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守城司令「蔣幹盜書」,劉亞樓將計就計,雪藏十年得意之作

2020-12-20 騰訊網

作者:德衡術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三國演義》裡「蔣幹盜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曹操奪荊州後,整軍百萬屯於江北,兵鋒直指東吳。東吳大都督周瑜支持孫權主戰,調兵遣將,積極備戰。曹操帳下謀士蔣幹與周瑜乃是髮小,提議自己過江勸降周瑜。周瑜見蔣幹來營,便召集東吳所有將領,以為蔣幹接風為由,辦起「群英會」。席間,周瑜佯醉,不僅不讓蔣幹將勸降的意思說出口,而且還故意洩露了自己偽造的與曹操水軍將領蔡瑁、張允的私信。因為這封假信,曹操將自己帳下唯一擅長水戰的蔡瑁、張允殺了,為赤壁兵敗埋下伏筆。所以曹操遣「蔣幹盜書」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而在解放戰爭中,曾有抗日常勝將軍之稱的宿將陳長捷也當了一回曹操,幹了一次「蔣幹盜書」的虧本買賣。

蔣幹趁周瑜「酒醉」偷走周瑜事先偽造的私信

(一)傅作義問:天津被圍城,你能獨立支撐多久?陳長捷答:起碼守半年!

1949年1月,遼瀋戰役、淮海戰役相繼結束。為防止已被包夾在東北、華北中間的平津地區的蔣軍從海上逃往長江以南,剛剛入關的東北野戰軍受令迅速奪佔天津。時任東野參謀長的劉亞樓率領38軍(東野1縱,轄4個師)、39軍(東野2縱,轄4個師)、44軍(東野7縱,轄4個師)、45軍(東野8縱,轄4個師)、46軍(東野9縱,轄4個師)以及43軍(東野6縱)128師、49軍(東野12縱)145師,配屬東野特種兵司令部(炮兵、裝甲兵、工兵)大部共計22個師34萬人合圍天津。

東北野戰軍入關

天津作為平津地區重鎮,又是塘沽港口的門戶,早在1948年6月,身為「華北剿總」總司令的傅作義就啟用在抗日戰場屢立戰功的陳長捷擔任天津警備司令,為自己守住後路。陳長捷到任後,為彌補天津守軍兵力的不足(天津戰役前,雖然蔣軍對外宣稱天津守軍有13萬人,但正規師只有6個師,分別為86軍26師、284師、293師,62軍67師、151師,94軍43師,其餘均為地方保安師、憲兵團、警察以及臨時增編的部隊),他高度重視城防建設。

陳長捷,閻錫山舊部,曾在抗日戰場多次打敗日軍板垣師團,被稱為抗日常勝將軍

天津自古就是北京的「海上門戶」,城防體系完備。到了抗日戰爭,曾經佔領天津的日軍和在日本投降後接替日軍的美軍,都曾加固過天津的城防,所以在陳長捷到任之前天津的城防建設基礎已經非常好。但是陳長捷並沒有滿足現狀,他在接手天津防務後的半年,數次徵夫進一步完善天津城防。

一是將天津城外20裡內的所有房屋和樹木清除,掃清射界,不讓我軍隱蔽接近的機會;二是將圍繞天津的護城河拓寬至10米、挖深至4.5米,將南運河的水引入護城河,並堵塞護城河的入海通道,使護城河水深達3米;三是大修碉堡,除了確保圍繞天津的城牆上每隔30米就有一座碉堡外,在天津城內的制高點和重要街口都建有碉堡。戰後統計,天津光巨大碉堡就有380座之多。為了確保城防建設質量,陳長捷曾多次親臨現場,獎優罰劣;為了防止護城河水結冰,陳長捷入冬後還安排官兵每天到河面上砸冰。

天津城防部署圖,在總攻前被天津地下黨送出城交給劉亞樓,圖中在天津城外圍加粗的一圈線即為天津城牆

陳長捷在天津城防上花費的功夫,即便是蔣某人也頗為讚許。1948年底,蔣某人到天津視察防務,就給予這個因不是嫡系而長期得不到重用的晉軍將領高度評價。他說,如果各地的守備司令都如陳司令這樣負責,把防禦體系搞的好好的,我們還會失敗嗎?

