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歡的聲音朗讀喜歡的文字 沃閱讀上線「AI留聲機」

2021-01-08 網易新聞

2020-09-24 11:15:00 來源: 商訊

舉報

9月24日,沃閱讀APP正式上線智能音頻產品「AI留聲機」。「AI留聲機」具有音頻錄製、個性化音色採集、AI變聲、TTS導讀、音色下載分享、設置炫鈴振鈴等功能。用戶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沃閱讀APP,使用「AI留聲機」錄製、採集多樣化聲音;然後通過AI語音技術、人工智慧變聲技術定製屬於自己的語音,開啟新的聲音玩法。

沃閱讀「AI留聲機」是融合AI語音識別、智能語音訓練合成、AI語音導讀功能等相關技術,充分將個性化聲音定製服務和優質閱讀內容進行整合打包的一款AI智能音頻產品。該產品充分利用5G和AI大數據運算能力,相比傳統留聲機增加了社交屬性、覆蓋多應用場景,滿足了用戶對個性定製化音色的使用需求。

「親情、個性化、有趣味的聲音體驗,與傳統的、標準化的商用合成路線是完全不同的,具有效果好、有親切感等新的特點。可能會為我們打開一個全新的領域。」沃閱讀相關負責人介紹,個性化的聲音,與用戶的生活、工作、出行等重要場景結合,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例如在家長忙碌無法陪伴孩子的情況下,用戶可以通過沃閱讀「AI留聲機」定製個性化語音,復刻家長自己的聲音給孩子講故事,增強親子熟悉度。

