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向素質教育轉向遇家長「掣肘」:為「敲門磚」學特長

2020-12-17 東方網

原標題:為「敲門磚」學特長,功利心會剪掉孩子飛翔的翅膀

  新學期伊始,家住楊浦區的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杜女士「狠心」停掉了孩子的書法興趣課,「作業太多,沒有多餘時間和精力」成為她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

  如今的學生家長學歷大多較高、素質普遍提升,在內心也認同「提升綜合素質才能讓孩子有更長遠的發展」。但這一「豐滿的理想」卻太容易被「骨感的現實」擊碎:隨著年級上升,每天學科作業都寫不完,在升學壓力下,何談素質教育?

  其實,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打破傳統課堂模式的教學新方式出現,科技、美術、體育等學科都有相應教學項目,明確指向學生的綜合素養。可每當面對這些機會,家長卻仍在應試教育的慣性思維中打轉轉——何時家長可以不再為升學而功利,素質教育才有可能真正落地。

  「學一門特長」抹不掉家長充滿升學焦慮的功利心

  通過學習樂器、書畫等培養孩子的審美和藝術修養是好事,可滬上一名有著近30年教齡的班主任一針見血地指出,家長讓孩子學這些,並非以興趣為出發點,大多是衝著升學「敲門磚」去的。

  於是,一種學特長的「怪象」出現了:一二年級幾乎全班學生每人都有一兩門興趣班;三四年級開始,家長「逼迫」孩子考取各種特長證書;而到了小學畢業,全班還繼續堅持興趣愛好的學生則寥寥無幾。

  如此培養「興趣」,自然很難提升素養。黃浦區音樂教研員沈菡發現,每年在選拔音樂特長學生時發現,不少孩子手握鋼琴十級、九級證書,卻連琴譜都看不懂。原來,家長專門讓孩子練習幾首考級曲子,就為多考一張證書。考級證書到手,鋼琴就再也不碰了。

  而原本為了有興趣的孩子提前體驗科研創新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實踐工作站,卻也被一些家長視為高考自招的「加分項」。工作站導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沈霞說,進工作站的機會相當難得,可有的學生在發現自己的項目評優希望不大時,就會毫不猶豫地放棄,把時間投入到更實際的補課上。

  另一位導師、技物所副研究員白治中則發現,衝著自招「加分」來的孩子,會選擇有利於展示的課題,在完成過程中並不追求刨根究底,只滿足於「能講出來」,為的是增加最後獲得「優評」的概率。

  向素質教育轉向,卻遭遇家長「掣肘」

  「談及綜合素養培養,最應該教育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滬上一所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班主任透露,該校每屆高二學生都會停課兩周,深入各行業進行職業體驗,沒想到這樣的活動卻遭遇不少家長的阻力:與其花兩個星期去體驗,還不如在教室裡刷題來得「實惠」。

  學校教育不斷向素質教育方向轉變,沒想到首先遇到的阻力竟然來自家長。

  這位班主任坦陳,大多數「70後」家長基本都是在應試教育中一路衝殺過來,他們嚮往素質教育,卻更熟悉應試教育模式,面對激烈的升學競爭,選擇讓孩子遵從應試模式,家長心裡更踏實。其實,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人才選拔標準日趨多元,沒想到的是,一些家長內心卻更加焦慮——既然信息不對稱,不如走「多刷題目,多考幾分」的老路來得更安全更保險。刷題的弊端十分明顯。科創實踐工作站導師、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周申蕾在指導學生時發現,刷題式教育使得很多高中生對知識點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在碰到實際問題,需要不同學科知識交叉融合來認識、解決時,就會顯得束手無策,「缺乏自我思考能力,怎麼可能培養出創新能力呢?」

  可這顯然不在大多數家長的考慮範圍之內。一碰到升學,別說創新能力,就連與孩子健康密切相關的體能素質也要遜讓三分。滬上一所公辦小學的體育教研組長告訴記者,從這學期開始,小學低年級課表中多出了一節體育課,減少了一節語文課。這竟然也引來了部分家長的質疑:語文對小升初更重要,增強孩子體質健康可以課後讓他們自己去鍛鍊——如果連好初中都考不上,那麼即使有好身體也是徒勞。

  更有甚者,有的家長出於安全考慮,到醫院開 「證明」讓孩子免修類似跳山羊、單槓等科目的體育課。殊不知,現在青少年上肢力量嚴重不足等問題,就是因為他們很少接觸這些與上肢力量相關的體育活動。

  走偏的「素質教育」不符高校期待

  家長帶著功利心培養出的 「綜合素質」,其實並不符合高校的期待。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曾經在上海面試學生之後感慨:學習成績至少位於年級前5%、至少會一種樂器的藝術特長、獲得過至少市級二等獎的科技創新獎勵——這些光鮮亮麗的簡歷讓這些學生看上去太完美,似乎沒有任何缺點,但也太雷同,就像是一個模具打造出來的家具一樣。

