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我為幼教老師說句話

2021-01-07 人民政協網

1995年,我就在北京創辦了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算是北京創辦民辦幼兒園的先行者了。22年過去了,我在民辦學前教育這條路上走得比較順利,證明了這條路是非常有前景的。在辦園過程中,我體會到幼教老師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是比較多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隊伍的穩定。所以在這裡我想為幼教老師說句話。


寬鬆的社會環境成就了我

我大學學的是醫學,準備畢業後當一名醫生。可我發現,因為醫療技術的局限性,我們不可能成為守護所有患者生命健康的天使。教育則不同,它可以深入人的靈魂,改變人的一生,而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同時,上幼兒園的女兒的一次經歷也觸動了我。有一天我去幼兒園接女兒,發現她的額頭上有個包,沒等我開口,帶班老師就急著解釋:「你們家閨女太調皮了,戶外活動摔了一跤,你得好好管管啊!」老師的推卸責任讓我難以接受,從那開始,我感到幼兒園的管理和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技巧需要提升,而這在當時的公立幼兒園很難實現。

所以我棄醫從教,走上了民辦學前教育這條路。

在那個公立幼兒園佔絕對優勢的年代,我提出了「蹲下來講話,抱起來交流,牽著手教育」的民主教育觀,雖然很前衛,但當家長發現它符合孩子成長規律時,對這種理念是支持和歡迎的,教育部門也是認可的。所以,儘管起步比較艱難,但是發展比較順利。

如果說成功原因,我覺得首先是社會的理解和包容。儘管上世紀90年代,家長已經開始重視學齡前孩子的成長,但對老師還是比較尊重的,家長的要求也沒這麼高,將孩子交給老師很放心,家長和老師也比較容易溝通。這種環境也讓老師們有較強的職業榮譽感,能夠安心工作,所以,那時候的幼教老師隊伍是比較穩定的,大家擰成一股繩,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不理解增加了

近年來,我有明顯的感覺,社會進步了,辦學條件越來越好了,溝通渠道也多了,但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不理解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比如媒體一報導幼兒園虐童事件,我的神經就會緊繃起來,因為每次出了這樣的報導,教育主管部門就會給我們開會,反覆強調嚴禁幼兒園虐待孩子;很多家長也會跑來問:咱們幼兒園會不會有打罵孩子、侮辱孩子,甚至用針扎孩子的情況,氣氛很緊張。

這種事情對孩子也會產生不良影響。因為他們聽多了,很難分清想像和現實之間的差異。有時候,老師摸了摸他的頭,就認為是打他了。

記得2011年,一個孩子對家長說老師用掃帚打了他。家長找這個老師理論。不管這個老師和園長如何解釋,可家長不依不饒,找到我這裡,強烈要求把這個老師開除。我找班裡的孩子進行了解,確認沒有這種情況,所以拒絕了這個家長的要求。

雖然這件事情最終解決了,可在此後的一兩個月,這個老師在工作上都很消沉,並向我提出了辭職。我通過幾次談心才留住了她。這些年來,她的表現很優秀,獲得了升職,但提起這件往事,她依然感到有難言之痛。

如今,家長和老師溝通起來越來越難了。一有風吹草動,家長就開始懷疑老師;而老師也開始設防,擔心家長因為孩子的一句話找上門來,無形中雙方似乎有了一條說不出的鴻溝。

我也在尋找其中原因,後來發現,在其他領域都不同程度存在這樣的問題。這種彼此缺乏信任的「社會通病」,和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缺失、人們心態的浮躁等諸多因素有關。

招聘優秀老師更難了

有人經常會問我:你現在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我想都不用想就會回答——高水平幼兒教師缺乏。

幾年前,園裡來了一個北京師範大學的畢業生,工作很出色,我們幫她解決了北京市戶口。但她回了一趟老家,就說不想幹了,不管我怎麼挽留,最後還是辭職去賣保險了。原來她父母聽說她當了幼兒園老師就火了,「供你在北京上了大學,就找了一個哄孩子的活兒,咱丟不起那人!」

學前教育在中國發展了這麼多年,還有不少人認為當幼教老師就是哄孩子。這讓我內心感到有些傷感。

更大的問題是幼兒園招聘老師可選擇的空間小了。20多年前,幼兒園招聘通知一出,應者紛紛。記得當時我們招聘,安排了3個教室,每個教室都是滿滿的,而且每個應聘老師要經過才藝展示、專業考試、試講等三關才能被錄取。現在如果卡得這麼嚴格,估計很難招到老師了。

