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為什麼紀念沈湘先生?

2020-12-17 人民網教育

近日,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了「傳承聲樂藝術經典,展現中國樂派魅力——紀念沈湘先生學術研討會」。年逾九旬、桃李滿天下的聲樂教育家郭淑珍,年逾八旬的歌唱家李光曦、胡寶善,已過古稀之年的金鐵霖、李谷一、許鏡清以及正活躍在國內外舞臺上的歌唱家丁毅等近20位老中青三代音樂工作者,從祖國的天南海北匯聚到北京。

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介紹說,2016年,學校在北京市教委支持下成立「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倡導和樹立「中國聲樂學派」;2017年,學校獲批成為「一流學科——中國聲樂」建設高校。此次研討會,是中國聲樂領域又一次重大學術研討與藝術交流活動,是推動「中國聲樂」成為世界一流學科的重大舉措。

5月4日晚,在保利劇院上演的「仰望高峰 謳歌新時代——向沈湘先生致敬紀念音樂會」上,程志、殷秀梅、關牧村、丁毅、劉和剛等54位老中青三代歌唱家攜手百人合唱團深情演唱了《老師我想你》,用真摯的歌聲和情感向已經辭世25年的中國聲樂泰鬥沈湘先生表達了緬懷之情。

研討會和音樂會活動旨在向德藝雙馨的聲樂教育家、歌唱家沈湘先生致敬的同時,全面展示中國聲樂在長期理論梳理、藝術實踐及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就,樹立和弘揚「中國聲樂學派」。研討會上,聲樂教育家、歌唱家、音樂理論家、作曲家、音樂評論家等圍繞「沈湘藝術實踐及教學」、「中國聲樂人才培養模式」、「中國聲樂學派的建設與發展」等相關議題,探討了中國聲樂領域最受關注的主題,並為中國聲樂建設獻計獻策。

沈湘先生在中國聲樂教學和藝術實踐方面,有著強大的凝聚力。研討會上,郭淑珍回憶說,自己從小喜歡戲曲,17歲的時候每周都和一群朋友去沈湘家裡聽唱片,他家裡的唱片多得數不清。李光曦記得,當年一個月工資120元的沈湘竟然出30元的天價向歸國人員購買外國唱片。他的學生們口耳相傳:學校資料室找不到的音樂資料,可以去沈湘先生家裡找找。

談起老師的點滴往事,郭淑珍難掩激動之情。「不管是不是他的學生,只要遇到可造之材,他都會無差別地對待並因材施教。沈湘不墨守成規、視野開闊,他帶領學生從曲藝、鼓藝中汲取營養,對於國外的歌唱家密切關注。我從國外演出一回來,他就問有沒有帶回唱片。」

回憶起沈湘先生,李谷一充滿感激之情。1968年經過自己的老師、也是沈湘先生的學生金鐵霖的介紹,她每年都跟著沈湘上課。「我的發音位置、氣息和聲帶等的調整都是在沈湘老師的指導下形成的。」

「後來,我出國演出,常有人來問是什麼唱法。我說這是民族唱法,他們又追問是哪個民族,這實在是讓人有些回答不上來。」李谷一說,「中國民族唱法」這個提法不科學,她贊同使用「中國聲樂」。她認為中國聲樂應該包括中國歌劇唱法、西洋唱法、民間唱法、民族唱法、戲曲唱法等。其中,僅戲曲唱法就超過上百種,是個很了不起的藝術寶庫。在中國音樂學院教授馬秋華看來,「中國聲樂」的提法比「中國唱法」更好。「在中國聲樂建設中,重點是科學體現民族風格的多樣性,同時使創作出來的作品對民族風格的體現活靈活現。」

王黎光表示,2018年,中國音樂學院將以此次活動為開端,以「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為抓手,繼續從歷史淵源、文化傳承、藝術實踐及理論依據四個方面,系統推進「中國聲樂」學科的師資隊伍、人才培養、教學實踐、理論研究、社會服務與國際交流等方面建設工作。「我們將不懈努力,使『中國聲樂學派』成為繼義大利、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之後重要的東方聲樂藝術學派,從而帶動中國音樂理論、中國音樂創作、中國音樂表演等支撐學科的全面發展,構建起完善的中國音樂教育體系,推動中國音樂學院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

(責編:曹昆)

推薦閱讀

圖解:一張"教育成績單」 看砥礪奮進的五年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教育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展,總體發展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

