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前將贓款退還被害人,是否應當追繳

2020-12-14 刑民交叉實務

場景:A以詐騙手法,騙取多名被害人財物,現其中一名被害人B向A提出要求返還其被騙取的資金,A遂向其返還人民幣60萬元。B收到該筆資金後,被公安機關凍結,公安機關稱該筆資金可能系A通過詐騙手段獲取的其他被害人財物,應當追繳並統一分配。B該如何主張自己的權利?

案發前犯罪嫌疑人之退賠是否可以適用善意取得

(一)貨幣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在民事法律體系中,由於貨幣屬於種類物而不適用善意取得,但在涉及刑事追繳這一問題上,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關於涉案財物的追繳和處置問題」對非法吸收的「資金」用於清償債務及轉讓他人是否應當追繳作出了規定,其並未排除善意取得贓款贓物不予追繳的適用,且其他相關司法解釋也採用了「財物」這一法律概念,未對其進行限定說明,故善意取得的貨幣不因其特殊形式而予以追繳。

(二)對被害人的退賠是否可以適用善意取得

關於善意取得贓款贓物是否應當予以追繳,此前多部司法解釋已經給出答案,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黑惡勢力刑事案件中財產處置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等,上述規定均明確善意取得的財物不予追繳,其對善意取得的情形的規定,總結為如下四點:

1. 對於是否為涉案財物不明知;

2. 不存在無償或者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取得涉案財物的情形;

3. 非通過非法債務清償或者違法犯罪活動等手段取得涉案財物;

4. 非通過其他惡意方式取得涉案財物。

按照場景中描述之情形,假設A退給被害人B的金錢系其詐騙其他人所得,則需解決一個問題,即該退賠款是否為無償取得,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分析,A取得B之詐騙款項時,欠缺法律上的原因,起碼可以成立不當得利之債,既為「債」,則不屬於無償取得。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一條之規定的適用前提中包括「用於清償債務」,且B取得A之退賠款時對於該筆資金的性質不明知,主觀上屬於善意,故筆者認為此處仍應適用善意取得,不予追繳。

不適用善意取得時如何解決

假設此時向偵查機關提出善意取得之適用,而偵查機關未採納該意見時,該如何處理?

(一)退賠被害人的損失優先於民事債務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十三條之規定,被執行人在執行中同時承擔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其財產不足以支付的,退賠被害人之損失優先於其他民事債務。

依據上述善意取得之規則,若善意的他人接受以贓款形式償還之債務,不需要追繳,而退賠被害人之損失又應該先於民事債務得到償還,則善意被害人接受贓款形式之退賠,也同樣無需追繳。

(二)退賠被害人之損失無需追繳在非法集資案件中已有體現

2011年1月最高法院《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三款規定:

「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以行為人所吸收的資金全額計算。案發前後已歸還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關於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九、依據關於涉案財物追繳處置問題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嚴格依照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依法移送、審查、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涉案財物。對審判時尚未追繳到案或者尚未足額退賠的違法所得,人民法院應當判決繼續追繳或者責令退賠,並由人民法院負責執行,處置非法集資職能部門、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等應當予以配合。」

可以看出,在非法集資類犯罪案件中,案發前已經退還被害人的損失,並無追繳必要,如果將案發前已返還的數額認定為贓款贓物,必然產生的邏輯後果是返還的部分應當予以追繳,但這必然導致兩大問題:一是如何從已收到返還款的集資參與人手中追繳已返還部分款項;二是會引起新的糾紛。所以,在非法集資案件中,已經退還被害人的部分一般不再追繳。

筆者認為,這一問題在非法集資案件中的處理對上述場景具有參照適用效果,否則將導致法律適用上的衝突。

綜上,在上述場景中,B可以主張自己系善意取得方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申請對該筆資金解除凍結,也可以法律適用的一致性為由申請解除帳戶凍結。

