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屋場裡的幸福願景——屋場懇談會制度下的「衡南經驗」

2020-12-20 紅網

4月7日晚,夜涼如水,月明星稀。夜幕下的向陽橋街道白洋村幸福屋場,座無虛席。

紅網時刻記者 王敏 衡陽報導

4月7日晚,夜涼如水,月明星稀。夜幕下的向陽橋街道白洋村幸福屋場,座無虛席。

「聽說縣委書記要來!走,看看去。」許多村民早早佔了位置,其中不乏來「湊熱鬧」的。

「書記能來,我們蓬蓽生輝」「沒有問題反映,我們都很好」「感謝書記關心」......

「沒有問題我是不信的,我今天來,如果聽不到意見、找不出問題,那麼這本身就是問題。」收起笑容,衡南縣委書記胡果雄當場向相關部門發問,「未必今晚來的這些群眾是預先安排的?」

現場,沉默良久。

「好,我今天就來說說!」一句「豪言」揭開了當晚的序幕。逐漸地,鄉親們的話多了起來,建議也提,「牢騷」也發,越來越「辣」。

見書記衣衫單薄,一戶鄉親從自家端出了三盆炭火,空曠的屋場,頓時,明亮又溫暖。

鄉親們暢所欲言。劉雁峰/攝

鴉雀無聲比嘰嘰喳喳更可怕

「我們大嶺山組和周邊的7個組一直存在土地權屬問題的糾紛,很多林地都荒廢了,書記你要幫我們儘快解決!」

「我們這裡十年五澇,稻田基本荒了,能不能幫忙改為魚塘,我們老傢伙養點魚也能餬口。」

「學校離家裡太遠了,孩子讀書不方便,書記,給解決一下吧。」

......

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村民還就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農產品滯銷等方面,將自己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

對於村民們的問題,胡果雄都一一回答,並現場進行了交辦。

「我們就是想聽真話。」胡果雄語氣懇切,在他看來,「鴉雀無聲比嘰嘰喳喳更可怕」。

「沒問題」「沒大問題」,其實是群眾不敢提、不願提,實質上是一種假象。一個部門、一個單位,領導聽不到真意見、找不到真問題,恰恰顯露出存在問題的嚴重性。

首創屋場懇談會制度:整縣推進,每村都開

2019年,衡南縣首創屋場懇談會制度。制度規定,屋場懇談會貧困村每季度召開1次,非貧困村每半年召開1次,因工作需要,可以增加召開次數,「整縣推進,每村都開」,收集到的問題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11月至12月初,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全縣各級領導幹部腳踩泥土,不舍晝夜,踏遍365個村、71個社區,讓屋場懇談會在衡南遍地開花。

群眾提出的1257個問題,全部得到有效處理。衡南縣的這一典型經驗,被省委、省政府在全省作重點推廣。

「在家門口和縣裡領導嘮家常,又親切又激動。」「他們走到我們身邊來聽我們說心裡話,這樣的幹部好!」「走得多了感情就深了,現在我們都和家裡人一樣。」衡南縣各地群眾反響熱烈。

現場笑聲不斷。劉雁峰/攝

不拘形式、不限時間、不定內容、不打板子 「四不四談」敲開群眾心扉

召開屋場懇談會不是衡南的創舉,但是將其形成制度並常態推進,是衡南的「壯舉」!

不拘形式輕鬆談、不限時間隨意談、不定內容廣泛談、不打板子敞開談。為了讓群眾真正敞開心扉,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想提的意見提出來,衡南縣的屋場懇談會做到了「四不四談」。

懇談會搬出會議室,在村民小組、大屋場、禾坪上、村民聚集地開,有召開座談會的,有舉辦篝火晚會的,有開展茶話會的,形式不拘一格。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懇談會還搬到了「網際網路」上,聯點鄉鎮縣級領導,鎮村幹部,湖北返鄉人員及其密切接觸人員都聚進「特別懇談會微信群」中,做到人隔心不隔。

