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下 大學生如何開啟校園新生活

2020-12-20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大學生如何開啟校園新生活

  這兩天,高校學生正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報到。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今年秋季開學和往年相比有所不同,高校推出了一些防疫之舉。不過,有人擔心,新生如果沒有家長陪同能否順利完成報到,軍訓改在校內進行科目會不會有所調整,師生在校內的日常生活又如何保障呢?今天我們就請高校相關人士來一一解答。

  問題1:今秋高校怎麼迎新?

  高校迎新是新生入校的第一印象,但今年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學校的措施可能比較嚴格,比如,有的學校不允許讓家長送孩子進校門。那麼,學校將採取哪些具體舉措讓迎新工作既熱烈又能確保學生安全呢?

  迎新突出「暖」主題

  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 王逸鳴

  進入9月,我們學校本科和研究生新生陸續報到。為了給學生創造安全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讓家長放心,今年學校的迎新工作特別突出「暖」主題。

  此前,各院系已提前點對點聯繫到了每一位新生,指導新生做好健康監測和入學報到準備。各院係為每一名新生指定了專門的老師作為聯繫人,解答學生和家長的相關問題,指導學生做好到校前的準備。

  今年,學校通過燕園雲戰「疫」信息報送平臺和新生報到系統,用信息化手段記錄學生每日健康狀況和入學報到的防疫信息,簡化新生報到當日的手續。學校基於學生的健康狀況、所在地和主要軌跡,審核學生到校報到條件,核驗學生到校前7日內的核酸檢測結果,為學生生成綠色的到校報到通行證,學生持綠色到校通行證入校。因疫情原因無法按時到校報到的新生,院系老師會指導學生通過線上方式進行註冊。

  根據學生在新生入學報到系統中填報的信息,學校會安排工作人員到相應的機場、火車站接學生到學校。學校設立一站式報到站和緩衝區。一站式報到站突出「暖」主題,現場進行了精心設計和布置,營造出熱情、歡快的氣氛。受疫情影響,今年隨行的新生家長,需要在緩衝區停留,讓學生自己前往所在院系展位辦理報到註冊,領取校園卡、洗澡卡等物品。在報到展位,有新生班主任、第二班主任、院系輔導員和學生志願者迎接新生。屆時,校園卡服務中心、動力中心等部門會在一站式報到站設立工作檯,為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

  9月1日,學校設立了新生綠色通道,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先辦理入學報到手續,等助學金到卡後再交學費。學校招募了百餘名迎新志願者,設置了數十個迎新服務站和黨員工作站,可以確保11292名本科、研究生新生順利完成報到。新生報到時,有老師、學生志願者現場協助新生搬運行李,辦理住宿相關事宜,因疫情不能陪同孩子到校報到的家長們完全可以放心。如果所帶生活物品不全,新生可以到校內生活超市購買被褥、床單、臉盆、暖瓶等必需品。

  問題2:今年高校軍訓有何變化?

  按照教育主管部門要求,今年高校軍訓都在各自校內進行。與往年相比,在校內開展的軍訓有何不同?

  取消人員聚集訓練科目

  北京化工大學武裝部部長學工部副部長 韓悅

  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軍訓最大的變化是改在校內進行。我們學校根據場地的實際情況,按「嚴格防控、按綱施訓、科學設計、增強體驗」原則,制定了專門的軍訓方案。

  今年我們學校的軍訓時間是8月18日至31日,涉及2019級的3589名學生。去年同期,學校承擔了國慶70周年群眾遊行「開天闢地」方陣訓練任務,為了集中承訓力量高質量完成國慶任務,故決定將2019級學生軍訓推遲至今年進行;2020級學生軍訓計劃於2021年5月進行。訓練場地為昌平校區主體育場(含田徑場、籃球場、網球場)與昌平區南口鎮規劃三路。考慮到軍訓時學生的安全問題,學校與南口鎮政府溝通,在軍訓期間對此路段實施封閉管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今年軍訓場地面積比往年擴大了2.5倍。參訓學生在密集階段要求戴口罩,在訓練間距達到1.5米以上時方可摘口罩。

