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一教授說給科學家1-2年時間,一定戰勝新冠病毒

2020-12-11 騰訊網

日前,國際著名病毒學家何大一教授說「社會給科學家們一點點時間,或許一、兩年,會有很多潛在的和創新方案,我有信心科學一定戰勝新冠病毒、取得抗擊疫情全勝!」

誰是何大一教授?(沒錯寫胡大一教授名字?)

1996年何大一教授(David Ho)榮登《時代周刊》年度人物,他抗擊愛滋病的"凱撒大帝"。

何大一教授抗擊愛滋病的「凱撒大帝」

何大一教授是發明治療愛滋病「雞尾酒療法」的著名科學家醫生。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他已是國際著名病毒學家和研究愛滋病病毒的權威科學家。

1990年至今,何教授一直擔任美國亞倫鑽石(Aaron Diamond AIDS)愛滋病研究中心主任,領導愛滋病領域臨床與轉化研究。

今天,他的研究重點迅速聚焦在新冠病毒Covid-19領域,更確切講是全部精力投入到研究抗擊SARS-CoV-2的治療方法。

自從疫情開始,何教授迅速組織了一支15人攻堅團隊,從不同方向研究新冠病毒治療方法,包括從病毒中分離抗體,然後開發新的蛋白酶抑制劑幹擾病毒複製等。

日前何教授接受採訪時說「這次疫情爆發,科學界動員了很多人,是前所未有的壯舉,比抗擊愛滋病疫情大的多得多,更廣泛和全力以赴。」

他就目前一些抗病毒試驗性治療方法,包括研究性藥物和治療方案等,分享了他的看法和預測內容,如下:

1

吉利德的瑞姆西韋(remdesivir)

我個人理解雷姆西韋還是有前途的抗病毒藥

儘管到目前為止臨床試驗數據或同情用藥治療效果,無法完全證明其臨床有效性。我們仍期待幾個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結果,這也是最後驗證它是否有效。」

上周四,WHO無意中洩露了在武漢開展的一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結果。目前的試驗數據並沒有驗證瑞姆西韋治療重症患者有顯著獲益。

但針對新冠病毒感染早期患者接受同情用藥治療顯示有效(這將與中藥抗病毒治療形成PK,國內官媒報導中藥治療早中期患者效果顯著)。

何教授認為病毒感染疾病早期治療可能會增加治癒機率,這是目前已知的臨床治療經驗。

他舉例說治療許多病毒感染,越早效果越好,比如奧司他韋(Tamiflu)治療流感病毒,出現症狀最初48小時內有效。之後抗病毒作用不大。

他也期待NIH主持的瑞姆西韋藥物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該試驗將在5月份出結果。

2

羥基氯喹和氯喹聯合應用

何教授對抗瘧藥標籤外使用的看法是「迄今為止,該藥物治療效果令人印象深刻或否定,唯一造成轟動的臨床試驗是法國科學做的,在減少病毒持續時間方面有一定作用。如果仔細看一下該試驗就會發現說服力並不那麼強。

在疫情開始時,特別在總統「推銷」之前,羥氯喹並沒有被科學家們關注。因為在實驗室研究該化合物是否抗病毒,並沒有很好效果,甚至對病毒沒有任何作用。它對細胞起作用。這說明用藥安全將是首要問題,即除非殺死細胞,否則不可能消滅病毒」。

上周五,FDA警告該藥物臨床應用可能會引起心律失常風險,包括NIH治療指南等都不建議在臨床試驗之外,對新冠病毒疾病患者使用羥氯喹或氯喹加阿奇黴素。

總之,FDA已經告誡臨床醫生「密切監測,不應當在試驗之外應用」。

3

抗類風溼關節炎藥物

何教授說,應用臨床抗類風溼關節炎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患者的思路和方法是合理的。比如說應用IL6-受體抗體阻斷其中的炎症途徑,問題是介入時機是否恰到好處?」

羅氏和賽諾菲在中國也各自開展了臨床試驗測試Kevzara和Actemra 治療新冠肺炎或感染患者,也得到了一些令人鼓舞的數據結果。

遺憾的是在中國的臨床試驗沒有安慰劑對照,問題不僅僅是沒有安慰劑對照設計,而是大多數輕中度患者可以自行康復,無法證明是藥物療效或混合在一起或自己機體抵抗力作用。

唯一能夠證明藥物有療效的研究方法是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

賽諾菲發言人說在美國開展的Kevzara藥物臨床試驗(約1000名患者入組)即將得出初步結果。

羅氏基因研發部發言人也表示他們的臨床試驗在4月初啟動,計劃招募330名患者,預計初夏會有試驗結果。

何氏【冠狀病毒研究】

談及何氏「抗冠狀病毒方法」,何教授希望自己的團隊從康復患者血液中尋找單克隆抗體,預計5月份會有初步發現。

這種方法已有數家企業機構分別採取類似行動,包括Vir Biotechnology、禮來及其合作夥伴AbCellera,Regeneron,Amgen和Adaptive Biotechnologies。