作者:鄭傳鍇律師、趙錦裕實習律師

執業機構: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

相關焦點

  • 用「贓款」支付律師費是否應當追繳?
    本文暫不評價包頭警方的執法行為是否合法合規,僅僅聊一聊所謂的「贓款」到底是指什麼?如果被告人的確是使用贓款支付的律師費,究竟是否應當被追繳?01 贓款是什麼(一)定義所謂贓款贓物,就是指違法犯罪分子違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財物。
  • 非法集資案件中的贓物被善意取得 是否要追繳
    舉個例子,比如甲某拿自己的一個鑽石戒指去作價10萬投資給集資詐騙平臺,平臺將此物賣給了二手商換了錢,賣了12萬。二手商對於這個戒指的來源是不知道的,那如果案發後,經偵介入,二手商要不要發戒指退還給甲某呢?不用了。因為二手商已經善意取得這個戒指了。這就是一個刑事案件善意取得典型案例。
  • 試論刑事被害人的國家賠償請求權
    而刑事被害人的國家賠償則不同,它是針對司法機關在刑事追訴場合非法造成刑事被害人的損害或損失,以違法歸責原則為主、輔以結果歸責和過錯歸責原則的刑事賠償制度,不可以將其與前者混為一談。  二、司法機關侵犯刑事被害人權益的情形  那麼,司法機關在刑事追訴場合是否可能存在非法侵害刑事被害人合法權益的情形?
  • 善意取得的贓款 是否會被追繳
    今年6月份,謝某從外地回來,說是做生意發了財,將借款3萬元歸還給了我。7月初,謝某因盜竊罪被逮捕,聽說還我的錢也是盜竊得來的,但事前我確實不知道歸還我的錢是盜竊的贓款。請問,謝某歸還我的這3萬元錢會被追繳嗎?   河南大正律師事務所姚剛解答:從你來電所述情況看,謝某歸還你的3萬元錢,屬於你善意取得,司法機關是不會追繳的。
  • 刑事判決書未寫明追繳、退賠內容,被害人權益如何保障?
    據此,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的具體內容,應當在判決主文中寫明;其中,判決前已經發還被害人的財產,應當註明。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返還被非法佔有、處置的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原審法院未在判決主文中寫明追繳或者責令退賠的具體內容,屬於漏判,系適用法律錯誤。
  • 【案例分析】詐騙犯罪中被告人已實際給付被害人的錢款是否應當在...
    【案例分析】詐騙犯罪中被告人已實際給付被害人的錢款是否應當在犯罪數額中予以扣除 2020-10-13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說法:關於對執行「繼續追繳違法所得」的理解和適用
    其認為:基於被告人已經將詐騙所得揮霍,就本案的執行而言,應當適用責令退賠的原則,被告負有退賠申請人損失的義務,而(2015)茂南法執外異字第18號執行裁定書籠統地以本執行案實為刑事判決追繳贓物案,只能對陳某國的違法所得進行追繳返還給被害人,非違法所得不能成為贓款贓物被執行為由,中止對登記在被執行人陳某國名下的粵KVF6**號小汽車的執行,顯失公平。
  • 律師費被當贓款追繳事件的幾點思考
    但是,近日張律師突然接到法院執行局電話,對方稱律所在該案中所收取的律師費是贓款,法院要進行追繳。該事件經過媒體傳播,迅速引發廣泛的關注。此後,張律師於2020年10月1日通過網絡發表聲明稱:「今天禮縣人民法院已經向我致歉。」同時,張律師表示願意接受法院的道歉。
  • 以案說法:詐騙得來的錢幾經轉手用於清償正常債務,要追繳麼?
    刑事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2015年5月25日,宋某良向電白法院申請執行,請求扣劃凍結的贓款,將凍結和扣押的贓款360596.33元返還其本人。(1)公安機關凍結馬某柱在農行電白支行帳戶的存款314596.33元是贓款;(2)執行法院查明梁某紅轉到馬某柱在農行電白支行的帳戶存款314596.33元是公安機關凍結的贓款;(3)生效刑事裁判案卷材料顯示,馬某柱願意退還被執行人梁某紅違法所得贓款,生效刑事裁判將凍結的贓款314596.33元返還被害人宋某良是正確的。