1948年11月底,我東北野戰軍入關。大兵壓境,傅作義不放心,再次來天津視察。在視察中,傅作義問陳長捷:萬一有一天天津被圍城了,你能獨立支撐多久?陳長捷回答:不會比長春差!天津起碼能守半年!傅作義又問道:「你是說天津的工事比長春還要堅固嗎?」陳長捷答:「起碼不比長春遜色,天津旁邊有個塘沽,這是長春不能比的。」傅作義最後問:「如果撇開塘沽呢?」陳長捷答:「起碼也可以堅持三個月!」

傅作義,抗日名將,我軍攻克天津後,傅作義在北平起義

陳長捷的「三個起碼」,多多少少讓傅作義吃了顆「定心丸」,但故事的發展卻沒有按照他的劇本來。

(二)大戰在即,天津守將派人「和談」,劉亞樓將計就計,布設迷魂陣

1949年1月3日至12日,圍困天津的我軍在清除完外圍18個據點後,連續三次向天津守軍發出勸降令。面對曾在遼瀋戰役中所向披靡的東北野戰軍,即便是對天津城防很有自信的陳長捷也有些沒底。

兵力不足是陳長捷最大的軟肋。前期,他將天津防務劃分為三個區。南區因為工事堅固,由94軍負責;西北區因受威脅較大,由陳長捷親率86軍負責;東北區由62軍負責,其中62軍151師居中策應。但是天津地形南北寬、東西窄,面對34萬之眾的東野,他擔心我軍集中優勢兵力強突一點,所以戰前他非常想摸清我軍的主攻方向。此時我軍的勸降令讓陳長捷心生一計,那就是安排天津要員出城和談,通過和談打探我軍作戰部署。

作為天津戰役前線總指揮的劉亞樓接到和談消息,敏銳察覺了陳長捷的企圖。大戰在即,天津守軍投不投降又豈是天津要員可以左右?於是劉亞樓與45軍軍長商量,決定順水推舟,唱一出「群英會」。

劉亞樓,開國上將,曾是新中國第一任空軍司令

如何攻克天津,劉亞樓早已定下了「中部突擊、攔腰截斷,先南後北、分割包圍」的作戰思路,並按照38軍、39軍為西突擊集團,44軍、45軍為東突擊集團,49軍145師為南突擊集團,43軍128師為總預備隊的部署下達了準備命令。

為了唱好「群英會」,他安排45軍158師帶著所有的大口徑火炮、裝甲車和坦克趕往天津城北,並通知天津代表團前往城北,在臨時搭建的「攻城指揮部」裡進行和談。看著城北出現的大量我軍部隊以及裝備,瞧著攻城指揮部裡掛著的地圖和沙盤,混在代表團裡陳長捷的密探,已經非常肯定東野的主攻方向就是城北。為了讓陳長捷對城北就是我軍主攻方向這個論斷深信不疑,劉亞樓還命令158師炮兵團在和談當日下午,連續對北城牆炮擊20分鐘。終於,陳長捷上鉤了。他把負責居中策應的151師移防到天津城北,結果造成中部空虛,為我軍迅速奪下天津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我軍軍史上,45軍是有名的「能打能搶」,遼瀋戰役後,158師就組建了自己的炮兵團

(三)我軍三分鐘打開天津城門

1949年1月14日10時,面對執意頑抗到底的陳長捷,劉亞樓下令發起總攻。曾經讓陳長捷誇下海口,起碼可以守3個月的天津,居然在29個小時後就被我軍全部佔領。蔣某人在大怒:就算放對方進城,29小時也逛不完(天津)。

陳長捷除了弄錯主攻方向,造成中部防禦空虛外,對東野的裝備實力和當時的天氣情況也判斷不準。

我東野參與天津戰役的炮兵部隊共有野戰炮營4個、榴彈炮營4個、重炮營5個、重迫擊炮營5個。總攻發起後,幾百門大炮1個小時的火力奇襲除了摧毀陳長捷的炮兵陣地外,還將天津城防炸的體無完膚,鐵絲網、路障、城牆在傾瀉的炮彈下煙消雲散。還有護城河,這原本是我突擊分隊最大障礙。但沒想到一月天津天氣太冷,一夜之間護城河面就結了厚厚一層冰。當突擊分隊帶著木板、葦子來到護城河邊準備涉水過河時,看見需要炮彈才能炸出窟窿的厚冰,紛紛丟下雜物,踏著冰面向對岸衝去。

入關前早已鳥槍換炮的東北野戰軍

天寒地凍,我軍踩著天津城外結冰的護城河發起衝鋒

城門前本來修有大量的工事、碉堡,光地雷就埋了半裡長,但是突擊城門的45軍135師403團1營1連悍不畏死,踩著炮火延伸的時間點衝鋒,在躲避炮火襲擊的敵軍還未從掩蔽部出來的時機搶佔了城門左側三處碉堡,三分鐘殺開城門。