目前中國也有一團隊已經分離出一些非常好的「抗體」。總之,時間會證明一切。

何教授也希望借用治療HIV病毒的方法,採用蛋白酶抑制劑治療新冠病毒。但這不是一個快速方法,找到最佳候選藥可能需要數月時間並且進行迭代改進。

何教授認為最終抵抗新冠病毒感染,需要聯合用藥互補,而且是在症狀出現時使用。

何教授認為找尋出治療新冠病毒的有效藥不是可能不可能的問題,而是時間問題。全社會需要給科學家一些時間,也許不到一年;或一、兩年,肯定會找出治療方案,我堅信「科學最終會成功戰勝病毒的」。

美國科學界專家和醫生們亞歷山大,紛紛抱怨「需要給我們一些時間,至少一年或最多兩年,肯定有辦法治療新冠病毒和搞出預防疫苗來!」

川普總統真的很生氣!他要立竿見影,每年投資上千億美元,這點兒事兒要等一年!

急了!不當總統,當科學家醫生!

sh

全球醫生組織微信平臺

我的醫生資訊超市

所有人都熟知超市,各取所需,拿貨付款走人。若把日用百貨瓜果蔬菜換成資訊產品,就是「資訊超市」了。

領軍 · 人物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變異引起各國恐慌。不必恐慌,人類終將戰勝病毒!
    1、新冠病毒變異引起各國恐慌。英政府稱,英國在直布羅陀發現新冠新變種。12月22日訊,英國政府當地時間21日稱,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部,與西班牙接壤的英國海外領土直布羅陀已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感染病例。白宮考慮對英國入境旅客進行新冠病毒檢測2、不必恐慌,人類終將戰勝新冠病毒!目前為止,天花病毒是死亡人數最多的病毒。
  • 南非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是否更危險?BBC這樣說
    中新網1月6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6日報導,近期,在南非發現的一種新的變異新冠病毒毒株,已傳播到包括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專家們正在緊急研究,希望了解這一變異毒株帶來的風險。對此,BBC刊文梳理了有關這種變異新冠病毒的六個關鍵問題。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7月22日,南非約翰尼斯堡,顧客在一家藥店內選購消毒用品和口罩等防疫用品。
  •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
    美科學家駁斥「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據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報導,美國政府正在開展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調查。福克斯引述消息人士稱,美國官員和情報機構日益傾向「新冠病毒」是源自武漢一實驗室的可能,並稱研製目的並非是生化武器,而是為了彰顯中國在應對病毒的能力已不遜色於美國。
  • 英國科學家研發新冠病毒檢測口罩
    想在無症狀時就檢測出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或許你只需要戴個口罩。英國科學家將測試一種配有3D列印條狀物的口罩,這種條狀物可以吸收佩戴者呼氣中的微小液滴,其中可能帶有細菌或病毒感染的痕跡。將這些條狀物拿到實驗室進行檢測,就可以得出結果。
  • 新冠病毒起源在什麼地方?新結論:不一定都出於華南海鮮市場
    作者:文/虞子期對於新冠病毒而言,如今可以說成為了世界性的話題,科學界都在關注新冠肺炎的發展情況,而根據3月29日俄羅斯科學報指出,在《美國呼吸與重症監護醫學雜誌》期刊上,科學家們又公布了一個重大研究結果,這對患有新冠病毒之後的人來說需要警惕一下,那就是在短期病毒消失後,病毒還會短期存在體內。
  • 黑幕:研究新冠病毒的美華裔科學家被殺疑雲密布,真相或涉美軍!
    作者:十念生1、日前,華人科學家被謀殺新聞同時震驚了中國和美國。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37歲學者劉彬,一位正在研究新冠病毒並且接近「非常重大發現」的美國華裔科學家,突然被爆在家中遇害身亡!頭部、頸部和身體都有致命槍傷!
  • 美國出現首例新冠病毒時間提前!或早於中國……
    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科學家發現,美國和歐洲出現新冠病毒感染證據或遠遠早於首次官方通報的確診病例。 CDC研究組從其中去年12月13日至16日在加利福尼亞、俄勒岡、華盛頓州收集的39份血液樣本中發現了新冠肺炎病毒抗體。 與此同時,從2019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17日期間,在麻薩諸塞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愛荷華州等地接受捐贈的67份血液中也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
  • 5國證實出現新冠病毒的時間早於中國 牛津大學專家這樣說
    日本:2019年初獻血血樣中測出抗體陽性 日本關東甲信越地區,2019年1至3月期間採集的500份獻血血樣中,有2份被判定為新冠病毒抗體呈陽性。 西班牙:2019年3月的廢水中檢出新冠病毒 6月26日,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研究小組發布公告稱,當地2019年3月12日採集的廢水中已有新冠病毒的蹤跡,而西班牙本土直到今年2月25日才報告首例確診病例。
  • 英國新冠病毒新變種:你需要了解的幾個問題
    【歐洲時報12月21日申忻編譯】近日,英國出現新冠變異毒株,導致病毒傳播速度加快。那麼,它是如何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從不存在變成英國部分地區最常見的病毒形式的呢? 圖為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行人佩戴口罩。
