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提升加特長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素養,是未來教育的方向!

2020-12-17 自在人生wub

形形色色的特長輔導班,是未來的趨勢嗎?筆者非常贊成這個觀點。國家在大力提升國民素質的同時,有積極強調技能教育,國家未來的教育發展方向,一定是公與私兩分天下: 公是指公辦學校教育開展的素質教育,私是指社會輔導機構舉辦的形形色色的特長輔導班。家長在培養孩子時,需要在很好地配合學校素質教育的前提下,更好地把握孩子的特長培養。對此筆者有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家長要準確把握住孩子的天賦。正確地評估和把握孩子的天賦,是家庭教育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 把握準確了,孩子未來努力的方向也就明確了,就會非常有利於把孩子培養成為特長突出的人才,孩子的未來事業成功也是非常可以期待的;否則,就會走許多彎路,像個無頭蒼蠅一樣,找不著方向,白白浪費社會與家庭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徒勞無功!

其次、家長要注重孩子真正的興趣培養。家長可以通過呵護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慾、創造愉悅的家庭環境、親近大自然等方法,培養與發現孩子的真正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找準了孩子的真正興趣點,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培養孩子的特長,在形形色色的眾多興趣特長培訓機構中,給孩子找到適合的特長輔導班,助推孩子興趣盎然地去發展廣大自己的特長。

再者、家長要專注於培養孩子的專長。在孩子最具天賦和最感興趣相結合的領域,積極發展孩子的特長,必然會事半功倍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快樂成才。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天賦模稜兩可、對孩子的興趣茫然無知,那麼只會像當下的許多家長一樣,盲目地給送孩子去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或者特別班,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白白耗費孩子的學習力,導致孩子厭學。

綜上所述,筆者覺得,社會上形形色色的特長輔導班,必然是未來的大趨勢。如何去選擇最恰當、最適合的特長班來滿足孩子的需要,是家長必須要認真考慮和研究的問題;要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家長正確地把握孩子的天賦,努力找準孩子的興趣點,積極對孩子進行有意識、有目的專長訓練。