說到原因,第一個就是教學難度增加了。以前是分科教學,可以互相搭配、取長補短,現在是綜合教學,一個老師要具備全面的素質,增加了應聘的難度。第二個就是對老師的學習能力要求高了,需要不斷更新知識,現在的老師主要以大專學歷為主,學習能力一般,難以勝任。再一個就是家長的要求高了。

對於我們這些管理者來說,有一種矛盾的心理,既想招到優秀的老師,又害怕招到優秀的老師。比如一些綜合能力不錯、頭腦靈活的畢業生,經常是沒幹多久就轉行了。

老師的「課餘作業」太多了

以前是中小學的孩子不堪課業負擔之重,現在連幼兒園的孩子也對媽媽說:「我累了。」

其實累得不只是孩子,還有家長和老師。我們的老師除了上班,還要做各種「課外作業」。

這些「課外作業」源於教育主管部門的規定。規範管理對於幼兒園的發展有好處,但是管得過多,就會出現負面效果。比如要求老師每天都要寫觀察筆記、家長練習冊;為了環境教育,要定期更換牆飾;老師還要參加各種培訓和說課比賽等等。為了保證孩子安全,這些工作只能在下班後進行。所以,幼兒園老師加班加點工作是常有的事兒。

為了給老師減壓,我給各個園長提的要求是,對老師的工作既要做「加法」,又要做「減法」;對家長我們也建議,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晚上8點以後,最好不要給老師打電話。但據我了解,很多民辦幼兒園很難做到給老師「減負」。

記得有一所民辦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對我說:「我才20多歲,不能戴戒指、染頭髮、穿高跟鞋、塗口紅,怕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我已經找不到做女孩的感覺了。」

當然,我並不贊同這種過於嚴格的做法,我是允許老師們適當染頭髮、化化妝的,圓圈的戒指也可以戴。因為一個老師不美的話,怎麼可能把美帶給孩子們呢!又怎麼能激發孩子對美的追求與熱愛呢!

待遇低依然是個問題

幼教老師待遇低的問題喊了多年,但一直都沒解決好。這和我國的法律與政策有關。我國的幼兒教育財政支出是和中小學放在一起的,義務教育法規定,優先保證中小學教育的財政支出,各地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免不了削減幼教支出。

說到待遇問題,不得不說說幼兒教育生均成本問題。政府近年來加大了推行幼兒園「普惠制」的力度,可是在核定民辦園收費標準上,部分省市沒有按照生均成本來確定,而是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和公辦幼兒園統一收費標準。但是,公辦園可以享受到政府補貼,民辦園則缺乏補貼或補貼不足,造成「普惠制」民辦園生存困難,遏制了民間資金流入的積極性,影響了「入園難」問題的解決。按目前情況,幼兒園月生均成本應該在1500元到2000元左右,有些地方核定學費標準僅為每月750元甚至更低。在政府補貼不足的情況下,按照上述「普惠制」收費標準,民辦幼兒園將生存困難,繼而衍生出「亂收費」等問題,最終這種負擔會轉嫁到家長身上。

政府一方面對普惠園的生均補貼不到位,一方面為了防止亂收費,還對普惠園的收費進行限價。有些民辦幼兒園為了壓縮成本,開始在教學設備和老師工資上「做文章」,不僅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

財政支持經費的「隨意性」反映出幼教支持「師出無名」的無奈,所以完善立法是當務之急。我們希望通過修改相關法律,明確學前教育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佔比,同時也期待民辦教育促進法能儘快出臺實施細則,穩定社會資本進入民辦學前教育的信心。

如果說幼兒是祖國的花朵,那幼教老師就是「護花使者」。要想讓幼兒得到更好的學前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穩定的幼教隊伍。

為了學前教育事業,為了孩子,大家都來關心一下這群「護花使者」吧。

口述/朱敏 整理/記者 李木元 攝影/記者 賈寧

(朱敏系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總園長)

