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洋人的堅船利炮打開了我們的國門,依託工業革命的科技果實,將東方世界遠遠甩在背後的西方在這幾百年中一直都是各方面領先世界。
但是隨著中國逐步復興,民族文化的抬頭和國力的增強,這種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小,即使一時半會沒辦法超越,但是肯定會一直縮小的,直至未來超越也不是不可能。
在抗戰時候,前期精銳部隊裝備的是德國的軍械、後期裝備的是美國的軍械,而空軍是靠華僑的捐款組織的,海軍的艦艇也是購買自外國的,當時的軍隊除了一腔熱血之外什麼都沒有。在付出巨大傷亡之後,終於取得了勝利,如今過去70多年,雖然抗戰造成的損傷依然還在,但是當初的差距已經沒有了。
在珠海航展上,代號為殲-20的戰鬥機公開開彈艙,展示了內部彈艙掛載能力,迅速引發軍迷、世界其他國家的熱議。這款戰鬥機不僅能夠提高軍隊護衛,它是全球第三款具備實戰能力的五代機,對於科技有差距的中國來說,有不尋常的重大意義重大。
2018年,各種新裝備層出不窮,第六代戰鬥機、新型隱身戰略轟炸機、新型飛彈護衛艦乃至新型航空母艦或展示概念方案,或已經交付軍隊使用,每一次新裝備的亮相都能驚豔世界,雖然全球範圍內的軍備競賽還是表面冷卻中,但是低下的較勁從來沒有停止。
2004年,殲-10多用途戰鬥機,正式裝備使用,這款中國航空工業的驕傲,被當作中國航空工業和中國空軍的代名詞,一直到去年閱兵時候還仍然組隊亮相,進來改進型的殲-10C型戰鬥機出國參與軍演。
另一款改進型的殲-10B TVC推力矢量控制技術驗證機在軍演上也有不同尋常的表現,風頭甚至壓過中航工業最新的王牌裝備殲-20,成為航展上最具話題度的機型。
即使殲十有非常強大的震懾力,在新一代戰機殲二十的來臨之後,光環還是慢慢褪去,去年,開始正式裝備全新的殲二十戰機,標誌著正式形成初步作戰能力,在第五代戰機中,繼F-22、F-35之後,排第三,未來對海陸空主權的為何必將發揮不可代替的作用。
殲二十的意義在於,它是世界範圍內屈指可數的第五代戰機,而且還是中國自己自主研發的,沒有藉助任何第三方的力量,不僅說明我們能研發,也能開創未來,並不會一味的學習。在科技強大起來之後,曾經的苦難隨著增加的國力會消除,民族自信心也會慢慢增長。
這也意味著,在沉默200年之後,工業革命以來當初洋人的堅船利炮拉開的差距基本上沒有了,科技造成的震懾力正在慢慢消失,古老中華大地不久的將來肯定煥發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