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功能分析+問題行為矯正,幫助孩子改掉刻板行為

2020-09-05 北大醫療腦健康


1、駿駿的問題

駿駿,男,年齡為3歲。駿駿出生時各項發育指標均顯示正常。2歲多時父母發現他與其他兒童有所不同。據駿駿媽媽描述,駿駿多動對別人發出的指令沒有反應;有自言自語現象,一般為兩字或三字名詞,但要求他仿說或在適當的情景下表達時,又不配合。駿駿訓練初期的一個月由奶奶帶。

駿駿適應環境相對較快,幾天後就可以較配合地跟隨學習了,常規方面有較大進步,可以仿說常見的兩字或三字名詞,可以獨立命名少量的常見卡片。

漸漸地我發現,每次個訓課下課後,在我與駿駿奶奶交流時,駿駿就會跑到旁邊的衛生間裡。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天,起初我並沒有在意,以為駿駿每次下課都自己去小便,可觀察後我發現每次我跟駿駿奶奶交流完駿駿也沒有出來。詢問奶奶,奶奶說他喜歡玩水,下課以後會去衛生間玩水。

2、初步幹預

帶駿駿去個訓教室時途徑一個衛生間,駿駿每次走得都比我快,然後快速走到衛生間裡,彎著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便池,看得特別專注,直到把他拉走。在此過程中,駿駿並沒有關注到別人是否正在使用衛生間,由於本機構女衛生間裡的便池較多,更方便駿駿對衛生間進行觀察,所以駿駿經常去女衛生間,經常把正在使用衛生間的老師與家長們嚇一跳。發現問題之後,每次上個訓課時我都會緊緊地拉著駿駿的手,走到衛生間之前,用其他事物吸引他的注意力(發出有意思的聲音,用誇張的語氣與他說話),轉移注意力的同時擋住他看向衛生間的視線。

一開始駿駿表現不穩定,偶爾駿駿的注意力會被成功轉移,但更多時候駿駿表現較不配合,當他發現他無法進入衛生間裡時,就會大聲哭鬧,開始掙扎,腿向下彎曲。每當駿駿路過衛生間且不哭鬧時,就可以立刻體驗到自己最喜歡的活動,被老師抱起來轉兩圈;如果哭鬧則不能體驗此活動。持續幾天後駿駿可以拉著我的手高興地路過衛生間,直到駿駿可獨立走到個訓教室,目不斜視地路過衛生間,此過程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

3、強化物幹預

我把這一情況向駿駿奶奶反映,並講解處理方法:轉移注意力,出現期望行為後及時強化。兩天後駿駿奶奶向我反映,駿駿的這種情況並沒有被消退,好像還變本加厲了。奶奶說:「跟他說讓他回來別去衛生間他不聽,他掙紮起來我拉不住他!」 我仔細詢問了一下具體的情況,當遇到此種行為時奶奶是如何幹預的。

據奶奶回憶,駿駿最近此種行為的發生頻率更高了,當駿駿出現該行為時奶奶都會嘗試用我所建議的方法,但大多數時間駿駿反抗得較強烈,大聲地哭,奶奶拗不過他也就由著他去了。就算偶爾一次不哭鬧,奶奶也忘記抱著駿駿轉兩圈。我對奶奶幹預的過程進行了分析,駿駿奶奶在對駿駿行為矯正的過程當中無意地對駿駿的問題行為進行了間歇強化,而當我們期望的行為出現時,奶奶又沒有做到及時強化,導致駿駿此行為出現的頻率更高了。考慮到駿駿奶奶的年齡偏大,帶著多動的駿駿比較辛苦,所以對此行為的消退不得不暫緩。幸好,沒隔一周的時駿駿媽媽處理好工作上的事情,來到機構陪駿駿訓練了。

我把駿駿的情況跟媽媽交代了一下,詢問了駿駿在公共場所有無此種現象。駿駿媽媽的描述與駿駿奶奶的描述有些出入。駿駿媽媽說,駿駿從小就對衛生間特別關注,衛生間對駿駿的吸引力格外大,除了對家裡的衛生間不感興趣之外,看見任何衛生間都要進去看看。帶駿駿去公共場所時,他的這個行為讓駿駿媽媽覺得很尷尬,每次帶他出去時都比較緊張。根據駿駿媽媽提供的信息分析得出結論,駿駿對物品功能性的理解較欠缺,且有刻板行為。