  今年,在遵照《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我們學校的軍訓取消了開訓儀式、結訓儀式、隊列行進等可能產生人員聚集的科目,取而代之的是各連分散性地進行軍訓動員,同時,增加了戰場醫療救護、基礎戰術、核生化防護、軍事定向等體驗性科目。此外,軍訓強化學生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的學習,通過內務學習,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乾淨整潔的校園居住環境。

  另一個與往年不同的變化是,往年由北京市軍訓辦派遣教官承擔訓練任務,今年的承訓任務由我們學校73名退役的在校大學生士兵承擔。他們提前返校,並接受封閉式培訓。他們在返校前14天均未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並持有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軍訓開始前,全體參訓師生都填寫了身體情況普查表,不宜參加軍訓的學生予以免訓或者緩訓。

  軍訓期間,學校安排了96名學生工作辦公室教師、學院輔導員、校醫院醫生、護士、心理諮詢師在現場駐訓處置突發情況。學校嚴格實行「持證參訓」制度,所有人員必須持訓練證或工作證進入訓練場,臨時出入人員必須進行實名登記,嚴格審查。全部參訓師生每天都要進行體溫「晨午晚檢」,並如實上報。訓練區域、飲水點、衛生間等公共區域,學校每日會派專人進行消殺。

  問題3:師生日常生活服務如何保障?

  高校師生人數較多,快遞、就餐等生活需求大,學校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保障師生日常生活服務呢?

  設置快遞收發集散區

  北京理工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林傑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我們學校將全力做好師生員工生活服務保障工作。

  學校後勤部門加大了校園衛生清理力度,對校園內教室、辦公室、學生公寓等公共區域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對校園內公共區域物體表面及空調等設備設施進行預防性消毒。同時,加強垃圾分類管理,做到校園垃圾「日產日清」。學校延長了浴室使用時間,鼓勵師生錯峰洗浴,校內浴室、衛生間等區域要進行多次消殺並及時通風。此外,校園運行班車每日會消毒兩次,並根據乘客人數變化隨時調整車次。

  學校餐飲部門從就餐、人員、採購、食品加工、銷售、後廚、清洗、消毒等多個環節入手,制定了嚴格的防疫管理制度。通過設置定點食堂就餐方式,有效實現師生就餐與家屬、員工就餐分離,避免人群交叉。為保障師生員工就餐環境安全,學校採取了體溫檢測、適度限流、消殺清潔、設置一米線、增加隔離板、定時通風、增加食品化驗頻次等多種措施,同時,禁止校內食堂採購海產品、銷售生冷食品,增加食品器具的消殺頻次,有效阻斷病毒輸入校園。

  由於師生員工接收快遞的生活需求較大,學校允許快遞員進入校園,但在校內設立了快遞收發集散區域,每天會對快遞貨品及存放區域進行全面消殺。所有進入校園的快遞員需要進行信息登記備案,嚴格執行體溫檢測和登記制度。快遞車須有序擺放,確保道路暢通。

  校內超市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對顧客進行體溫檢測,定期進行環境消毒,同時積極補充各類貨品,尤其是口罩、消毒溼巾等防護及消殺用品,為廣大師生、家屬提供充足物資保障的同時,創造安心的購物環境。校內菜市場積極拓展採購渠道,做好鮮肉、糧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工作,解決在校居民吃菜問題;嚴格落實「廠場掛鈎、批零掛鈎」協議,進貨查驗及索證索票制度,做好食品安全臺帳登記工作;建立商戶每日登記制度,嚴格做好衛生清理和消殺工作。

  問題4:開學後文化生活豐富嗎?

  開學後,高校實施「相對封閉式管理」,提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在這種要求下,學校會組織學生開展什麼樣的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呢?

