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0個我家娃最愛的小實驗,簡單易上手,在家也能科學啟蒙!

2021-02-12 小花生網

寒假已到,神獸歸來,又是一個不能出遠門的假期,在家怎麼高質量雞娃(陪玩)呢?

我從我家甜妹這一年做過的100多個實驗中,整理了30個4歲娃最愛、操作簡單的實驗給大家,寒假科學啟蒙不用愁啦。

我根據實驗涉及的知識點,分成了9個主題,做了一些簡單的引入和聯繫生活,可以幫孩子更深入理解知識點。需要準備的材料只有:色素、蠟燭、小蘇打、氣球、吸管、回形針,其它的家裡都能找到!本文由花友 @Sweetie媽咪 發布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色素、顏料等的混合可提高孩子的顏色認知、提高色彩敏感度,這個實驗簡單且百玩不厭,因其變化明顯,後續的很多實驗都會用到。

1、混色實驗

材料:紅、黃、藍色素,水杯,水

步驟:先取3杯水,分別加入3種色素。

然後,將顏色兩兩混到一起,觀察顏色的變化。

 

 

二、毛細現象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毛細現象:植物吸收水份、磚塊吸水、毛巾吸汗。

2、彩虹橋

材料:色素、杯子、紙巾

步驟:在3個杯子中加入水,分別加入紅、黃、藍色素;

中間放空的杯子,擺成環形;

將紙巾疊成條狀,將杯子兩兩相連。

現象:水沿著紙巾「爬」到了空杯之中,顏色混在一起,形成了美麗的彩虹橋。

 

原理:毛細現象,水分子粘著在紙巾的纖維上,水與紙巾纖維之間的粘合力比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強,然後會拉動其他水分子,最後水就透過紙巾進入另一個玻璃杯中了。

3、水中開花

材料:紙、水彩筆、盤子

步驟:將紙剪成花瓣狀,把花瓣折向中心。

然後,將摺疊起來的花放入水中,花就在水中慢慢地綻放。

 

原理:毛細現象。

三、連通器

如果家裡有透明的茶壺,可以讓孩子觀察一下壺嘴和壺身水面的高度。

4、連通器

材料:兩個杯子、一段吸管、水

步驟:一個杯子空著,一個杯子中裝入水;將吸管剪成U型。

在吸管中裝滿水,用手堵住吸管口,快速倒扣放入水中。

現象:水從吸管流入了空杯,直到水面相平。

原理:液體用U形管連接以後,液面高的管口受到的壓強(大氣壓+液體壓)大於液面低的管口,液體因壓力差移動,直到液面相平。

四、表面張力與表面活性劑

表面張力在日常中的現象:荷葉上的水珠、在水面行走自如的水黽。家裡常用的各種洗滌劑就是表面活性劑,它會改變水的表面張力。

5、紙牌大力士

材料:卡片、水杯、硬幣

步驟:先將卡片放在空杯子邊緣,放上硬幣;

杯子裡裝滿水,放上卡片,再放上硬幣。

現象:放在水面的卡片可以支撐好幾個硬幣。

原理:水等液體會產生使表面儘可能縮小的力,這個力稱為「表面張力」,這個力「拉」住了卡片。

6、漂浮的回形針

材料:回形針、水杯、小紙片

步驟:讓孩子嘗試把回形針放入水中;

放一片紙片,迅速將回形針放在紙巾上,等待紙片泡溼沉入水底。

現象:紙片沉落的後,回形針飄浮在水面。

原理:水等液體會產生使表面儘可能縮小的力,這個力稱為「表面張力」,這個力讓水面像有了一層膜。

7、會自己動的小船

材料:紙片、洗滌劑

步驟:將紙剪成2個小船的樣子;

將一個小船直接放入水中,另一個一端沾上洗滌劑放入水中。

現象:沾了洗滌劑的小船自己動了起來。

原理:洗滌劑是一種表面活性劑,會降低水的表面張力,「船」就被表面張力大的水「拉」了過去

8、牛奶作畫

材料:牛奶、色素、洗滌劑、盤子

步驟:盤子中加入牛奶,然後滴入色素;

