來,愛幫網上仍有大量來源於大眾點評網的信息,而且無論在商業模式或是具體的商戶頁面點評方面,都與大眾點評網亦步亦趨),是一種不加創新的投機取巧,藉助技術巧取豪奪,那麼就不但可能涉嫌不正當競爭,而且可能侵犯大眾點評網站的整體著作權,而且如果大眾點評對其運營模式進行了商業方法專利申請,並獲批的話,愛幫的行為還可能涉及對網站商業方法專利的侵犯;

最後,如果此案,大眾點評網最終能夠勝訴,那對愛幫網以扒取內容為生存根本的生活搜索平臺而言,則將是一次沉痛的打擊,一方面因為愛幫抓取的內容不止大眾點評一家,如果大眾點評最終勝訴,將可能引發其它站點對愛幫網競相訴訟;另一方面則是當大眾得知愛幫網的商戶評價,純粹是四處抓取拼湊而成的話,很可能誤導用戶或對商戶造成不良名譽,因為信息的混雜,只能導致事實更難以被還原。

如果說劉建國當年能在百度靠技術優勢造就中文第一搜索的話,而今,試圖再以技術抓取,複製下一個網際網路輝煌,或許已經相對比較困難,因為隨著中國網絡法治的逐漸健全發展,靠技術驅動、投機走捷徑打遍網絡天下的年代已經過去,如果未來愛幫網不以內容創新、合作創新的思路做為根本來運營其站點,或許成長的空間不會太大。

另外,也是在去年,Google推出了生活搜索,內容包括了餐飲、房屋、工作、出行票務等內容,用戶可以直接進行生活相關細分搜索。而餐飲內容的唯一合作夥伴就是大眾點評網,而這種合作是建立在大眾點評網將內容授權給Google,Google付費給前者完成的,想必Google的搜索技術積澱並不比愛幫網差,如果直接抓取是一條合法、良性的捷徑,那麼為什麼Google偏偏甘願付出成本進行合作呢?這或許又提供給我們一個思考:現在的國內網際網路主流,已經逐漸在「告別」靠抄襲後來居上的思維,已經逐步開始走向良性競爭和和諧發展了。(來源出處:網吧帝國網 作者:趙福軍)