「雙一流」建設名單落地: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這次「雙一流」高校遴選採取競爭優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篩選的方式,是認定「雙一流」建設高校,而不是確定「雙一流」身份。「雙一流」建設,從方案設計之初就強調不是終身制,不是固化的。【詳細】

相關焦點

  • 《向沈湘先生致敬》紀念音樂會將推出
    這其中,著名聲樂教育家、歌唱家沈湘培養的一批年輕歌唱家不僅在國內外的聲樂比賽中屢次獲獎,更是活躍在國內外歌唱事業的舞臺,成為當年藝術教育的高峰之一。5月4日,由沈湘先生的學生、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丁毅策劃發起,中國音樂學院主辦,順年文化策劃與承辦的「仰望高峰,謳歌新時代—向沈湘先生致敬紀念音樂會」將在保利劇院登臺。這次活動也是順年文化推出的"仰望高峰"系列演出中的重頭戲。
  • 「向沈湘先生致敬」紀念音樂會 眾多歌唱家感懷恩師
    2018年5月5日訊,昨晚,由沈湘的學生、男高音歌唱家丁毅發起,中國音樂學院主辦,順年文化策劃與承辦的「仰望高峰,謳歌新時代——向沈湘先生致敬紀念音樂會」在保利劇院上演。百餘名音樂家同臺,眾多著名歌唱家獻藝,盛況空前,共同表達對我國傑出音樂家、教育家沈湘先生的敬意,同時展現中國聲樂事業後繼有人,沈湘先生的精神和藝術代代相傳。
  • 54位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共登臺紀念中國聲樂泰鬥沈湘
    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同臺紀念中國聲樂泰鬥沈湘先生 杜洋 攝中新網北京5月5日電(記者 應妮)「春天的花開了,老師我想你,你的恩澤如綿綿細雨滋潤我心底。」5月4日晚,程志、殷秀梅、關牧村、丁毅、王瑩、劉和剛、王麗達等54位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在北京保利劇院的舞臺上深情演唱《老師我想你》,表達對中國聲樂泰鬥沈湘先生的緬懷之情。沈湘先生的關門弟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丁毅獻唱《老師,我總是想起你》時眼泛淚光 杜洋 攝沈湘(1921~1993)是中國傑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和聲樂教育家。
  • 仰望高峰,謳歌新時代——老少三代歌唱家放歌致敬沈湘先生
    5月4日晚,北京保利劇院,程志、殷秀梅、關牧村、丁毅、王瑩、劉和剛、王麗達等54位老中青三代歌唱家攜手百名合唱團深情演唱《老師我想你》,他們用真摯的歌聲和情感向沈湘先生致敬,表達對中國聲樂泰鬥沈湘先生的緬懷之情。
  • 「傳承聲樂藝術經典 展現中國樂派魅力」--紀念沈湘學術研討會舉行
    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的「傳承聲樂藝術經典,展現中國樂派魅力——紀念沈湘先生學術研討會」 5月3日在京舉行。作為中國音樂學院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改革內容,以及中國樂派高精尖創新中心理論研究、藝術實踐的重要支撐,本次系列活動旨在向德藝雙馨的聲樂教育家沈湘先生致敬的同時,全面展示中國聲樂在長期理論梳理、藝術實踐及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樹立和弘揚「中國聲樂學派」,通過專家研討會回顧總結中國聲樂教育發展歷程,展望中國聲樂發展方向。
  • 紀念徐利治先生誕辰100周年
    2020年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徐利治先生誕辰100周年。9月20日上午,為緬懷徐先生的科學精神和學術思想,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舉辦了徐利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會。本次紀念會採用線上視頻和線下會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清華大學、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遼寧師範大學等單位,近13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紀念會。
  • 我們為什麼要紀念張載?
    今年,是「關學宗師」張載誕辰1000周年,作為生活在張載故裡的人們,更有責任去體悟張載文化中,所蘊含的可以穿越千年時光的思想精華和人文力量,而這種精華和力量,放在現代社會,依舊能夠規範約束人們的言行,豐富完善人們的精神世界——我們為什麼要紀念張載?
  • 紀念李立先生
    此文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技術物理系5823班白建清(駱清銘院士同班同學)紀念父親的短文,師兄們發給了我,感恩轉發。衷心感謝白師叔和父親所有學生、校友的惦念與慰問,父親的在天英靈一定會護佑大家的。,兩個學期下來,我們對物理和數學的認識完全不同,幾十年後提倒數理方程課,我們同學都驚嘆,連後來幾個院士提起李立先生的超凡數學能力,都念念不忘!
  • 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座談會記
    天下為公 復興中華一一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紀念座談會記在今天富強的中國新時代,兩岸一家人,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期,迎來了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的11月12日。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中華民族偉人「天下為公」的大同精神,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鞠盛杜慧芬詩詞事業工作室、北京五龍亭朗誦藝術團、中華文化復興系列活動組委會,壩河藝術團等聯合在北京舉辦「天下為公,復興中華一一孫中山先生誕辰153周年紀念座談會」。