天津戰役中,我軍官兵踩著炮火延伸的時間點發起衝鋒

炮擊過後,守敵看見被我軍撕開的突破口,立刻組織反撲。我一連戰士在副營長的帶領下裝上刺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接連打退敵人8次衝鋒,自身也傷亡慘重。但是憑藉著一連這處突破口,為後續上來的兄弟部隊鞏固和擴大突破口奠定了基礎。15日凌晨,當404團佔領江南造紙廠後,民權門800米的縱深防禦工事被45軍完全突破。隨後,由西向東攻的38軍與由東向西攻的45軍會師金湯橋,將天津守軍攔腰斬斷。見敗局已定,天津殘敵紛紛棄械投降,陳長捷及眾多國民黨將領被俘。

(四)雪藏十年—劉亞樓一生最得意之作

僅29小時結束戰鬥的天津戰役,創下了我軍奪取大城市最快的速度。我軍總結三大戰役經驗教訓時,也將天津方式北平方式」「綏遠方式並稱為解放戰爭的三大模式,可見這是對天津戰役極高的評價。而對於劉亞樓將軍來說,天津戰役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

劉亞樓將軍在天津戰役前線指揮部的經典照片

劉亞樓將軍雖然早在紅軍時期就指揮作戰,曾擔任過紅十二軍三縱一營二連連長、一營營長兼政委、紅四軍12師35團政委、紅2師政委,在蘇區五次反「圍剿」戰鬥和長徵中都有過不俗的表現,但苦於擔任政工崗位居多,一把手指揮作戰的機會不太多。

1936年後,劉亞樓將軍先是在紅軍大學學習,後擔任紅軍大學訓練部部長、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1939年,他又被送到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並以參謀身份參加蘇聯衛國戰爭,直到1946年6月,才回國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參謀長。

整整十年時間,劉亞樓將軍都沒有機會在戰場大顯身手。早在紅軍大學學習期間,劉亞樓曾向毛主席寫信請戰,但是也被毛主席婉拒。所以,雪藏十年後回國擔任四野參謀長,特別是此次一線指揮天津戰役,可以說是劉亞樓將軍多年來的夙願。

可惜的是,雖然天津戰役後東野於1949年5月組建第十四兵團,由劉亞樓將軍任總指揮,但是在南下作戰時,劉亞樓將軍被抽調擔任空軍司令組建空軍,所以天津戰役也成了劉亞樓將軍親自指揮的最後一仗。

劉亞樓將軍不負眾望,在起手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利用短短1年多的時間就組建並訓練起一支初具戰力的空軍部隊。1950年12月,奔赴抗美援朝戰場的我軍空軍,更是在實戰中求訓練,從最初的不會空戰,到後來配合蘇聯飛行員在鴨綠江南岸平原成功壓制美空軍形成「米格走廊」,就連周總理也盛讚「我空軍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其中與劉亞樓將軍嘔心瀝血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米格走廊」雖是鴨綠江南岸平原的一小塊空域,但這標誌著當時剛建立不久的我軍空軍已是有一定戰力的空軍

