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空軍建立70多年以來,一直秉承著借鑑為輔,獨立研發的航空兵發展道路。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兵的建立,有一名將軍是功不可沒,他一手締造了共和國的空軍部隊,也用實戰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並非只有小米加步槍,在空戰領域,中國人也同樣可以創造出神話。他就是開國上將劉亞樓。
提到劉亞樓,許多年輕人對於這個名字可能會略感陌生。然而在上個世紀,這個名字在中國空軍領域乃至於國際航空兵領域都是鼎鼎大名。
劉亞樓甚至被譽為「共和國空軍之父」,就連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都盛讚劉亞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那麼劉亞樓將軍的經歷是怎樣的?他又是如何締造出一支善打勝仗,作風嚴謹的航空兵部隊的呢?本篇文章,我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劉亞樓將軍,牢記歷史,緬懷先烈。
劉亞樓將軍出生於1910年4月8日,他的家在福建省武平縣,是一個十分貧困的農民家庭,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劉亞樓在困苦的環境中,鍛鍊出了機智勇敢,不屈不撓的性格,這樣的性格也讓他在今後的人生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
劉亞樓出生後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只剩下他的父親照顧他,但是,因為家庭實在是過於貧窮,他的父親不得已,把劉亞樓過繼給了好朋友劉德香,因為劉亞樓特別的聰明,是塊讀書的材料,為了不耽誤孩子,劉德香在1919年,把劉亞樓送進了私塾讀書。
後來,在1920至1924年間,劉亞樓先後又念了兩所不同的小學。然後,他又到福建省的第七中學讀書,可惜,書沒有念完,在1926年的年底回到了武平縣,因為他念過中學,文化還是有的,所以,被聘為小學老師,在崇德小學任教。
崇德小學的校長是一位中共的地下黨員,看見劉亞樓是個好苗子,就對其宣傳革命思想。劉亞樓不負眾望,積極參加地下的革命活動。由於表現很好,在1929年8月,劉亞樓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的十二月份,古田會議召開了,紅四軍建立了隨營學校。
劉亞樓還有緣為會議站崗,並進入了學校進行學習。劉亞樓在學校裡面,學習非常刻苦,成績非常好,1930年,他在部隊當上了連長,不久,中央蘇區開始進行反圍剿的戰鬥,劉亞樓表現十分優異,多次了了大功。
第一次反圍剿中,他曾經通過在地上製作假現場,誘騙敵人到包圍圈,消滅了張輝瓚的部隊,這場戰鬥讓毛澤東特別高興,特意獎勵了劉亞樓一塊張輝瓚的手錶。第三次反圍剿,劉亞樓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大家都已經把他放入了棺材,幸虧張赤男發現他還有一絲氣息,把他搶救了過來,否則,他就被活埋了。
1932年,毛澤東結束了東徵漳州的戰鬥,得勝後返回中央蘇區,結果蔣介石又調集了五十萬大軍,來勢洶洶,直撲中央根據地,紅軍從上到下,就開始緊張備戰,準備進行第四次反圍剿。
但是,中共臨時中央卻突然來電,撤去了毛澤東在紅一方面軍的總政委職務,改由周恩來擔任,這時的周恩來是中央蘇區的中央局書記,周恩來一上任,朱德就請周恩來在第四次反圍剿的誓師大會上作動員報告。
此時,擔任紅一師政委的劉亞樓,心裡不是滋味,他雖然也歡迎周恩來上任,但是,大戰在即,臨陣換帥,總覺得不妥,而且在和毛澤東南徵北戰,這麼久之後,毛澤東在劉亞樓的心裡,那地位很高,劉亞樓從心裡敬佩毛澤東,但是,現在毛澤東卻被換了下來,自己多少有點不能接受。