  學生活動很精彩

  北京林業大學團委副書記 姚莉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在京高校迎來特殊開學季。為了確保學生安全的同時營造溫馨美好的校園氛圍,我們學校將結合上半年疫情防控經驗,立足校園疫情防控與學生學習生活,開展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們的校園生活更加充實精彩。

  開學後,學校將在雲端發力,持續開展系列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做好青年學生思想引領。通過組織團支部、學生骨幹以線上方式參與相關網絡主題教育、「青年大學習」、微團課等,引導青年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堅定抗疫必勝信念。

  受疫情影響,教學「一課堂」與活動「二課堂」的開展面臨挑戰,我們學校將積極探索創新常規活動模式,利用線上平臺的交互性優勢,開展內容多樣、趣味精彩、安全可行的線上活動。學生社團將持續開展,同學們樂於參與的「繽紛社團季」等涉及校園文化、創新實踐、志願服務的各類活動也將延續,通過原創推送、創意H5、漫畫、互動頁設計、線上線下結合等多種形式予以呈現。

  立足學生們的實際需求,學校還將通過網絡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校團委和學生會將繼續引導各類學生社團進行線上打卡等活動,組織學生們以「自律+他律」的互動方式開展互助學習、鍛鍊督促、規律作息、筆記分享等,幫助大家養成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

  總之,在「相對封閉式管理」的新要求下,我們學校會利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常規活動進行創新性改進,進一步豐富學生們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們安心、舒心、放心地學習、生活。

  問題5:遇突發事件如何應對?

  在學生返校、開學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突發事件,比如,學生在當地沒有做核酸檢測,或者,有些學生會因為普通感冒或其他原因出現發熱症狀。遇到這些情況,學校有何預案進行快速處置、科學處置?

  開闢「臨時健康觀察區」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醫院院長 王曉紅

  針對可能出現的各類特殊情況,我們學校建立了《新冠肺炎突發病例應急處置工作預案》《醫學觀察點管理規範》等相關應急和管理制度,並完善了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晨午晚檢制度、因病缺勤追蹤登記制度、開學證明查驗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等多項規章制度。

  如果學校出現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各部門第一發現人(知情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報校醫院和所在部門,而校醫院和所在部門也要立即上報學校防控辦。屆時,學校將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升級校園防控管理措施。同時,由校醫院負責上報區衛健委及區疾控中心,並在區疾控中心專業指導下,做好流行病學調查,隔離密切接觸者,所涉及區域終末消毒,對一般接觸者進行風險告知及宣教。

  針對一些因各種原因未能在當地進行核酸檢測的外地返校生,我們學校會統一安排學生完成這項工作,以減少學生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和前往醫療機構檢測帶來的風險。學生也可以到學校聯繫的由衛健部門認可的醫學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目前,學校已準備了百餘個房間用作「臨時健康觀察區」,滿足師生健康觀察所需。

  學校要求在校師生每日監測體溫,如果出現咳嗽、發熱、腹瀉、乏力、咽痛等症狀時,應第一時間向所在單位報告,並由相關單位安排其有序就診,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校醫院專家組將對有可疑症狀人員進行有無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評估。經評估無風險的,可以在校醫院正常就診,就診後居家或在學校的健康觀察區居住,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至症狀消失。對於體溫達到或超過37.3℃的人員或不能排除感染風險的,學校將啟動相關工作應急預案,將發熱人員立即安排至臨時健康觀察區觀察,並向屬地疾控部門報告,按要求轉運至指定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當日接診醫生或值班人員負責追蹤診斷情況並詳細記錄。如經診斷為非新冠病例,返回學校後將在學校的臨時健康觀察區居住至體溫正常、症狀消失後返回宿舍。

(責編:池夢蕊、高星)

