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遇見了您,我們的時光才變得如此美麗。」「校長親力親為讓我們都學到了要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毫不誇張地說您顛覆了我對校長的認識,我希望成為像您一樣優秀的人」……
這樣的信,在袁閩湘那裡還有很多,都是荔中學生表達對他的敬愛之情。
01
02
03
學生給袁校長寄來的信
跨越山海,攜愛而來。去年,積極響應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號召,深耕教育30餘年的廣州市名校長袁閩湘,帶著妻子熊燕和廣州大同中學教師田清福,組團踏上荔波的土地,正式開始了對荔波教育的幫扶之路,與荔中結下了深厚緣分。
心中有大義、肩上擔責任。袁閩湘說:「能夠參與到國家東西部協作這樣偉大的工程中,親身感受和體驗,這樣的一種幸福感、成就感是很難得的。」在他看來,此行,將是他人生中重要而難忘的經歷,在教育幫扶的實踐中,能更好歷練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終於,迎來了名校長
2019年7月5日,是袁閩湘初到荔波高級中學的日子。
袁閩湘到任見面會
問需於師,問計於師。在第一場見面會上,袁敏湘向全校老師提出了「三個三」,要求每位教師針對學校現狀反映三個問題、提出三點建議、進行三個反思。
效果顯而易見。不久,袁敏湘收到反映問題100條,其中,涉及學生的20條、老師的21條、學校管理59條。這為他迅速了解荔中情況,「把脈開方」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在幫扶中,他認為好改的是理念,難變的是觀念;易定的是方向,難行的是方法。從「三個三」開始,袁閩湘開始了治校之路。
來到荔中後,他發現氛圍很好,老師很敬業,學生很勤奮。但他明顯感到,校園缺少朝氣,活動很少,學生很累。一天到晚,一節課緊接著一節課,就連晚自習課時都安排滿滿,學生學得疲憊。袁閩湘認為,雖然,高中學習很累,但也要累並快樂著,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內生動力和青春激情。
他調整教學理念為「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育人理念方面提出「活動育人」,提倡學生加強活動鍛鍊。他來後,學校的大課間、社團、勞動課等活動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校園變得更加朝氣蓬勃。
這個校長「不一樣」
推門聽課,這是袁閩湘抓教學常規的重要方式。刷新大家認知的是,每天,他果真都在各個班級的課堂上轉課。經常是,像學生一樣,能坐著不動連聽幾節課。
袁校長隨機推門聽課
6月24日,在荔中高二文科一班的政治課堂上,袁閩湘搬著一張凳子,挨著學生坐在臺下聽課,聽得認真入神。課結束後,方才帶著春風般的笑容走上講臺,給課堂作點評,結合知識點,信手拈來的例子,生動有趣,掌聲如雷鳴。
袁閩湘和學生一起聽課
袁閩湘認真地做著筆記
這個校長「不一樣」!師生們很喜歡袁閩湘到班上來聽課點評,從不批評人,點評還很精彩。都知道他是教物理的校長,但他好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經常是妙語連珠,讓人受益匪淺。
推門聽課,為的是了解學情,了解老師的教學情況,推動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給課堂作點評
常抓不懈,一抓到底。除了推進「推門聽課」常態化外,袁閩湘還積極推動政治學習制度、集體備課制度等工作。荔波高級中學語文組教師、高三年級備課組組長唐華說,袁校對我們備課的指導是無微不至的,也是很嚴格的,袁校規定,集體備課沒有做好之前,不允許上課,寧可老師多花一個小時,也不能浪費學生的一分鐘,讓我們的備課更高效。非常感謝袁校,他是帶著一顆心來,捧著自己全部大學識、經驗,來這裡指導我們,我們收穫很多,也很感激他,渴望能夠在他身上學到更多內容。
語文組教師、高三年級備課組組長唐華
與此同時,他著重加大對教師隊伍的培養,增加教師的培訓機會,組織教師到廣州六十五中學、廣州大同中學學習;著重優生培養,「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讓學校優生到廣州、湖南重點高中跟班學習,邀請知名教授、備考專家等進行視頻遠程上課、到校來指導備考等,成效明顯,收穫巨大。
如今的荔中,在袁閩湘的帶領下,老師比以往更加認真備課授課,學生比以往更愛學習,形成了天天都是公開課、堂堂都是示範課的濃厚氛圍。
2020屆高三語文組集體備課會
「我們都叫他袁爸爸」
「我們叫他袁爸爸,他非常親切,像爸爸一樣,對我們非常的照顧,在他面前沒有束縛,就像好朋友一樣。」高三理科十一班的學生歐子睿這天,和幾名同學代表全班把一份精緻的紅色邀請函送給袁閩湘。
收到學生的邀請,袁閩湘笑容燦爛。高考臨近,他收到了各個畢業班送來的邀請函、請帖。
學生送來畢業晚會邀請函
歐子睿說:「我們是高三的學生,準備要畢業了,在7月9日的時候,我們會有畢業晚會,所以我們班一起寫了邀請函給袁校。在我們心目中就是很大方、很親切的校長,完全不一樣的校長。袁校來了我們學校後,給了我們很多福利,還有很多不一樣的體驗。他還經常陪我們打球,所以,剛剛在辦公室我們找不到他,他就是在這兒和同學打球。」
高三理科十一班學生歐子睿
他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學生心中對校長的印象。
