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是最強五代機?氣動布局凸顯創意,雷達性能異常強悍!

2020-12-17 裝備資料庫

當前全球一共有5款五代機,這數量可謂是屈指可數,其中重型戰鬥機有3款,分別是殲-20、蘇-57、F-22A;中型戰鬥機有2款,分別是殲-31、F-35。這5款五代機中,哪一款機型性能最強悍?這是全世界廣大軍迷最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其實真要給這些隱形戰機排個名次也並非難事。眾所周知,同一代戰鬥機中,重型機戰鬥力一般總是強於中型機,這幾乎是鐵律。因此,我們基本可以說,中國殲-20是最強五代機之一,夠格與其競爭最強戰機名頭的,就只有俄羅斯的蘇-57和美國的F-22A了。

圖為打開彈倉的殲-20。

有趣的是,這三款重型第五代戰鬥機是中美俄三大國立足於不同的國情、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戰爭環境考慮,研發的各有所長、各不相同的戰鬥機。比如說,蘇-57事實上是所有五代機中最強調縱深突擊的戰鬥機。因為俄羅斯當面的歐洲國家是一片廣闊平原,戰爭打起來後,戰鬥機和地面部隊要互相協同、快速推進。交戰地域和交戰線劇烈變動,甚至不會區分前方後方。

圖為蘇-57戰鬥機,他的隱身性能是五代機最差的。

因此,蘇-57戰鬥機需要具備較大的航程,也需要具備很強的彈藥攜帶能力。實戰中,他需要在空中交戰線確立後,迅速繞過前方,直撲敵人的後方作戰,同時對空中和地面的敵人後方支撐性目標進行攻擊,隱身是他接近敵人目標和繞過防禦陣地的有效措施。他可以攜帶KH-59MK2巡航飛彈4枚,每一枚射程250公裡左右,巡航飛彈也是隱身外形設計,戰機縱深攻擊能力極強。

再比如美國的F-22A,它代號ATF,是先進戰術戰鬥機的意思,研發於蘇聯剛剛解體,其主要設計目標並不是要執行縱深的打擊作戰,而是要確立美國戰鬥機對其他國家戰鬥機在先進性能上的絕對優勢,以便於用絕對的技術優勢,來奪取制空權。四代機的主要設計特點就是高機動性,屬於能量設計優先的戰機,主要瞄準中低空機動空戰。

因此,第五代戰鬥機F-22A就瞄準四代機的特點和短板,力求把作戰距離拉長,在四代機不擅長的、氣動設計優勢無法運用的超視距空戰距離上,擊敗四代機。隱身是他壓制四代機對其探測距離的有效方法,意味著F-22A在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情況下,可以在更遠距離發現敵機,敵機卻必須要接近到一定距離,才能探測到F-22A,最起碼,在當年還沒有多少反隱身性能較好的雷達時,探測F-22A還真挺有難度。

殲-20又不相同。他雖然在任務上類似於F-22A,都是要在速度、隱身、戰場感知能力上大大超過第四代戰鬥機,但是殲-20誕生時,F-22A已經服役,所以殲-20的主要作戰對手還包括了對方的第五代戰鬥機。因此,殲-20又針對第五代戰鬥機的特點,進行了針對性設計。比如,針對五代機隱身性能好,殲-20發展了類似於F-35戰機的合成孔徑系統;比如,針對五代機速度快的特點,殲-20著重強化了超音速機動能力。

這裡我們可以具體地說一說。殲-20的雷達是三面式相控陣雷達,在機頭方向,有3面朝向不同方向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覆蓋整個飛機前半球的搜索角度,至少有前向180°的探測距離。同時,在主機翼增加了襟翼雷達副天線,一方面作為主雷達的輔助使用,增加搜索麵積,一方面也能提高飛機對隱身目標的精準「凝視」能力。這是F-22在內的其他同類機型所欠缺的。