相關焦點

  • 精準做好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
    近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強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如何確保安全開學、正常開學、全面開學,有序推進教育教學工作,是教育系統最為重要的任務,是對教育系統的重大考驗。實現正常開學、全面開學的前提是安全,是校園防疫安全、是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得到切實保障。目前,我國疫情的大規模傳播已被徹底阻斷,全面復工復產取得顯著成效,這是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基礎條件。
  • 做好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各國均面臨秋季學期如何安全開學的難題。現在,中國正全力以赴,重新開放學校,承諾今年秋季為幾乎所有學生恢復課堂授課。出於疫情防控需要,該校於9月3日至5日組織學生有序錯峰返校。入校前,學生需出示健康碼、測量體溫。進入校園後,需打開「今日校園」APP,掃碼籤到,核驗身份無誤後方可進校。圖為一名入校學生正在掃碼籤到。
  •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大學生秋季復學後的健康關注
    金秋九月,是收穫的季節,也正是大學生們奔赴校園求知學問的季節。全國各類高校按照教育部門復學複課有關規定及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方案要求,已做好各項復學準備工作寧靜的校園即將恢復往日的生機與活力。在與父母親人相處近八個月的日子裡,似乎是有些漫長,今日告別親人,再次獨自步入久違的校園,與老師、同學們重逢,學子們的心情是熱切和激動的。返校後的校園生活更規律和充實,可以不再受空間阻隔,與老師、同學可以面對面地暢談交流了。
  • 內蒙古: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 突出大學生無償獻血主力軍的作用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段麗萍)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血液安全供應保障,日前,內蒙古衛健委、內蒙古教育廳聯合發文,要求進一步加大全區高校無償獻血工作力度,突出大學生無償獻血主力軍的作用,確保我區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血液安全和供應工作。
  • 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
    2020年6月24日,遼寧省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發布了《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全文如下: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要求,形成閉環管理,確保措施有力、工作到位、防控有效,堅決防止疫情在校園擴散蔓延。4、加強家校聯動防控。學校要教育引導學生和家長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減少外出,減少聚餐聚會。鼓勵家長自駕車接送孩子,在指定位置接送後快速離開。學生乘坐公共運輸上下學,要做好個人防護。
  • 在北航|今晚《老師請回答》,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給你權威解答!
    同時,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相對封閉管理政策在學生群體和網絡中也引起了熱議。為此本期《老師請回答》邀請到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從校園出行防護、日常防護、心理防護三方面進行權威解答。
  • 我省下發《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修訂版)》
    我省下發《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修訂版)》嚴格執行「三不」標準全力做好開學準備工作開學後,如何科學佩戴口罩?如何提高校園後勤服務水平?如何做好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各項工作?日前,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下發《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修訂版)》,對教職員工、家長、學生、校園防控等提出明確要求。防控措施20條明確,嚴格執行開學「三不」標準,即區域疫情未達到低風險的不開學、學校疫情防控條件不具備的不開學、師生管理不到位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未有效落實的不開學。在教職員工方面,加強教職員工防疫培訓;加強教職員工個人防護等。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高校藝術類學生管理策略
    當前,社會處於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部分藝術類大學生出現了線下活動受限的孤僻心理、擔心自己學業能否順利完成的焦躁心理,以至產生與父母之間不和諧的矛盾心理等。還有一部分畢業生在畢業與就業這「兩座大山」的壓力下前行,容易變得抑鬱、焦慮、牴觸人際交往,甚至產生精神問題。與此同時,當下高校各類文娛、體育活動的開展受到一定限制,明確規定開展相關活動時要避免人員大規模聚集的情況。
  • 上海海洋大學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校園管理Q&A
    答: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除家庭困難學生或應急處置需求外,不統一發放口罩。消毒藥品、消毒用品正常發放,以學院(部門)為單位集中領取。(三十一)問:有關勤洗手,有什麼建議嗎?答:勤洗手是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流水洗手最佳,無水洗手應急。
  • 復學後的疫情防控如何常態化
    現象: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小學校的管理發生了改變,甚至教育內容和形式都與從前有很大不同。隨著學生陸續復學,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階段,學校面臨新的課題,如師生在防疫中形成的好習慣能否保持、網絡教學優勢是否用得上,等等。
  • 校長如何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分享一份常態化防控方案
    目前,疫情防控仍然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校長,如何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這節課,分享一份常態化防控方案。標題:某某學校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正文:為做好學校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更好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教控發〔2020〕××號《××市中小(中職)學校、託幼機構