我將之前制定的方法告訴駿駿媽媽,並交給駿駿媽媽一個任務,讓駿駿了解衛生間的具體功能,且只有在需要方便或洗手時才帶他去衛生間。駿駿媽媽表示會全力配合。因為駿駿去衛生間後首先盯著便池看,而不是去小便或大便,我分析出駿駿不理解便池的具體功能。我建議媽媽先將便池拍下來,以照片的方式呈現,在教授便池的功能時出示便池的卡片。

首先要求駿駿對便池進行命名,然後要求他將便池的功能描述出來(便池用來幹什麼?上廁所)。幾天後駿駿可以正確地說出便池的具體功能。這時我要求駿駿媽媽以同樣的方法教授衛生間的其他用途。在教授駿駿衛生間功能的這幾天裡,個訓課下課以後我與駿駿媽媽會在離衛生間稍遠的位置溝通,並將駿駿拉在旁邊。由於之前對駿駿此種行為的消退中間暫緩了一段時間,且在此過程中奶奶又將該行為進行了間歇性強化,導致駿駿行為的爆發。

4、強化效果

起初駿駿比較反抗,一直拉著媽媽的手去往衛生間的方向,情緒較激烈,哭鬧的聲音很大,一邊哭邊看著媽媽。但駿駿媽媽處理得較合理,忽略駿駿哭鬧行為,嘗試將此行為進行消退。駿駿哼唧一會之後就能安靜地等在旁邊,幾天後我發現駿駿可以獨立地、安靜地等在旁邊。慢慢地我要求駿駿媽媽,其他時間也要讓駿駿正確使用衛生間,且一定要堅持。第二天,個訓課課後交流時,駿駿媽媽皺著眉頭向我反映:「孫老師,駿駿跑得太快了,一不留神就跑到衛生間裡了,有時跟別的家長說幾句話,一回頭人就沒了。」我給駿駿媽媽的建議是,最近這段時間要給予駿駿更多的關注,避免媽媽所反映的這種情況發生,避免間歇性強化。

有一天個訓課下課以後,駿駿媽媽高興地跟我說:「孫老師,駿駿現在只有在想方便的時候才會去衛生間,而且平時路過衛生間也不會盯著便池看了。」溝通結束前,我又叮囑駿駿媽媽注意在公共場合的泛化,不要因為害怕駿駿出現這種行為而逃避去公共場所。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大大小小的問題,遇到問題不要逃避,也不要急躁,只要家校配合,多溝通,總會找到解決的方法!

【專家點評】

在孤獨症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的過程中,最讓家長頭疼的就是行為問題。有時雖然教師已教授家長解決策略,但在實施過程中,家長實施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

本文通過簡潔明了的敘述,將駿駿的行為問題詳細地描述出來。老師採用了行為矯正中消失的方法,先進行功能分析,找到問題行為的強化物,接下來撤除強化物,使駿駿的行為不再被強化。但在實施中要注意提前告知家長可能遇見的問題,要讓家長對各種問題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在實施的最後要進行泛化,使駿駿的問題行為在任何環境下都不再出現。每個孩子問題行為的表現都不同,所以採取的方法也不同,但對於駿駿的問題行為還可以使用前提控制法和差別強化法。

