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12月7日訊 老馬 家住美國紐約的山姆·貝克(Sam Becker)進中學時是全校同年級中最高的,但是到了高中畢業的時候,大多數人身高都追了上來。
山姆2015年接受手術,身高從162變為170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我進大學時發現,大多數同學都比我高,甚至女孩子也比我高。這的確影響你的生活,坦白說,女人通常不跟比她們矮的男人約會,我很擔心這一輩子找不到老婆。」
現在山姆30歲了,身高只有162釐米。他希望自己還能長高,但他的心裡知道這不可能。「我一直相信身高和成功之間的聯繫,我一定要想辦法長高。」
山姆研究了一些長高的辦法,他不想穿「矮子樂」鞋子,也不相信伸展運動能幫他長高。後來他看到「斷骨增高」手術並為之著迷。在和母親討論並衡量風險與得失之後,他決定通過這種激進的手術將身高延長到170釐米。
「第一次諮詢醫生就明白告訴我手術的困難度,我很擔心為了這短短的8釐米,我會不會這輩子再也不能走路跑步了。」
「手術過後我開始復健工作,每周3至4次,每次好幾個小時。復健工作大概進行了半年,非常痛苦。這聽起來很瘋狂,整個過程就像是打斷雙腿重新學走路。有人認為這是為了外表美容,但對我而言這影響到我的心理健康。」
全世界有斷骨增高手術的國家不多,一些人最多能夠增加13公分的身高。很難準確的說每年全球有多少人接受斷骨增高手術,但提供這類手術的醫療機構說接受手術的人越來越多。
在美國、德國和韓國,每年大約有100至200個人接受這種手術,在西班牙、義大利、土耳其和印度,大約20至40人,英國大約只有15人。
這種手術風險高,價格也不低,在英國至少要5萬英鎊,在美國價格更高,大約介於75000美元至28萬美元。除了價格高之外,手術後復健過程長,而且痛苦。
斷骨增高手術最早是蘇聯醫生伊裡扎洛夫(Gavril Ilizarov)在二次大戰之後治療受傷士兵的時候開創的,此後70年手術的基本方法維持不變。
醫生先在病人的腿骨上鑽洞,再將腿骨斷開,在腿骨內安裝一支金屬棒,用數根螺絲固定,金屬棒每次延長1毫米,骨骼會隨之生長,直到病人預定的身高達到為止。
病人身高達到之後還需要長達數個月的恢復復健過程,手術之後到復健完成期間併發症風險很高,從腿骨神經受損到血栓,或是腿骨生長中斷等。
義大利人巴爾尼2015年接受了斷骨增高手術,起先他被診斷為腿骨彎曲需要拉直,於是他決定同時間一併接受斷骨增高手術,身高從167增加到175釐米。
醫生告訴他兩種治療可以一起進行,不會影響復原時間,但在那之後他不斷出現問題。「如果我是16歲的話也許不會有問題,但我接受手術時46歲,腿在拉長的同時骨頭生長沒有趕上速度,兩段腿骨中間有將近8釐米的間隔只靠金屬棒支撐。」
回想斷骨增高手術期間承受的肢體痛苦,巴爾尼說,「就好像雙腿的每一根神經都被拉緊,有時候那種痛持續存在根本逃不了。」
雖然他的雙腿現在靠著金屬棒支撐,但巴爾尼還能走路,只是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有點吃不消,經常需要家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