2月3日至8日短短6天,就收集梳理群眾意見建議2373條,幫助群眾解決各類問題和實際困難719個。

村民白天要忙農活,懇談會就安排在農閒的時間,大部分在晚上。臨時牽根電線、支個電燈作為照明。群眾可以隨時參會、離會,發言不限時長。

懇談會上,不定調子、不限內容、鼓勵參會人員隨時發言、暢所欲言。

對於群眾的發言,不戴有色眼鏡,不先入為主。所提意見明顯偏頗甚至過激的,以宣講政策、具體解釋疏導,不扣帽子,不搞秋後算帳。

89歲的劉運規也有話要說。劉雁峰/攝

幸福屋場不僅僅是一個願景

讓我們把眼光繼續放回到4月7日的這一晚。

89歲的劉運規頭髮花白,坐在「屋場會」的一角。大多數時間她都在傾聽,被書記點到,「老奶奶,有什麼想說的?」她拄著拐杖走過去,問:「什麼是『屋場會』?」

「就是以前的群眾會。跟我們說說自己的煩惱,發發『牢騷』。」

「哦,明白了」「我這一輩子太苦了,早早死了老頭子,一個人把五個孩子拉扯大,好多心酸......」

劉運規真的發起了「牢騷」,這樣的「牢騷」似乎不屬於這樣的「屋場會」。

但是,她真的需要人傾聽。胡果雄沒有打斷她,他,真的需要鄉親們說出「心裡話」。

當天的這場夜話持續到深夜。臨走時,胡果雄與鄉親們一一握手話別,「希望白洋村裡遍地『白洋』,幸福屋場幸福滿滿。」

遠處傳來狗吠,如村莊在夢中的囈語。

相關焦點

  • 幸福屋場描繪幸福願景
    4月7日晚,衡南縣向陽橋街道白洋村幸福屋場,村民和縣裡來的幹部圍坐成一大圈。   「聽說縣委書記要來!走,看看去。」村民早早佔了位置,其中不乏來「湊熱鬧」的。  「縣委書記來我們組裡,這是從來沒有的事情。」「沒有問題反映,我們都很好,感謝書記關心」  「沒有問題我是不信的,今天來如果聽不到意見、找不出問題,那麼這本身就是問題。」
  • 屋場裡的幸福
    記者從衡南縣城雲集驅車前往東北方向,40分鐘左右來到泉溪鎮喇叭堰村罐子廠組。 站在該組後山的黃土山坡上,只見擁有20餘戶村民的罐子廠屋場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清澈的耒水由南往北從屋場前面蜿蜒流淌,山腳下10餘幢紅瓦白牆的農舍掩映在稻田、家庭果園、池塘、菜地叢中,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好一幅醉人的湘南農家金秋圖。
  • 湖南澧縣:繪美好願景 幸福屋場「築」幸福!
    作為高堰村的幸福屋場,繁衍至今,整個高堰村的「張家祠堂」張姓族人已達到500餘人。「我們所有的事情,都會在屋場會上進行公開說明,這裡也是我們嚮往幸福生活的舞臺之一。」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因地制宜打造幸福屋場,充分尊重當地自然條件,利用古樹、池塘、河流等自然景觀優勢,不大興土木,建設依山傍水、掩紅映綠的田園風光屋場。
  • 幸福屋場的幸福生活
    嶽陽日報全媒體報導 易迎華走進許市鎮許家牌幸福屋場,一條筆直的水泥公路穿越而過,28戶農舍整齊排列於公路兩邊,路兩旁綠樹蔥鬱,鮮花盛開,讓人爽心悅目;道路邊太陽能路燈遙相矗立,家家門前菜園規劃如一,紅紅綠綠蔬菜果實長得生機勃勃,添無限農家情趣。
  • 澧縣澧南鎮:凝心聚力,幸福屋場築高幸福指數
    走近傳出陣陣鼓聲的村老年人活動中心,滿屋的老人正愜意地喝著茶,悠閒地聽著書;舞臺中央,說書匠疾徐敲打著鼓點,聲情並茂地演繹著《三下襄陽》……村總支部書記黃生春告訴我們,雙荷村過去貧窮落後,人心渙散,面臨分崩離析,近些年村支兩委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統一黨員幹部思想認識,規劃打造幸福屋場,大力發展美麗經濟,並做到美麗鄉村擴面與提質相統一
  • 澧縣澧南鎮幸福屋場紀實
