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減肥只是大人的事,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肥胖問題日趨低齡化,肥胖兒童的健康問題也日漸突出。受疫情影響,從3月份開始,浙大兒院內分泌科就接診了許多長胖了的小朋友,有胖了5、6公斤的,也有胖了10公斤的,越來越多的小胖墩們需要開始減肥。
有家長會問:小孩子胖嘟嘟的不是挺可愛的嘛,況且還在長身體,為啥要減肥?
現有研究數據表明,10%-20%的肥胖嬰兒將成為肥胖兒童,40%的肥胖兒童將成為肥胖青少年,75%-80%的肥胖青少年將成為肥胖成人。同時,肥胖時間越長,肥胖程度越重,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也越大。因此,重視肥胖要從嬰幼兒期開始,儘早對小兒肥胖進行幹預。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兒童減肥的那些事兒,趁著暑期,家有小胖墩的家長們不妨給孩子制定一個健康的減肥計劃吧。
1、怎樣辨別兒童肥胖?
一般情況下,2周歲以上孩子的標準體重(kg)應該是年齡×2加上8。比如,一個6周歲的孩子,6×2+8等於20公斤,如果超出這個數值的20%以上,那這個孩子就得注意了。 臨床上醫生會用到體塊指數(BMI)更精確地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肥胖,體塊指數就是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和成人的BMI不同,兒童的BMI要分年齡段。此外,醫學上還會用到腰圍身高比,用於辨別是否有中心性肥胖,如果該比例超過0.48就應當高度警惕中心性肥胖及其帶來的併發症。
2、兒童可以採用減肥藥物或飢餓療法嗎?
在兒童期不宜使用減肥藥物或過度節食來控制體重。市面上的減肥藥物品類繁多,甚至有些成分不明或機制不清,盲目使用存在安全隱患。兒童處於持續生長發育的階段,過度節食可能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而且,貪圖輕鬆快速減肥,短期內減去的往往是身體的體液,難以持久,一旦減肥措施停止,體重極易反彈。
體重的大起大落,不僅對身體健康有害,而且容易使肥胖兒童喪失信心。因此,應選擇科學的方法改善飲食,包括控制熱卡、合理的葷素搭配及健康的烹飪方式,結合運動,增加機體消耗,使孩子能夠有計劃地健康減肥。
3、夏日什麼運動最合適?
運動類型,以有氧運動為佳,動員全身肌肉、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具體如快走、跑步、遊泳、騎車、打球、有氧操、踢毽子等等。家長可以根據天氣、居住環境、場地及孩子愛好等具體情況,為孩子選擇幾種運動,並長期堅持。
4、一動就喘,運動強度如何掌控?
減肥運動,無論選擇什麼樣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應該是漸進式的。一般運動時脈搏達到150次/分左右比較合適,這種強度不會使孩子過於疲勞,又能有效地消耗身體脂肪,還能起到抑制食慾的作用。運動強度太大,孩子不容易堅持,而且不利于于健康;運動強度太小,不僅能量消耗少,而且會增加食慾,達不到減肥的效果。
如何掌握孩子的運動強度呢?家長可以通過數脈搏的方式來計算,不同年齡的孩子心率脈搏要求不同,脈搏一般是該年齡最大心率的60-65%。
比如以8-12歲的兒童跑步為例,一般情況下,心肺功能正常的孩子跑步10分鐘後,讓孩子停下,馬上給孩子數脈搏,如果脈搏在145-150次/分之間,則繼續按原來的速度跑;如果脈搏低於145次/分,則應加快速度;如果脈搏超過150次/分,則應將速度放慢。對於小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則要量力而行。
圖片為不同年齡心率和運動強度對照表
5、運動時長要多久?
根據年齡不同,每天運動40-60分鐘,年齡越大,每天運動時間越長。每次有效運動的持續時間應該至少在25分鐘以上,每周運動5天,才能有較好的減肥效果。有效運動是指有心率及脈搏上升的運動,低於這種強度的運動時間,不應算在每天的運動時間之內。
6、運動減肥需要堅持多久?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減肥也一樣,需要持之以恆。長期堅持運動,孩子將會養成每天鍛鍊的習慣。而且隨著運動能力的提高,肥胖程度減輕,將幫助孩子更加自信、樂觀。即使已不再肥胖,這種良好的運動習慣將伴隨孩子一生,持久受益。
溫馨提醒:減肥是一個長期過程,運動的強度、時間、頻率都要循序漸進,對於一個體力活動水平低的孩子,選擇運動方式應先易後難;先小運動量,後大運動量;先耐力,後力量;立足於個人的能力和目前的活動水平,遵循自己的步調,避免過量運動,預防損傷。同時家長的陪伴也是至關重要,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運動,讓運動成為一個家庭共同愛好,讓孩子愛上運動,告別肥胖!奧利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