  • 案發前歸還的數額能否在詐騙數額中扣除
    但最高人民法院針對這個問題,從1991年開始,差不多每隔十年就發一個司法解釋或者規範性文件明確、重申這個觀點——案發前退還的數額應予扣減。➤ 一是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申付強詐騙案如何認定詐騙數額問題的電話答覆》,其中規定關於申付強在具體認定詐騙犯罪數額時,應把案發前已被追回的被騙款額扣除,按最後實際詐騙所得數額計算。但在處罰時,對於這種情況應當作為從重情節予以考慮。
  • 媒體:官員全額退繳巨額贓款後如何從「輕」處罰-退贓 贓款贓物...
    原標題:官員全額退繳巨額贓款後如何從「輕」處罰  正處級幹部受賄近2000萬應該判多少年?最近,黑龍江延壽縣縣委原書記封殿輝的宣判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十年六個月。  不知道您是否和政知道有一樣的感覺,感覺判得「很輕」。
  • 進價13元的藥酒賣五百多 漢川藥酒詐騙案告破 15萬餘贓款已退還
    近日,漢川市人民法院委託公安部門將8萬多贓款全部退還馬口鎮橫山村、西江鄉新生村的54名被害人。至此,被告人梁某某等人通過高價推銷「藥酒」詐騙的15萬餘贓款全部退還到120多名受害村民手中。22.5元的價格賣給被告人梁某某、白某某,僱請汪某某、胡某等人在漢川市西江鄉新生村、馬口鎮橫山村、廟頭鎮雷祖村,以發廣告單免費領取禮品的方式吸引中老年人「聽課」,後假冒精準扶貧活動的名義和成功人士的虛假身份,採取虛高定價、買一送二、抽獎、免費旅遊、誇大「藥酒」療效等手段,以每瓶500-600元高價向被害人推銷
  • 信陽老城警方公開退還贓款贓物84件價值50餘萬元
    2020年10月22日下午,信陽市公安局老城分局在分局院內舉行公開退贓大會,集中向受害群眾退還一批贓款贓物。分局負責人王明友政委,在家黨委成員,「兩室五隊」和各派出所主要領導、以及民警代表和受害群眾代表參加了退贓大會。
  • 案發前因事未辦成而退賄如何認定
    謝某拿到20萬元以後怎樣使用是對贓款的再分配問題。首先從行賄人的角度,其20萬所想要購買的就是謝某的職務便利,至於謝某如何發揮該職務便利、如何安排操作、是否需要給評委送錢,行賄人都不關注,雖然最終決定能否中標的是評委,但是行賄人的行賄對象是中間人謝某,行賄人利用的是謝某的地位帶來的提前接觸評委打招呼、給評委施加影響、對違規評標行為默許甚至提供幫助等職務便利。
  • 【司法動態】信陽老城警方公開退還贓款贓物84件價值50餘萬元
    2020年10月22日下午,信陽市公安局老城分局在分局院內舉行公開退贓大會,集中向受害群眾退還一批贓款贓物同時表示,老城警方將牢固樹立既要破案又要追贓的工作理念,對轄區群眾反映強烈的侵財類案件進行強力打擊,對涉案贓款贓物一追到底,真正做到有案必查、有贓必追、追贓必退,以實際成績提升轄區群眾的公眾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
  • 入室後飲用被害人的飲品並控制其他財產是否構成盜竊既遂——劉X軍盜竊案
    ,飲用被害人住所內放置的飲品,將小件動產放置在衣物口袋,並控制被害人的其他財產,但最終未能將其他財產帶離的,能否認定行為人屬於盜竊既遂。具體表現為:行為人已經取得被害人財物的控制權。最後,在行為人得逞後,即可以認定其構成犯罪既遂。 行為人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物為目的,使用作案工作撬開被害人的門鎖,進入被害人的住所,飲用被害人住所內放置的飲品,將小件動產放置在衣物口袋中,但在控制被害人的其他財產後未能將該財產帶離被害人的住所。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行為人已經構成盜竊罪,且屬於入戶盜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