用棉籤蘸上洗滌劑放入盤中。

現象:牛奶翻滾流動,攜帶色素形成一副絢麗畫卷。

原理:洗滌劑是一種表面活性劑,會降低牛奶的表面張力,牛奶在表面張力作用下運動起來,攜帶著色素形成一副流動的畫卷。

五、氣體

氣體對孩子來說最開始會有點兒抽象,先從自然界的風,嘴裡吹出去的氣,氣球等來讓孩子感知它的存在。

9、流不出來的水


材料:杯子、卡片

步驟:把卡片蓋子杯子上,倒過來;

在杯子裝入水,用手穩定卡片倒扣過來。

現象:空的杯子,卡片直接掉落,裝了水以後,卡片堵住了杯口,水流不出來了。

原理:裝了水的杯子在完全倒立的情況下,如果水流出會在杯中形成真空,外部的大氣壓會推著紙阻止了水的流出。

10、自製飲水機

材料:瓶子

步驟:在瓶子上戳一個小洞;

瓶子裡裝滿水,蓋上瓶蓋,再打開瓶蓋。

現象:蓋上瓶蓋後,水就不流出來了,打開瓶蓋水又流出來了。

原理:大氣壓。擰上瓶子以後,瓶口無空氣進入,外部的空氣給小孔處的壓力讓水停止了流出。

11、沉入水底的桌球

材料:桌球、玻璃杯、大碗

步驟:在碗裡裝入水,讓孩子嘗試把桌球沉到水底;

在桌球上扣上杯子。

現象:扣上杯子後,桌球「沉入」了水底。

原理:大氣壓,空氣把桌球旁邊的水排開了,看起來像「沉」入了水底。

12、瓶子吞蛋

材料:玻璃瓶、煮熟的雞蛋、打火機、紙

步驟:剝開雞蛋嘗試把雞蛋完整放入瓶中;

點燃紙條放入瓶中,迅速將雞蛋放在瓶口。

現象:比瓶口大的雞蛋被吸入了瓶中。

原理:紙燃燒消耗的氧氣比產生的二氧化碳多,瓶中氣壓減小,雞蛋被外面的大氣壓入了瓶子。

13、杯子吸水

材料:蠟燭、玻璃杯、盤子

步驟:把蠟燭放在水面,點燃;

用杯子蓋住蠟燭。

現象:蠟燭熄滅,水進入了杯中。

原理:蠟燭燃燒消耗的氧氣比產生的二氧化碳多,瓶中氣壓減小,水被外面的大氣壓入了杯中。

14、跳華爾茲的紙條

材料:紙、蠟燭、橡皮泥、鐵絲(竹籤)

步驟:將紙剪成螺旋狀;

用橡皮泥做底座,插上鐵絲,將紙條放在鐵絲上;

蠟燭放在底座旁,點燃。

現象:紙條開始旋轉,像在跳華爾茲;

 

原理:空氣被加熱向上流動,帶動紙條旋轉。

15、可樂加鹽

材料:碳酸飲料、鹽、杯子

步驟:可樂倒入杯中;

加入鹽。

現象:加入鹽以後,杯中湧起了大量泡沫。

原理:二氧化碳在鹽水中的溶解度低,加入鹽以後,原本溶解在水中的氣體溢出。

16、會跳舞的葡萄乾

材料:水杯、雪碧、水、葡萄乾

步驟:兩隻杯子中分別加入雪碧和水;

分別放入葡萄乾,觀察。

現象:水中葡萄乾不動、雪碧中的上下跳動。

原理:雪碧中有溶解的二氧化碳氣體,覆蓋在葡萄乾表面,浮力變大,漂浮起來,到了水面後,氣泡破裂,葡萄乾又沉入水底。

六、酸鹼中和反應

這是廚房裡最簡單,現象明顯的化學反應,一瓶醋,一袋蘇打粉就能讓孩子樂此不疲。

17、火山噴發


材料:瓶子、小蘇打、漏鬥、醋、杯子、色素

步驟:在瓶子中裝入小蘇打;

