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裡國際化教育家長圈都是真的嗎?

2020-09-03 德英樂教育

最近,最火的電視劇非《三十而已》莫屬,引發的熱議話題層出不窮,隨著劇情的發展,大家討論的已經不再只是女主們各種霸氣的場景,而是更加深入的探討婚姻關係、國際教育、階層焦慮……今天我們想從教育視角探討《三十而已》裡國際教育家長圈的那些真真假假。


01奢侈大比拼的頂級富豪?

王太太帶顧佳進入太太圈,太太們買小行星,手拿260W的奢侈包,沒事兒插插花,裁剪布藝,曬合影時因包包「不入流」將顧佳裁切在外。



真TRUE


選擇國際化幼兒園的家庭收入都尚可,至少都是支付一年10幾萬的學費無壓力,相對來說,對教育的投入確實不一般,但反饋在小朋友身上的也不一樣,當然前提是選擇一家靠譜優質的國際幼兒園。

前沿的教育理念,浸潤式的雙語環境,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層層選拔的優秀師資,小班化的更多關注,對於個性的尊重和培養,更全面的課程體系,對於體育、藝術的重視, 都會讓3-4年的幼兒園生活不一樣。


△上海浦東新區民辦萬科幼兒園班級中,外教全天帶班的浸潤式雙語環境。


△小班化教學保證老師可以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個性和成長。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皮察曾對自己所獲成就有所總結: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幼兒園裡學到的。

或許,孩子在幼兒園所獲取的真不是有些家長所想,只是玩玩而已。


假FALSE

與劇中揮霍如土、根據家庭背景對菜下碟的人不同,德英樂更多是「奮鬥型」家長,在各自領域專業且有發言權,在工作、生活上積極奮鬥,提供給孩子更優質教育的同時,自身也起到榜樣的力量。


他們買的起名貴包包,也願意背環保布袋,穿得起奢侈衣服,也愛舒適的校園活動服裝,相比於品牌的知名度,更關注產品的性價比,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為了捐助更多的公益善款,烈日下和孩子一起慈善義賣,這些才是真實的他們。


02一位難求的知名幼兒園,面試存在鄙視鏈?


顧佳兒子許子言參加知名國際幼兒園面試,家長和孩子各自面談,在回答「首都在哪裡」這個問題時,許子言給的回答是手都(首都)在胳膊上。

不被老師認可後,許子言咬了老師一口而被招生老師否定,顧佳為了孩子能入學,轉而去求王太太,王太太建議推薦信上承諾為學校每年舉辦一場煙花秀,許子言得以入學。



真TRUE

很多國際幼兒園是要面談孩子和家長的。

很多人聽到面談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變相挑身價,看背景?

其實不然,現在富豪都可以包裝的滴水不漏,指望一次面談看出身價實在不現實,但通過面對面的溝通,卻可以聊出各自的教育理念。


△上海靜安德英樂幼兒園通過招生說明會與家長面對面溝通。

現在國際化學校很多,有各自的辦學理念和培養方向,家長對孩子也有自己的期許,同時也是對孩子最了解的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對於孩子都很重要,如果家庭與學校的理念南轅北轍,孩子夾在中間會非常難過,也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衝突,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面談是雙向選擇的過程,是理念的相互吸引。

假FALSE

國際幼兒園一般不會提出「首都在哪裡」這樣的硬式問題,而是更加關注孩子的禮儀、反應能力、互動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專注力等。

一般也不會採用一對一的面試方式,會讓孩子感到緊張,影響發揮,會採用集體遊戲、讀繪本等方式,在輕鬆的環境中間接進行。


△上海浦東德英樂周浦幼兒園招生過程中,孩子們的集體活動。


德英樂幼兒園更相信,孩子有無限的潛能,各方面能力,包括語言能力都可以在入學後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進步,所以,家長不要擔心孩子在面試時英語能力不強,對於德英樂幼兒園來說,家長的理念我們更加看重。


此外,一年一場煙花秀的變相贊助費在德英樂幼兒園是不需要的,但對於疫情期間家長捐助的口罩、洗手液,我們是非常感激的。


△上海閔行區萬科幼兒園家長捐贈的防疫物品。


03進入家委會是權利的象徵?