周恩來雖然接替了毛澤東的職務,但是,他仍然想利用紅軍歷次反圍剿勝利的經驗,提出了利用已有的經驗,充分依靠人民群眾的總體思路。周恩來說,只要大家堅持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運用集中兵力,誘敵深入,聲東擊西的方法,一定會取得反圍剿的勝利。
聽完周恩來的報告,劉亞樓覺得周恩來在軍事上的方針是正確的,心也放下了,積極地投入到戰前準備中去了。但是,中共臨時中央卻派來了博古等人,這些人到了中央蘇區之後,很快掌握了權力,濫用職權胡亂指揮,使中央紅軍的第四次反圍剿陷入了困境。
1933年2月初,臨時中央命令紅軍猛攻南豐。南豐城處於一個平原之中,敵人正是以此為據點進攻中央根據地,因為南豐城十分重要,所以,敵人在此,派重兵把守,城防堅固,城裡有六個團的兵力,面對南豐城這根難啃的硬骨頭,劉亞樓率領紅十一師浴血奮戰,連續進攻了六天,但是,戰事進展緩慢,城池也無法攻下,而紅軍傷亡卻很大。
與此同時,劉亞樓還獲悉,陳誠又分兵三路奔黎川和廣昌而來,要增援南豐,劉亞樓心急如焚,於是,他找到了林彪軍長,說南豐城久攻不下,還得想其他的辦法。林彪也殺紅了眼,不過,他還是想執行臨時中央的命令,劉亞樓一看,林彪不肯改變主意,而能無功而返。
第二天,他看見了朱德、周恩來等人來視察陣地,劉亞樓一看,這是個表達自己意見的好機會,劉亞樓找到了周恩來,大膽地匯報了自己對於南豐戰役的看法,希望能另尋殲敵的辦法。周恩來很認真地傾聽劉亞樓的匯報,沒有打斷他,劉亞樓把意見說完了,周恩來連聲說:「值得重視,值得重視!」
第三天,周恩來嘴上是這麼說的,實際也是這麼幹的,周恩來和朱德等人很快就改變了殲敵的策略,不再圍攻南豐。不久以後,時機到來了,2月27日和3月21日,紅軍先後取得了兩次大捷,伏擊了敵人三個師,繳獲了上萬支槍,俘虜了上萬名敵軍,其中就有敵五十二師,擊斃了五十二師師長李明;因此,蔣介石的第四次反圍剿也被迫結束,蔣介石承認這次失敗是有生以來最讓自己心痛的。
到了1932年10月,劉亞樓就已經成為紅二師的政委了,而這個時候的劉亞樓,才23歲。1934年10月,紅軍進行長徵,劉亞樓率領的紅二師,在長徵中作為開路的先鋒,一路所向披靡,破封鎖,渡烏江,翻越夾金山,毛澤東看到他的表現,讚揚劉亞樓勇敢善戰,功勳卓著。
1936至1938年,劉亞樓先進入了紅軍大學學習,此後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教育工作。1938年的下半年,時任抗大教育長的劉亞樓和一批紅軍的將領,被派往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
這一去,一直到1945年8月,劉亞樓才跟隨蘇聯紅軍又回到了中國東北,進行對日作戰,接著,劉亞樓擔任四野參謀長等職務,打了許多大勝仗,在遼瀋和平津戰役之中,劉亞樓配合林彪和羅榮桓,成了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鐵三角」。劉亞樓的優秀表現,讓在西柏坡的毛澤東和周恩來都非常滿意,劉亞樓更受中央的重視了。
在平津戰役之中,最初中央軍委是想第一打塘沽,第二打新保安,第三打唐山區,第四打天津和張家口,最後打北平,劉亞樓為了貫徹中央的指示,親自去塘沽進行勘察,他在詳細調查之後認為,不宜先打塘沽,應該先打天津。
但是,作戰計劃是中央軍委擬定的,而且大戰在即,不好輕易更改計劃,而劉亞樓為了對中央軍委負責,還是去見了林彪,說了自己的意見,林彪同意了他的看法,於是,他們聯名向中央軍委發電,建議先攻打天津。
毛澤東看到了他們的計劃,當時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於是,他立刻找來了周恩來,說自己不知道塘沽作戰條件的惡劣,覺得打起來不難,但是真正去做才發現很難。周恩來也非常有感觸,他說前線的指揮員非常地聰明,先試攻塘沽,沒有硬攻,避免了許多損失。林彪和劉亞樓提出先打天津是一步妙棋,讓傅作義很難受。