事實上,在沃閱讀AI留聲機在有聲閱讀場景中,用戶不僅可以使用家人朋友或自己的聲音,朗讀文學作品,給自己和家人更多的陪伴;用戶還可以使用如明星、老師、主持人、動畫片主角、名家聲優等有特點的音色朗讀文學作品,增加閱讀和收聽行為的個性化、趣味性。「將聲音角色及關係體驗與文本信息相互結合,對用戶來說可以獲得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這也是這款AI留聲機獨特的個性化魅力。」沃閱讀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文來源:商訊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好文字值得大聲朗讀
    聽故事,是孩子閱讀的起點,但賀超坦言,當一個孩子有了自主閱讀能力,對於聽就沒那麼痴迷了。與聽一起被忽略的,自然還有讀。張維娜也承認:「從理性的角度,小孩子朗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字內容,成人往往通過默讀就能很好地理解,漸漸就不怎麼去朗讀了。」
  • 小狗也喜歡聽留聲機?「勝利」唱片商標背後有個動人故事
    作者 ▌劉景文弗朗西斯的畫作:《它主人的聲音》說到小狗和留聲機的唱片商標,還有一段感傷而美麗的故事。麥克·波洛是英國布里斯托市王子劇院的舞臺布景設計師,退休後來到倫敦,那裡有他的弟弟弗朗西斯。弗朗西斯知道麥克喜愛時髦玩意,當時美國人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和唱筒(早期的唱片是圓筒形的,棕蠟製成,也叫蠟筒)上市不久,麥克就買來器材灌錄了自己的聲音——一段莎士比亞戲劇的臺詞。弗朗西斯帶走了留聲機和唱筒,也抱走了小狗尼帕。一天,弗朗西斯播放哥哥的錄音,小狗「噌」地站起來,循聲而至,發現聲音是從留聲機喇叭裡發出來的。尼帕湊近嗅了嗅,歪著腦袋守候在喇叭前。
  • 留聲機——收藏的絕非時間,還有歲月的聲音
    聲音中帶著發動機轉動時的抖動,有唱針划過唱片的聲音,同時還有那個時代特有的娓娓道來的語速。從中傳出的聲音是三維立體的,在空氣中勾勒出它的形狀和色澤,宛如一個美豔的明星就在你面前歌唱。從此,人們用留聲機記錄了歷史中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語音實況,可稱之為存世的時間艙。一百年多年過去了,留聲機早已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這些經過時間打磨的聲音機器卻成為了收藏家的寵兒,彰顯其不朽的魅力。
  • 淮北廣電|朗讀時間·我喜歡
    你最近朗讀了嗎?      歡迎加入我們  參與電話:0561-2336733   淮北廣電|朗讀時間·「黑貓警長」不在家淮北廣電|朗讀時間·放飛中國夢淮北廣電|朗讀時間·父母——我的啟蒙老師>淮北廣電|朗讀時間·世界偏愛讀書多的你監製/耿豔秋  播音指導/陳曦 合成製作/姚靜 祖君  微信編輯/丁偉 徐雯★★★★★《朗讀時間》是淮北市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FM94.9 AM1431)開辦的一檔文藝類節目,每期時長五分鐘左右,播出時間為9:
  • 文字可以用來聽 iOS文本朗讀應用四款
    各位喜歡閱讀的網友是不是跟小編一樣有同樣的念頭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各位可以看看小編推薦的這幾款iOS應用,它們是幾款文本朗讀應用。    應用推薦一:Speak it!     該應用分為iPhone和iPad兩個版本,售價都是1.99美元。
  • 手指閱讀器能朗讀掃描文字 手指閱讀真省事
    目前,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最新研製一種「手指閱讀器」,當手指佩戴一種類似大號戒指的裝置時,能將手指指向列印頁面或者數字屏幕上的任何文字,通過人工合成聲音大聲朗讀出來。手指閱讀器裝配著小型相機,能夠掃描文字。目前該裝置存在與觸控螢幕使用相關的缺陷,當手指離開觸控螢幕,移動至文字時,手指閱讀器就難捕捉到這些單詞。
  • 物理老師演示紙杯留聲機走紅 紙杯留聲機什麼原理目的是什麼
    近日,一位江西贛州的中學物理老師演示紙杯留聲機在網上走紅了,不少網友都紛紛為這位物理老師點讚。這紙杯留聲機是什麼原理呢?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 「文本朗讀」的聲音是能改變的,看看改變「文本朗讀」聲音的方法
    我們在剪輯視頻時,添加好文字之後,有時候會用到「文本朗讀」功能,但是系統默認的聲音,有時候我們會不太滿意,這時候我們可以對文本的聲音進行改變,視頻剪輯時怎樣改變文本的聲音,以剪映為例,一起來看看吧。
  • iTunes新增「朗讀版」:文字新聞可以聽了
    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蘋果正計劃將主流媒體網站的新聞報告和文章轉換為音頻播客,這種新格式被稱為「Spoken Editions(朗讀版)」。「朗讀版播客」將文字版新聞轉換為語音版,方便顧客收聽自己喜歡的新聞網站。
  • 以閱讀觸及心靈 建投書局「聲音治癒師」正式亮相