許子言入學第一天,家委會會長木子媽媽提出顧佳要按照班級的傳統準備紙杯蛋糕,顧佳便回家準備。此後在經歷癲癇意外後,木子媽媽利用權威故意刁難許知言,顧佳因此大打出手,保護孩子,這一幕也讓屏幕前的很多人直呼「過癮」。


真TRUE


國際化幼兒園都會成立家委會,也會選出會長,但與劇中掌控權利不同,家委會是為共同管理學校,方便學校與家長溝通,家委會代表眾多家長提出訴求,群策群力與幼兒園一道解決問題。


△上海浦東德英樂周浦幼兒園會邀請有空的媽媽們參加幼兒園的社團活動,例如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講故事;利用家長的各自不同的特長,各自領域的經驗會走進課堂給小朋友上課;同時也會積極發揮爸爸們的作用,由爸爸任職校園的安全監督員。


假FALSE


這方面不能說假,只能說在德英樂幼兒園,入學流程不是這樣操作的。

閔行萬科幼兒園在新生入學時,為了儘量減少分離焦慮,會安排半日的親子共學,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環境。正式分離後,孩子要適應,家長也要適應,幼兒園會安排家長課堂進行引導,所以家長沒有時間烘焙蛋糕,而要和小朋友一起上課。幼兒園也會通過家園平臺第一時間發布小朋友的在園情況。


△適應期的親子共學。


德英樂周浦幼兒園在開學後三個月內,幼兒園的老師會走出去,對幼兒家庭進行「回訪」。幫助新家長梳理孩子入園後遇到的所有矛盾與困難。並且對於這些矛盾與困難,幼兒園在第一時間給家長進行近距離的支持。

此外,德英樂幼兒園的園長們在上下學時間都會站在門口,為的就是與家長近距離的直接溝通,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國際化教育家長圈沒有外界想的那麼複雜,也不是劇中描述的那麼勢利,不管來自什麼背景和條件的家庭,來到德英樂幼兒園,都是一視同仁,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和無限潛能的,我們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啟蒙孩子的心智,激發他們的潛能,擁抱美好的未來!