  秦春華說:「接受面試的考生總擺出一副 『你問我什麼都能對答如流』的姿態,但當我問考生有什麼需要提問時,不少人會憋得滿臉通紅。」

  「人生需要目標,但社會、學校和家庭都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去尋找樹立自己的目標,我們對人生和教育的理解太過單一,而且缺乏想像力。」滬上某高校中文系一位教授表示,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的能力,這種能力恰恰不能用一張證書和一次考試的分數來衡量。

  沈霞在課後與學生的交流中發現,現在的孩子其實更能接受 「做有獨立思考能力、更靠近真相的人」這樣的人生目標,對過於功利的教育內心是反感的,學校和家庭教育都應該理性地、科學地認識與實施素質教育。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周佳海帶教過不少高中生,他覺得,青少年的人生階段需要人生導師和身邊的偶像。如果沒有那麼強的升學功利性,可以通過各種素質教育項目的機會,讓他們發現青春時期的人生導師,這將使孩子受益終生。儘管無論老師、家長還是學生,對功利性教育都心生厭煩,但人才評判的社會氛圍一時還難以改變。「初入社會,用人單位對應聘者也有 『學歷出身』的迷信,這都讓家長難以放下對應試的執念。」一位孩子就讀於公辦初中的家長無奈地說,她的孩子儘管成績平平,但圍棋先後在國內和國際比賽中獲獎,可班主任老師卻三番五次提醒她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她認為,家長更加期待社會和學校能夠以更加多元的視角評價人才,這是家長改變心態的前提。