  • 日本教授合成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可以人為製造?僅是搭建研究平臺
    真相解讀:近日,一則關於日本科學家成功實現新冠病毒人工合成的新聞在世界各國媒體圈中都引發了廣泛轉載,也給不明真相的廣大群眾帶來了不小迷惑。我國相關機構不是早就對「新冠病毒系武漢生物實驗室人為製造」的謠言進行了鄭重駁斥,怎麼日本科學家又在實驗室成功地合成出了這種病毒,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人為製造的呢?
  • 世衛公布新冠病毒溯源專家組名單!無華人科學家進入
    據英國媒體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10名世衛組織科學家將追蹤新冠病毒的起源,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丹麥、荷蘭、日本、卡達、德國、越南和俄羅斯的流行病學專家、公共衛生專家和動物衛生專家將共同追蹤新冠病毒的起源。
  • 俄羅斯科學家:山羊奶及母乳蛋白或能對抗新冠病毒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RT)報導,新冠病毒對嬰幼兒的影響似乎小於其他人群,俄羅斯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母乳中的蛋白質保護了嬰兒的免疫系統。據報導,俄羅斯科學院基因生物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戈德曼(Igor Goldman)說:「在數百萬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中,我們很少看到嬰兒。」他解釋說,這讓他的團隊有了一個嘗試乳鐵蛋白的想法,乳鐵蛋白是一種通常包含在母乳中的蛋白質,可以抑制細菌和病毒所引起的感染。
  • 美國科學家:戴口罩吧,正常呼吸也可感染新冠病毒
    到目前為止,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和其他衛生機構堅持認為,SARS-CoV-2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較大的飛沫,最大可達1毫米,趁病人打噴嚏或咳嗽時排出。重力將這些飛沫留在1或2米之內,儘管它們會將病毒沉積在表面上,人們可以從表面上沾染病毒並通過觸摸他們的嘴、鼻子或眼睛被感染。但是,如果冠狀病毒可以懸浮在人們呼氣時產生的超細霧中,則保護就變得更加困難。
  • 溫度升高能防範新冠病毒嗎?英國科學家這樣說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英國緊急情況科學諮詢小組文件透露,頂尖科學家考慮建議企業調高恆溫器,因為有「適度」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在溫暖環境中變弱。他們說,有「適度」證據表明,這種病毒在高溫環境下,在固體表面存活的能力較低。與新冠病毒相似的非典病毒被發現也是如此。SAGE表示,對於改善通風條件不可行的企業來說,這可以是一個選項。一名科學家解釋說,病毒在較高溫度下變弱的原因是,病毒的分子隨著吸收的熱量增加而四處移動。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的重大弱點竟然是TA|俄羅斯|新冠病毒|...
    今天是2020年8月12日,星期三,歡迎來到健康界早報時間,一汽-大眾奧迪邀您共同關注全球醫健新鮮資訊!(中國新聞網)【世衛組織: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達19936210例】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日10時(北京時間16時),全球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16033例,達到19936210例;死亡病例增加4268例,達到732499例。(新華網)
  • 新冠病毒到底哪來的?科學界的幾種說法
    今年2月,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刊出一份來自八個國家的27名科學家的聯署聲明,指各國科學家分析新冠病毒基因組,得到「壓倒性」的結論,認為新冠病毒和其他新興病原體一樣,源於野生動物,強烈譴責新冠病毒非自然起源的陰謀論。
  • 《細胞》:新冠病毒太奇特了!科學家對比新冠病毒與其他常見呼吸道...
    新冠病毒真是太奇怪了!根據《細胞》雜誌近期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科學家將新冠病毒與常見的呼吸道病毒進行了對比,發現了新冠病毒的大秘密。在體外研究、動物實驗和人類患者中,新冠病毒都表現出了一種奇特的、十分不平衡的免疫特徵——在1型幹擾素和3型幹擾素水平極低的同時,趨化因子和IL-6高表達[1]。這也就意味著,新冠病毒的感染使得宿主的先天抗病毒免疫降低,但同時卻促進了大量的炎性細胞因子產生。
  • 新冠病毒源自哪裡?歐美病例早於中國!
    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新發現證實了其它研究,將疫情開始的時間從2月底往前拉到2019年秋季,當時在義大利北部城鎮科多諾(Codogno)發現了歐洲大陸的首批病例。
  • 新冠病毒源自中國?別讓虛假信息也跟著「大流行」
    現有科研證據顯示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由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圖蘭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期刊《自然·醫學》發表文章說,科研證據顯示導致新冠肺炎疾病的新冠病毒是自然進化的產物,而不是實驗室合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