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生前所在團裝備國產新型三代戰機 屢創紀錄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寫在前面

  水面,新型驅護艦劈波斬浪;水下,一艘艘潛艇悄然遊弋;空中,鐵翼戰鷹翱翔海天;陸地,兩棲戰車疾馳如風;高山,觀通雷達全時運行;遠洋,護航艦艇各司其職……

  海軍部隊類型多樣,兵力分布廣泛,任務千差萬別,主題教育活動究竟該如何開展?他們在教育方法上不搞一刀切、一鍋煮,而是緊密結合部隊特點和任務實際,指導各級分層分類、因時因地開展教育;在教育內容上著力解決基層部隊在推進轉型建設、培育新一代革命軍人中存在的重難點問題,進一步強化官兵走向深藍的責任擔當,提高主題教育活動質量效益。

  編鐘之所以能奏出優美旋律,在於有著「宮、商、角、徵、羽」5個音階。不同類型部隊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也應該像叩擊編鐘那樣,應節發力、五音協奏,這樣才能奏出最美妙的和聲。

  北海艦隊綿陽艦——

  沉舟側畔叩問責任擔當

  「嗚——」

  駛過北洋海軍折戟沉沙的黃海某海域,綿陽艦汽笛長鳴,向甲午海戰犧牲將士致敬。官兵們在甲板上脫帽肅立,垂首默哀。

  這一聲,如同警鐘般撞擊著每個官兵的心靈。

  「銘記甲午國恥,苦練打贏本領,用強大實力捍衛祖國的藍色國土,絕不讓屈辱的歷史重演,這是共和國水兵的使命和責任!」該艦機電部門電工班班長高維周感慨萬千。

  綿陽艦駐地靠近甲午古戰場,艦艇出入港總要經過那片曾經被鮮血染紅的海域。悠悠黃海歷滄桑,甲午風雲故國殤。那段屈辱歷史,成為該艦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的鮮活素材。

  鳴笛默哀,是該艦組織的「勿忘甲午國恥,獻身強軍實踐」主題實踐活動中的一項內容。目的,是讓官兵從民族屈辱史中認清「落後就要挨打,圖強才能振興」的道理,認清當前並非風平浪靜的海上安全形勢,認清建設海洋強國的使命和責任。

  他們注重用好用活航程中蘊藏的豐富教育資源:通過重要海峽海域時,為官兵講形勢、講責任;跨越領海基線時,組織海上升旗儀式和「走向深藍、勇闖大洋」宣誓活動;靠港補給休整時,組織「祖國·道路·責任」大家談,引導官兵萬裏海疆寫忠誠。

  「對照戰鬥力標準,我們的戰備訓練還有哪些短板要補齊?自己的專業技能還存在哪些不足?」隨著主題教育的不斷深入,全艦官兵在捫心自問中不斷增強備戰打仗的責任感緊迫感,大家自覺從難從嚴從緊訓練,扎紮實實把課目訓全、內容訓實、時間訓夠、質量訓好。

  責任記心間,使命扛肩上。3月上旬以來,綿陽艦連續執行戰備巡邏、海上警戒等任務,聯合潛艇、航空兵開展複雜條件下跨海區對抗訓練,出色完成了區域防空反導、艦機協同反潛等10餘個課題演練。

  東海艦隊368潛艇——

  身邊典型撥動官兵心弦

  人們常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在「百人一桿槍」的潛艇上,官兵「看」得最多的是朝夕相處的兩位主官——他們既是「龍宮」的掌舵人,又是大家的身邊榜樣。

  368潛艇艇長華明,入伍24年來,從一名潛艇兵幹起,歷經4型潛艇7個崗位,每年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潛伏」在深海大洋,創新戰法訓法20多項,是海軍十傑青年、全軍學習成才標兵,兩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五四青年獎章。難怪許多官兵把他視為偶像。

  主題教育中,368潛艇黨支部把學好用好身邊典型作為重要抓手,用典型立起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樣子,讓官兵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不用說,華明就是一本當之無愧的「活教材」。

