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非運動會語言不通難溝通 主辦方增設英語服務

2020-12-14 央視網

全非運動會語言不通難溝通 主辦方增設英語服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3日 10:06 來源:

  新華網阿爾及爾7月12日電 新華社記者宋盈 周杰

  地中海畔的「白色之城」阿爾及爾12日迎來了第九屆全非運動會第一天的比賽。無論是記者還是參賽的運動員,都開始真切感受到阿爾及利亞人的熱情。無奈的是,語言差異像一道無情的高牆,橫亙在各國記者和運動員面前,為相互之間的交流帶來了不大不小的麻煩。

  走在體育賽場間,語調優雅的法語充盈於耳,書寫優美的阿拉伯語滿目皆是,再加上阿爾及利亞人溫和的微笑,為剛剛開幕的運動會「緩緩加溫」。但「巴比倫塔的困惑」還是困擾了一些國家的記者和運動員。比賽開始前,組委會的官方網站一直以法語和阿拉伯語為主要工作語言,只有少數賽程表有英文版。

  組委會使用法語本沒有錯,使用阿拉伯語也值得稱道,但是考慮到參加全非運動會的人員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國際奧委會規定的官方工作語言也包括英語,那麼在全非運動會中增加英語服務應該有其必要性。

  肯亞遊泳隊教練澤·艾庫姆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坦言,語言在賽場外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麻煩。雖然主辦方派來的志願者很熱情,但他們的英語水平實在有限。當他們需要用英語與志願者交流時,不得不在這上面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

  近年來,非洲體育界人士越來越看重體育賽事,把它認同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和開啟和平交流大門的方式之一。四年一度的全非運動會是非洲大陸體育精英的一次盛會,也承擔著促進全非體育交流的重要任務。許多非洲國家格外重視這次比賽,精挑細選參賽隊員,把有限的體育資金用在關鍵時刻的關鍵人物身上。此時此刻,如果語言將他們相互交流的難得機會化為烏有,只能令體育圈內外的人感到可惜。

  令人欣慰的是,主辦方似乎已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比賽開始後,官方網站已增加了一些英文內容,遊泳比賽提供的成績單也開始附加部分英文說明。面對賽事工作人員溫和的微笑和優雅的問候時,人們盼望能夠有更多方式的語言溝通。