相關焦點

  • 二十一世紀幼教集團總園長朱敏:民辦幼教成功者的典範
    朱敏,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幼教集團總園長、北京市政協委員、海澱區人大代表。她懷揣著「使每一位兒童獲得理想發展」的教育理想,堅持把教育的理想和現實進行完美的對接,爭取讓「理想的教育」惠及每個家庭。
  • 我要做孩子們的眼睛——記上海市盲童學校數學教師朱敏
    創造這一優異成績的數學教師朱敏從教27年,做了20年班主任,她帶教過的視障學生不僅成績好,且活潑陽光。她說:「我要做孩子們的眼睛。」  身教重於言傳  走進上海市盲童學校,迎面走來的學生臉上都浮現著笑容,青春洋溢的模樣絲毫不會讓人覺得他們是視障孩子。「我們的學生都是非常陽光的,他們不僅熱愛生活,對知識充滿渴望,還多才多藝。
  • 朱敏:從「矽谷英雄」到「海歸浙商」
    艱難的創業歷程  朱敏在美國的創業要從一次求職說起。他後來回憶說:「那年夏天我在學校教室走廊看到一則IBM急聘高級電腦工程師的消息,我很感興趣,那是我夢想中的工作,但我對電腦一竅不通。」朱敏就去找負責這個項目的教授,教授看到他眉開眼笑:「就等你一個人了,這個項目由你來負責。」
  • 幼教點裡,孩子們大聲說出「老師好」
    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老師好!」9月7日,是涼山州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幼教點報名的日子,這句話成了輔導員阿比牛牛聽到的孩子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原來,兩年前,這個小男生剛到幼教點時,每天都哭鬧得特別厲害,吵著要跟奶奶一起回家,當時因為一直跟奶奶生活。可是,由於奶奶不會說普通話,阿子安樓普通話一句都聽不懂、更不會說。「我們當時都是用雙語去引導他。」輔導員阿比牛牛說,在幼教點上了兩年,這個孩子的進步非常大,不僅不哭不鬧了,現在每天都自己高高興興來幼兒園,看到我們老師主動問好,也敢和大家說普通話了。
  • 2021年,老師最想對家長說的6句話!(老師轉給家長)
    2021年到來了,今天,這裡有6句話,老師想說給家長聽。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老師同樣也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老師和家長是同一出發點上的隊友,每句話、一顆心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學業有成。 父母的養育滋養了孩子的心靈,老師的教育發展了孩子的學識,有著共同的責任與使命:讓孩子成才。家長和老師這對隊友,需要信任與配合,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肩並肩,一起走。
  • 被遺忘的華人創業傳奇:Zoom袁徵的老闆,WebEx朱敏的故事
    其二為激情。一個頗有代表意義的場景,來自於賽伯樂所投資的幸星數碼的創始人王利鋒的描繪:他與朱敏在網訊矽谷聊天時,朱講到興起,控制不住嗓門,以至於隔壁房間的人跑進來說:「敏,我欣賞你的激情,但很抱歉,你的聲音影響了我的工作。」
  • 朱敏校友受聘浙江大學校董
    6月16日,浙江大學授聘賽伯樂投資集團董事長朱敏校友為浙江大學校董。
  • 中國幼教繪本閱讀「第一女神」高衛星老師專訪
    一群來自全國各地的心智慧幼兒園園長,齊聚到豐潤區陽光金童幼兒園,一場關於幼教行業的繪本閱讀心理效能課程,在這裡悄然拉開帷幕。課程的主講老師,是有著中國幼教繪本閱讀「第一女神」美譽的高衛星老師。   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家長眼裡的「第一女神」
  • 朱敏: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踐行者
    2012年到2015年,朱敏說「我一直在燒錢。」組團隊、編教材、做課件、聘老師、建平臺,他一步一個腳印。2016年春天,哈兔中文網絡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在大洋彼岸走進了「課堂」。2018年底之前,在全球中等發達以上的100個國家建立起「哈兔」代理推廣體系。
  • 家長'寵過頭'逼瘋幼教老師,無奈喊:這孩子我想放棄
    事多家長讓幼教老師心好累。家長都很害怕遇到幼兒園虐童事件,相對的幼教老師也非常害怕遇到有理說不清的事多家長。有名幼教老師發文表示,自己因為遇到一位事多媽媽,讓她無奈喊出:『這名孩子我教不了,我放棄!』教育者痛心喊出放棄,是多麼心痛這一位熊孩子在她任教的幼兒園就讀中班,孩子平時會在學校欺負其他的小朋友,說謊成性、目無尊長到無法無天的地步,但所有老師不太敢責備、不敢教,原因是會被家長『找麻煩』,老師發現小孩的心態是,反正當老師嚴厲一點糾正他,他就回家亂說話,媽媽隔天就會到校罵老師。