  前不久,華明給官兵作了一次專題授課,講述支隊創業發展史和千裡挺進遠洋、水下突破封鎖等傳奇故事,並深情回憶前年習主席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對官兵提出的殷切期望,讓大家在感受習主席深切關懷中強化爭做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思想自覺。

  「在不見陽光的海底,我們依靠忠誠的靈魂指引航程;在生死一線的邊緣,我們憑藉過硬的本事接受考驗;在敵我較量的險局中,我們有戰鬥的血性;在義利得失的取捨上,我們有軍人的品德……」在華明引導下,官兵們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我要像艇長那樣,做一把無形的利劍。只要黨和人民一聲令下,隨時亮劍大洋,堅決擊潰來犯之敵!」該艇結合軍事鬥爭準備、戰備遠航等任務,開展「向艇長看齊」「為打仗當兵、為強軍盡力、為取勝苦訓、為責任奉獻、為成長學習」等實踐活動,官兵都表示要把爭做新一代革命軍人的要求融入戰位、體現在圓滿完成任務上。

  南海艦隊某航空兵團——

  萬裏海空續寫忠誠新篇

  這是個「了不得」的海軍航空兵團——裝備國產新型三代戰機,多次完成重大任務,「海空衛士」王偉是該團飛行員的傑出代表,堪稱南海方向一支空中勁旅。

  團政委劉洋介紹說,他們駐守南海前哨,如何傳承「飛行萬裡不迷航」的忠誠基因,一直是該團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主題教育中,該團以強軍目標為指引,以爭做新一代革命軍人為航向,引導官兵把升華靈魂放在首位,牢牢把住思想「總開關」,重點解決「為誰飛、往哪飛、怎麼飛」的問題,將忠誠基因融入每名官兵血脈。

  他們廣泛開展以忠誠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組織官兵在值班機庫、維護一線宣誓籤名,開展「夢想·責任·奮鬥」徵文活動,引導官兵胸懷強軍夢想、立志建功軍旅,堅決做到「戰鷹我指揮,我聽黨指揮」。

  「祖國為我插翅膀,我為祖國守藍天。我能夠從一名農村孩子成長為許多人眼裡的海天驕子,都是黨和部隊培養的結果,即使飛得再高再遠,也不能偏離黨指引的航向。」該團主題教育網頁上,一名飛行員在題為「翅膀硬了往哪飛」的帖子裡這樣寫道。

  與此同時,該團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激發飛行員投身改裝訓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雖然改裝訓練強度高、任務重、壓力大,但飛行員個個精神抖擻,毫不退縮,始終保持衝鋒姿態和強烈的臨戰意識,不斷加快改裝訓練步伐,提前3個月完成首批改裝任務。

  這段時間,飛行大隊專門成立任務「尖刀組」,飛行員面對複雜環境和高難任務挑戰,密切協同、連續奮戰,先後完成最大強度出動、下半夜飛行等實戰化課題,創下新型飛機首次使用某型新設備等多項紀錄。

  一連串成績面前,一級飛行員鄧仁波難掩興奮:「強軍目標指引飛行航向,我們續寫忠誠新篇、打贏未來空戰的信心更足了!」

  第19批護航編隊——

  動中抓教貫穿任務全程

  4月6日的亞丁灣並不平靜,海灣北部的葉門戰火瀰漫。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3艘軍艦同時在橫亙1000多公裡的海域內展開緊急行動——

  臨沂艦從葉門荷臺達港撤離83名中國和斯裡蘭卡公民,沿紅海向南航渡曼德海峽;微山湖艦搭載10名中外撤離人員,從索科特拉島向阿曼塞拉萊港進發;濰坊艦則從吉布地附近海域出發,執行某批次護航任務。

  幾天後,3艘軍艦全部圓滿完成任務。此時,護航編隊已在亞丁灣海域戰風鬥浪將近4個月,且接連緊急完成3批撤離在葉門中外公民任務,但官兵們始終保持著高昂鬥志和連續作戰的過硬作風。