責編:張婕

相關焦點

  • 與醫生無法溝通 紐約華人看病最頭痛語言不通
    與醫生無法溝通 紐約華人看病最頭痛語言不通 2008年10月28日 16: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這些語言不通的痛你也有嗎?
    因為語言不通,你遇到過哪些奇葩的故事?你經歷過迫切希望馬上擁有一臺翻譯機的時刻嗎?許多小夥伴在時空壺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後臺留言,分享了很多因為語言不通而發生的尷尬糗事。下面就來跟小編來盤點那些生活、旅途中遇到過的糗事讓你體會語言不通的痛!
  • 寺廟開放語言不通交流難 一藏族僧人進京學英語(圖)
    寺廟開放語言不通交流難 一藏族僧人進京學英語(圖)   僧人學英語做什麼用,很多人不禁好奇。「寺院裡有很多年輕的出家人,他們都非常希望學漢語和英語。」平扎說,「現在很多寺廟逐漸對外面開放,經常會有國內外遊客對藏文化、佛教文化很感興趣,他們有的來參觀,有的來研究佛法,我們非常願意給他們解釋,但是語言不通就成了『啞巴』。」於是平扎萌生了學好漢語再學英語的想法。  很多人怕出錯不敢開口說英語,平扎不是這樣。
  • 北京:把好語言關 防疫溝通不再難
    但想要做好眾多返京外籍人士的防疫服務工作,首先要跨越的就是語言關。為協助一線防疫工作者克服語言障礙,北京市豐臺團區委聯合各高校成立了一支多語種翻譯志願服務隊,精準高效開展疫情防控語言翻譯工作。來自北京語言大學英語翻譯專業的杜瀟穎是名1999年出生的「準00後」,也是一名豐臺團區委招募的疫情防控語言翻譯志願者。
  • 語言不通的話連吵架都吵不起來,明星的這些跨國戀是怎麼溝通的
    今天拖鞋手牌拿到小編跟大家來聊一聊,語言不通的話連吵架都吵不起來,明星的這些跨國戀是怎麼溝通的。娛樂圈裡明星出國認識外國人的機會比較多,因此,擁有跨國公司的愛情並不罕見。跨國愛情最好的驚喜是用語言交流。
  • 出國遊語言不通 大爺大媽主動學英語
    南新社區時代晶科院區黨支部英語班舉辦開班儀式。10月12日,南新社區理想中心18樓社區文化活動室裡傳出了陣陣英語朗讀聲,由南新社區時代晶科院區黨支部牽頭組織開展的英語班開班了,學生是一群頭髮花白的老人。自社區英語班開辦以來,南新社區已有20多名居民報名參加。
  • 又一對明星夫妻離婚,婚後六年語言不通,靠手勢和翻譯溝通?
    對於跨國夫妻而言保持婚姻甜蜜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共同,這樣的問題對於圈內很多跨國夫妻而言並不是問題。雙方可以通過學習對方國家的語言,進行交流,他們對方是彼此言傳身教最好的老師。但是蔡琳高梓淇剛剛結婚後,曾經接受採訪時,仍舊錶示兩人都不懂對方的母語。
  • 功能愈發完善,科大訊飛翻譯機為你破解語言不通溝通難題
    手頭上有了閒錢,很多人都踏上了出境遊行程,去看看巴黎艾菲爾鐵塔,去中世紀的古城堡裡體驗一下王子和公主的愛情故事,去韓日品嘗一下特色美食……那麼,出國旅遊就要面對語言不通這樣的難題,如何破解呢?科大訊飛翻譯機的面市就很好的解決了人們在國外旅行時遇到的語言不通溝通不暢的難題。
  • 有關語言不通的英語句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有關語言不通的英語句子 2013-02-20 16:12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 洋女婿發病語言不通有苦難言 醫生用英文溝通幫其解除病痛
    譚醫生通過微信用英語與患者溝通病情 記者 張黎娜 攝「我今天已經完全康復了,中國醫生不僅醫術好,工作效率也高,我的結石很快就排出來了……」5月9日,來自法國的西安洋女婿Léon(列昂)通過微信向西安市第三醫院的醫生表示感謝。
  • 語言不通難打車?歪果仁的福音來了,耀出行發布英文版App
    《車市後觀察》是車市物語旗下自媒體,提供及時全面的汽車銷售、維修與服務資訊。 語言不通難打車?歪果仁如何在中國使用出行App?日前,戴姆勒出行股份公司和吉利科技集團戰略合資建立的出行服務品牌「耀出行」,正式在各大應用市場上線英文版App「StarRides」。
  • NBA語言不通的笑話:姚明罵髒話被誤會,麥迪在馬刺常聽到5國語言
    如今NBA越來越國際化,每年的國際球員越來越多,但能夠進入NBA立足NBA的沒有幾個,因為文化的差異、生活習慣不同,國際球員往往要比美國本土球員更難適應NBA。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與別人溝通交流都成問題,立足談何容易,下面就讓我來看看在NBA因為語言不通鬧得笑話。
  • 出國旅遊擔心語言不通?除中國外這2國通用漢語,毫無溝通障礙
    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去往國外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增加自己的閱歷,開闊自己的眼界,但是語言不通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眾所周知,在所有語種當中,英語的傳播範圍最廣,這和之前英國的殖民統存在一定關係,當時的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各處,英國的文化隨著殖民統治逐漸深入各地,英語也就因此被傳播開來
  • 出國語言不通上網難,租臺準兒WiFi翻譯機就妥了
    世界那麼大,都想去溜達,背著行囊,自由行走在異國的大街小巷,在澳洲大堡礁追著海龜暢遊,在日本箱根泡著溫泉聽老人講古,帶娃在美國迪士尼玩樂購物,登陸南極跟企鵝自拍曬圖……然而,去年2.69億的出入境遊客中,出國自由行的人不到50%,語言不通、上網難、景點導覽難是三大障礙。
  • 語言不通如何溝通?科大訊飛翻譯機一鍵解溝通難題更簡單
    雖說去國外並不難,但想要在外國與人正常交流還是一件比較讓人頭疼的事,因為語言不通溝通起來自然很費勁。而隨著科大訊飛翻譯機的問世,這一難題將迎刃而解。  科大訊飛翻譯機之所以倍受歡迎,得到諸多用戶的喜愛,是因為這款設備身上綻放出了很多閃光點,是普通的智能翻譯不能媲美的。
  • 直播中,如何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
    近幾年迅猛發展的直播為解決地域和時間隔閡提供了全新的交流形式,那麼,直播時又是如何解決「語言不通」的問題呢?那必然是離不開「翻譯」。目前在正式場合應用最廣泛的翻譯就是同聲傳譯,有人工的和AI機器同傳這兩種方式。
  • 印小天「蹩腳」英語溝通難 錯失良機無功而返
    其自創的「印式英語」一經播出也讓一眾網友大呼崇拜,「原來英語還能這麼玩?」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本周即將播出的節目中,印小天的「印式英語」卻不怎麼管用了。不僅與國外友人溝通起來略顯艱難,還因此錯過了近在眼前的「寶物」,導致任務成績慘遭墊底。
  • ​人口普查遇到語言不通怎麼辦?翻譯隊來了→
    ​人口普查遇到語言不通怎麼辦?不過,如果是居住的是外籍人員,存在著語言不通的情況,那如何暢通地解決這一問題呢?據靜安寺街道海園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張紅芬介紹,位於常熟路8號的公寓內,接近三分之二的居住者都是外籍人士,在進行人口普查摸排和開展過程中,一些人口普查員表示,在這裡存在與外籍人士語言溝通障礙問題,希望有善於翻譯的志願者配合加入。在與普查員、居委幹部們溝通交流後,張紅芬想到了更充分地發揮社區資源。
  • 李彥宏:語言不通阻礙中國創新領跑
    原標題:李彥宏:語言不通阻礙中國創新領跑   如果全球最優秀的人才來到中國的話,他們很難在這裡舒服、長期地待下去,因為語言不通   李彥宏總喜歡思考一些與當下關係不大的問題。同時,中國的創新也面臨語言溝通和文化包容性的問題。   兩個短板:語言和文化包容性   李彥宏認為語言是阻礙中國成為引領創新之國的首要困難。「我想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李彥宏感慨,美國人不用在大學的時候花這麼多時間去學英語。但是中國人在這個方面比較弱。「這耗掉我們很多時間。」「一直到今天,中國大多數企業的工作語言還都是中文。」
  • 語言不通 夫妻搭錯車
    本報訊(記者 王俠)近日,一對從日喀則出行前往西寧的藏民夫婦,因語言不通買票乘車到了西安,昨日在西安市救助站的幫助下,他們登上了開往西寧的列車。  18日下午,西安市救助站裡來了兩個藏民,一男一女,男的背著一個大包,兩人看起來都很疲倦。  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接待時,發現他們只會講藏語,對漢語一概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