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賣雜誌、預約購書、線上讀書會……鄭州書店花樣自救

2020-12-09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叢博

當全國許多知名書店網上發起眾籌求助的時候,同樣受到嚴重衝擊的鄭州書店卻不願「哭窮賣酸」,通過擺攤賣雜誌、預約購書、線上讀書會等,在沒有開門營業的情況下,展開花樣自救。如今,隨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成都、太原、合肥、天津、長春、石家莊等城市的實體書店紛紛恢復營業,鄭州書店還要等多久?

不敢等的書店開始擺攤賣雜誌、預約購書

3月16日,我在書店聯合創始人焦姣收到了商場的通知,對書店二、三月的房租減半,但即使如此還得再交3萬多元,這對一直沒有恢復營業的書店來說是純支出。「在書店沒有恢復營業的情況下,我們還採取書友線上預約借還書和購書服務,但這個量很小,收入很有限。」焦姣說。

最近幾天,鄭州東區的兆熹書店,在龍湖裡街區擺了雜誌攤,希望依靠室外的人流能增加點收入,但收入寥寥。同時,線上書友群也偶爾售賣圖書,但對於習慣線下銷售的店員來說,線上營銷還有些生澀。

我在書店、兆熹書店還積極參與了出版社聯合全國書店組織的「燃燈計劃」。兆熹書店負責人閆娟表示,這些線上活動是在與粉絲們產生互動與黏性,可以讓顧客知道書店都在努力自救。

此次疫情的衝擊,也讓書店的經營者有了新的思考。

兆熹書店的店員開始學習直播,閆娟說,未來經營方式要由單一線下升級為多樣化經營。她對店員說:「大家不要覺得做直播就是玩網紅啥的,直播、短視頻賣貨是帶著你書店的氣質上線,賣的是學識、專業。」

我在書店也開展了多場線上讀書會。焦姣表示,未來會探索線上活動,利用本地名師和專家、資深會員等資源,探索線上約課以及線下在書店開展的課程。

鄭州書店不願「哭窮賣酸」希望政府能出臺扶持政策

本就獲利微薄,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疫情期間實體書店雪上加霜。全國各地的實體書店發出了集體「呼救」,知名的單向街書店、先鋒書店等先後發起眾籌求助,但很少聽到鄭州的書店出來「賣慘」。

「書店都不願意哭窮賣酸,一些眾籌也可能會引起讀者的反感,但是需要向大眾輸出書店舉步維艱的狀況,以便更多書店放下顧慮積極轉型自救,比如線上銷售。」談到所希望的書店扶持政策,閆娟表示,房租補貼很多城市都在踐行了,希望鄭州也能早日出臺。

國家新聞出版署11日下發通知,支持和推動出版物發行企業抓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復經營。推動落實「減免房屋租金」政策措施,對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的實體書店,協助落實疫情期間免除房租政策;協調商務樓宇、商場等市場運營方對實體書店給予租金減免。

據了解,往年鄭州曾多次向市民發放「綠城購書券」,市民在實體書店購書將享受優惠。在疫情受到衝擊的情況下,鄭州可否出臺相關的更大扶持力度的政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相關職能部門了解到,在疫情更穩定一些後,相關扶持政策還會有。

全國各地書店陸續恢復營業,鄭州還要等多久?

根據鄭州發布的復工通告,書店是負面清單中的一員,至今尚未有明確的恢復營業通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聯繫了多家書店,得到的答覆均為「等通知」。不過,有不少書店希望能早日恢復營業,降低損失。

記者了解到,全國各地的書店在陸續恢復營業,成都、太原、合肥、天津、長春、石家莊等城市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況下開門營業。在省內,焦作等地的書店通過復工復產審批也開始營業。

不妨來看看安徽圖書城恢復營業後所採取的防疫措施。書店只設立了一個出入口,出示綠碼,伸出手腕測溫,免洗洗手液消毒,領取號碼牌,經過一番嚴格的「安檢」後,方可進入書店。出口處還放著帶有口罩專用標識的有蓋垃圾桶,用於收集使用過的口罩及紙巾。書店還會每日對圖書等商品到貨的包件嚴格做好消毒滅菌工作。