1948年12月29日,中央軍委給林彪和劉亞樓發電,讓他們放棄攻打塘沽,奪取天津。1949年初,劉亞樓率領34萬大軍,只用了29個小時,就拿下了天津,解放軍此前從來沒有打過這麼漂亮的城市攻堅戰。
攻取天津對傅作義的震動是巨大的,這場戰役對於和平解放北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了中國解放戰爭戰局的發展。毛澤東和周恩來十分讚賞劉亞樓,毛澤東在3月5日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的會議中,把劉亞樓在天津的作戰經驗稱為「天津方式」,足見毛澤東對劉亞樓的重視。
七屆二中全會以後,中共中央決定把辦公地點從西柏坡遷往北平,劉亞樓抽調精銳入北平負責警衛。
3月24日,劉亞樓一切布置妥當之後,親自趕到了涿縣,迎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進入北平,劉亞樓歷經多年,再次看見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人,心情無比激動,卻高興得一句話都說不出,毛澤東拉著劉亞樓的手,大笑說:「十年未見的劉亞樓,來接我們進京趕考嘍!」
毛澤東到了北平之後,受到熱烈隆重的歡迎,劉亞樓親自指揮了盛大的閱兵式,聽著那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毛澤東等人的眼睛溼潤了,這勝利來之不易,他們以後將在北平,接受新的考驗。
毛澤東到了北平以後,國民黨的飛機總飛來襲擾,毛澤東不勝其煩,他感到,中國必須有自己強大的空軍,還能驅逐這些從天空中飛來的敵人,那麼,由誰去擔此重任呢?毛澤東腦海中馬上浮現出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劉亞樓。
與此同時,周恩來也為由誰來擔任空軍司令的問題,費盡了心思,空軍是一項非常有技術含量的軍種,此前,中國沒有此類經驗,非要一個有勇有謀人來做帶頭人才行,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突然,周恩來想到了劉亞樓,他一定能當此重任,於是,周恩來馬上找到毛澤東,二人英雄所見略同,建立空軍必須請蘇聯幫忙,劉亞樓在蘇聯待過多年,會俄語,而且劉亞樓的具有現代的一些軍事科學知識,對航空還非常了解,
並且,劉亞樓目光遠大,雷厲風行,工作周密,反正無論從哪方面考慮,劉亞樓都是最好的人選。於是,周恩來召見了劉亞樓,並把中央的決定告訴了他,劉亞樓接過了建設中國自己的空軍這副重擔。
經過了多年戰火歷練的劉亞樓,深感軍隊空軍力量的薄弱,給軍隊作戰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華軍隊不斷地以發動空襲的方式,利用空域優勢對我國軍隊實施毀滅性打擊。
據統計,抗日戰爭時期,很多軍民都死於日軍敵機轟炸。而不管是國民黨軍隊、還是共產黨軍隊,對於日本空軍部隊一直都是仰望長嘆,卻沒有任何應對的辦法。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展開了統一中國的決戰,然而在這個時期,國軍部隊獲得了美國的軍備扶持,國軍空軍又開始不斷地打擊解放軍部隊,在這一次,共產黨軍人們依舊是仰望長嘆。
而在所有共產黨軍人中,有這麼一位軍人,他對戰機極為感興趣,甚至每次面對敵機空襲時,這位軍人常常感嘆地說道:「如果我們的部隊也有空軍,那該多好!」這名軍人就是劉亞樓將軍。
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華北之後,解放戰爭形勢一片大好。然而,國民黨軍隊持續不斷的空襲卻成為了解放軍一個頭等難題,用機槍掃射吧,高度不夠,很難擊落敵機。用高射炮防空吧,解放軍擁有的高射炮實在太少太少了,只能夠安放在幾個城市裡。
