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性侵案加害者無恙受害者道歉被諷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網友留言對輔仁大學極盡諷刺(圖片來源:PTT論壇)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23日報導,臺灣輔仁大學心理系去年爆發學弟性侵學姐的事件,因被害者男友髮長文質疑系方刪除引發社會關注,21日性侵的受害者發文對師長以及輔大心理系道歉,更讓許多網友激憤,輔仁大學校譽也嚴重受損,島內著名論壇的八卦版上有網友將輔大和性侵案頻傳的印度並列,諷刺該校「印度國土」、「印度分校」,還有網友問卦「大家還會想讀輔大嗎?」

  輔大心理系性侵事件經過近4個月,受害巫姓女學生21日卻突然在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上貼文道歉「所有的錯誤都是我造成的」,向社科院長夏林清、輔大心理系、工作小組的成員、朋友們等人進行道歉,外界懷疑她是遭到施壓才被迫「道歉」。

  性侵加害者未道歉且傳出已復學,性侵受害者出來卻向大家道歉,讓許多網友十分氣憤。社科院長夏林清在「臉書」發文《不要強行為巫代言 「被代言」才是對巫的傷害》,文中提她三個多月來所要求的是,巫與朱5月29日的不實貼文要她負起責任還別人公道,向系上、工作小組及她道歉。「因我們在性侵案上自認為已儘量去照顧當事人,也許不能讓她完全滿意,但我們無意也不必傷害她。」

  夏林清的這則發文讓網友更加憤怒,輔大校方22日晚也發表聲明,表示性平會建議「即日起暫停社會科學院夏林清教授院長職務」。然而輔大校譽已經受損,不少網友在相關新聞留言下諷刺輔大是「印度分校」。

  島內著名論壇PTT八卦版也出現「輔大心理系跟印度哪裡比較可怕?」、「輔大那塊土地是不是印度領地?」、「 大家還會想讀輔大嗎?」等問卦文。內容提到「新莊中正路上有間學校,在裡頭犯下性侵的加害人似乎都不會什麼事。被侵犯的被害人及被害人男友被抓出來「被道歉」惹。這個情節跟印度人的日常有87%像。好奇問一下,輔大那塊土地是不是印度的國土啊?」

  網友相關留言諷刺輔大「印度輔仁大學」、「恐怖的是在臺灣就有印度心理系」、「輔大啊!強姦犯被繫上當成明星護航」、「當然不是印度,印度不會要受害者道歉」、「這個系所應該在就業市場上完蛋了。」、「輔大,我有女兒一定會叫她考別間」、「印度認證」、「強姦學校會幫你掩蓋的學校,女性不要去讀啦」、「強姦犯會變多」、「印度大學,臺灣分部」、「輔大心理系!印度男子第一志願!」、「強暴天堂誒」、「去輔大記得穿貞操帶,那邊好危險的」。