    屋旁菜園裡,老奶奶將蔬菜打理得整整齊齊、鮮綠油亮,新建的休閒廣場上,三三兩兩的孩童正在追逐嬉戲……這樣的美好田園生活並不僅是存在於畫卷裡,而是澧縣澧南鎮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後的幸福屋場紀實。而一村一處的「幸福屋場」建設,更是對人居環境起到了「錦上添花」的功效。慄木村雞公壋屋場是圍繞原有的雞公壋遺址界碑選址建設的一處既有自然田野景觀也有文化底蘊的「幸福屋場」。在選址確定後,包村幹部、黨總支書記及所有村幹部在農戶家門口組織召開屋場會。屋場會號召人人參與幸福屋場建設,人人都是幸福屋場「製作人」。
  • 衡南校園懇談會:堅持立德樹人 辦人民滿意教育
    9月8日下午,衡南縣委書記胡果雄到衡南一中專題調研教育工作。紅網時刻衡陽9月10日訊(通訊員 劉雁峰 王攀程)9月8日,衡南縣委書記胡果雄來到衡南一中,看望慰問教師,召開校園懇談會。胡果雄強調,堅持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創新推行屋場懇談會制度,充分吸納集體智慧,解放思想、敢於擔當、改革創新,堅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致力於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
  • 瀏陽白沙村的「幸福屋場」
    兩岸婀娜多姿的垂柳以水為鏡、以風為梳,整理著如絲長發,古老的吊腳樓裡升起了嫋嫋炊煙。晨起的村民跨過始建於明朝的「萬福橋」,買菜、務農、走親串鄰。沿著「萬福橋」往下走,是一條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街,從上至下全由麻石無規則砌成,全長398米。街上的鋪面雖屢經改造,至今仍保留不少木板門店鋪,古樸自然,每年吸引著不少美術愛好者前來寫生創作。
  • 石門創建「幸福屋場」扮靚美麗鄉村
    去年以來,石門縣為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秀坪鄉村振興示範片、維新鎮全域人居環境整治市級示範點、馬塔橋村等86個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居)為引領,全面鋪開了「美麗庭院,幸福農家」和「幸福屋場」創建的熱潮。
  • 澧縣城頭山鎮建成24個「幸福屋場」
    尚一網訊(記者 曾玉英 通訊員 劉莎 文/圖)12月6日,記者行走在澧縣城頭山鎮牌樓村,發現這裡的「幸福屋場」頗有特色。旅遊公路旁,體現農耕文化的古樸圍牆喚起遠古記憶,圍牆上偌大的「忠」「誠」「信」「愛」等字眼吸人眼球,退休教師餘海林正在咬文嚼字,爭取為三個幸福屋場的百餘戶村民都想出一個能體現家風的好字來。牌樓村「幸福屋場」美景。
  • 臨澧縣望城街道創建幸福屋場
    尚一網訊(通訊員 鄒山東)日前,在臨澧縣望城街道和平社區國興屋場郭平的家中,一場「選美」大賽正熱鬧進行著。「選美」大賽評選的是幸福屋場第三季度「最美庭院」和「衛生文明戶」戶主。今年以來,望城街道多措並舉,全域推行人居環境整治,創建幸福屋場,提高了人們的幸福感。
  • 澧縣澧南鎮:幸福屋場建設忙 酒瓶也能做文章
    澧縣澧南鎮高堰村,是全縣第一批動工打造幸福屋場的村居之一。在打造幸福屋場亮點兼顧農村風情和節約環保方面,高堰村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子。張家祠堂是高堰村2020年新動工的一處幸福屋場,在高堰村黨總支書記胡明的指導下,原本居民房前屋後堆放的廢棄酒瓶,殘留的爛磚碎瓦,全都成了如今一個個漂亮菜園子的原材料。還有懷舊的石碾子菜園、瓦片菜園都在規劃設計中。
  • 復興鎮按照河長制要求打造美麗幸福屋場
    每當夜幕降臨,澧縣復興鎮溫泉村的幸福屋場上就人群聚集。借著明亮的路燈燈光,三四十名中青年婦女,隨著一支支悅耳動聽的歌曲翩翩起舞;男士們或在健身器材上鍛鍊身體,或三五成群在一起交流桔柚栽培管理技術。這是該鎮打造的幸福屋場一個縮影。
  • 「驢行」瀏陽幸福屋場(八):竹筒種花、木柵驗肥瘦,鄉愁時時有