  「這充分說明,我們『動中抓教』抓在了點子上,抓出了成效,促進了護航、撤離人員等各項任務的完成。」編隊政委夏平介紹說。

  相對平時的岸港駐泊,艦艇遠洋護航期間有許多新情況,比如,編隊3艦遠離祖國,且多為單獨執行任務,相距近則幾十海裡、遠則幾百海裡,每月連續航行20多天;艦艇空間狹小,數百名官兵分布在上百個艙室、300多個戰位上,等等。可以說,人員難集中、時間難保證、大課難落實、活動難組織的問題十分突出。

  主題教育中,怎樣解決這些矛盾問題?編隊著眼遠洋護航任務特點,堅持在整體推進中靈活實施,在繼承傳統中創新手段,化整為零搞教育,見縫插針抓落實,做到航行一路、教育一路、提高一路,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遠航教育方法模式。

  他們建立了編隊、各艦、艦上各部門三級教育聯動機制,全程開展微課堂、微媒體、微論壇、微創演「四微教育」。把強軍目標的精髓要義印成口袋書,讓官兵隨記隨學、入腦入心;以培養新一代革命軍人為主題,把教育分解成32個小話題,在艙室裡、在戰位上組織小範圍討論交流……一系列「短平快」的動中抓教舉措,有力激發了官兵在遠海大洋「學習踐行強軍目標,做新一代革命軍人」的內在動力。

  海軍陸戰隊某團——

  兩棲精兵再添英雄膽氣

  「王聞強,這次『龍虎榜』又被你佔了,下周不把你擠下來,我自罰一個武裝5公裡越野!」「來吧,有本事你儘管來挑戰,我必須『一佔到底』!」

  這是記者4月中旬在海軍陸戰隊某兩棲裝甲團訓練場邊看到的一幕場景:戰車一連兩名戰士誰也不服誰,在訓練間隙就「叫上了板」。

  「鐵甲精兵龍虎榜」,是該團為激發官兵血性在各連隊組織的訓練尖兵評選活動,設有「訓練標兵」「進步之星」「拼搏之星」等評選項目,榜單每周更新一次。

  兩棲精兵擔負著跨海攻堅、殺出血路的特殊使命,官兵們在未來登陸作戰中將面臨短兵相接、灘頭浴血的殘酷考驗,沒有一股子血性膽氣,何以擔此重任?主題教育中,這個團把新一代革命軍人標準與單位特有的「陸戰猛虎」精神和「鐵甲先鋒」文化融合凝練,大力培樹官兵敢於刺刀見紅、勇於殺出重圍的血性膽氣。

  在團裡舉辦的「新老陸戰隊員共話軍旅人生」懇談會上,首任「猛虎連長」許高才、先後駕駛過3代4型裝甲車的「特級駕駛員」陳百照、戰士王健等5名新老陸戰隊員被請上了講臺。

  王健入伍之初體質並不好,用新兵班班長的話說就是「病懨懨的」。但他有種不服輸的勁兒,當兵4年拼了4年,硬是從訓練成績排行榜隊尾一路追到了隊首。不久前,他參加南海艦隊特種作戰技能比武,獲得綜合成績第三名的佳績。

  身邊人身邊事最具感染力。懇談會上,新老陸戰隊員通過回顧陸戰隊戰鬥歷程,講述在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演習演練等重大任務中的難忘經歷,交流勇闖難關、戰勝自我的體會心聲,引導官兵弘揚傳統、履行使命,傳承陸戰隊員不怕死、能戰鬥、敢衝鋒的血性因子和英雄膽氣。

  「奔跑吧,兄弟!」聽了王健成功「逆襲」的故事,官兵個個熱血沸騰,踴躍投入「十佳鐵甲勇士」「優秀射手」「優秀偵察員」「紅旗車長」等標兵評選活動中。時隔不久,團裡組織陸戰專業比武集訓,官兵一舉刷新7項團紀錄。

  海軍司令部某發信臺——

  大山水兵放飛深藍夢想

  「作為深山裡的通信兵,馳騁大洋的夢想離我們太遙遠了……」

  這個話題,一度讓駐紮在大山深處的海軍司令部某發信臺官兵頗為「糾結」:儘管他們也身著水兵服,卻無緣見到大海,體驗不了艦艇兵中流擊水的豪邁。從小嚮往大海的大學生士兵陳海林告訴記者:「這裡除了石頭還是石頭,連大一點的水坑都難找。」