  • 當個幼教老師,其實並不容易!一位幼兒園園長的傾情講述……
    她好像也是為了孩子好,但她這樣說後,孩子呢?幼小的心靈往往就會因為這樣的事情受到衝擊,覺得老師不喜歡他,沒有尊嚴。但是如果內心充滿愛的老師,她一定會想我得趕緊先給孩子把事情解決了,他得多難受,「沒事,你別著急,我知道你一定是不小心的」。 你看這句話一說,你是理解孩子的,你也不會在全班面前說,然後悄悄地給孩子換上新褲子,悄悄洗。
  • 幼教老師就是每天唱唱歌、跳跳舞?
    和林老師相識是在朋友圈,兩張圖片配上一句話,「作為幼教人,最開心的莫過於此!」很簡短,但卻能清晰地感受到作為教師滿滿的幸福感!通過聊天知悉,林老師性格開朗,善於交流,個人專業能力和家長工作方面非常優秀。林老師從事幼教已經20年了,剛開始對這份工作存在著迷茫和困惑,但現在的她,卻多了一份熱愛、淡定和沉穩。
  • 幼教老師在編考試怎麼考?
    接下來我們來看,我從網上找到的一些地方幼教招聘考試的公告截圖:以2017年山東德州平原縣幼兒教師招聘為例:筆試要求:不分學科,內容為學前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學前教育教學知識與應用。面試形式:面試採取「說課+答辯」的形式。面試時,現場隨機抽取說課課題,說課結束,根據評委要求進行答辯。面試成績100分制,當場評判、當場公布。
  • 當個幼教老師,其實並不容易!一位幼兒園園長的傾情講述……| 特別關注
    幼小的心靈往往就會因為這樣的事情受到衝擊,覺得老師不喜歡他,沒有尊嚴。但是如果內心充滿愛的老師,她一定會想我得趕緊先給孩子把事情解決了,他得多難受,「沒事,你別著急,我知道你一定是不小心的」。 你看這句話一說,你是理解孩子的,你也不會在全班面前說,然後悄悄地給孩子換上新褲子,悄悄洗。
  • 【我是幼兒園教師】周雪樵:情系幼教,執著相隨
    一眨眼自己由一名姐姐老師變成了媽媽老師,由一名新手老師逐漸成長為園內骨幹教師、市級骨幹教師、省級骨幹教師、縣教育名師培養對象。一路走來,今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和幼教同行、與孩子們相伴!從93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從教25年,始終以「用自己的愛和專業化,去守護孩子的唯一童年」作為自己的教育座右銘。愛心是動力、是源泉。
  • 蒙智園幼教機構「停擺」 老師求薪水 家長想退費
    最近,蒙智園幼教中心的老師反映說幼教中心遲遲不複課,直到現在都沒能聯繫上中心的負責人,而且這家幼教中心,還欠著他們的工資。彭女士介紹說,自己在市區蒙智園幼教中心河南岸店當老師。蒙智園幼教中心(河南岸店) 老師 彭女士:「在職員工大概有五六個,工資是從12月份,到現在都沒有發,我個人欠了1萬多元(工資),我有打過老闆電話, 問他工資什麼時候發放,他給我的回覆是復工了才發,那我就問他什麼時候覆工,他說不知道。」
  • 幼教是老師卻被多少人認為是保姆,我國幼教缺口已超百萬
    老師本來是一個令人尊敬的稱呼,雖然現在一些個別師德敗壞的教師拉低了教師整體的名譽,但是絕大多數老師仍然是盡職盡責的在教書育人。但其中有這樣一部分人,雖然也是老師,但似乎從沒有被人們重視過,他們就是幼教。幼教其實也是教師,分為公辦和民辦,而公辦中又分為有編制和無編制的。
  • 王晶晶:執愛幼教,為幼師發聲
    建設二園的這兩年,恰逢太姥山鎮中心幼兒園迎接寧德市示範園複評,王晶晶既要帶領老師們做好迎檢各方面工作,確保高分通過複評又要抓緊工期建設好二園,頂著雙重壓力。 她笑著說,自己也曾遇到村民不滿徵地款到園裡鬧事等層出不窮的問題,但都微笑地處理。「看到二園如期交付使用,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王晶晶說。 作為一名從事幼教工作的人大代表,王晶晶除了關注幼兒教育,還關心著幼師們的工作。面對園中眾多的年輕教師,她將提升幼教師資力量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我們中心園原先是一所小學改建而成,所以我們在『軟體』上下功夫。」
  • 我們為早幼教老師,造了一所學院:學習實踐+月入過萬
    ,而教育最重要的是老師。為了做成這件事,我們用網際網路的方法,為中國超過300萬的早幼教老師,打造了一所專業學院。,我們花了3年時間,看遍全球,研究了芬蘭、德國、奧地利、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早幼教老師成長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