同時,殲-20在機頭下方布置了EOST系統,合成了雷射、紅外等光電探測器,這種配置過去只有F-35戰鬥機上有,可以對隱身目標進行多手段探測,增強了反隱身作戰能力。同時,EOST還主要是一種對地攻擊的配置,他可以為雷射制導炸彈、對地反輻射飛彈、衛星制導炸彈、紅外製導飛彈等進行目標指引,有效增強了攻擊作戰的手段和樣式,提高了打擊效能。

殲-20戰鬥機還重點強化了在高速狀態下的機動能力。他的巨大鴨翼對飛機起到了很好的重心配平作用,飛機飛行中,避免了發動機重量產生的重心後移現象,改善了四代機和F-22A等常規布局五代機常見機頭上揚現象,減少了對飛機發動機推力的消耗,畢竟,常規布局飛機還要依靠尾翼的調節來改善機頭上揚,因此殲-20對發動機的動力利用率更高,飛機的整體升力也更強。

殲-20的全動垂尾非常靈活,依靠四餘度電傳飛控系統實現了隨動於飛機其他翼面的動作能力,戰機的靈活性大大提升,提高了尾翼的舵效。我們知道,五代機為了隱身,垂尾都是V形布置,這樣就降低了垂尾對飛機動作的控制能力,F-22A等戰鬥機為此把垂尾設計的非常巨大,很是誇張。但是巨大的垂尾又成為一個顯著的雷達反射源,影響了隱身效果。

圖為我國三面式相控陣雷達。

殲-20的全動垂尾解決了這一問題,保證飛機尾翼舵效的同時,保持了垂尾的體積控制,提高了隱身能力。同時,全動的垂尾又是對他沒有矢量發動機的一種彌補,提高了飛機後半球的動作控制能力。殲-20的這些設計,都是瞄準了和第五代戰鬥機空戰的需求,以期可以在互相隱身的情況下率先發現敵人,在高速對抗下具備更好的機動力,可以說是很有針對性,也是很有前瞻性的。