為了好看,可以加入色素(為了形象,可以在瓶子的外邊用紙做成火山樣);

倒入半杯醋。

現象:從瓶子裡湧出了大亮泡沫,像火山噴發一樣。

原理:醋和小蘇打發生酸鹼中和反應,釋放二氧化碳。

18、自製滅火器

材料:小蘇打,醋、蠟燭

步驟:點燃蠟燭,讓孩子思考滅火的方法,引導孩子用現有的經驗和知識解決問題;

引入新的方法,在杯中先加入小蘇打,然後倒入醋,迅速將杯子傾斜向蠟燭。

現象:蠟燭熄滅。

原理:小蘇打和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阻止了蠟燭的燃燒。

19、瓶子吹氣球

材料:蘇打、白醋、氣球、飲料瓶、硬紙片

步驟:硬卡紙做漏鬥,將蘇打裝入氣球中;

小半瓶白醋倒入飲料瓶中;

將氣球套緊在瓶口;

將氣球提起,蘇打倒入瓶中。

現象:氣球被吹了起來

原理:醋和小蘇打發生酸鹼中和反應,釋放二氧化碳。

20、雞蛋變身彈球

材料:生雞蛋、醋

步驟:將生雞蛋放入醋中泡一個晚上。

 

現象:雞蛋殼消失,雞蛋變成了由一層膜包著的彈球。


原理:雞蛋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會與醋發生反應而,蛋殼消失,只剩下包裹著雞蛋的膜。

七、密度

可以通過在水盆中測試各種東西的沉浮來引入「密度」概念。

測試之前讓孩子先做預測,用會讓孩子意外的反差來加深對概念的認識,比如回形針和一瓶健怡可樂。

21、冷熱溶液混合

材料:色素、杯子、卡片

步驟:兩個杯子,一個裝滿熱水,一個裝滿冷水,加入不同顏色的色素;

將卡片放在冷水杯子上,倒扣過來,放置在熱水杯上,抽掉卡片;

再取兩個杯子,這次將熱水杯放在上邊。

現象:熱水在上的時候,杯中水的顏色保持不變,熱水在下的時候,顏色迅速混在了一起。

 

原理:熱水的密度比冷水的密度大。

22、橘子的沉浮

材料:橘子、食鹽、杯子

步驟:拿一個橘子放入水中,看橘子的狀態;

剝掉橘子皮,再放入水中,觀察;

在水中加入鹽,觀察。

現象:橘子放入水中會浮在水面,剝皮以後會沉入水底,加鹽以後又會浮上來。

原理:密度的變化與浮力的變化。

八、相似相溶

水和油是日常中最常見的兩種液體,而它們很神奇的不會溶解在一起。

23、彩虹雨

材料:油、色素、杯子

步驟:玻璃杯中裝上水,另一個小杯裝入油;

將色素滴在油中,攪拌一下,倒入水中。

現象:靜置一會兒,色素從天而降形成漂亮的彩虹雨。

原理:水油不互溶,水的密度比油大,會在油中下沉,接觸水面後,色素溶解在水中,形成漂亮的彩虹雨。

24、水中的珍珠

材料:油,水、滴管

步驟:在杯子中裝入油;

另一個杯子裝入加了色素的水;

用吸管吸水滴入油中。

現象:水在油中形成一個個漂亮的球形液滴。

原理:水油不互溶,水的密度比油大,水的表面張力讓水聚集成球形。

九、靜電

日常現象:脫衣服時候發出了啪啪聲、到處亂飛的頭髮,和他人牽手時的「觸電」。

25、跳舞的紙片

材料:氣球、紙片(想要藝術感更強,剪成小動物、小人形狀)

步驟:吹起氣球、剪好紙片;

把氣球放在粗燥的毯子/牆(隨便什麼表面都可以)摩擦幾下;