因此,每當國軍空軍部隊來襲時,解放軍戰士們,只能夠臥倒躲避敵機的轟炸和掃射。但是這樣一直避而不戰始終不是一個辦法。而當時在四野的劉亞樓將軍請示中央,提出建設人民空軍的設想。
而黨中央對建設解放軍航空兵部隊也有一定的想法。但是,光有想法是不夠的,如何去建設空軍?如何製造戰機?沒有技術又該怎麼完成空戰體系建設?這些問題讓許多黨中央的領導們十分頭疼,畢竟共產黨才剛剛擁有東三省和華北地區,家底子還是比較弱,根本沒辦法單純依靠自己來建設空軍部隊。
好在這時候蘇聯老大哥伸出援手,提出可以支持和幫助中國建設空軍部隊。
1949年8月1日,劉亞樓代表中國出訪蘇聯。劉亞樓來到蘇聯後,除了面見蘇聯領導人和軍方將領們,其他時間一直都呆在莫斯科航空基地,觀看蘇聯戰機的設計和製造,並參觀蘇聯空軍基地,觀看蘇聯空軍作戰模式。
因為蘇聯空軍基地涉及到一些軍事秘密,基地指揮官原本想委婉地拒絕中方將領的參觀要求,然而,蘇聯軍方幾位高級將領聯合下達指令:中方劉亞樓將軍想看基地,就隨他去看,他可是為蘇聯的反法西斯勝利做出過貢獻的。
當年,劉亞樓將軍曾經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並且還在蘇聯紅軍內實習,曾經預測過納粹元首希特勒的攻俄路線。後來,又跟隨蘇聯紅軍在東北境內打擊日本軍隊,因而劉亞樓與許多蘇聯紅軍將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也基於這層關係,劉亞樓訪蘇期間,就得到了紅軍將領朋友的殷切關照,就連蘇聯核心機密的空軍基地都隨便讓劉亞樓參觀。也因為這次的參觀,讓劉亞樓對建設中國空軍有了一個基本的框架。
1949年10月18日,劉亞樓訪蘇回國後,黨中央立即宣布命令:任命劉亞樓為空軍司令員,負責組建新中國空軍部隊。劉亞樓創建空軍打的第一槍,就是弄來戰機,劉亞樓通過各種方式,從蘇聯弄來了許多戰鬥機、殲擊機,因而,中國空軍戰機供給算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但是戰機有了,飛行員還沒有?如何最短時間建設合格的作戰飛行員呢?這個問題也曾一度難倒了劉亞樓,不過,劉亞樓很快就找到了解決辦法,他帶隊跑到蘇聯援助中國的飛行工程師以及一些測試飛行員那裡,軟磨硬泡愣是讓這些人白白替中國培養飛行員。
在劉亞樓的主導下,中國第一批飛行員,只用了僅僅1年時間就建設完畢,如今解放軍不僅有戰機,而且還能夠順利地駕駛戰機,看著天空中飛翔著解放軍空軍部隊,劉亞樓心裡十分滿足。
劉亞樓將軍對中國空軍部隊的建設,黨中央和解放軍內部也對其進行表彰,就連毛主席都說:「空軍交給劉亞樓,我放心了。」
解放軍空軍部隊基礎算是搭建完畢,正當空軍將領們,打算舒緩一下數月以來不斷忙碌的神經時,劉亞樓又下達指令:擴建和新建空軍學校,空軍學校不僅要培養飛行員,還要培養戰機工程師和空域戰鬥體系指揮官。
在他的指導下,哈爾濱轟炸機學校、長春轟炸機學校、荊州驅逐機學校、瀋陽驅逐機學校、牡丹江運輸機學校等空軍院校相繼落成。劉亞樓更是堅定地要求把空軍軍事教育放在空軍發展的首要位置。
劉亞樓認為,未來中國不會缺少戰機,但是缺少的是能夠熟練駕駛戰機和分析戰機的人才,因此,空軍人才才是空軍建設的核心所在。
不僅如此,在最早建設的這些空軍軍事院校的基礎上,劉亞樓又不斷地申請經費,用來建設空軍學院、空軍工程學院等多個新型院校,並且不斷地派遣訪問團去學習借鑑蘇聯空軍模式。在劉亞樓的努力下,中國空軍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新中國空軍建設完畢後,民眾們對於這支新部隊雖然充滿期待,但是,這其中還含有些許質疑,解放軍空軍部隊,打得過老蔣空軍部隊嗎?能夠和美國空軍抗衡嗎?在民眾的一些質疑下,劉亞樓知道,空軍建設不能夠老是關起門來搞研發,還是得多參與實戰,只有在實戰中不斷改進才能夠真正建設好空軍。