因此,筆者更加看好殲-20在空戰中的表現,認為殲-20應該是最強五代機無疑。同時,F-22A應該排名第二,蘇-57第三,F-35第四,殲-31第五。這就是目前五中五代機的具體排名,你認為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殲20獨特氣動設計,升力係數超美國F-22,因假數據創造的奇蹟
    而在前不久,這項由我國航空動力學專家首創的飛機氣動設計獲得了中國專利設計金獎。但是非常讓人尷尬的是,印度空軍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表示,殲-20並不算是一款真正五代隱形戰機,因為它的鴨翼設計是其他五代機所沒有的,這樣的氣動設計在飛行過程中將會破壞戰機的整體隱形性能,所以殲-20隱形戰鬥機只能算是一款假五代隱形戰鬥機。
  • 俄媒稱殲-20不再是俄戰機替代品,美媒卻說:蘇-57不比殲-20更好
    在設計布局上,既沒有採用美國的F-22的常規布局,也未採用俄羅斯的蘇-57設計布局,而是採用雙激渦流升力體邊條翼鴨式氣動布局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全動鴨翼及垂尾和DSI進氣道的設計讓殲-20擁有多種低可偵測性設計。
  • 殲20飛行速度有了定論,最高近2.5倍馬赫,五代機中首屈一指
    自從加入中國空軍以來,國產第五代隱形戰鬥機殲-20就在形成戰鬥力的道路上越走越快,但關於它的戰技術指標,還披著一層濃鬱的神秘色彩,而人民日報八一推出的微視頻《軍人一分鐘》中罕見披露了一個數據,殲-20可在1分鐘內戰鬥巡航52公裡,這個數據或暗示殲-20的最高飛行速度。
  • 我軍幾架殲20一夜之間集體失蹤,等西方反應過來什麼都晚了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說殲-20是目前中國最強的戰鬥機一點都不為過,隨著中國空軍秀肌肉越來越頻繁,各種先進空戰裝備悉數亮相,不僅是對西方的一種震懾,也能夠提升國防教育基礎。殲-20就是這樣一種戰鬥機,殲-20,火獠牙/火牙/焰齒/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高隱身性、高機動性第四代戰鬥機,用於接替殲-10、殲-11等第三代戰鬥機。
  • 校場:空軍「六代機」首飛,美國真的領先了嗎?
    截至目前為止,僅有中、美、俄加起來兩個半國家進入了四代機俱樂部,準會員也不過再加上日本和韓國。但是目前已經官方確認有五代機計劃的就有美、俄、日三國和英瑞意、德法西兩個國家集團,此外,我國殲-20戰鬥機的總設計師也曾在專業期刊上發文暢想過下一代戰鬥機的設計理念,相信中國也絕不會缺席五代機的研製。但是,對於所有這些國家來說,第五代戰機到底是個啥?
  • 越南宣布自主研發隱身戰機,殲20疑成假想敵,真拿五代機當白菜?
    然而到了五代機時代,這一規律似乎被打破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似乎都想在這一領域證明自身實力。儘管目前僅有中、,美、俄三國成功拿出了成品,但這並不妨礙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加入到「五代機俱樂部」中,印度、韓國、日本、伊朗、英國、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均在推進著國產五代機項目。現在又一個「玩家」出現了,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國家是越南……
  • 殲20有多優秀,因為這一技術,無法仿製大多數國家選擇山寨猛禽
    隨著中國五代機的露面,世界各國就掀起了一股五代機開發浪潮,在」中國行我也行「的思想指導下,無論是軍工實力強大的日本、歐洲還是水平實在有限的土耳其、印度紛紛宣布的自己的五代機研製計劃,但令人比較奇怪的是這些國家紛紛選擇了F22戰機作為本國五代機設計藍本,而氣動外形設計更加優秀的殲20戰機卻無人問津,這又是為什麼?
  • 美國終於發現殲20這一用途,白宮:比蘇57還要厲害
    殲20戰機 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中國的殲20與俄羅斯蘇57都是為了對付F22而生。那麼誰才是F22最強的對手呢? 現在俄羅斯對蘇57的性能也比較失望,按當初的預想,俄羅斯將研製的是一款五代機,所以這要求這款戰機在具備強大的機動性同時還需要優異的隱身性能。前者蘇57自然是達到了,但後者因為粗糙的隱身設計,蘇57的真實隱身能力堪憂。最終,就連俄羅斯自己也承認,這是一架4.75代戰機。
  • 五代機爬升高度盤點,F22達到2萬米,蘇57能飛1.9萬米,殲20呢
    當前世界最先進的戰機就是五代機,它具備強大的隱身功能,雖然美國在國際上售賣五代機F-35,但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始終只有中美俄。接下來咱們就對這三國的五代機爬升高度排名,已知F22最高可達2萬米,蘇57最高1.9萬米,那麼咱們的殲20呢?
  • 專家實驗表明殲-20隱身性遠超T-50 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與F-22相當