  戰士思想有疙瘩,教育就得有辦法。

  主題教育活動展開後,該臺緊貼官兵所思所想,用深藍夢想聚氣凝神,用崗位職責明志立人。他們在政工網上開闢「海軍建設新動態新成就」專欄,將新型艦艇列編、航母出海訓練、編隊遠洋護航等鮮活事例及時納入教育課堂,激發官兵當海軍、幹海軍的光榮感自豪感。同時,結合學習林文虎、麥賢得等前輩英模和372潛艇等英雄群體事跡,堅定人民海軍忠於黨的信念意志,振奮捍衛祖國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的昂揚鬥志。

  與此同時,臺領導深入各班排和執勤戰位,圍繞「保障崗位是不是一線」等話題開展群眾性討論,在你一言我一語中強化官兵「小崗位連著大使命、小報碼連著大戰略」的意識。近期,臺裡還舉辦了「大山大洋緊相連」演講比賽、「大山水兵深藍夢」DV訪談等活動,讓官兵暢談使命認識、感悟肩頭職責。

  「戰艦之所以能夠駛向深藍,可靠的通信保障是必要條件之一。沒有你們在大山深處的默默堅守,哪有我們在遠海大洋的劈波斬浪?」

  主題教育中,該臺以「並肩攜手闖大洋」為主題,邀請北海艦隊某部官兵來此共話值勤心得、互學建設經驗、分享遠航體驗。座談中,艦艇戰友的一席話,讓該臺官兵體會到堅守的價值,進一步強化了「山海相連、龍宮信使、烽火傳令」的責任擔當。

  「我要做大山裡一朵最絢爛的『海浪花』!」一系列活動讓陳海林重新校正了價值坐標。(李因興 冉紅斌 本報特約記者 李 唐)