1950年正值韓戰爆發,中國志願軍戰士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然而這一次中國面對的對手不再是日軍和老蔣,而是各項軍事實力都十分強大的美國。美國最強大之處就是他們的空軍部隊,在本次韓戰期間,劉亞樓能夠預知到中美將會在空域進行交戰,那麼,如何能夠在美國戰機群中作戰而不落下風,這又是一個問題。
劉亞將軍在多次思考之下,還是決定派出空軍四師二十八大隊入朝作戰。然而入朝後,沒過幾天,美國空軍就發出挑釁,而二十八大隊欣然出擊,多輪戰鬥中,美國戰機被中國戰機擊毀和擊傷一架戰機,而中國空軍卻毫髮無損而結束空戰,這一次的空戰也直接激勵了志願軍的士氣。
1955年,因為劉亞樓的功勳卓著,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獲得了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6年,老蔣不斷地派遣戰機去轟炸和偵察中國大陸,然而卻被劉亞樓下令擊落,幾個來回後,老蔣空軍部隊損失慘重,自此之後,再也不敢隨意派遣戰機來大陸實施偵察轟炸。
1959年9月,劉亞樓擔任空軍總司令和國防部副部長等職務,此後,一直擔任要職,為黨和國家的建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1964年8月16日,劉亞樓跟隨李先念出訪馬來西亞,隨後,他於8月31日又出訪巴基斯坦,等他回來的時候,就出現腹瀉的症狀,他沒有在意,帶病參加工作。
11月9日,他才去了醫院進行檢查,然後,又投入到了工作中,在這期間,他還在研究對付無人偵察機的辦法。毛澤東十分關心他的病情,讓他好好休息,要聽醫生的話。
11月27日,劉亞樓乘專機來到上海,國家消化道方面的專家組也隨後到達上海,為劉亞樓診斷病情,劉亞樓已經臥病在床,仍然堅持工作。
1965年,2月24日,劉亞樓還寫信給毛澤東,說自己的病情已經好轉。毛澤東讓人轉告劉亞樓,讓劉亞樓安心養病,當成任務來執行。此時的劉亞樓已經面色蠟黃,幾乎都說不出話了。
4月7日,專家會診結果出來了,劉亞樓患了肝癌,周恩來得知後指示:「要盡最大的努力,挽救劉亞樓同志的生命」後來,大家決定把病情告訴了劉亞樓,劉亞樓說謝謝把病情告訴了自己,思想上也好有個準備。
4月23日,周恩來來到上海,去看望已經病情惡化的劉亞樓。1965年5月7日15時45分,劉亞樓上將在上海華東醫院逝世,年僅55歲。
對於劉亞樓的去世,人們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5月8日,《人民日報》第一版發表國防部訃告。當日上午,劉亞樓的遺體同上海市的領導告別後,於當天下午乘專機運回北京,在機場迎候的黨和國家的領導幹部達二三百人之多。
從5月9日開始,北京的十萬軍民都來弔唁劉亞樓,劉少奇、朱德、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都在籤到簿上簽了名,這是歷來籤名最全的一本籤到簿,這樣隆重的追悼會十分少有。
5月11日,北京中山堂又舉行了公祭大會,除了毛澤東之外,幾乎所有在京領導都來了,公祭大會結束後,劉少奇、林彪護送靈車,前往八寶山革命公墓,靈車行進,兩旁軍人立正敬禮,這種隆重的場面和宣傳的力度不亞於國葬。
或許相比較其他的開國上將,劉亞樓的功績更多地不是體現在戰役中,反而是體現在國家空軍建設中,用劉亞樓的話來講「我看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規模的不斷建設,我深感欣慰,因為對我而言,空軍就像自己孩子一樣,為此,我願意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來建設人民空軍。」
從一窮二白到如今戰機規模化運行,這一切的最大功勞者就是劉亞樓。但是,劉亞樓對於自己的成就卻毫不在乎,因為他認為一個人在世,只有不斷發揮自己的光和熱,這樣人生才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