「在我心裡,校長本是一個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人,可認識您後,您的行為和言語讓我認識到原來校長也是如此親切。」這是高三學生歐振方給校長的信中的內容。
袁閩湘經常掛在嘴邊的是,要做「有溫度」的教育。他認為,學生需要的是關懷和陪伴。所以,日夜操勞的他,總擠不出時間休息,卻總能擠出時間陪伴學生。
他會在清晨陪學生跑操,在大課間陪學生打球。路上遇到學生都能聊上幾句,和學生的關係相處融洽,像朋友,像父輩,學生們底下都叫他「袁爸爸」。
陪學生打羽毛球
「有校長在,你們放心!」
「袁爸爸」有多好?他會把自己的手機號公開,辦公室隨時向學生敞開。學生都不怕他,因為他總是笑笑地說,「有校長在,你們放心!」。
用心呵護每一個學生,面對學生的訴求,他總說這是孩子的呼喚,傾盡全力幫助解決。最近,他收到一位學生的求助簡訊,信中講述學生的父母從事趕鄉場擺地攤的小本經濟買賣,因為疫情影響,不能擺攤,沒有收入,家裡生活困難,無法承擔在學校食堂吃飯的費用,很是著急,求助校長。
他在回復學生的簡訊中說道:「你好!不用擔心,疫情很快會過去,疫情防控上學期間,吃飯不用愁,校長幫你,請放心!」同時,加上學生微信,並個人資助學生生活費,幫他渡過難關。
全力幫助學生解決困難
「培養一個孩子,振興一個家庭」,來到荔波後,他強烈感受到,教育對於一個貧困家庭的重要性。
決不能讓一個孩子因貧困輟學,這是他要堅守的責任。一次,當他得知一名學生準備放棄讀書,去廣州打工,袁閩湘跑到學生家裡去,具體了解情況,做思想工作,勸他不要放棄學業。了解到孩子擔心生活費沒有保障,他決定資助這名學生,定期打給他生活費,讓他打消棄學的念頭。當看到這名學生又重返學校繼續學習,他露出了舒展的笑容。
袁閩湘到與學生談心
一年來,袁閩湘到荔波幫扶,分文不取,反而資助學生近萬元,他還打算和他的妻子一起資助兩名荔中學生到大學畢業,並積極對接廣州方面的愛心人士、社會幫扶,共同幫助解決困難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
「我在廣州的工資夠用的,資助這些學生不成問題。」每當提到資助學生的事情,他總樂呵呵地說,我是帶著「乾糧」來的。師者仁心,他把幫助學生當作一種快樂,這樣的教育情懷、無私大愛,實在讓人敬佩。
歡樂的校園
「我將無我,無負今日」
「我將無我,無負今日」,這是袁閩湘一直秉承的工作態度。袁閩湘深知,荔中乃至荔波教育對他寄予厚望。如何帶領學校實現新突破?他帶來發達地區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再結合荔中實際,與班子不斷磨合研究,形成了具有荔中特色的新模式。
從調研研究到確立理念,再到精準實施、狠抓落實,用心用情下好工作實施「四步棋」,出奇制勝,形成推動學校管理突飛猛進的「好格局」。
黔南州袁閩湘名校長領航工作室授牌儀式
由舊理念到新理念,確立荔中新的辦學理念為「立德樹人,發展潛能」,辦學目標是創建中國西部有民族特色的現代化中學。
育人為先,品德至上。袁閩湘認為,一所學校的靈魂所在是德育,學生內動力不足,歸根結底還是德育的問題。每周一的修身課,袁閩湘都親自上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以愛國教育為主,弘揚恩銘精神,培養學生追求真理、勇於探索的優秀品質為德育特色,著眼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陪伴學生跑步、做操
教育即改變。在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礎上,袁閩湘提出了「12345678」工作理念和「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的育人理念,從根本任務、建設目標、平臺優勢、隊伍建設、管理要素、工作舉措、治理工程等方面進行全面梳理,積極推動學校改變,促進學校發展。通過制度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把全新的理念融入學校管理,推動學校管理科學化、規範化。
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不到一年時間,在袁閩湘的帶領下,圍繞全新的工作理念,全方位推進學校教育實現「大改變」,師生面貌煥然一新,荔中的向心力、凝聚力大大增強。
傾聽教師建議
今年3月,作為一名「荔中人」,他與荔波全縣人民共同見證了整縣脫貧出列的歷史時刻,教育扶貧作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能參與其中,他感到非常開心激動。
站高處看,從細處想,往實處做。對袁閩湘來說,幫扶的路上,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希望自己盡心盡力,幫助荔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教育的根本是為了學生的發展,他更加希望的是,通過自己一年半的努力,能夠幫助荔中更多學子圓上理想的「大學夢」。
帶領教師宣誓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將自己的智慧和愛心奉獻給荔波教育,為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荔中,因袁閩湘的到來,校園變成「美好時光」,也變得更有希望。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