  • 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政協京昆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19日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張君秋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畢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他在汲取、繼承京劇藝術各流派優長的基礎上,融會貫通、創新發展,形成了別具一格、影響深遠的「張派」表演藝術,創作演出了許多特色鮮明、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 桂花載酒:紀念錢鍾書先生
    2020年11月21日是學者、作家錢鍾書先生誕辰110周年。「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今天紀念錢鍾書先生,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即便還能桂花載酒,但這種意境和更早期的紀念大概也有所不同。更早期的紀念是什麼?
  • 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在全美舉行
    人民網紐約10月30日電 (記者 李秉新)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活動日前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夏威夷等地同步舉行,廣大華僑華人積極踴躍參與各地紀念活動。
  •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辦華羅庚先生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他認為,華羅庚先生的人格魅力、奉獻精神、眼光與洞察力以及領導力等內涵之豐富,令人驚嘆,需要且值得我們去不斷深入認識。華羅庚先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數學家的光輝形象:罕見的才智,輕鬆地解決數學問題,數學的化身,能詩能文。我們今天特別強調原創的工作,我們的卓越之路必須要重視學術自尊心和學術骨氣的建立。我們需要有自己的認識、觀點和思想,去做那些能讓我們與世界傑出同行平起平坐的工作,至少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
  • 走與留~不該忘卻的紀念,我理解的魯迅先生
    這些話時至今天,大多都已經忘記,可是從先生文字之間獲得的力量讓我奮鬥至今。厭世,頹廢或者有過,可我從未嘗試以自殺來結束這有些缺憾的人生,我要繼續活著,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有些話前人說過,先生說過,我還想繼續說。
  • 83年前的今天,我們為什麼不能忘記?
    83年前的今天,我們為什麼不能忘記?南京大屠殺真實影像國行公祭,祀我殤胞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之名悼念逝者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 研討會︱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
    2019年9月9日至11日,由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紀念鄭天挺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暨第五屆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南開大學隆重舉行。今年是南開史學奠基人之一鄭天挺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此次會議是為紀念鄭天挺先生的道德文章、增進國際明清史學界學者間的交流而召開,學界先進雲集,共襄明清史研究的大業。
  • 重新發現和認識馬可——「紀念馬可先生誕辰百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摘要:本文是對「紀念馬可先生誕辰百年學術研討會」的綜述。       為紀念人民音樂家馬可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自2018 年6 月9 日至6 月11 日,中國音樂學院主辦了「紀念馬可先生百年誕辰系列活動」。
  • 力學所召開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大會
    為深切緬懷郭永懷先生,激勵和引導廣大職工和研究生繼承發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傳統,積極投身科技創新研究,12月5日,中科院力學研究所召開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大會,郭永懷先生的夫人李佩先生、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院士、中層以上幹部、黨支部和群團組織成員、新入所職工、離退休代表、研究生代表等250餘人參加了紀念大會。大會由黨委書記喬均錄主持。
  • 2020最新酒價:52度玉山中山先生紀念酒
    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 高清圖:紀念龔望先生誕辰百年書畫展在聖和軒書畫園舉行
    紀念龔望先生誕辰百年書畫展在聖和軒書畫園舉行,圖為現場。    文傳一脈  德耀三津 紀念梁崎、龔望紀念館建館三周年暨薪盡火傳——紀念龔望先生誕辰百年書畫展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2013年是梁崎、龔望紀念館建館三周年的日子,恰逢龔望老先生誕辰將近一百周年,今天(9月3日)上午由天津聖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紀念梁崎、龔望紀念館建館三周年暨薪盡火傳——紀念龔望先生誕辰百年書畫展」活動在西沽公園內的聖和軒書畫園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