把氣球放在紙片上方,觀察紙片紛紛飛向氣球。

現象:紙片飛向了氣球。

原理:摩擦後的氣球會帶電荷,產生靜電吸力,吸引紙片。

26、魔力吸管

材料:兩個吸管,一個小瓶子、絲巾

步驟:用絲巾摩擦一根吸管,放在瓶子上;

用絲巾摩擦另一根吸管,靠近瓶子上的吸管。

現象:放在瓶子上的吸管旋轉了起來。

原理:摩擦後的吸管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27、飄浮的蜘蛛

材料:垃圾袋、塑料棒

步驟:垃圾袋裁成寬0.5cm、長40cm的細條,中間系在一起;

快速摩擦塑膠袋和塑料棒;

將塑膠袋扔向空中,塑料棒放在下方。

現象:塑膠袋的細條分開,飄浮在空中。

 

原理:摩擦後的塑料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十、其它

28、拉不開的書

材料:兩本書

步驟:首先讓孩子嘗試把兩本書粘在一起;

把兩本書書頁交錯的疊在一起;

讓孩子嘗試分開。

現象:書「粘」在了一起,很難拉開。

 

原理:書頁交錯放置,接觸面積增大,摩擦力增大,書被「粘」在了一起。

29、氣球火箭

材料:氣球、習慣、線、夾子、膠帶

步驟:把線穿過粗的吸管、線的兩端固定;

吹起氣球,用夾子夾住(畫個火箭在上面,更形象);

用膠帶把氣球貼在吸管上;

1、2、3鬆開夾子,火箭發射。

現象:氣球飛了出去。

原理:氣球氣體排出會產生推力,氣球向反方向運動。

心靈手巧版本,可以設計空氣動力船、汽車,大一點娃自己設計,比賽看誰快。

懶人版:吹起氣球,放手,看氣球亂飛也能哄的傻娃樂呵一晚上。

30、麻繩釣冰

材料:冰、水、鹽、繩子(粗燥的繩子比較好)

方法:輕輕把繩子放在冰的表面;

撒一點鹽到冰和繩子接觸的地方;

等待一會,拉起繩子。

現象:冰塊被繩子釣了起來。

原理:鹽放入冰裡,形成鹽水,鹽水混合物的冰點降低,融化加速,隨著冰融化,鹽水濃度降低,冰點升高,再次凝固,就把繩子凍到一起了,冰就被釣起來了。

孩子對科學的認知遵循從直接到間接,並應用於實踐的規律,帶孩子做實驗不僅能鍛鍊孩子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還能培養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幫助更深刻的理解對知識,

小孩子容易被新異的事物吸引,鮮明、生動、不尋常的小實驗最得孩子歡心,趕快收藏做起來吧!