相關焦點

  • 性侵受害者「道歉文」網友聲援 輔大宣布夏林清停職
    輔大心理系去年發生學弟疑似性侵學姐事件,引發社會關注,21日被害女方發文對師長以及輔大心理的道歉,不少人心疼留言「為何我們的社會讓性侵被害者道歉?」更有網友憤而在臉書發起活動聲援,今(22)日持不同意見學生在輔大心理系外草坪聚集,也有學生質疑許多網友未釐清事實便謾罵。
  • 一場高校學生性侵案引起的軒然大波
    (本文約8000字,閱讀約需要10分鐘) 整個事件起源於2015年6月,臺灣輔仁大學校園裡發生的一場學生性侵事件。 據受害者男友,大陸學生朱某某的回憶,那天正好是他們的畢業典禮,他參加完一個活動回到輔大,聯繫同樣是心理系畢業生的女友巫某某,但直到凌晨3點都聯繫不上。
  • 臺灣輔仁大學性侵案 法院判涉事學生勝訴推翻校方退學決定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時電子報」30日報導稱,在島內轟動一時的輔仁大學性侵案又有新進展!輔大王姓男學生被控參加學姐跟同學的私人畢業聚會,王趁酒意企圖在走廊性侵不省人事的學姐,遭輔大校方依《輔仁大學學生獎懲辦法》懲處後退學。王不服提吿,臺北高等行政法院今(30日)審結,判決王同學勝訴,撤銷校方原退學處分,本案仍可上訴。
  • 輔仁大學女大生遭性侵風波:院長夏林清即日起停職
    原標題:輔仁大學女大生遭性侵風波:院長夏林清即日起停職華夏經緯網 2016-09-23 09:20:58華夏經緯網9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輔仁大學,去年有女學生在校遭學弟性侵,其所屬社會科學院院長夏林清遭指稱吃案,事隔4個月,受害女學生21日在臉書貼文向師長道歉,引發一方網友對夏的猛烈怒火,夏昨夜更在臉書正面迎戰輿論,怒批網友「自以為正義的魔人們
  • 【斯坦福性侵案後續】Brock Turner被退學除名 ,副總統公開為受害者發聲 !
    ▌為史丹福大學性侵犯受害者討回公道最近,美國史丹福大學性侵案在網絡上持續發酵,犯下強姦罪行的Brock Turner因為其「名校生」「明星遊泳運動員」的光環僅被輕判六個月的判決結果引起了公眾普遍的不滿。
  • 狼父性侵居然無罪:為什麼日本的性侵案難從刑事訴訟中獲得正義?
    巴德想以一個日本的著名性侵案件為開篇,那就是——備受日本國內外矚目的前TBS記者伊藤詩織被日本電視臺駐華盛頓分局的機構代表山口敬之性侵一案。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準強制性交罪」上:「準強制性交罪」指的是當受害者在「心神喪失、無法抵抗」加害者(例如:受害者當時醉到不省人事)的狀態下遇害,就可以告加害者「準強制性交罪」。然而,日本《刑法》並沒有明確定義何謂「被害人心神喪失、無法抵抗」,使用「準強制性交罪」吿加害者時,法庭上的論點會圍繞在「加害者當下是否能判斷」被害人當下是否處在「心神喪失、無法抵抗」的狀態。
  • 因輔大性侵案處置不當 臺灣監察部門糾正教育部門
    因輔大性侵案處置不當 臺灣監察部門糾正教育部門 2017-08-10 14:58:3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施暴者無罪:為什麼日本的性侵案難從刑事訴訟中獲得正義?
    巴德想以一個日本的著名性侵案件為開篇,那就是——備受日本國內外矚目的前TBS記者伊藤詩織被日本電視臺駐華盛頓分局的機構代表山口敬之性侵一案。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準強制性交罪」上:「準強制性交罪」指的是當受害者在「心神喪失、無法抵抗」加害者(例如:受害者當時醉到不省人事)的狀態下遇害,就可以告加害者「準強制性交罪」。
  • 性侵案件不適用保密協議:美國專家呼籲改變
    星期二,好萊塢大鱷韋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案在紐約進入了遴選陪審團的階段。而之前一天,洛杉磯檢方對韋恩斯坦提起兩項新的性侵性騷擾起訴。此前,他的受害者因為籤署NDA,長年被禁止談論自己的經歷。NDA保護了誰?媒體已經多次報導,很多性侵受害者與侵犯者之間籤署保密協議。
  • 多少次性侵才會改變一個大學?
    記得把人感受和處境,擺在任何理論之前;記得對待一個人,重要的是在乎、是陪伴、是同理、是療愈,並且,不要害怕在對方的經驗裡,發現與某種特定理論或自身價值的落差。永遠警惕單一敘事的風險,特別是,要警惕任何權力者提供的敘事版本!
  • 女生沒有反抗,就不算性侵?丨心理學解析:權勢性侵