● 視頻圖片來源於騰訊視頻

編輯/排版:Echo


相關焦點

  • 國際學校圈媽媽的口述:P掉顧佳的貴婦家長,只是少數派
    對想要積極融入貴婦圈的顧佳而言,國際學校不只是提供豐富教育資源的場所,更像是廣結富貴緣,並藉此實現階層躍升的踏板。即便這踏板上滿是釘子,難免割破尊嚴,顧佳們仍想夠一夠。當然,《三十而已》裡的情節仍有戲劇化的成分。僅從P掉「塑料姐妹花」這一行為來講,就有違社會人的情商水平。有素質的貴婦圈難道學不會朋友圈分組的社交技能?「劇裡的貴婦圈沒有代表性」。
  • 《三十而已》這劇情,真的不是在我的生活裡裝了監視器?
    《三十而已》這劇情,真的不是在我的生活裡裝了監視器?每一個角色好像都就生活在自己的身邊。當然,討論熱度最高的,還是那位擅長打理家庭瑣事,既能能輔助丈夫經營公司照顧孩子,又能躋身太太圈堪稱「完美人設」的「顧佳」!
  • 從《三十而已》中顧佳式「雞血媽媽」看當代家長們的教育焦慮
    最近,周圍的朋友對向我推薦《三十而已》這部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從開播到現在,這個電視劇討論度極高,多次衝上了微博熱搜榜。朋友們都說,不管哪個年齡段的女性,或許可以從一心想留在大城市的王漫妮、為孩子獲得最好教育資源拼盡一切的顧佳,以及只想安心做平凡妻子的鐘曉芹身上,找到一些共感。
  • 《三十而已》:顧佳式的教育焦慮,頂級幼兒園真是為孩子好嗎?
    在《三十而已》中,顧佳認為,貴族幼兒園能夠給孩子提供頂尖的教育,卻不曾想,自己的兒子竟然被一家委會家長關了小黑屋,孩子心理受到了極大地傷害,哭哭啼啼說不再上這個幼兒園。對孩子的教育,媽媽真的不要貪慕虛榮,仰視自己所認為的「高端環境高端教育」。要像顧佳的丈夫許幻山的說的好,孩子的教育真的是要順其自然。
  • 三位國際學校圈媽媽的口述:P掉顧佳的貴婦家長只是少數派,他們在乎...
    對想要積極融入貴婦圈的顧佳而言,國際學校不只是提供豐富教育資源的場所,更像是廣結富貴緣,並藉此實現階層躍升的踏板。即便這踏板上滿是釘子,難免割破尊嚴,顧佳們仍想夠一夠。當然,《三十而已》裡的情節仍有戲劇化的成分。僅從P掉「塑料姐妹花」這一行為來講,就有違社會人的情商水平。有素質的貴婦圈難道學不會朋友圈分組的社交技能?
  • 《三十而已》顧佳給兒子上個幼兒園太難了,上流社會都這樣嗎
    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三個女人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與故事,題材緊扣當下女性面臨的種種問題,貼近現實,直戳現代年輕人的內心,看三個在三十歲的門檻徘徊的女青年乘風破浪,竟然會有一種難得的快感。電視劇《三十而已》中展現的頂級幼兒園和富人圈有多真實?
  • 《三十而已》中展現的頂級幼兒園,真的存在嗎?
    《三十而已》的電視劇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了,電視劇中顧佳為了兒子上幼兒園進行的全家面試、重金加入太太圈等話題依然是人們茶餘飯後討論的關鍵詞。其實這樣的幼兒園面試在社會上是存在的,在一二線城市,家庭條件比較優渥的孩子會選擇私立貴族學校,這種學校一般要提前預約並且家長要進行面試,連排隊都是要交費的,供不應求是常態,知名大V使徒子也不例外。貴族幼兒園不光學費感人,對家長水平和家庭背景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所以,電視劇裡的「上學難」在現實生活中是存在的,甚至可以說是以一二線的現狀為原型的。
  • 顧佳張芝芝帶來「教育焦慮」:真的要為了孩子硬擠「精英圈」嗎?
    教育的焦慮真的瀰漫在各個角落,就連看場電視劇都躲不開。之前在《三十而已》裡,顧佳剛剛讓我們這些普通大眾領略了富豪太太圈聚會的頂級的教育資源真的能把孩子的一切教育問題都解決嗎?上學校真的要「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嗎?就算打入「精英圈」,孩子就一定會擁有最好的人脈資源嗎?犧牲大人、一切為了孩子的家庭氛圍,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最貴的就是最好的?
  • 三位國際學校圈媽媽的口述:P掉顧佳的貴婦家長只是少數派,他們在乎的也不是鉑金包
    記者 | 江敏編輯 | 楊悅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中,顧佳這一角色引發不少討論。除了香奈兒與愛馬仕的咖位高低之外,也將中產家長對教育的焦慮擺在了臺前。對想要積極融入貴婦圈的顧佳而言,國際學校不只是提供豐富教育資源的場所,更像是廣結富貴緣,並藉此實現階層躍升的踏板。
  • 《三十而已》:學區房、貴婦圈、贊助費,當媽的為了孩子有多拼?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為了子女教育往往會投入巨大的教育成本,甚至尋找一些快捷跳板,教育焦慮也無處不在。從入學趁早、學業趕快的「快」怪圈,到「順義媽媽」打造精英乃至貴族的決心。壞處自然不少:製造焦慮、不腳踏實地,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付出努力,不斷驅動向前。《三十而已》的顧佳,為了獲得校董太太的幼兒園推薦信,幫她提鞋,自己光腳走下了21樓。