相關焦點

  • 強迫症=刻板行為?星孩的刻板行為要不要阻止?
    自閉症兒童把小汽車排成一排,這是一種強迫行為,當有人打亂了小汽車的順序時,孩子可能會以一種機械式的強迫行為將其復原,所以這也是不少星爸媽們、同時也是這位家長的疑惑地方:孩子這些行為,到底是自閉症的刻板行為還是強迫症,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又該如何區分?是強迫症還是刻板行為?
  • 幾招改善孤獨症孩子的重複刻板行為
    問題來了: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應該怎麼辦?>重複刻板行為,指孤獨症孩子表現出的一再重複的某些特定行為,而且這些行為基本不具備社會意義。具體真要用數值來定義的話,頻次需要在200次以上,持續時間在1小時以上才會考慮孩子的刻板行為需要矯正;其次,孩子出現的帶有重複刻板特點的行為對自身或他人沒有產生實質性傷害,對正常的學習生活不會造成負面影響的時候,是可以被允許存在的。
  • 自閉症孩子的刻板行為如何科學幹預?
    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是自閉症孩子的核心症狀之一,大部分自閉症患兒都有刻板行為問題。他們不喜歡涉及靈活的、創造性思考的活動,難以站在他人角度看待問題,或者對他人不感興趣,因此他們安心於重複的活動,這些活動會給他們帶來愉悅的感覺。
  • 什麼是自閉症中的刻板行為?刻板行為都有哪些?
    什麼是刻板行為?高頻率,單調,沒有目的和意義,反覆發生的行為。刻板行為包括:1,對物件表現出的刻板行為,如,轉動玩具車輪,對特殊物品的依戀等2,自己身體的刻板行為,如,搖晃身體,扇動手指,打自己,咬手指頭等3,刻板的禮節行為,如,見人總是把手舉過頭頂打招呼,或太多的重複說謝謝等
  • 刻板行為也能變成好習慣
    幹預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孩子的能力,拓展孩子的興趣。對刻板行為的幹預是需要長期的堅持,先幹預一種比較好控制的行為。可以從減少時間來做,也可以在他的行為裡增加其他的活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先說為什麼要接受一部分,我們首先得認清自閉症的本質,刻板的特質是終身無法完全改變的,所以註定了我們不可能改造孩子全部的刻板問題;其次,刻板在某些場景,某些領域是可以被利用的優點,比方說審計工作,比方說非常遵守規則過馬路,一定要等綠燈,外出歸來一定要先洗手……所以我們一定要接受孩子的特質,利用好這個特質。
  • 什麼是「動物刻板行為」?
    動物園中圈養的動物,因為所處環境不自然,所以會出現像是搖頭、繞圈、自殘……等等不正常的「刻板行為」。那麼,《侏羅紀公園》裡的暴龍也會出現刻板行為嗎?動物也會得強迫症無論是哪種動物,圈養必然要從原先無拘束的環境移轉到人造的小空間,動物的習性必然要跟著改變。
  • 刻板行為,怎樣幹預才有效?
    在廣義上說,包括刻板行為,如晃手或快速轉動手指,以及對特定物體的刻板興趣。這兩類行為常常會給孤獨症譜系障礙譜系障礙家庭帶來極大困擾,甚至會嚴重限制家庭的日常功能。如何才能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讓孩子的迷戀行為發生改變呢?
  • 刻板行為一定都要幹預嗎?到底要怎麼處理刻板行為?
    ,就會導致激烈的情緒問題!以上的行為都是常見的刻板行為!而刻板行為也是我們大多數孩子都會有的一種不自覺、不受控的行為。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刻板行為以及應該怎樣幹預刻板行為。重複的刻板行為是自閉症兒童的主要症狀之一,但有「重複性行為」的孩子,不一定是自閉症孩子。
  • 孩子出現刻板行為是自閉症嗎?不一定,問題有可能出在這裡
    important}什麼是刻板行為?從字面意思來說,它是指一種重複、固定且無明確意義的某種行為。這種行為被打斷時,通常還會伴隨著強烈的情感衝突。那兒童出現哪些情況,我們可以判定他有刻板行為呢?身體平衡感和協調性很差;……當孩子出現刻板行為時
  • 專治孩子「一根筋」| 刻板行為怎麼幹預?
    如何去幹預這種刻板行為呢?在公交車上哭確實很難堪,也會打擾別人。孩子的刻板行為是一個困擾家長的難題,幹預刻板行為往往會激發孩子的情緒問題,所以幹預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堅持原則,長此以往,行為才有可能逐漸改善。
  • 自閉症兒童情緒行為問題的輔導案例分析
    行為方面: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坐不住。有刻板行為。身體不協調,走路搖晃。   感知覺方面:聽覺敏感,對疼痛比較遲鈍,無安全意識。   情緒情感:有嚴重的情緒問題,哭鬧嚴重。對母親比較依戀,有嚴重的母子共生現象。   針對悅悅的問題,首要解決的是孩子的情緒問題。