    三天來,他們在瀏陽農村的屋場穿行,先後探訪了中州屋場、蝴蝶小區(屋場)、松山屋場和華山屋場,把探訪到的瀏陽屋場文明之美逐一呈現。星辰在線呼籲更多的網友能參與到我們探訪文明的活動中來,啟開幸福屋場的秘鑰,或許就在你我手中。
  • 望城烏山:龍王嶺村建設美麗屋場 成就幸福生活
    (視頻 星辰全媒體記者 梁文婷攝製)  星辰在線10月21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梁文婷 通訊員 何飛)深秋時節,沿著進村公路,上千株黑皮樹在路旁迎風招展,古色古香的小矮牆沿著路基一路延伸,假山、涼亭……這不是置身於城市的某一座公園,而是星辰全媒體記者在望城區烏山街道龍王嶺村樟木美麗屋場看到的景色
  • 綠滿鄉村美如畫 美麗屋場建設成就幸福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姚宇超 長沙報導乾淨整潔的水泥路蜿蜒前行進組入戶,兩旁花紅草綠賞心悅目;門前屋後一個個生機盎然的美麗菜園,被打理的井井有條;清澈的池塘,倒映著岸邊的樹木竹林,風一吹,水紋蕩漾,影子也跟著舞動起來……走進大託鋪街道大託新村高家坪美麗屋場,你可能會忍不住讚嘆,城區裡竟還隱藏著這樣一處「
  • 醴陵:共建共治共享,打造15個「各美其美」的幸福屋場
    在打造幸福屋場中,該組計劃給果園菜園和花園安裝1000米竹籬,截至當天已安裝500多米,預計11月中旬將全部安裝完畢。安裝菜園竹籬。今年,醴陵市按照「五有」(群眾有意願,住戶有規模,服務有設施,工作有基礎,文化有特色,管理有機制)「六無」(無違建,無亂象,無汙染,無損毀,無陋習,無攤派)的標準,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原則,充分調動黨員、新鄉賢、能人和群眾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文化底蘊和資源,利用在浦口鎮貫古社區新屋組、東富鎮東富村東富組等地打造15個「各美其美」的幸福屋場
  • 美麗屋場建設成就幸福生活 一步一個腳印做好群眾帶頭人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用1個月的時間集中街村兩級的力量對馬太公路沿線4.2公裡範圍內的6處屋場進行打造。項目啟動以來,街、村兩級通過精心組織屋場會宣傳講解政策、廣泛徵求黨員群眾意見建議,充分調動群眾「主人翁」意識。為真正實現太豐垸環境美、屋場美、人心美,各級村幹部多方聚力,為項目建設穩步推進護航,湧現出了一批工作紮實、成績突出的先進典型。
  • 雙江鄉天壺村楓樹灣:「同心」建設美麗屋場
    楓樹灣美麗屋場位於雙江鄉天壺村楓樹、楓林兩組,屋場共有18戶9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人、五保戶1人,60歲以上17人、80歲以上3人。該屋場自2020年2月開始籌建,天壺村以黨建為引領,以鄉村振興為抓手,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牽頭成立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小組,組織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口碑良好,發展意識較強的村民組長、黨員形成美麗屋場建設骨幹力量。
  • 西湖管理區組織考察安鄉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幸福屋場建設工作
    考察組先後參觀學習了三岔河鎮梅家洲村玖源農業觀光旅遊區田園綜合體項目以及安康鄉蝦趴村、安康鄉向陽村、安康鄉仙桃村人居環境整治與幸福屋場建設工作。 宜居的農村人居環境呈現出一幅和諧的生態美圖,無論是乾淨整潔的道路,還是靚麗的農房,環境優美的屋場,都給考察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