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幾乎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童話,白雪公主以她美麗、善良的形象,很早就被家人或者是幼兒園的老師,根植在一個個幼小的孩童心靈裡。但是,這篇童話真的只局限在講給一個孩子聽嗎?
01 親情——對自己孩子的美好期盼
《白雪公主》剛開始就講一個王后坐在窗邊,給她的女兒做針線活,當針刺進了她的手指,她望著點綴在白雪上的鮮紅血滴時,她說出了自己的心願:「但願我小女兒的皮膚長得白裡透紅,看起來就像這潔白的雪和鮮紅的血一樣,那麼豔麗,那麼嬌嫩;頭髮長得就像這窗子的烏木一般又黑又亮!」結果,她的女兒真的如王后所希望的那樣漂亮,白雪公主也因此得名。
讓我們我們靜下心,想一下:有哪一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不是充滿了美好的期盼呢。
就拿起名字這一點來說吧,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前,就開始著手起名字的工作,有人每天抱著詞典古籍翻看,還有人會去請教高人,甚至有人會給孩子起幾個名字,從中選擇。
02 同情——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情感
當白雪公主的後媽第一次想害白雪公主的時候,她找到了一個獵人,並要求這個獵人,把白雪公主的心肺挖出來。但是,這個富有同情之心的獵人,看到柔弱的白雪公主下不去手,把她放了,用野豬的心肺向白雪公主的後媽交了差。我們說獵人的行為就體現他的同情之心。
《孟子.告子上》有這麼一句話:「惻隱之心,人皆有之。」說的就是見到遭受災禍或者不幸的人,產生同情之心,人們的這種同情心人人都有。可見,同情是一種普遍性的關懷情感反應,它是人類最樸素的內心情感。
朱德也曾在《回憶我的母親》裡有這麼一段話:「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由此更可以印證,這種情感與金錢等物質關係並不大,這只是對於弱者的發自本能的關心。
03 友情——互助與信任
白雪公主在森林裡,她見到了七個小矮人,七個小矮人對白雪公主說:「如果你願意為我們收拾房子、做飯、洗衣服、紡線、縫補衣裳,你就可以留在這兒,我們會盡心照料你的。」白雪公主很樂意地說:「好的,我非常願意。」這樣,七個小矮人每天到山裡找尋金子和銀子,白雲公主則待在家裡幹些家務活。
所以,我們說,友情是需要互相幫助的,也就是說如果白雪公主不答應七個小矮人的幫助,也許七個小矮人是不會收留她,幫助她的。
另外,七個小矮人每次出去工作前,一定要囑咐白雪公主:「你千萬不要讓任何人進屋。」但是,白雪公主又是怎麼做的呢?她一次次忘記了朋友對她的囑託,而這一次次的忘記,和不相信朋友的話又有什麼區別呢?這不相信,不就是一種情感上的背叛嗎?所以,對於情感的屢次背叛,是要付出代價的——她吃了毒蘋果,小矮人再也救不回她!
04愛情——起死回生的力量
當白雪公主又一次被她的後媽所毒害,七個小矮人再也救不了她時,代表著愛情的王子出現了,無論是童話《白雪公主》中,白雪公主遇到王子之後,她的水晶棺的突然撞擊,讓她口中毒蘋果的吐出;還是在迪士尼版本的電影《白雪公主》中的王子一吻,無不充滿了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能讓白雪公主起死回生,這就是愛情。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曾經寫道:「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雖然這首詞是元好問為殉情而死的大雁所做,但之所以會詩垂至今,應該是道出了愛情的神奇力量吧!
所以,在童話《白雪公主》裡,白雪公主這一形象的塑造,實際上是寫出了一個女孩子,由出生到青年的成長過程,在成長過程中有父母的美好期盼;有經歷的磨難;有純真的友情;有生死相許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