相關焦點

  • 英雄王偉生前所在部隊精銳盡出!近百架次戰機,發射數千枚雷彈
    殲11B超低空突防參加打靶訓練的這支部隊正是海空英雄王偉烈士生前所在部隊,遙想17年前的4月1號,王偉同志駕駛著殲-8Ⅱ這麼一款二代戰機對陣低空低速的E-P3偵察機,由於殲-8Ⅱ低空操控性能極差,飛行員王偉在執行針對E-P3
  • 王偉生前所在部隊演練空中大戰,發射數十枚霹靂-8飛彈
    不過,眼尖的朋友可能發現了,這不是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嗎?當年王偉所駕駛的戰機是殲-8Ⅱ,還是我國的二代機,如今,已經換裝殲-11BH,屬於三代機了。還是先回顧一下難忘的南海撞機事件。2001年4月1日,美國EP-3E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鬥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裡(110公裡)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鬥機墜海,飛行員王偉跳傘下落不明,後被確認犧牲。而美國軍機則未經允許迫降海南島陵水機場。
  • 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犧牲,曾是王偉生前所在部隊一員
    如鷹擊長空,似飛鯊蹈海……夏日的渤海灣畔,巨大的轟鳴聲中,一架架殲-15艦載機風馳電掣,頻繁起降。「飛參記錄表明,從戰機報警到跳傘離機的4.4秒裡,張超的動作是全力推桿到底。」戴明盟說,張超肯定知道,殲-15飛機系統高度集成,發生電傳故障,第一時間跳傘才是最佳選擇。生死關頭,張超卻做出了一個「最不應該」的選擇……那奮力一推,是他意圖制止機頭上仰,避免戰機損毀的最後努力。
  • 我軍研發成功飛行員海上救生新型裝備(組圖)
    一架新型戰機在某海域「失事」,飛行員拉動跳傘開關。就在傘花綻開的瞬間,海上救生包自動打開了。救生船開始自動充氣。救生電臺隨即自動啟動並發出求救電波。接到求援信號後,救援直升機在搜索定向機的引導下,很快將跳傘後落入海中的飛行員救了上來。  這是我飛行員海上救生新型裝備的一次成功演練。
  • 81192王偉個人資料照片生前事跡追憶
    為捍衛祖國領空,飛行員王偉駕駛戰機與美軍偵察機相撞,不幸罹難,編號81192的戰機,再也沒能返航。19年前,中國軍人開著並不先進的飛機,以生命為代價喝退來犯之敵。19年間,中國國防力量每一天都比過去更強大!81192,請返航!祖國強大了,我們來接你回家。
  • 「20系」戰機全換國產航發,五代機年產將破百
    對此,不少人發出感嘆:"我們何時能做到年產百架五代機?"而今,這一期盼已久的目標,終於近在眼前……日前,"空軍在線"證實,最新生產的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已配備了新型渦扇-10發動機,鋸齒狀噴口與俄制發動機截然不同。
  • 中國軍方研製飛行員新型的海上救生裝備紀實
    一架新型戰機在某海域「失事」,飛行員拉動跳傘開關,就在傘花綻開的瞬間,由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研製配套的海上救生包自動打開、救生船自動充氣,救生電臺自動啟動並發出求救電波。   據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所長盧志平、政委張向陽介紹,經過數次不同海域的試驗,證明該新型海上救生裝備完全滿足新型戰機飛行員海上救生要求
  • 媒體:王偉生前所在部隊海航9師某團已入駐南海永興島機場
    媒體:王偉生前所在部隊海航9師某團已入駐南海永興島機場 魯寧/看看新聞網 2016-10-23 15:33 來源:澎湃新聞
  • 海空衛士王偉墓前19年來鮮花不斷,今年有人送來殲20模型
    沿著平緩的山路一路而上,曲徑通幽,看到「功勳苑」石碑後,排在最前面的第一個墓地,就是王偉的烈士墓。松柏之間,挺立著一尊王偉的銅像,身著飛行服,左手託飛行帽。銅像身後,是一塊高2米多的黑色石碑,形狀很像他生前駕駛的戰鬥機的尾翼,上面刻著「海空衛士:王偉」,還有一行數字:1968—2001。
  • 300架3.5代戰機服役,我主力戰機實力已僅次於美國
    但具體到空軍現役主力裝備方面,由於前面主力基本還是3代中期型戰機,空空飛彈也基本是3代中期水平,所以在主力戰機性能方面還落後於歐洲幾個強國(主要裝備颱風、陣風等3.5代戰機,擁有4代格鬥彈),甚至相對於日、韓、新加坡等國也不佔優勢(裝備F-15E的較新型號或擁有4代格鬥彈)。雖然我們數量比別人多不少,但由於性能方面的差距,說我們比別人強,總還是有不少人有意見的。
  • 中印兩國幾乎同時啟動國產三代戰鬥機工程,為何結果迥異?
    近期,一則有關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製造的光輝(Tejas)輕型戰機(LCA)的新聞又引起關注。印度空軍2005年向HAL訂購的40架光輝戰機,如今卻只交付了4架。與之鮮明對比的是,比LCA還略晚啟動的中國殲-10戰機早已枝繁葉茂,並實現了向三代半的升級。