    範冰冰發布的殲-20戰機猛圖近日,臺灣中科院電子所發布了一份由雷達專家陳淑娥博士撰寫的《大型陣列天線之發展與應用》技術簡報,其中意外的包括對殲-20戰機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仿真實驗分析,並且給出了殲-20各向雷達反射截面積數據,首次讓外界對中國自主研製的殲-20戰機隱身性有了直觀地了解
  • 印度陣風最強4.5代嗎?可能連殲16也打不過,印空軍被超越
    印度空軍裝備陣風戰機之後,一直叫嚷著陣風戰機先進作戰能力,這款戰機也被印度吹噓可抗衡殲-20隱身戰機的四代半戰機。畢竟,陣風戰機採取有限隱身性能,但這款戰機隱身性能跟殲-20戰機存在著天壤之別,而不是採取氣動布局和DSI進氣道設計,而是採用隱身塗層實現印度達索公司宣稱隱身效果。
  • 9年過去,殲20量產機同原型機有多大改進?一細節顯現戰鬥力提升
    殲20的2002號原型機眾所周知,殲20是中國首款五代戰鬥機,也是全球第二個有能力研發並裝備五代機的國家。從2011年1月11日首飛到現在殲20已經過去了整整9年,然而殲20卻一直不斷的在進步,甚至相比原型機,殲20在氣動布局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動。其中並不明顯,但是最機體性能提升最大的改動就是邊條翼的改變。
  • 殲-16到底有哪些優點,殲20都服役了,為何它還在大量生產?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已經成功研發了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按理來說,在擁有新一代戰機之後,中國應該會將度的放在殲20的發展上,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到,沈飛研製的殲16依舊是中國海空部隊主要對象,殲16在生產和裝備改良速度等方面,完全不亞於殲20,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殲10C狂秀鑽山谷絕活,畫面驚險又刺激
    而這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殲-10C戰機在蔓延的山谷之中展示超低空飛行性能的一幕。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般,優美的環境以及殲-10C戰機強悍的機動性,可以說是被表現的淋漓盡致。除了可以給觀眾們帶來極為強烈的感官刺激之外,在複雜地形環境下的超低空飛行也同樣也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實戰意義。
  • 美空軍提出五代機標準,日本權威雜誌進行排名,數據卻存在質疑
    導語:美國空軍提出五代機標準,日本權威軍事雜誌對各國隱身戰機進行排名,公布的數據卻讓人質疑在二戰結束之後,很多國家都意識到武器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所以世界各國都在研製先進的武器裝備,以便來滿足海陸空三軍作戰需求。
  • 印度軍工:國產五代機RCS小於0.01平方米,隱身能力超F-22
    在很多人看來,印度軍工因為技術實力不夠,推進五代機項目將會重蹈「光輝」戰鬥機的鬧劇,不但難以研製出合格的五代機,還有可能再花上30年時間。近日,DRDO通過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證明實力,宣布國產五代機的隱身性能達到了世界第一,超過了F-22。
  • 五代機最大升限對比:俄羅斯1.9萬米,美國2萬米,中國多少?
    當然了我們這裡指的隱身能力並不是說完全隱形,而是通過外形和隱形塗料影響雷達的探測從而實現信息化隱身,當然在現代空戰中,如果戰鬥機所處的位置相較於地面越高,自然雷達所能探測到的信息也就更加有限。而目前世界上的技術總體其實並沒有那麼發達,有能力研發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仍然只有中美俄這三個在軍事和科技上都極為發達的國家,如果將這三個國家的最大升限進行對比的話誰更強呢?
  • 戰鬥力僅次於殲-20,海空軍要求迫切,殲-16裝備數量已超100架!
    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五代機,作為劃時代的象徵,其性能不言而喻,尤其是隱身性能,這也是碾壓其他戰機的最大優勢。目前,我國最強大的戰鬥機就是殲-20,現在它也已經在批量生產服役,那麼為什麼還要大批量生產比它更弱的四代機殲-16呢?
  • 雷達反射面積是殲20八倍,難怪印度執意退出,寧可損失大筆經費
    早在俄羅斯的5代機計劃剛剛開始的時候,印度就表現出了濃厚的合作興趣,面對這種金主,囊中羞澀的俄國人沒有不忽悠的理由。為此印度和俄羅斯迅速制定了FGFA計劃,目的是在蘇-57戰鬥機的基礎之上,幫助印度開發適合他們的五代戰鬥機。
  • 殲-10戰機完成使命,不必勉為其難,接力棒交給殲-20
    2004年,殲-10戰機剛剛裝備,其性能參數著實讓大家吃了一驚。作戰半徑1200公裡,載彈量約6噸。要知道,當時殲-7戰機的最新改進型殲-7EG,作戰半徑才勉強達到800公裡,載彈量才區區1.5噸;號稱重型戰機的蘇-30,採用了兩臺與殲-10同型的AL-31F發動機,載重量也不夠才8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