  • 現實中的太太圈和《三十而已》不一樣
    最近電視劇《三十而已》從國內火到了國外,而我從劇中三個女主角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我圈裡的媽媽們卻為了孩子考各種教育證書,甚至自己設計課程。,而我的太太圈卻一個比一個低調。其他媽媽也都在一邊帶娃讀書一邊耕耘自己的公眾號,用文字或視頻記錄育兒育己的寶藏經驗,成為教育博主
  • 從《三十而已》談教育: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得是什麼樣的家長?
    最近,熱劇《三十而已》火爆全網,想必咱們『求學綿陽』的很多讀者也在追著看吧!劇裡有個小孩,叫許子言,被評為全劇唯一的「好男人」。,該有的禮節都有,自然不做作。小編看了都想養一個!可這樣的好孩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許子言的背後有著良好的教育支撐,在他成長過程中起最大作用的是他的媽媽:顧佳。
  • 《三十而已》:育兒師能代替親子教育嗎?
    育兒師真的能代替父母的地位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一個孩子還在母親的肚子裡開始。對於小孩子來說,親近父母是他的本能和天性,因為自他降生開始,父母便守在他身邊,對於幼小的孩童來說,有父母在就有了安全感。有了安全感的孩子,就會充滿勇氣,這樣他才會有精力去探索新世界,才會永葆自我的好奇心。育兒師不是孩子的父母,孩子自然不會全身心地親近他。
  • 三十而已裡的頂級幼兒園有多真實?有必要追求這種頂級教育嗎?
    ,雙語教學,交往的也都是精英的孩子。孩子起點高,贏在了起跑線上,以後孩子想出國留學,隨時都能安排。頂級教育自然是優秀的,它提供的教育資源是其他地方無法相比的,教育理念也是相對先進的。但是我們需要盲目追求這種頂級教育嗎?
  • 《三十而已》裡隱藏著三條生活哲學,每一條都有大價值
    這次我們結合熱劇和這本書裡的精彩論述,幫你解決三個讓你不安穩的因素。 『努力的心思』 作者認識一位精英圈的職場人士。他覺得自己如果不會說三國語言,就得不到圈裡人的尊敬。但是他日常的可支配時間非常少,所以他就努力給人製造一種自己能夠說三國語言的形象。
  • 《三十而已》透露的真相:孩子的教育歷程,就是家長的一場修行
    上周我又三刷了《三十而已》,這部劇的吸引我的並不是顧佳她們3個女人30歲的故事,而是顧佳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其實說起育兒這件事,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心得,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顧佳的教育方式確實有另一種意境,網友們對這種方式也是很贊同。還有網友說:這種方式也是儒家思想的一種體現。
  • 《三十而已》:為讓兒子進貴族幼兒園,顧佳給富太太提鞋,值得嗎
    文|西紅柿媽媽電視劇《三十而已》開播至今,全職媽媽顧佳意外走紅了,她成了很多女性內心最欽佩的榜樣。顧佳,人如其名,事事都拿到了最佳。有事業,有家庭,能上得廳堂,也護得了娃。電視劇裡,顧佳為了讓兒子能上貴族幼兒園,不惜背上了巨額貸款,搬進了大房子。顧佳心裡只期待,兒子能從小接受精英教育。可惜,兒子面試沒通過。無奈,顧佳只好想別的辦法了。為了把兒子送到理想學校,顧佳不惜討好富婆圈裡的王太太,希望拿到她的推薦信,讓兒子順利入園。
  • 開除小三,痛打心機媽媽,遊刃富太圈,《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太颯
    女人,不過是才"三十而已"",開啟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難道不香嗎!熱播劇《三十而已》告訴你,這樣做,真的香!《三十而已》一上線就刷爆劇圈,聚焦30歲的女人,沒有瑪麗蘇、傻白甜,接地氣,有溫度,讓人感同身受。
  • 《三十而已》揭露教育真相,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頭等大事
    三十而已,豪宅、豪車、奢侈品...她絕對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她本該活的生活輕鬆,拋卻諸多煩惱。但是,身為寶媽的她,為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卻甘願屈居人下,步步為營。她選擇居住在最好的小區,因為這是兒子擠入「名校圈」的基礎。
  • 《三十而已》顧佳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家長深思
    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童謠飾演的顧佳火爆網絡。很多女性都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該角色得到了各個年齡段女性的共鳴。顧佳,「顧家」,人如其名,是一位愛孩子愛家庭的稱職且精彩的全職媽媽,完全跳出人們印象中全職媽媽的刻板印象,活出了另外一種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