相關焦點

  • 濟南機器人教育培訓火爆 家長看作名校「敲門磚」
    央廣網濟南11月4日消息(濟南臺記者倫佳樂 臧立中)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眼下,形形色色的機器人培訓班在山東濟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動輒幾千上萬的學費,絲毫沒有影響家長們的熱情,甚至有不少家長把「機器人培訓」看作孩子進入名校的「敲門磚」。機器人培訓,會成為下一個奧數嗎?
  • 深度報導|課外培訓,能否變「敲門磚」為「啟智棒」
    暑假尾聲,南京家長陳先生因為沒有幫女兒搶到考位而自責。像他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記者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南京的家長準備再去離江蘇距離較遠的省份報名試一試。英語考試緣何如此火爆?記者調查中了解到,近年來奧數遇冷,催生英語類、信息類考級的升溫,不少家長坦言,不是自己心態盲目,而是這些證書的確還是會成為升學的隱性「敲門磚」。
  • 佛山卓越高中的自主招生不僅需要成績好,還要有「敲門磚」
    三所高中各招80人,是多少家長和孩子都想要參加的一場招生考試。參加自主招生不僅需要有好的成績,還要手持「敲門磚」才能參加!今天我們就來瞧瞧要具備怎樣的「敲門磚」才能參加卓越高中的自主招生!⑴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誠實守信,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紮實的文化基礎和超越同齡人的學習潛力,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學業成績優秀,綜合素質突出的2020年應屆初中畢業生。
  • 課外訓練,如何擺脫「敲門磚」綁架
    暑假尾聲,南京家長陳先生因為沒有幫女兒搶到考位而自責。像他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記者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南京的家長準備再去離江蘇距離較遠的省份報名試一試。英語考試緣何如此火爆?記者調查中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奧數遇冷,英語類、信息類考級不斷升溫,不少家長坦言,不是自己心態盲目,而是這些證書的確還是會成為升學的隱性「敲門磚」。
  • 英語信息考級升溫 課外培訓如何擺脫「敲門磚」綁架
    暑假尾聲,南京家長陳先生因為沒有幫女兒搶到考位而自責。像他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記者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南京的家長準備再去離江蘇距離較遠的省份報名試一試。英語考試緣何如此火爆?記者調查中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奧數遇冷,英語類、信息類考級不斷升溫,不少家長坦言,不是自己心態盲目,而是這些證書的確還是會成為升學的隱性「敲門磚」。
  • 敲門磚式英語教育該降溫了
    日前,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表示,中國教育把英語看得過重了。他呼籲,讓英語考試的分數和難度下降,把150分變成100分甚至80分。俞敏洪,一個靠英語考試發家、靠英語考試掙錢的人,說出這樣的話的確是很清醒和有責任心的。  他的呼籲得到很多人認同,還有人認為可以取消高考英語。
  • 《特長教育如是說》
    (以下是朋友向我傾訴的一件事,我覺得很有提示意義,於是便決定記述下來。為了方便,我便以第一人稱來寫了。) 昨天,表妹打電話給我,說學校現在搞素質教育,她給孩子報了鋼琴興趣班,每周在學校上二節鋼琴課,老師會布置練習作業,問能不能讓孩子周末來我家練練琴? 我立刻答應了,說沒問題​。
  • 羅永浩發布就業敲門磚 助力開啟網際網路直通路
    覆蓋10個熱門領域 敲門磚強勢升級3維度發布視頻中,羅永浩真實還原直播場景,藉助對史上最硬產品懸念的揭曉,展示出騰訊課堂的網際網路就業敲門磚,並以多角度一一介紹 「敲門磚」的硬特點而在視頻的最後,羅永浩還向觀眾提供了如何獲取產品的途徑,用戶只需關注騰訊課堂就業敲門磚公眾號即可免費得到一系列的就業班權益。據悉,此次發布的網際網路就業「敲門磚」,即騰訊課堂推出的「網際網路就業班」,通過設置專業網際網路教育課程,引領外行人迅速掌握IT技能,及時應對市場需求。
  • 特長網:從興趣特長入手,結合教練打造素質教育生態平臺
    然而現在很多學校的素質教育還停留在喊口號、走過場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難以堅持體育鍛鍊的原因之一。特長網就從興趣特長入手,欲打造一個具有公益性的素質教育生態平臺。特長網的創始人吳宙琦曾經經歷過一場交通事故,但是因為從小熱愛足球,條件反射地跳出摩託車才有幸死裡逃生,這也讓他對此感慨萬分。
  • 先找到敲門磚,再去接近理想
    初中的時候,一位同學很認真的和校長討論一個話題:「如果不喜歡學某一門課程該怎麼辦?」老校長的回答至今還在我耳邊,他非常嚴肅的說:「雖然你不想學,但是考試需要,所以你必須學,而且要學好,這是你進入下一個殿堂的敲門磚。你必須先適應規則,跨過門檻再說其他。」職業也是類似,也需要敲門磚,再去談理想。
  • 山東學生藝術考級受追捧 家長:升學多塊敲門磚
    正如家長們的微信圈,每年暑假都是集中考級的時間,學美術的、學器樂的、學聲樂的考生都要輪番登臺展示一下,既要弄明白自己的藝術水平,也要為將來的小升初、初升高的特長生報名拿塊「敲門磚」,一年比一年多的考級人數代表了一撥又一撥家長的功利心。
  • 金陵名校向「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註定非此即彼?
    然而,現在社會流行的「素質教育」真的能教出「素質」嗎?一提到「素質教育」,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然而在「爭入名校」的大環境下,多少學生的「音體美」不只是披著素質教育外衣的「考級教育」、「競技教育」。能有幾個孩子純粹為了興趣、家長純粹為了素質,堅持下去?
  • 北京教委宣布取消特長招生,家長都應該看看...
    >重回應試教育賽道,沒人可以彎道超車了;■ 興趣特長班會降溫,國內家長們不用再軍備競賽了;目前在各類招生中都取消了對特長生的加分,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認真考慮,在教育發達國家,各類招生中學生的特長都有很重的加分因素,而我們國家則是在各類招生中全面取消了特長加分。
  • 素質提升加特長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素養,是未來教育的方向!
    形形色色的特長輔導班,是未來的趨勢嗎?筆者非常贊成這個觀點。國家在大力提升國民素質的同時,有積極強調技能教育,國家未來的教育發展方向,一定是公與私兩分天下: 公是指公辦學校教育開展的素質教育,私是指社會輔導機構舉辦的形形色色的特長輔導班。
  • 倫敦富裕家庭小孩流行學漢語 中文被視為敲門磚
    在外國人眼中,學習中文,現在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中文成為一塊炙手可熱的「敲門磚」。
  • 製作小升初簡歷,是爭取進入一個好中學的敲門磚
    小升初牽動無數家長的心,提前向意向中學遞簡歷,無論對點招、搖號還是多校劃片,都是為爭取好機會而盡力。對於想填報好學校的孩子和家長來說,準備一份好的簡歷是進入好學校的「敲門磚」。那麼如何製作一份好的簡歷?一、簡歷組成信息:1. 封面;2. 個人信息;3.
  • 騰訊課堂「磚」車開進武漢高校,為學生提供就業「敲門磚」
    當被問到對"就業磚車校園行"的看法時,學生們紛紛表示,這次的"磚車"活動創意不僅把"網際網路搬磚"的感覺形象化了,而且"敲門磚"也很有設計感,體現出了網際網路公司的年輕活力。"磚車"活動後,他們已經對網際網路行業有了初步且清晰的認知,並對網際網路行業產生興趣。
  • 高考成績差家長喊一中校長下課,素質教育再遇尷尬,是校長不行?
    很多家長反映,一中的考試成績差,就是一中校長搞的所謂素質教育害的。那麼高考成績差,是否真的與校長有關係?我們先來看看三年前南京一中中考的生源。2017年南京一中中考錄取分數線為631分,錄取分數在整個南京市排名第三,生源不可為不優秀,但是三年後的高考成績如何呢?據學校透漏的數據顯示,今年南京一中參加高考的學生為559人,通過一本線的人數為533人,一本錄取率為95.34%。
  • 素質教育,考學校也考家長
    來源:羊城晚報離開了分數,素質教育什麼都不是?最近,南京一中因高考400分以上學生不多,被家長點名要求校長下課。事後,南京一中認錯,並發布有應試教育傾向的整改措施,持續數日的抗議風波逐漸平息。學校的回應、家長的滿意,被指責為素質教育的低頭、應試教育的勝利。
  • 北京叛逆矯正封閉式學校_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
    北京叛逆矯正封閉式學校,長沙市望城區南華青少年素質教育學校,辦學優勢:我校經過多年的教育經驗秉承:「責任第一,方法第一,效果第一」的宗旨,銳意創新,學校逐步探索出了獨特的針對問題青少年、叛逆青少年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