  • 科普|如何幹預星孩的重複刻板行為?
    於是孩子哭鬧的更兇,最終家長只能妥協或者硬逼著孩子接受這臨時的改變。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家長可以向兒童提前預告活動的變化,預告的形式可以是圖卡等視覺提示。(如何選擇視覺提示方法具體可點擊閱讀:如何使用視覺支持系統幫助自閉症孩子更獨立?)若孩子認知能力較好,可以提前同孩子溝通,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提前預告的做法能能大幅度減少自閉症兒童情緒不安的程度。
  • 什麼是自閉症中的刻板行為?
    什麼是刻板行為? 高頻率,單調,沒有目的和意義,反覆發生的行為。 刻板行為包括: 1,對物件表現出的刻板行為,如,轉動玩具車輪,對特殊物品的依戀等 2,自己身體的刻板行為,如,搖晃身體,扇動手指,打自己,咬手指頭等 3,刻板的禮節行為,如,見人總是把手舉過頭頂打招呼,或太多的重複說謝謝等 4,刻板的感覺過敏行為,如,對光,聲音過度敏感,只吃單一的食物等 5,社交刻板,如,話題單一
  • 如何看待和處理重複刻板行為,聽聽研究者怎麼說?
    有的從醫學基因型上分析,有的從神經科學分析,我們還是從ABA來想一想,因為目前對於此類行為還沒有統一的藥物治療方式,基於行為理論的幹預還是被證明相對最為有效。從ABA的角度來看重複刻板行為在ASD人群中的高發率和其持續不減的趨勢,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刻板重複行為多數是自我強化的功能。
  • 行為功能評估,解開孩子的行為與情緒密碼
    這樣記錄美美行為的方式,也就是行為功能評估,透過行為功能評估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情緒、行為問題。今天我們就要與各位家長們分享什麼是行為功能評估呢?又該如何記錄呢?行為功能評估注重兩個方向:一、問題行為的出現與環境有關,因此需要分析影響行為的前因、後果以及情境事件。二、由於重視環境因素,因此在提供介入方法的時候,重點不是控制人,而是重新調整環境,並讓當事人以新的方式代原有的行為展現出來。
  • 科普|如何幹預星孩的重複刻板行為?
    於是孩子哭鬧的更兇,最終家長只能妥協或者硬逼著孩子接受這臨時的改變。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家長可以向兒童提前預告活動的變化,預告的形式可以是圖卡等視覺提示。(如何選擇視覺提示方法具體可點擊閱讀:如何使用視覺支持系統幫助自閉症孩子更獨立?)若孩子認知能力較好,可以提前同孩子溝通,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提前預告的做法能能大幅度減少自閉症兒童情緒不安的程度。
  • 教你一招,擊破四種刻板行為!
    這些行為到底要不要幹預?怎麼來幹預? 關於「要不要幹預」的問題,我們往期文章孩子的重複刻板行為一定需要幹預嗎?做過詳細的闡述。 其實這是一種自我強化行為,不用外界給予任何鼓勵,孩子做這個行為本身就能夠帶來滿足感,並且越做越高興,越做越滿足,成為一種自發行為,持續不斷地重複下去。 對於這種棘手的問題我們該如何糾正? ABA(應用行為分析)常用的一種方法是打斷和重新引導(英文名Response Interruption/Redirection簡稱RIR)。
  • ASD行為問題解讀
    ASD的核心症狀是社會交流與溝通障礙,行為和興趣的刻板與狹窄,如果ASD兒童沒有情緒和行為問題,TA也許真的會是一個超可愛的人。既然是能力不足,不是態度問題,所以我們不能粗野的「懲罰」,只能給予支持和強化引導。在日常生活或教育中,如果我們知道ASD兒童行為問題的原因,並針對性地提供支持措施,行為問題可以大大減少,或者可以很好地預防。由於ASD兒童表達能力不足,所以,對其行為進行分析,了解其功能,提供針對性支持,這是每一個特教老師和家長的基本功。
  • 重複刻板行為並不是自閉症獨有的,為什麼還被認定為診斷標準?
    然而,對於重複刻板行為,大家一直存在諸多的疑問,這一行為是不是自閉症人士獨有的?要不要消除?這一行為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大米和小米今天的分享,來自國際前沿自閉症科普網站spectrumnews最受歡迎的文章之一,作者在文中解釋了跟重複刻板行為相關的種種問題。興趣狹隘和重複刻板行為是自閉譜系障礙診斷的兩個標準之一。
  • 攻心為上 刻板的行為與思維會給自閉症孩子帶來哪些困難?
    以下列出的十條自閉症孩子的基本心理特徵,是朱璟老師寫下的,以琳論壇的「攻心為上」主題貼中,也有相關的描述。刻板的行為和思維造成的困難,影響著自閉症孩子的發展。即使是被診斷為高功能自閉症或亞斯柏格的譜系孩子,成年後也還或多或少地帶著這樣的特質。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