劉亞樓將軍在訓練場勉勵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女飛行員

相關焦點

  • 歷史再現:陳長捷「蔣幹盜書」中圈套,劉亞樓「周瑜裝睡」取天津
    中間是天津,兩頭分別是北邊的新保安,東南的塘沽。這個戰略是堵死天津、北平守敵從海上出逃的退路,可說是高超的戰略思維。但當東野參謀長劉亞樓到塘沽前線實地看過之後,發現塘沽地形開闊,河溝障礙,我軍打不著敵侯鏡如設在軍艦上的指揮部。東野炮兵部隊作用發揮不了。劉亞樓認為打塘沽費時費力,成本不小獲利不大,不如打天津來勁。打下天津一樣可以能夠封鎖北平之敵的海上退路。因此,他建議打天津。
  • 袁崇煥被殺,真是因為崇禎中了「蔣幹盜書」之計?
    對此,《清史稿》有新的補充——崇禎殺袁崇煥,是中了蔣幹盜書之計。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清史稿》的說法。 1、蔣幹盜書從小說走進現實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蔣幹盜書的故事。赤壁之戰前,蔣幹跑到東吳勸降周瑜,被灌得酩酊大醉,與周瑜同榻而眠。半夜蔣幹爬起來,翻出一封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
  • 歷史上沒有蔣幹盜書,曹操也沒中反間計,張允蔡瑁後來下場如何?
    比如膾炙人口的「蔣幹盜書」的故事,其實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率軍南下,劉琮直接把荊州拱手相讓。曹操決定順流而下,攻佔江東。他命令張允和蔡瑁訓練水軍。周瑜對此非常擔心,視二人為心腹之患。曹操派蔣幹勸說周瑜,周瑜將計就計,先是裝醉拉著蔣幹同睡,故意說出與張允、蔡瑁串通的夢話,同時又偽造與二人互通的書信,並且讓蔣幹有機會看到並拿走。蔣幹回到曹營上交書信,曹操信以為真處死二人。這個橋段既突顯了周瑜的智慧,又讓張允和蔡瑁得到應有的下場。
  • 新「蔣幹盜書」
    以《三國演義》故事改編的京劇劇目多多,《定軍山》《捉放曹》《失空斬》……《蔣幹盜書》也是其中之一。蔣幹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形象為廣大觀眾熟知,26年前的昆明海埂,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啞然失笑的現代版「蔣幹盜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體育還是「計劃經濟」,中國足協每年冬末春初之際,都要在昆明海埂訓練基地,組織嚴酷的足球集訓。
  • 蔣幹盜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蔣幹盜書,蔣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幹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蔣幹盜書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中計。蔣幹盜書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蔣幹盜書(jiǎng gàn dào shū)成語釋義:蔣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幹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指中計。
  • 同為大兵團司令,為何蕭勁光與劉亞樓的軍銜不同?三點原因很關鍵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主席親自點將東北第四野戰軍的大兵團司令蕭勁光和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同期出任海軍和空軍總司令,但為何在1955年建國後首次授銜時,蕭勁光卻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海軍大將,而劉亞樓卻僅僅只被授予空軍上將?難道是空軍與海軍的大兵種等級不一樣嗎?
  • 會周瑜蔣幹盜書,群英會蔣幹中計,兩次害曹操中計的蔣乾結局如何
    很多如雷貫耳的典故,比如:蔣幹盜書,群英會蔣幹中計,都因為有蔣幹的名字,所以才讓蔣幹這個在歷史並不是太出名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卻是非常有名,因此下文中就以三國演義為背景。 兩軍對陣,蔣幹這個時候來見周瑜,是傻子也會想到蔣幹是來當說客的,當然周瑜也肯定猜到了,當周瑜一聽說是蔣幹到了,立即就想到了一條計策,這條計策就是「借刀殺人」之計,周瑜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想到計策,說明周瑜確實聰明。
  • 兒童英語故事:三國演義之蔣幹盜書
    蔣幹盜書   曹操給周瑜下了一道降書,周瑜見書,撕得粉碎。周瑜的老同學蔣幹在曹操手下當謀士,他自告奮勇去東吳勸降周瑜。這天,周瑜和部下商議破曹計策,有人報告蔣幹來了。周瑜一聽,就知道蔣幹來作說客,眉頭一皺,向部下說出了自己的妙計,然後笑著出帳迎客。周瑜挽著蔣幹的手進帳,並設宴招待。
  • 延安上演現代版「蔣幹盜書」,偉人將計就計,假戲真做
    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主席自有降魔伏妖之計。 8月16日,主席復電蔣介石,給重慶談判設置了一個前提條件:「就接受日寇投降之事,朱德總司令去電陳述了敝方的意見,待你表示意見後,我將考慮和你會見的問題。」