相關焦點

  • 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
    熱點透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印發,體現了黨和國家不僅關注宏觀的教育發展,而且關心微觀的教育問題,回應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把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作為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基礎工程,作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舉措。
  • 聚焦|朱永新: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工程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近日印發,體現了黨和國家不僅關注宏觀的教育發展,而且關心微觀的教育問題,回應全社會對教育的關切,把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作為提升國民素質的重要基礎工程,作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舉措。
  •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因為搞素質教育而導致高考成績下降,說明這位校長劍走偏鋒,搞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被喊下課理所當然。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現在喊的山響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學習和熟練掌握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應當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也是讓學生擁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現實需要。搞素質教育也好,核心素養也罷,只能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提高升學率,豈有高考成績下降之理?
  • 核心素養:開啟素質教育新階段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國家就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掙脫出來,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本身就蘊含著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本義。進入新世紀,國家頒發了中長期教育改革規劃綱要,綱要中明確規定,素質教育是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是重點,顯然,改革的目標已聚焦在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上了。
  • 華中師範大學實施素質拓展學分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
    華中師範大學實施素質拓展學分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 2011-03-24 教育部簡報〔2011〕第33期華中師範大學自2007年開始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實施素質拓展學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藝術修養,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 STEM 教育幫助提升美國國民素質
    這些 「支柱」又分為三大類,其中前四項為基本要求指標,最後兩項為創新與成熟度指標,其餘各項均屬於提高效率指標。其中多項指標均與美國STEM教育及其副產品 —STEM人才有著緊密聯繫。具體而言,STEM 教育對於提升美國國家競爭力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大方面: 提升國民素質,與健康、初等教育指標及高等教育與培訓指標密切相關; 促進就業與收入分配的均衡化,與制度環境指標有關; 促進種族平等與性別平等,有利於提升勞動力市場效率指標; 增強國家經濟實力,關乎技術設備指標、金融市場發展指標、商務成熟性指標; 驅動創新,是創新指標的重要依託。
  • 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藉助媒體平臺提高覆蓋面和影響力
    2017年,證監會推動上海、廣東、四川、青島、寧夏等20餘個省市自治區開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試點,將投資者教育納入中小學、高等院校、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中。2019年,證監會與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在學校教育中大力普及證券期貨知識,提升國民金融素養。
  • 新時代如何發展素質教育
    ●李希貴(黨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學校校長):素質教育發展主題沒有變,但是從發展的時代要求上來說有一些內涵上的調整。認知能力和職業能力,過去我們提得不夠。這兩個能力可能是未來社會特別需要的素質,也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需要探討的一個方向。
  • 動因體育發揮體育教育特長,培養更多綜合素質過硬的動能少年
    在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指出要「改進中考體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科學確定並逐步提高分值」後,近日,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詳細解讀《意見》的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體育中考要不斷總結經驗,逐年增加分值,要達到跟語數外同分值的水平,並立即啟動體育在高考中計分的研究。」
  • 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縮影。特色課程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青島39中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課程體系,讓每名學生擁有適合自己的課程。 」白剛勳說,青島39中具有海洋教育、藝術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的鮮明辦學特色。學校整合建立了海洋教育特色課程、藝術教育特色課程、傳統文化特色課程。
  • 素質教育,是個什麼東西,你該怎樣理解素質教育
    而後天素養和對先天已成條件的優化提升,就應該是素質教育。二、我們應該怎樣去所謂的素質教育我們應該在對孩子任何一方面提升的時候,要兼顧孩子的其他方面,就像營養均衡一樣。但是營養均衡,也得有主食作為支撐,否則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素質教育也一樣。
  • 媒介素養教育,青少年教育未來的「必修課」
    原標題:提升媒介素養教育水平受疫情影響,全國大中小學師生及教職員工度過了一段難忘的特殊時間。在此期間,教學秩序被打亂,線上教育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廣大師生與網際網路的接觸和使用愈加頻繁。這對媒介素養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從發展趨勢看,未來的教育將越來越依託網際網路資源,互聯互通的網絡及多媒體教育資源必將促進教育極大發展。但也要看到,儘管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理論體系和實踐機制在逐步完善,但青少年網絡素養整體不高,青少年網絡技能、網絡安全、網絡規範等方面認知及能力存在諸多不足。
  • 臨沂這所學校的「未來教育」被《中國教育報》報導
    正是基於上述未來教育理念,全體沂州人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學生未來為本,以人人成才為本,以未來教育為本,走出了一條面向未來的發展道路⋯⋯沂州實驗學校認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也寄託著數以千計的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學校確立了「三大」未來教育目標,為每一名學子的成長成才揚帆導航。
  • 素質教育是公平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是關乎全民綜合素質的教育
    素質教育( Quality Education)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應試教育、唯成績、唯分數的教育環境下,個人認為,加強素質教育並使之落到實處,就是把它作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來抓。
  • 2020山東教師資格綜合素質:素質教育內涵!
    一、素質教育 接下來學習素質教育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以下五方面: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 從素質教育到核心素養:教育進入3.0時代
    近日,筆者搜索「核心素養」的條目,百度上的數字高約240萬,中國知網顯示約100萬條結果。剛剛過去的2016年,學術界和學校層面都紛紛聚焦「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為什麼這麼熱呢?因為它代表了教育改革的未來走向。
  • 特長網:從興趣特長入手,結合教練打造素質教育生態平臺
    然而現在很多學校的素質教育還停留在喊口號、走過場的階段,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生難以堅持體育鍛鍊的原因之一。特長網就從興趣特長入手,欲打造一個具有公益性的素質教育生態平臺。特長網的創始人吳宙琦曾經經歷過一場交通事故,但是因為從小熱愛足球,條件反射地跳出摩託車才有幸死裡逃生,這也讓他對此感慨萬分。
  • 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原標題: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核心素養強調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獲取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教育模式取代知識傳授體系,這將是素質教育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意義深遠。」   「長期以來,對於素質教育的探索,有兩個誤區,一是沒搞清素質教育究竟是一種什麼模式,應該說,素質教育是一種全新的育人模式,而非育才模式,以育才取代育人,在現實中必然導致以應試教育取代素質教育,以考試分數取代人的全面發展;二是將素質教育模式化,而實際上,素質教育沒有固定的模式,基層探索應該是個性化、特色化、多樣化的。」傅國亮說。
  • 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學美術教育革新
    四川省宜賓市女學街小學校 楊靜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為了全面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益,許多課程開始進行革新。因此要牢牢抓住改革的契機,更新傳統小學美術教育的形式和觀念,對小學美術教育革新的方向和思路進行探索,使其符合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關鍵詞:素質教育改革;小學;美術教育一、素質教育改革的特點第一,全面性。通過素質教育的授課,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方位發展,我們國家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特殊教育。
  • 學校向素質教育轉向遇家長「掣肘」:為「敲門磚」學特長
    原標題:為「敲門磚」學特長,功利心會剪掉孩子飛翔的翅膀  新學期伊始,家住楊浦區的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杜女士「狠心」停掉了孩子的書法興趣課,「作業太多,沒有多餘時間和精力」成為她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  如今的學生家長學歷大多較高、素質普遍提升,在內心也認同「提升綜合素質才能讓孩子有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