點個「在看」,我們就不會走散~

相關焦點

  • 返場|Playbox第一季:小實驗大智慧,科學思維啟蒙,點亮求知慾探索
    如何讓寶貝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科學文字原理而是主動去實操探尋?這是一款零差評的科學啟蒙玩具—PlayBox科學實驗套裝,讓娃的世界裡不再只有動畫片、手機、ipad和遊戲。它包括12個風靡歐美的科學小實驗,是國內首款美國科學遊戲版啟蒙玩具;是國內首款外教在純正的用英文環境下,手把手在線教孩子玩科學,探索世界的玩具;更是一款是真正意義上將呆板的科學知識變有趣的玩具。它把那些生硬的科學名詞變成一個個有趣又好玩的「遊戲」。
  • 10個英國孩子超級喜歡的【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做,簡單易操作!
    但對於國內孩子來說,很多基礎的科學知識都會比較陌生,家長又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興趣該怎麼辦?小編推薦10個簡單易操作,非常受英國孩子歡迎,並且經常在英國小學會用到的科學實驗,在家裡就能做。溫馨提示:小朋友一定要在家長們的指導監護下一起做!
  • 免費贈送|《小牛頓實驗王》,目前最系統的科學啟蒙圖書!
    所以,當我遇到《小牛頓實驗王》這套書真的是太驚喜了。這套書真正實現了帶孩子在家做科學實驗。 為什麼說真正實現了在家做實驗呢? 我先問問大家,以下幾個坑你們有沒有踩過: 1、花了大幾百買回來的實驗包,只能做一次,可明明都是些簡單的材料,我們按圖索驥能在生活中發現找到的; 2、明明按照書上的實驗步驟一步一步做的,可實驗結果就是出不來,孩子不知道哪裡錯了,很沮喪,不想再做下去; 3、實驗做完,這本書也就束之高閣了,因為書沒有可讀性和趣味性
  • 在家就可以做的科學小實驗
    為了給娃找點事做,給他設計了一些科學小實驗,我家四歲多的理工娃很感興趣,輕鬆就讓他把手機和動畫片丟到了腦後。以下實驗都比較簡單,適合幼兒園或剛上小學的小朋友。講火焰分內焰、中焰、外焰,內焰溫度最低,中焰最亮,外焰溫度最高。還可以找個小模具用熔化的蠟油做個什麼東西,我們用核桃殼加根棉線做了個小核桃燈。此實驗我家娃樂此不疲。
  • 104個趣味實驗,一套科學實驗書讓孩子愛上科學!
    這是一套風靡法國的經典科學實驗書,被譽為是「法國國家級的科學實驗書」「法國最專業的科學實驗書」。這個時期,帶孩子接觸科學實驗,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在各種科學實驗中,還能幫助孩子進行科學啟蒙,梳理思維,促進邏輯思考。這套《家庭實驗室》,是小豬媽媽帶兒子大寶玩過幾個實驗後,就徹底愛上的一套書,也強烈推薦給大家!
  • 10個簡單易操作的科學小實驗
    之前帶叮噹去上兒童體適能班,把他丟進教室後,自己也在周圍轉了一圈。路過一個科學啟蒙興趣班,忍不住進去試做了把實驗,還挺有意思的。
  • STEM返場|Playbox科學實驗盒子第1,2季:科學思維啟蒙,點亮求知慾探索
    如何讓寶貝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科學文字原理而是主動去實操探尋?這是一款零差評的科學啟蒙玩具—PlayBox科學實驗套裝,讓娃的世界裡不再只有動畫片、手機、ipad和遊戲。它是國內首款美國科學遊戲版啟蒙玩具;是國內首款外教在純正的用英文環境下,手把手在線教孩子玩科學,探索世界的玩具;更是一款是真正意義上將呆板的科學知識變有趣的玩具。它把那些生硬的科學名詞變成一個個有趣又好玩的「遊戲」。-它把「大氣壓強」變成了「如何讓瓶子自己喝水?」
  • 科學啟蒙並不難,掌握3個技巧,在家也能玩轉「科學」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頭腦聰明,擁有科學思維。如何給孩子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卻成為了家長們的共同難題。孩子還小適合科學啟蒙嗎?自己都不是很了解,該怎麼給孩子講?今天給大家帶來了3個小技巧,讓孩子在家就能進行科學啟蒙。
  • 3個兒童科學實驗,父母快陪孩子做,科學啟蒙就是這樣簡單
    說到科學啊,不只是高深莫測的專業知識,它不分領域、不分年齡,只要耐心觀察,生活的一切皆是科學。對於孩子來說,科學啟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成長環節,而實驗往往更容易受到孩子的青睞。光說不練假把式,3個兒童科學實驗,快陪孩子做起來,科學啟蒙玩兒出來!
  • 培養孩子創造力,在家能玩的科學小實驗