  • 蔣幹盜書,如何「吃好」社交的3碗面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是歷史類小說的巔峰之作。它的經典之處,一方面來自有史可依、有實可據的素材來源;另一方面將成人世界那些真真假假、是是非非的交際手段刻畫得生動不已。 有句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它即可以當作一部歷史擴充讀本,又可以成為教人成長的教科書。
  • 三國殺:國戰魏勢力新核即將上線——蔣幹,一位武將兩種強度
    熟悉演義的小夥伴應該對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作為曹老闆的說客,赤壁之戰前蔣幹只身前往東吳勸降周瑜,卻被周瑜將計就計,利用假情報促使曹操斬殺了自己的水軍大都督,這就是「蔣幹盜書」的故事。作為演義中小丑一般引人發笑的人物,在三國殺的世界中會是如何,先來看一下蔣幹的技能。
  • 劉亞樓:解放天津立大功,毛澤東欽點空軍司令,葬禮規格堪比國葬
    林彪和劉亞樓提出先打天津是一步妙棋,讓傅作義很難受。1948年12月29日,中央軍委給林彪和劉亞樓發電,讓他們放棄攻打塘沽,奪取天津。1949年初,劉亞樓率領34萬大軍,只用了29個小時,就拿下了天津,解放軍此前從來沒有打過這麼漂亮的城市攻堅戰。
  • 「蔣幹盜書」案被送到最高檢,結果會怎樣?
    「蔣幹盜書」案被送到最高檢,結果會怎樣?假如,武松、蔣幹、竇娥穿越到今天,他們的案件都送到了最高檢,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小說《三國演義》中,蔣幹被派去東吳遊說周瑜投降,卻在周瑜房內發現蔡瑁、張允暗通東吳的書信,便盜走書信。而這些書信正是周瑜為了除去蔡、張二將,故意偽造的,最後蔡、張二將果然被曹操斬首示眾。
  • 「蔣幹盜書」原本是這麼回事兒?他向曹操復命時說一句話斷了仕途
    描寫「蔣幹盜書」的《群英會》,描寫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幾乎婦孺皆知。這些故事的文學誇張和虛構成分很多。但是在赤壁大戰以前,曹操確實派遣蔣幹到東吳去會見周瑜,企圖策反他;周瑜也確實指令戰將黃蓋用詐降計欺騙曹操,最後火燒了曹操的戰船。赤壁之戰中,曹、吳雙方情報戰線上的鬥爭,確實是激烈的。
  • 劉亞樓與陳長捷鬥智鬥勇 終於「計」高一籌 取得速戰速勝的奇效
    1949年1月14日至15日,人民解放軍發起天津戰役。僅用短短29個小時,就全殲國民黨軍13萬餘人。我軍天津前線總指揮劉亞樓,與敵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鬥智鬥勇,終於「計」高一籌,取得速戰速勝的奇效。陳長捷心生一計借談判摸清底細 劉亞樓將計就計聲東擊西戰鬥開始前,陳長捷根據天津北面、東北面地形比較開闊平坦,西南地面地勢低洼,河渠較多,水網交錯等特點,判斷解放軍將從城北或城東北面實施主攻。故將其主力部隊第62軍和第86軍共5個師的兵力,置於天津西北和東北防區,其餘地段由另5個師防守。
  • 現實版的蔣幹盜書,解放軍高官叛逃臺灣,被我軍設反間計除掉
    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當中,有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情節,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與周瑜兩軍對壘,曹操委派一個說客蔣幹 意圖策反東吳,沒想到偷雞不著蝕把米,中了周瑜的反間計,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蔣幹盜書。故事雖然精彩,畢竟只是小說家的演繹。
  • 赤壁之戰中,蔣幹作為關鍵人物,卻坑了兩次曹操,他的結局如何?
    「蔣幹盜書」和引薦龐統,被周瑜使反間計除掉張、蔡二人,最終導致曹操赤壁之戰大敗,8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曹操差點也命喪黃泉,蔣幹以一人之力改變全局,成為後世之笑柄。在赤壁之戰,蔣幹是個很關鍵的人物,羅貫中寫這一場著名戰役的時候,其實就是把成敗押在了蔣幹一人身上。
  • 揭秘三國:「蔣幹盜書」的歷史真相
    據裴松之在《三國志·吳書·周瑜傳》所引注的《江表傳》記載,曹操遣蔣幹遊說周瑜確有其事,大致內容如下:當初曹操聽說周瑜年少有美才,以為可以通過遊說把周瑜說動,於是秘密派遣九江人蔣幹去見周瑜。蔣幹穿著布衣葛巾,以個人身份見周瑜,周瑜熱情相迎,當即對蔣幹說:「子翼(蔣幹字)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耶?」
  • 再讀《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下)群英會蔣幹中計
    周瑜整理好衣冠,帶著數百隨從,隆重迎接蔣幹。蔣幹帶著童僕,昂然而來。周瑜拜迎蔣幹。蔣幹說:「公瑾別來無恙!」周瑜說:「子翼辛苦,大老遠渡江前來,是要為曹操作說客嗎?」蔣幹愕然說:「我久別足下,特地前來敘舊。你怎麼會懷疑我是來作說客的?」
  • 蔣幹真的是三國歷史中的小丑嗎?
    此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之法,周瑜一直視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難以下手。此時剛好蔣幹毛遂自薦充當曹操的說客,前來勸說同窗周瑜投降。於是周瑜擺下「群英會」,讓蔣幹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利用反間計使曹操錯殺了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