鄭州書店何時恢復營業?鄭州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稱,也在爭取儘快讓書店復工,書店相對而言畢竟是單一的經營形式,完全可以通過點單式的模式開業經營,建議已經上報。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這些實體書店做起了抖音直播和線上讀書會
    廣州新華書店、廣州購書中心、方所、扶光書店、唐寧書店等實體書店的負責人,講述了疫情期間書店如何主動創新營銷模式,積極拓展線上服務,展開自救行動。廣州購書中心董事長白宜納透露,歇業期間,廣州購書中心一直通過線上平臺和線下服務窗口的形式,為市民提供不間斷的文化服務。讀者可通過廣州購書中心公眾號進入知識服務平臺,免費獲取中小學教材資源、電子防疫讀物;通過購書中心線上商城,購買到教材教輔及文具等文化用品。
  • 鄭州有實體書店復工後銷售慘澹,一書店老闆卻花幾十萬購書,咋回事?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鄧萬裡/圖近一個月來,鄭州實體書店陸續復工,營業情況卻不夠理想。有書店老闆「跨界」賣滷味自救,引發業內關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800萬元圖書消費券在各實體書店投放,有望為書店積攢一波人氣,助力實體書店回暖。
  • 疫情下,鄭州書店咋樣了?
    據行業對1000餘家實體書店的調查顯示,87.17%的書店沒有任何收入來源,37.02%的書店的資金儲備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42.02%的書店撐不到三個月…疫情對於實體行業的衝擊顯而易見。根據鄭州發布的復工通告,書店成了負面清單的一員,沒有明確的開業通知。比起餐飲行業的大聲疾呼,實體書店的發聲微弱了很多。
  • 鄭州實體書店復工後有老闆「跨界」賣滷味自救
    4月22日,松社書店空蕩蕩的大廳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裡/攝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近一個月來,鄭州實體書店陸續復工,營業情況卻不夠理想。有書店老闆甚至「跨界」賣滷味自救,引發業內關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800萬元圖書消費券在鄭州各實體書店投放,有望為書店積攢一波人氣,助力實體書店回暖。不過,消費券能否有效把顧客「帶」進書店,有待進一步觀察。書店老闆自製滷味,不到兩天賣出500多單張小開怎麼也沒想到,開書店十五載,如今要「跨界」賣滷味。4月20日晚,鄭州獨立書店城市之光在微信公眾號公布了書店的自救計劃。
  • 實體書店如何花樣「自救」?美國:亞馬遜從線上開到線下
    來源:環球時報實體書店如何花樣「自救」 本報駐美國、英國、韓國特約記者 田秋 紀雙城 夏雪編者的話:「我以為世界上早就沒有實體書店這種東西了。」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編劇曾借主角之口發出這樣的感嘆。因為書店給人以「真實可靠」的感覺,美國大型商場和社區中心也歡迎其入駐,甚至對其進行一些經濟上的支持。隨著小型獨立書店因創新而崛起,受到衝擊的行業巨頭也在尋求轉型。2015年,線上零售商亞馬遜開設了第一家實體書店。2020年,亞馬遜的實體書店將達到23家(包括今年新開的兩家)。亞馬遜為何會進入線下圖書零售領域?
  • 線上賣書能救實體書店嗎?
    2月24日,「單讀」微信號發布了一封求助信:書店撐不住了,單向空間希望以眾籌的形式徵集書店資金,保證書店的持續運營。其實,在房租、人員、貸款等多重壓力之下,許多書店已經在第一時間展開自救。無論是直播逛店、朋友圈薦書還是乞靈於抖音,向線上謀出路幾乎是唯一選擇。但直到單向空間的求救信刷屏,才讓人們意識到實體書店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求助信中寫道:「儲值優惠、在線直播、建群秒殺等促銷,收效甚微,每次推廣僅能帶來幾百元的收入,連值班店員一天的工資都不夠。」這樣有百萬線上流量的「網紅書店」尚且如此,其他書店的線上自救效果又如何?
  • 書店復工1001種開源節流自救案例(第一輯64種,歡迎書店接龍案例)
    書店正在陸續復工,並紛紛展開自救。百道網擬以接龍的方式每周推出一篇「書店復工1001種開源節流自救案例「。1001種是虛指,而非實指,言其多,言其廣。我們將以本文開篇,拋磚引玉,集聚各家書店的自救舉措,傳播書店各種開源節流的做法。自救方法或許大同小異,但表達方式一定是各式各樣的。請同行在文末評論區給我們留言,我們將在第二篇裡接龍呈現。
  • 各地出臺政策扶持 實體書店線下復工線上自救
    正式宣布公司旗下135家實體書店已經全部恢復營業。就在同一天,北京2020年第一批獲得本年度資金扶持的168家實體書店名單向社會公示。經歷兩個月的艱難抗疫,實體書店用恢復營業來迎接春天,而線上閱讀也成為疫情期間書業亮點。
  • 幼兒園遲遲未開學,園長擺攤賣童裝自救
    幼兒園遲遲未開學,園長擺攤賣童裝自救
  • 鄭州書店線下活動逐步恢復,「松社我來講」八月安排8場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鮑彌佳 最近一段時間,鄭州書店行業的線下活動正在逐步恢復。松社書店「松社我來講」活動也按下重啟鍵,將於8月4日開始疫情之後的首場講座。而在這個8月,該書店共安排了各類型作家、詩人、學者、專家開講共計8場活動。其中的首場活動,70後中文學士、哲學碩士、現為媒體人的嘉賓有鬼君,將分享新著《見鬼》。從古至今,許多人談鬼色變,聽鬼故事、看鬼電影,總會半捂著耳朵、半遮著雙眼,雖然心存恐懼,但又對鬼世界卻時時充滿好奇。鬼是有形還是無形?鬼會生病嗎?鬼吃素嗎?鬼能實現豬肉自由嗎?