    由於疫情原因,加上暑期假日,很多「小神獸」在家裡待了近半年了,天天在家上房揭瓦、玩電動、看電視、出門溜溜彎是不是已經快滿足不了孩子了?整天都動不停的「熊」孩子家長們是不是快降不住了?實驗心得:學齡前的孩子走進科學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啟蒙的核心並不是讓孩子去記住那些深奧有難懂的名詞概念,而是讓孩子對不懂的事物產生興趣
  • 在家宅瘋了?這些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做,絕對讓孩子漲知識!
    」「提醒家長不過度施加壓力,科學、適度安排孩子學習、生活和鍛鍊」那除了讓娃適度地複習預習、跳繩跳馬、澆花餵狗還有什麼讓娃寓教於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今天,小編給大家憋大招了——一起和孩子在家嘗試「科學小實驗」
  • 5個超簡單的創意科學小實驗,在家就能帶娃邊玩邊學!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好的方式可以讓孩子體驗到科學的奇妙呢?不如帶孩子做一次家庭小實驗吧!既能與孩子創造不一樣的回憶,還能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下面,小編精選5個億童情商智商課程·幼兒在線課程中的家庭小實驗推薦給大家。
  • 15個好玩的科學小實驗,在家也能拍科學大片!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神獸們困在家裡各種遊戲都玩膩了。米粒媽一下子想起來,米粒在上幼兒園的寒暑假 ,老師留過幾個科學小實驗當做家庭作業,米粒玩嗨了,好奇地問我各種小常識。
  • 學會這3個技巧,在家就能搞定科學啟蒙,少花冤枉錢
    這些都是孩子要考的,學校要教給孩子的,那麼總有學校教育等不到的方面,科學啟蒙就是。在2017年的時候,我國也開始重視科學教育了,在2017年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們就將科學課列為了小學生的必修課之一。
  • 孩子最愛吃的小零食在家都能做,做法簡單易上手,不用烤箱也能做
    孩子們又該過暑假了,當孩子們在家的時候,總想吃些小零食,在外面買的又不放心,那不如自己在家做點小零食,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三種好吃又容易上手,而且孩子們也愛吃的小零食,最關鍵的是不用烤箱就可以做,非常方便!
  • 在家就能陪孩子做的英國小學奇妙科學小實驗!
    自然科學是英國小學的主修課程之一,與國內小學更加重視理論知識教育不同,英國小學則更加側重培養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從實踐中加深孩子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激發他們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 科學啟蒙的秘訣,是讓孩子通過「實驗的魔術」產生「科學感覺」
    科學啟蒙不是畫面上黑板上的理論知識,而是讓孩子真正能夠用手觸摸、去體驗、去探索和去思考的理解過程。科學啟蒙是從嬰幼兒時期就可以開始了。初步的方法就是感官遊戲,讓孩子們觸摸和玩耍不同的材質材料,用這樣的方式去了解材料的顏色、溫度、硬度、味道等等固有特徵,並親手探索材料的性能,體會對材料所能產生的作用和變化。
  • 科學實驗書單推薦 | 一萬個科學燒腦小實驗,寒假激動到變形!
    我真的超喜歡《小小牛頓》這套書,在群裡推薦給大家無數次。無論何時,哪怕賴賴情緒很低落的時候,只要我喊一聲:我們來實驗吧,她都能立馬high起來。除了《小小牛頓》,我們還擼了不少好看好玩的科學實驗書,這次就一併梳理了吧。
  • 在家也能做豆腐,不用鹽滷和石膏,簡單易上手,學會再不出去買了
    本期導讀:在家也能做豆腐,不用鹽滷和石膏,簡單易上手,學會再不出去買了!你看這一圓餅狀的東西,像不像碗糕、大餅?其實它就是一盤豆腐。而且是不用鹽滷,不加石膏做出來有豆漿香味的純正豆腐...偶滴老天爺呀!今天的廚房實驗課—成功!
  • 冬日紅燒肉,超級下飯,簡單易上手!
    連著在外面吃了好幾天火鍋,今天準備在家煮一鍋白米飯就著超級愛的「紅燒肉」~我做紅燒肉圖效率,沒有太麻煩的步驟!翻炒兩面金黃後,倒入少許蠔油和老抽、生抽、沙茶粉繼續翻炒個1-2分鐘。倒入一大碗涼白開燒開後,蓋上蓋子小火燒差不多20-30分鐘。揭蓋湯汁濃稠,五花肉上色繼續翻炒一會兒用鹽巴味精適當調味就可以(如果喜歡軟爛一點,建議小火繼續收汁再盛出。)連汁一起盛出來,紅燒肉搞定!簡單易上手,淋點湯汁一次能吃一大碗白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