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這一詞本是古代民間的神話傳說中的生物,如今被家長們用來調侃、形容自己家的孩子。其實這麼說一點兒都不為過,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變身「吞金獸」,處處要花錢!不僅在經濟上考驗著父母,同時在精力上也考驗著父母,「坐不住」已經成為很多家長的頭疼大事。
尤其是孩子上小學的頭兩年,太折磨家長了,每天要家長陪著寫作業。這寫作業的過程你就看吧,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尿尿、一會吃水果,作業磨磨蹭蹭整到後半夜。不止如此,上課還喜歡開小差、搞小動作,就是不能專心學習。
其實注意力不集中這件事兒在低年級孩子身上挺普遍,畢竟現在的孩子與我們過去相比幹擾太多,手機、電視對孩子大腦α波的幹擾,成為孩子不專注的一大元兇。但專注力又是學習的基礎能力,所以家長要幫孩子提升。
我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我更了解專注力對於孩子學習成績的影響高於智力。那些學霸孩子並不是智商多高,但卻是專注的高手。所以我非常注重孩子的專注力訓練,在這裡我分享一下我平時給孩子訓練專注力的方法,也是世界公認「最強」的專注力訓練法:舒爾特方格。
舒爾特方格最初被發明,是為了訓練飛行員的專注力。飛行員在飛行時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同時要合理的分配注意力,所以美國心理學家舒爾特就發明了這個神奇的方格幫飛行員去鍛鍊。舒爾特方格不僅能訓練專注力,也能測試專注力的好壞。
舒爾特方格也被稱之為全世界範圍內最簡單、最有效、最科學的注意力訓練方法。訓練起來也很簡單,準備一些不同數字順序的5乘5的方格,讓孩子從1-25進行按順序大聲指讀,指讀用的時間越短,專注力越好。
經常這麼鍛鍊,不僅鍛鍊專注力,還能夠訓練孩子的追視能力,神經末梢會更靈敏,視覺搜索速度變快,是一目十行能力的基礎。感興趣的家長,可以自己拿一個計時器,看看做一個5乘5的表格,能用多長時間!
我家孩子每天是在吃過晚飯以後,和他爸爸來一場舒爾特方格的大比拼。我作為裁判,準備一個秒表。我們三人就可以開始了,一次我會拿4張數字順序不同的舒爾特方格讓他們爺倆去比拼。
我開始還想讓老公讓著點兒孩子,結果玩了半個月以後,這孩子成了常勝將軍。這成年人的專注力可不一定比孩子好哪去!上面是我經常給孩子玩的方格,如果你也想給孩子玩,可以把文章收藏,隨時拿出來練一練!如果你家孩子比較大,可以試試下圖7乘7的舒爾特方格!
但在這裡我要提醒家長一下,舒爾特方格雖然好用,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我個人認為孩子上小學以後對於舒爾特方格的訓練更感興趣一些,6歲前的孩子對於抽象的數字不太「感冒」,如果強迫孩子孩子練習效果不太好,6歲以後的孩子開始玩可能覺得有趣,但玩久了也會覺得枯燥。
但專注力的訓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專注力就好像肌肉一樣,堅持訓練才會更健碩。而且3-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這個階段形成專注的習慣,上學以後才能少操心。所以我建議家長要利用專注力遊戲與舒爾特方格搭配更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最後分享一句來自馬克·吐溫的話,無論是家長和孩子都該銘記於心: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bai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