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丨給孩子講講節氣知識,這本書不能錯過

2020-10-09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寒露,指氣溫比白露時要低,露水快要結成霜了。


寒露時,氣溫降得快,一場秋風、秋雨過後,溫度下降8℃—10℃。長江沿岸最低氣溫已經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從氣候上劃分,已是冬季了。


華北播種冬小麥,正愁雨水少,而海南和西南地區卻陰連雨天,影響了秋收秋種。棉農趁氣溫合適正緊張地收棉花,江淮及江南的晚稻正在灌漿,急著田間灌溉。


諺語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

菊花開,麥出來。

寒露柿紅皮,摘下去趕集。


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鴻雁結陣南飛。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此時不見雀鳥,海邊卻有很多同樣花紋的蛤蜊,古人以為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菊有黃華:秋菊綻放。


節令風俗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民間有登高習俗,所以又稱「登高節」。「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又有祭祖與敬老活動。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飲菊花酒

晉代,農曆九月初九有飲菊花酒的習俗,一般認為是陶淵明賞菊飲酒而來的。


插茱萸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將茱萸插頭上,把茱萸磨碎放在香袋裡的習俗,據說這樣能驅邪治病。


節令美食


食新果

秋天氣侯乾燥。此時水果新熟,梨、葡萄、香蕉、桃可以解秋燥。


大棗蓮子銀杏粥

秋季開胃食品,有潤肺、健脾胃的功效。


重陽糕



美味重陽糕



大自然養育了人類,二十四節氣化育春風秋雨,給予人類不同的味道;人們敬仰自然,用節日標記了自然的顏色,用習俗表達了對生活的美好願望。


有些家長一提到節氣,就跟孩子說天冷了、天熱了、吃餃子,而對於節氣的常識和故事知之甚少。二十四節氣是祖先留下的寶貴智慧,我們有責任傳承下去。給孩子講講節氣知識,《萬物生長 二十四節氣》推薦給你。



《萬物生長 二十四節氣》講述了二十四節氣的由來、適時的氣候特徵和南北方的不同農事。這是一本描繪節氣的畫,畫著植物的春綠秋黃,畫著動物的夏長冬藏,畫著習俗的美好願望,畫著五千年的山高水長。


目 錄



實物展示


相關焦點

  • 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
    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時間:2020-10-08 11: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寒露!寒露節氣的天氣諺語了解一下 時間過得非常快,轉眼間就來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古書記載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指的就是寒露節氣。
  • 今日寒露,二十四節氣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今日3時55分>在清冽的月夜裡我們迎來了寒露節氣這是今年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露珠冷寒而欲凝結放出微微寒光「寒露」之名由此得來即將迎來秋殘如血的日子
  • 【節氣養生】今日寒露
    今天4時33分,迎來寒露節氣。「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鴻雁來賓:寒露之日,「鴻雁來賓」。鴻雁白露節氣已經開始南飛了,此時是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
  • 今日寒露,推薦幾種節氣美食,腳部保暖很重要!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這幾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秋天的涼意?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一般在公曆的10月7日到9日交節。寒露就是反應一個節氣的氣候變化,這個時候天氣逐漸轉涼,和之前的「白露」相比氣溫較低。
  • 今日寒露丨晴天寒露冬雪少,來年春季雨水多
    10月8日,今日寒露。在農村,人們認為寒露這天的天氣可以預知今冬明春的雨水情況,「晴天寒露冬雪少,來年春季雨水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節氣「寒露」。
  • 國際人說節氣丨今日寒露,更深露重,記得保暖添衣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今天早晨3時55分,迎來寒露節氣。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公眾在飲食調理上,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物,可預防「秋燥」傷人。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
  • 今日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給孩子講講這些知識→
    今日秋分,也是「中國農民豐收節」,給孩子講講這些知識→ 2020-09-22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農村寒露節氣有哪些習俗?
    今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節氣的含義是什麼?寒露節氣時間是幾月幾日?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 「寒露」用英文怎麼說?丨雙語說節氣
    古代典籍裡有這樣一句話:「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這句話描述的是寒露節氣的特點,意思是這段時間產生的露水因天氣寒涼,快凝結成霜了。The dew is bigger and colder and there will be less rain. Autumn crops will be ripe.
  • 寒露節氣養生及測量
    九九重陽節寒露節氣期間,會迎來傳統節日——重陽節,即農曆的九月初九, 也稱老人節。這一天有登高的習俗,所以也稱登高節。但大部分人比較隨意,只要是這一天吃的糕點都可以叫重陽糕。飲菊花酒菊花酒是用菊花和糧食等釀造的,少量飲用後能延年益壽, 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很多老年人有重陽節飲菊花酒的習慣。小朋友不能喝酒,可以喝一點淡淡的菊花茶,對眼睛有好處。
  • 明日寒露,寒露和白露節氣有啥區別?寒露三候又是啥意思?
    今天分享的主題:明日寒露,寒露和白露節氣有啥區別?寒露三候又是啥意思?國慶8天長假餘額不足了,很多上班族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準備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但對於農民來說,國慶假期正是很多農作物豐收的季節,每天都忙著下地收割莊稼,目前正是「三秋」的關鍵時期,而且明天就迎來了寒露,這意味著秋天結束迎來了冬天。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今天是10月8號,國慶假期的最後一天,也是我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 —寒露時節。寒露這天,是由涼變冷的表徵,涼風乍起,應當適當添加衣物。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中國二十四節氣的歷史來由。而大寒則為歲末,二十四節氣輪換更替,循環往復,一周期乃一歲也。到了漢武帝時期,採用土圭測日影法,將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的這天作為了冬至,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終於大雪。分為了二十四份,節氣之間間隔十五天。
  •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描寫寒露節氣古詩詞
    朋友圈寒露問候注意保暖說說句子  「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秋  節氣將是寒露天,晨夕晚涼多添衣。  寒露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注意足部保暖。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 寒露是第幾個節氣?
    咱是一個農民,就啦同寒露節氣有關的一切哈。啦什麼呢?啦點同寒露有關的農諺吧。這不正是秋收秋種的大忙季節囔,北方地區收玉米種小麥,南方某些地兒得收晚稻了。這不,俺就累滴腰酸腿疼,寫這點字就覺得手哆嗦,您難道不受累點個讚,轉發一下嗎?嘻嘻??。寒露不出,霜降不黃二晚是喜光喜溫的作物,正常生長的溫度在20℃左右,到了寒露時節,無論是氣溫還是日照都在降低,尤其是到了霜降時節更低,水稻基本逐漸生長緩慢或停止。
  • 24節氣丨吃螃蟹、登高賞秋色……寒露習俗知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隨著秋風勁吹,寒露到了。這是個表示氣候變化的節氣,也是人們忙著收穫的時候。寒露節氣的許多習俗與重陽節比較相似,如賞菊、登高等。
  • 今日寒露:這十首與寒露有關的古詩詞,快來感受沁涼寒意與詩意吧
    今日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顧名思義,是指露水更冷更寒,就快要凝結成霜了,所以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保暖添衣。古人筆下的寒露多姿多彩,今天我們就一起欣賞十首關於寒露的詩,感受古人文字描寫出寒露節氣的沁涼寒意。
  • 中華二十四節氣故事 | 寒露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每年的10月7日至9日之間是寒露節氣。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天氣常常晝暖夜涼,晴空萬裡,一派深秋的景象。
  • 話說二十四節氣 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
  • 話說二十四節氣|寒露: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柿紅菊華,梧葉颯黃,冷露打溼了月色……今天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此時節,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空氣較為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