    今天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朗讀活動在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舉行,來自於各行各業的愛書者們在黃浦江畔致愛閱讀,溫暖發聲。而來自東廣新聞臺的「聲音治癒師」們更是讓讀者們耳目一新。  多元形式推廣閱讀  基於推廣閱讀、呼籲更多人回歸紙質書籍的願望,2018年建投書店公司全新打造的朗讀品牌項目「愛·讀」近日正式上線,包含親子閱讀、線下朗讀活動和公益閱讀三個主要板塊。
  • 「牧野存經典 衛水流書香」 河南師範大學首屆朗讀大賽「遇見文字與聲音之美」活動圓滿結束
    「遇見文字與聲音之美」活動圓滿結束      河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致力於推動全民閱讀,為了培養讀者閱讀興趣,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引導讀者感受閱讀、參與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品位,河南師範大學圖書館聯合超星集團河南分公司舉辦了「牧野存經典 衛水流書香」河南師範大學首屆朗讀大賽「遇見文字與聲音之美」
  • 朗讀、默讀、視讀——高效閱讀的關鍵是什麼?
    後來就跟練功一樣,用各種暗示、正念來壓制腦子裡面跟著讀的欲望,強行不讓自己默讀。到今天,很慚愧,沒練成。我讀過的書也不少,閱讀速度自認為還是蠻快的,兩三百頁的專題研究,有時候一個下午就讀完了,腦子裡面也有了一條線或者一個大綱,但真在讀的時候,我還是在默讀,腦子裡還是不由自主地發出聲音。
  • 感受聲音的美好:每天朗讀或朗誦一篇經典詩文吧
    在以上所談及的大量優秀作品中,有許多經典作品、精彩篇章值得我們反覆欣賞和品味,而欣賞和品味的重要方式就是朗讀和朗誦。我們知道,人類學習語言的一個重要方式是模仿。一個兒童從出生時起就開始用耳朵「聽」大量的活的語言素材,當他的發聲器官發育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們開始說話了!
  • 人類記錄聲音的歷程——從留聲機到數字信史時代!
    美國科學家曾成功地將1878年錫箔上記錄的聲音傳輸到計算機上。這段錄音是用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錄製的。雖然聲音嘈雜,只持續78秒,但這是現代人能聽到的最古老的可播放錄音,也是歷史上第一次錄製的音樂表演。錄音,顧名思義,記錄過程被記錄在介質上。
  • 出門問問「魔音工坊」重磅上線 高效實現文字轉語音
    近日,人工智慧公司出門問問重磅上線AI音頻內容生產一站式解決方案——魔音工坊,用戶能夠高效便捷地以AI語音技術模擬特定真人配音,進行AI音頻內容創作。音頻消費高速增長 真人錄音痛點繁多隨著5G時代的全面來臨,音頻內容消費在近年持續增長。隨時隨地以「聽」的方式獲取聲音陪伴成為了更多用戶的選擇。
  • 讀書:讓文字一個一個從眼前走過
    讀:看著文字念出聲來。朗讀:清清楚楚地高聲讀誦。相較於速度而言,看快於讀,因為看只是眼睛的動作,讀,卻要心眼口統一到位才行。而朗讀,更是蘊含了音調和韻律。我喜歡從作者介紹,從序開始,手裡轉著筆,一個字一個字往下看,看到覺得有意思的地方,要用波浪線劃出來。如果沒看明白,或者說分心了,需得再回頭看。但如果書看完了,是很難讓我再看第二次的。記憶裡我翻過幾遍的書很少,《基督山伯爵》《傲慢與偏見》《簡愛》和《飄》,也只有這幾本看過兩遍以上。
  • 人工智慧教程系列二:文字朗讀
    文字朗讀是最基礎的人工智慧插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例如排隊叫號,車站報播等等,包括比較智能的機器人,與人的語音交互,都是通過文字朗讀進行實驗的。文字朗讀作用就是:講文字轉換成語音,本文字朗讀插件,除了支持中文朗讀,還支持其他各國語言朗讀。
  • 用聲音傳遞寬窄哲學 人文系列書籍《寬窄之道》上線喜馬拉雅
    春風拂面是一種聲音,細雨潤物是一種聲音,桃花盛開是一種聲音。總有一種聲音,等你風雨歸來,瞭然於心;總有一種聲音,讓你流連忘返,心情蹁躚。我真誠地認為,這本書非常適合青年人閱讀。我記得曾經有一個問句在社會上引發很大反響:人生的路,你為何越走越窄?在《寬窄之道》中,有一篇文章的回答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窄到極處就是寬。現在年輕人競爭壓力很大,讀一讀《寬窄之道》這本書,能獲得不少啟發,甚至找到開啟人生新篇章的靈魂之鑰。」
  • 小學生朗讀課文怎麼讀才有用
    小學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小學生朗讀背誦課文,每每走到小學旁都會聽到孩子們嗚哩哇啦讀書的聲音。朗讀是小學教學活動的標配,那怎麼讀才有用、有什麼用呢?朗讀還能怎麼讀,讀出來,發音準確不就行了,是啊,大家都這麼認為,孩子們也毫不吝嗇嗓門外頭晃腦的朗讀,看著都感動,這樣是不是就夠了?著名教師餘映潮說「朗讀,不僅僅是出聲地讀,不僅僅是大聲地念書,不僅僅只是一種基本技能的訓練活動,它更是強調品味感受的閱讀活動,是充滿詩意的文學活動,也是豐富細膩的情感活動。」
  • 用聲音追夢想 「追夢,青春正當時」朗讀者活動舉行
    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