  • 創新運用信息化手段,上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大學生黨課
    同時,2020年初,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拉開了我國高等學校線上教學的大幕,大學生黨課也不例外。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發展,我們需要把混合式教學法引入大學生黨課教學體系。混合式教學是通過移動信息平臺聯結手機、PDA等掌上終端,實現在線學習和傳統面對面授課相結合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教學可以優化高校大學生黨課授課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教學優勢互補。
  • 疫情防控常態化呼喚新的「開學季」
    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高校開學季,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加強「全周期管理」意識,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三個方面下足功夫,以提升疫情防控新常態下高校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加強全周期管理科學化一是抓好環境變量的科學研判。「常態化」疫情防控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面臨的新常態,這是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疫情防控的新特徵。
  •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我們該如何適應「新生活」
    新華社北京5月13日電題: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我們該如何生活?新華社記者田曉航、溫競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近日印發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分類有序開放公共場所。當防疫成為常態,該如何適應「新生活」?疾控專家認為,要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按照各地不同風險等級要求,逐步恢復生活秩序。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軍訓
    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如何在做好國防教育的同時,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呢?8月24日上午,廣州市為明學校舉行了初一、高一軍訓開營儀式,800多名新生將展開為期五天的軍訓。校長王禮維表示,學校會國防教育和疫情防控兩手抓,把上學期的防控經驗、做法延續下來,做到不麻痺,不鬆勁。「軍紀如鐵,意志如鋼,團結一致,能打勝戰!」「服從命令,刻苦訓練,敢於拼搏,挑戰自我!」
  • 如何疫情防控常態化 看鄭州財經學院秋季開學疫情防控模擬演練
    大河網訊 如何疫情防控常態化?9月8日,鄭州財經學院舉行秋季開學疫情防控模擬演練。據悉,此次模擬演練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各項要求,從疫情防控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層面,現場實戰模擬了進校、入寢、就餐三個場景下的疫情處置措施和流程。
  • 王利波督查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冬季傳染病防治及校園安全工作
    紅網時刻株洲12月6日訊(通訊員 陳婭)12月4日下午,荷塘區委副書記、區長王利波到六0一中英文小學督查校園常態化疫情防控、冬季傳染病防治及校園安全工作。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羅曼陪同督查。王利波一行經過體溫檢測、健康登記等疫情防控流程後,實地察看了學校教室、寢室、校園書店等場所,詳細了解了疫情防控措施、防疫設施配備、冬季傳染病防治、校園安全管理等情況,認真聽取了校長關於學校辦學規模、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教學管理等情況匯報。
  • 疫情防控常態化,高校「相對封閉管理」仍非常必要
    記者:新學期,北京迎來大學生返校,這對高校防疫提出哪些要求?李奕:今年秋季開學,北京預計將迎來約93萬大學生返校,其中有63萬是京外的學生。面對如此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全面恢復教育教學秩序的背景下,開學後的高校管理和防疫工作無疑面臨巨大壓力。
  • 我省下發《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修訂版)》
    開學後,如何科學佩戴口罩?如何提高校園後勤服務水平?如何做好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各項工作?日前,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下發《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措施20條(修訂版)》,對教職員工、家長、學生、校園防控等提出明確要求。防控措施20條明確,嚴格執行開學「三不」標準,即區域疫情未達到低風險的不開學、學校疫情防控條件不具備的不開學、師生管理不到位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未有效落實的不開學。
  • 錦州市中小學幼兒園冬季校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會召開
    為持續抓好全市教育系統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鞏固防控成果,嚴防疫情反彈,11月26日,我市召開冬季中小學幼兒園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會。會議強調,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一定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站在「兩個維護」的高度,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思想不能麻痺,措施不能放鬆,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各項措施,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確保疫情不出現反彈,鞏固疫情防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