    2019年12月18日,一件歷經五年、引發全日本社會轟動的性侵案,終於落下帷幕。伊藤詩織起訴山口敬之性侵犯,東京地方法院作出裁決:伊藤詩織勝訴。伊藤詩織,也許這個名字你並不熟悉,但如果你了解她的故事,一定會肅然起敬——在日本,她是第一個敢於公開自己姓名和面容,以此控訴性侵的女性。
  • 鮑毓明性侵案不成立!事件雖反轉,但性侵需持續關注
    就在今天下午,備受矚目的鮑毓明性侵案調查最終結果發布。結果顯示,現有證據不能證實鮑毓明的行為構成性侵犯罪。對於這個「反轉」,很快在網上引發了熱議,「戀童癖遇上詐騙犯」是部分網友給出的解讀。如果不釐清這些問題,並加以解決,那麼,即便是發起再多次MeToo運動,加害者和受害者仍會源源不斷地存在。PART1:性侵者何以為所欲為?
  • Lady Gaga髮長文道歉 無條件支持任何曾被性侵的受害者!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明星英語>正文Lady Gaga髮長文道歉 無條件支持任何曾被性侵的受害者! 2019-01-10 17:0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今天,Lady Gaga在社交網發布長文就自己MV與R.Kelly合作道歉,並承諾將刪除《DO What U Want》這首歌,會換上新的版本,自己是無條件支持任何曾被性侵的受害者的
  • 生氣才是美德 | 從林奕含書中的房思琪到劉強東性侵案中的Liu Jingyao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劉強東性侵犯案民事起訴書全文(中文版)| 微思客明大女生Liu Jingyao對劉強東的性侵案民事訴訟書曝光了,從晚宴到專車到酒店到女生家,一步步細節詳實到令人感同身受又毛骨悚然。跟一個男性律師朋友聊這個事兒,哥們很不在乎地說「那還是錢沒談攏」,「女的把劉強東帶回家了呀」「定罪不成立」。
  • 「華裔版伊藤詩織」性侵受害者張小夏勇敢發聲
    「華裔版伊藤詩織」性侵受害者張小夏:請以我之名稱呼我一周前,日本記者伊藤詩織性侵案勝訴。今年9月,斯坦福校園性侵案的受害者,一直以化名艾米莉·多伊存在於強姦故事裡的混血華裔女性張小夏,同樣以真名出版了回憶錄《知曉我姓名》,回溯自己2015年被布洛克·特納性侵的經歷,用豐富的細節勇敢發聲。
  • 五歲女童被侵仍未脫險,170份裁判文書揭兒童性侵案秘密
    近年來,被披露的女童性侵案有增多趨勢。 (視覺中國/圖)尚未脫離危險「我家孩子現在還沒有脫離危險期。」近年來,兒童性侵問題逐步進入公眾視野並引發討論。南方周末梳理據裁判文書網2013年—2019年間共170份涉及未成年人性侵案的裁判文書發現,兒童性侵案件呈逐漸增長的趨勢。
  • 美國體操性侵案再起波瀾 大學校長被指向受害人支付封口費
    因轟動體壇的美國體操隊前隊醫性侵案,今年1月,密西根州立大學前校長露·安娜·西蒙(Lou Anna Simon)引咎辭職。密西根州前州長約翰·恩格勒(John Engler),隨即以臨時校長的身份上任。
  • 加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心理角度解讀劉鑫事件
    被害者、加害者與拯救者。 美國心理學家Karpman卡普曼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這樣的三角戲劇:受害者-拯救者-加害者。受害者的內在聲音是「我好可憐!」總是受害,受欺壓,無助,無望,無力,無法做決定,不能解決問題。
  • 性侵養女案結果:兩人同居 不構成性侵,為什麼性侵那麼難定罪
    01備受矚目的鮑毓明性侵案有了結果。9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督導組通報鮑某某涉嫌性侵韓某某案調查情況。但那些不像性侵受害者的受害者,她們就沒有受到傷害嗎?律師羅德裡克·麥克利什曾代理過上千名性侵受害者。他提出,有時候受害者認為自己才是過錯的一方。
  • 愛潑斯坦性侵案受害者自述:他讓醫生給我們開鎮定劑和抗抑鬱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博雅琪】8月10日,涉嫌性侵和組織未成年女性進行性交易的美國億萬富翁愛潑斯坦在獄中「自殺」身亡。可即便如此,愛潑斯坦性侵案的風波仍在持續發酵。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1日援引數名該案受害者的話透露一個細節說,愛潑斯坦曾花錢請醫生給這些女孩兒們開一些鎮定劑和抗抑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