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義上來看,黃辣丁是一種籠統的稱呼,每個地方的叫法不一樣,有的叫黃顙魚,有的叫三角峰,我這裡叫做嘎魚,因為它出水後會有咯吱咯吱的叫聲。雖然叫法不同,但是這類魚的生活習性大致相同,我們的作釣方式也就大同小異。
餌料的使用
1,萬能餌蚯蚓
這是大部分人選擇的釣餌,因為野釣的時候,什麼品種的魚都有,而蚯蚓作為萬能餌不是沒有道理的,所以使用蚯蚓作釣在到黃辣丁的同時,也能釣到其它魚。野釣沒啥糾結的,有口就行,釣上來都是好的,總比空軍好。通過實際作釣發現,個人感覺蚯蚓是最好用的,因為有的魚口比較滑,蚯蚓不論入口性,附鉤性,還是誘魚效果,綜合來說都不錯。
2,動物內臟
其實黃辣丁是食肉魚類,動物內臟都吃,但是我們基於作釣方便,通常會選擇肝臟器官去作釣,比如:雞肝,豬肝,前者比較軟,附鉤性不如豬肝,但是豬肝大了的話可能擋口。如果使用拋竿串鉤作釣建議豬肝掛鈎,使用手竿的話可以用雞肝。在實際作釣當中,並不是如大家所說的上魚率會很高,發現有的黃辣丁會有滑口或者偏口,可能這些釣餌上魚效率不怎麼好。
3,腥味粉餌
經常使用商品粉餌的釣友,會發現也能釣到黃辣丁,或者鯰魚等,其實腥味的餌料和上面兩種釣餌在實際的誘魚效果上大差不差,黃辣丁是靠嗅覺和觸覺來捕食的,只是附鉤性或者在水中停留時間會短很多。而黃辣丁會使用觸鬚去判斷,吃鉤方式不是吸而是咬,所以最終上魚結果會有很大影響。
是否要打窩
1,可以打窩的時候
其實黃辣丁作為肉食性魚類,它們具有領地意識,滿嘴的牙齒和尖刺,就證明其它魚類不敢惹它,而且內部群體之間也有距離感。所以使用手竿作釣的時候,為了更快的誘魚,可以使用動物內臟提前打窩,當釣得幾條之後,就要換地方作釣,如果窩料使用紗布包起來,再拴個繩子最好,這樣換窩點的時候可以重複利用。
2,不需要打窩的時候
當我們使用拋竿作釣的時候,建議不要打窩,也沒必要打窩,尤其是串鉤,五枚魚鉤掛上釣餌具有一定的誘魚效果,而且拋竿是需要經常換位置,才能釣得多。而如果是在有水流的河中釣,或者黃辣丁很多的水域,尤其是雨後,陰天等容易釣獲的天氣,是不需要打窩的。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以上就是本次的分享結果,如果您覺得有點道理,不妨關注點讚轉發一下,如果有不同觀點,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互相交流才能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