  • 鄭州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書店,每個角落都充滿煙火氣,文青的好去處
    書店、咖啡廳還是自習室?今天就介紹一個讓你愛上讀書的地方,書店。說起鄭州生活中的書店,很多人都會想起陪伴自己童年的新華書店,但其實藏在鄭州的大街小巷中,還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書店,只是少為人知罷了……安利給坐標鄭州的文藝青年們一家獨立書店。
  • 線上讀書會 千裡話書緣(解碼線上新風潮)
    實體書店紓困之舉  開卷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國內圖書零售市場同比下降15.93%,實體店渠道同比下降54.79%,網店渠道同比上升3.02%。其中,一、二線城市和較大規模的書城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將線下讀書會轉移到線上,不僅是愛書人面對疫情的自發舉動,更成為圖書出版和零售行業的自救與紓困之舉。
  • 疫情期間實體書店:做直播、賣儲值卡,呼籲大眾情懷支持
    考驗:疫情期間,鄭州有書店直接損失約45萬元2月8日,鄭州中大門方庭書店以「立春」為主題,迎來了2020年第一場線上詩歌會。「疫情持續太久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業。」隨著疫情發展,方庭書店負責人燕青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持續下滑,「剛關門的時候書店的營業額就是零了,沒有想到復工遙遙無期。
  • 鄭州圖書消費券助實體書店「回暖」
    拼手速的時刻又到了——繼鄭州第一期消費券後,這股搶搶搶之風蔓延到了圖書消費上。4月23日上午10點整,鄭州第二期消費券準時開搶。據螞蟻金服統計數據,200萬元電子圖書消費券3秒內申領完畢。10點剛過,搶到圖書券的鄭州市民小麗便來到經三路與緯二路交叉口西南角的大河書局進行體驗。
  • 乾貨,書店線上營銷實戰經驗分享
    針對疫情,大眾書局已建立了讀者線上購書微信群,年後至現在已發展到40多個。即讀者微信群內提出購書需求,店員即可店內查找。確定有書後,讀者線上付款。店員圖書消毒並包裝。順豐到付郵費,既快捷又安全。山東書城將「閆講讀書會」「名師公益講堂」「成長星閱讀課」等線下品牌活動搬至線上,通過「一直播」與讀者見面。2月4日上午「名師公益講堂」的首期線上課堂成功舉辦,來自濟南市博文小學的司萌萌老師帶來精彩的「愛上小古文」公益課。據了解,疫情結束前,書店的活動都會在線上舉辦,2月份直播活動可達20餘場。
  • 一周兩家超2000平米書店開業!鄭州大型書店版圖初現
    在一些櫃架上,記者甚至還看到了面膜、香皂等日用品。與眾多書店不同,免費觀影區是粱實書店的一大特色,雖然和書店融為一體,但會給會員配備藍牙耳機,絲毫不會影響其他人的閱讀體驗。書店會定期舉辦沙龍、講座、籤售會、讀書會、試聽課等各種活動,以書會友,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營業時間從上午10點至晚上零點,長達14個小時。
  • 各地新華書店線上線下齊發力 打好疫情防控中閱讀服務「組合拳」
    「北京圖書大廈開展網上書店、熱線服務電話等多途徑服務。」北京市新華書店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秦輝說,線上運營人員是「雲」上的理貨員,線上客服是「隨時在線」的服務員,線上物流人員是保障儘快到書的運送員,「我們的電子商務部員工『隨時在線』,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讀者服務」。
  • 鄭州首家社交書店開業,還將帶來這些體驗
    該店總經理毛軍政說,書店會定期舉辦沙龍、講座、籤售會、讀書會、試聽課等各種活動,並免費為讀者開放,讓愛書的人能以書會友,進行思想碰撞和交流。  進入移動互聯時代之後,書店是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鄭州也不例外。而在最近一兩年,又似乎讓人們看到了發展的曙光:國營的省新華書店、市新華書店不斷擴張,「尚書房」分店不斷落地,民營書店中的「閱開心」、松社、西西弗、紙的時代發展良好,公司化運作的「大河書局」不斷延伸……  「粱實書店的定位,就是社交書店。社交,不僅僅體現在語言上,還需要空間。
  • 千萬元圖書消費券讓鄭州書店樂開花
    □本報見習記者 吳明娟  河南省鄭州市政府近日開展了「時尚綠城·樂享鄭州」促消費活動,20萬份共計1000萬元的圖書消費券通過支付寶和「鄭好辦」APP、實體書店面向鄭州市民發放。據了解,此次線上圖書消費券發放數量總計4萬份價值200萬元,有效期至5月17日,可在市內219家實體書店消費使用。
  • 疫情下的實體書店:抖音直播自救,線上社群帶貨
    南京先鋒書店品牌運營負責人林樂知感慨道。值得安慰的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許多實體書店也在積極自救。有的開闢線上銷售,尋求合作物流;有的嘗試直播、抖音,用好玩的方式吸引讀者;有的組織線上活動,探索社群變現的可能性。更值得暖心的是,即便自陷困境,依然有許多書店在傳達力所能及的善意。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