相關焦點

  • 大眾點評網起訴愛幫網侵權案 一審勝訴
    中新浙江網11月13日電 近日,中國最大的城市生活指南網站大眾點評網再次贏來了「版權保衛戰」的勝利。2008年10月28日,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判決:愛幫網侵犯大眾點評網著作權事實成立,在判決生效後,愛幫網立即停止其使用來源於大眾點評網中的內容,並支付大眾點評網經濟損失及相關訴訟費用。
  • 大眾點評網被指涉嫌操縱點評 專家稱商家維權困難
    市民:大眾點評看過。  在大眾點評的網站上,每家商鋪的頁面上都會有很多消費者的評論。也正是這些評論,很大程度決定了消費者是否會選擇到這家商鋪消費。大眾點評網的創始人、CEO張濤曾經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說,自己創新的這個大眾點評網的商業模式是和消費者錢包最近的模式。讓消費者獲取信息和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是最關鍵的。消費者對大眾點評的店鋪評論是否信任呢?
  • 數據抓取行為的法律性質
    在馬蜂窩事件中,馬蜂窩網的行為與前述百度公司的行為十分相似,都是利用爬蟲技術大量抓取並使用來自其他平臺的用戶點評信息,因而攜程、藝龍、美團等平臺可就其平臺內被抓取的點評信息向馬蜂窩主張反不正當競爭法意義上的損害賠償。
  • 大眾點評訴百度不正當競爭索賠9000萬 百度被判賠323萬
    而如今,打開百度地圖,搜索商戶信息,下面列出的很多也是來自大眾點評的評價信息,每個評價尾部,會標識「來自大眾點評」,點擊標識,才會跳到大眾點評的自有頁面。   這到底是合法的信息匯總,還是一種侵權呢?日前,大眾點評選擇訴諸法律,訴百度不正當競爭,索賠9000萬。
  • 競價排名的大眾點評網以何服大眾
    「今年生日,我打算DIY一款蛋糕送給自己,於是在大眾點評網輸入『DIY蛋糕』,選擇了搜索結果中排名第一的『樹苗DIY烘焙屋(中關村(000931,股吧)店)』的DIY手工坊體驗,雖然距離有點遠,但這家店被評為五星,網友點評全部都是好評。」
  • 愛幫生活:搜索周邊美食娛樂優惠券 支持點評
    【搜狐IT消息】(和風)1月12日消息,《移動新發現》今日報導,愛幫網一周前面向iPhone平臺上線一款本地生活服務應用「愛幫生活」,與大眾點評網等應用進行競爭。愛幫網方面表示,收錄的商戶數是國內生活服務網站中最多的,達到2500萬家。同時,提供的商家分類多達17個大類,400多個小類。  愛幫生活還提供關注和點評功能,用戶可關注感興趣商戶及地點,團購、優惠、周邊等商戶動態將個性化推送,也可以對商戶進行點評。
  • 大眾點評變味了:沒了「大眾」,容不下「點評」
    網際網路生活裡,評價機制的存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不僅僅是電商平臺,外賣平臺、網約車平臺、本地信息平臺…而我們消費前也習慣看一看軟體中的評價,就像小編吃飯必看大眾點評……網友吐槽 / 圖源深燃而如今," 大眾點評必吃榜再次踩坑,再也不相信必吃榜了
  • 大眾點評網:中體西用的實踐
    大眾點評網之前管理像散落在各處的珠子,不成體系。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引入西方的體系,用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去做事——重新把這些「珍珠」拾起來,用一條線串起,這條線就是外企的模式。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人員規模在短短三年間激增了數十倍;在公司工作8-9年的老員工比比皆是,而公司從創立至今不過11年時間;它的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吸引了谷歌、IBM這樣的高管加盟……它就是大眾點評網,目前正進入二次創業階段。「他們非常專業和具有多元化背景。
  • 大眾點評網被訴虛假團購
    最近,中國消費網四川頻道接到多名消費者對大眾點評網的投訴,稱該網站團購消費信息虛假。對此,本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四川省成都市的高女士於2014年11月12日投訴稱,今年4月11日,她在大眾點評網團購了10張「張鍋友會養生食府」的29.9元抵扣100元代金券,有效期至今年12月9日,已消費7張,剩餘3張。10月20日早上,她帶朋友再次去消費,發現該店已倒閉。
  • 大眾點評:100種算法過濾虛假點評
    對此,大眾點評提醒商戶,不要相信那些打著「大眾點評網」工作人員名義表示花錢可以刪除差評或者撰寫虛假點評的人員,大眾點評不存在有償刪除差評服務,並且對點評信息有著嚴格的誠信審核機制,其中包括100種左右的過濾虛假點評算法。  在大眾點評上,由於用戶好評和星級是商戶美譽度的重要指標,會影響到用戶的選擇,因此絕大部分商戶都非常看重用戶點評。
  • 大眾點評網公正性受質疑 被指評論常無故被刪
    以口碑點評為賣點的大眾點評網,是操縱點評,還是對「好評」、「差評」持「雙重標準」?記者為此進行了進一步採訪。  點評網商戶:  大眾點評網是否操縱點評?  記者對大眾點評網調查時發現,瞿小姐店鋪差評發布後的第三天,又出現了一條「超級好評」。此後,瞿小姐的生意又回到了正軌,由於該事件發生時間正接近宣傳結束期,瞿小姐猜測,是否網站有意向其傳達這樣一種信息,譬如「點評」的好壞可以左右生意的興衰?  點評網會員:  保留好評差評是否存在「雙重標準」?
  • 大眾點評發布點評指數數據 盤點全國老店
    大眾點評盤點老店  5月20日下午消息,日前,大眾點評發布《大眾點評指數》系列數據報告之三「老店篇」,整理出了那些年的「點評老味道」,從大眾點評全部收錄的超過1000萬家商戶中,遴選出上海、北京、廣州、南京、蘇州、大連
  • 帕伯利森公關觀察:大眾點評網遭遇「烏龍團購」
    大眾點評究竟如何為烏龍團購危機公關一把?帕伯利森將從處理速度、借勢營銷、輿論引導和形象管理等方面對此事件進行解析。10月28日上午,大眾點評網推出一款「麥當勞9.9元」的團購,購買的消費者可享受原價為19.5元的多款麥當勞超值套餐,該團購一經推出便引來瘋搶,訂單超過22萬。
  • 「法脈準繩」在大眾點評上給差評也會被告?月子中心和這對小夫妻...
    「帥美」夫妻是否對月子中心構成侵權?大眾點評網是否應該承擔連帶責任?本期法脈準繩告訴你答案!王帥、陳美在大眾點評網發布評論的行為是否侵犯某家政服務公司的名譽權。2. 某諮詢公司未應某家政服務公司要求刪除涉案評論是否構成侵權。
  • 大眾點評網:中體西用實踐 外企是一座武器庫
    大眾點評網之前管理像散落在各處的珠子,不成體系。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引入西方的體系,用中國人的思維邏輯去做事——重新把這些「珍珠」拾起來,用一條線串起,這條線就是外企的模式。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人員規模在短短三年間激增了數十倍;在公司工作8-9年的老員工比比皆是,而公司從創立至今不過11年時間;它的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吸引了谷歌、IBM這樣的高管加盟……它就是大眾點評網,目前正進入二次創業階段。「他們非常專業和具有多元化背景。
  • 大眾需要點評模式,但恐怕不再需要「大眾點評」了
    事實上,對點評模式本身的需求更為強烈,甚至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平臺中都加入了點評體系,只不過不再有像大眾點評那般以點評作為「核心」的平臺存在,而是與其他業務融為一體。那麼大眾點評的存在感降低,究竟是受了哪些因素的影響?在如今的網際網路市場中,「消亡」是否已成為其無法逃脫的宿命?而點評模式又將何去何從呢?
  • 大眾點評網發布廣州2011年度城市生活消費報告
    同時,廣州市民通過大眾點評網手機客戶端獲取消費信息及優惠已越來越普遍,通過手機籤到獲得商家優惠以及通過大眾點評網手機客戶端購買團購成為廣州人新的時尚生活方式。通過地理位置的定位,網友可以隨時隨地查詢餐飲、購物、休閒娛樂以及生活服務等城市商戶信息,多渠道獲取商家優惠。
  • 顧客網購團購券卻只能午間用 大眾點評網承認出錯
    福州新聞網5月1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通過大眾點評網購買了『先生炭』的團購券,但是去商家要消費時,卻被告知不能用,商家稱是大眾點評網的責任。」昨日,市民陳女士通過微博向福州晚報反映此事。陳女士說,前晚她在大眾點評網站團購了「先生炭」的一份88元雙人套餐,到店後,卻被告知該券僅限中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