  • 屈指可數的第五代戰機,去年剛剛裝備
    在抗戰時候,前期精銳部隊裝備的是德國的軍械、後期裝備的是美國的軍械,而空軍是靠華僑的捐款組織的,海軍的艦艇也是購買自外國的,當時的軍隊除了一腔熱血之外什麼都沒有。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終於取得了勝利,如今過去70多年,雖然抗戰造成的損傷依然還在,但是當初的差距已經沒有了。
  • 2019十大最受歡迎的國產武器,殲-20未能擠進前三
    (約佔5%)、長劍-100巡航飛彈(約佔5%)、轟-6N國產新型遠程戰略轟炸機(約佔4%)。但稍稍有點奇怪的是,一直備受大家喜愛歡迎的殲-20,竟然沒能擠進前三。只能說這次的「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中國研製的國產武器太給力了,連殲-20都只能排到第四,能毫無爭議的穩坐排名的也就只有山東艦了。
  • 該國宣布所有俄制戰機退役,裝備全面中國化,巴鐵都羨慕
    當前,我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研發的梟龍戰機,巴基斯坦已裝備150架左右,將來很可能裝備250-300架。我國和巴基斯坦也已下定決心把它推向國際市場,東南亞的緬甸買了12架,馬來西亞也有意向。而且非洲的奈及利亞不僅願意購買,甚至想讓本國空軍所有的俄制戰機全部退役,換成完全中國化的梟龍,這樣的大手筆真的讓巴鐵羨慕不已。目前,中巴合作的「梟龍」戰機已達到國際第三代機的水平,雖然與主流三代機還有一些差距,但價格便宜,主要針對第三世界國家,目前每架售價約1500-2000萬美元。
  • 日媒:日本的第六代戰機,可以讓中國空軍無法前出太平洋
    作為美國的盟國,最首要問題是研發獨立的、屬於本國的國產軍事裝備,擺脫對美國武器的依賴。在軍事上不受制於人。才能夠更好地獲得政治、經濟獨立。許多老牌工業國家都認為,在21世紀中葉,載人隱形戰鬥機是決定性的武器系統,為奪取制空權有巨大作用。歐洲國家如此,亞洲相關國家也並不例外。
  • 國產垂直起降迎突破!075或要加裝?「鷂式戰機」還有價值嗎?
    但是,當我國真正獲得了「鷂」式戰機後,並沒有對它進行仿製,也沒有以「鷂」式戰機為基礎研製一種國產的垂直起降戰機,而是選擇把它放在博物館裡展示。為什麼會這樣呢?BAE公司聯合重大改進的產物,美國的AV-8B型飛機被稱為AV-8B型,在1985年才投入使用,與第一代「鷂」型飛機相比,該飛機採用了全新設計的複合材料超臨界機翼,座艙提升了更多的視野,作戰半徑達到300海裡,比第一代「鷂」型增加了100海裡,翼下6掛,可裝載4噸飛彈,炸彈,幾乎翻倍,英軍的改進型叫GR5/GR7,最後一代叫GR9。
  • 阿根廷曾在德國專家幫助下造出國產戰機,最後卻跑去買美制飛機!
    最近幾年位於南美洲的阿根廷時不時會傳出要採購新型戰機的消息,但是由於經濟問題留給阿根廷的選項可能並不是很多,其中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梟龍戰機也算是一個熱門。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在二戰結束後阿根廷曾有機會製造出本國的噴氣式戰機,可是由於阿根廷自身原因錯過了發展國產戰機的最佳時期,如今也只能從他國採購了。
  • 最新世界十大戰機排行榜 中國三款戰機上榜
    其中美國《軍事航空與航天電子網站》還評選出世界十大戰鬥機排行,中國有殲-20,殲16,殲-10C三款戰機榜上有名。在2015至2016年度,世界戰鬥機生產能力和技術正在迅速擴散,目前全世界具備戰鬥機生產能力的國家已經超過25個,但研製戰鬥機的能力正在向幾個主要航空強國聚集。由於先進戰鬥機研製需要強大的技術能力和國家實力,研發第五代戰鬥機已經成為極少數先進國家的「貴族」運動。
  • 數十億重金砸下,13億人口大國下定決心,要造300架國產戰機
    而除了美國之外,俄羅斯、中國等也從未停息發展國產戰機的腳步,俄羅斯的蘇-57隱形戰機、中國的殲-20隱形戰機也同樣出彩,而就在近日,我們的鄰國印度也有了新動作。據環球網11月9日報導,援引《印度斯坦時報》7日消息,日前,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印度國防部高官表示,目前印度空軍已經告知印度政府,將承諾從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引進300架國產戰機與教練機,而如此大的一筆訂單,金額將高達數十億美元,由此可見13億人口大國的印度此次是下定決心了,要製造並裝備國產戰機。
  • 奈及利亞宣布所有俄制戰機退役,裝備全面中國化,連巴鐵都羨慕
    前些年,我國和巴基斯坦共同研製了一款第三代多用途戰機梟龍,就有比較廣闊的市場前景,甚至有國家淘汰了所有的俄制戰機,把梟龍當作空中主力,連巴基斯坦都有些羨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