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幹盜書」原本是這麼回事兒?他向曹操復命時說一句話斷了仕途

2020-12-20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公元208年末至209年初的赤壁之戰,是決定魏、吳、蜀三國立局面的一次重要戰役。這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弱軍戰勝強軍,非常具有特色的戰役對於東吳來說,赤壁之戰的勝利結局,主要是由當時的政治情勢和參戰將士的戰鬥士氣決定的。但是戰爭指導者的軍事指揮藝術和他們精心組織的情報鬥爭,對於戰爭的勝利也起了重大作用。

歷史小說和古典戲曲裡,有關赤壁之戰情報鬥爭的故事甚多。描寫「蔣幹盜書」的《群英會》,描寫周瑜打黃蓋的《苦肉計》,幾乎婦孺皆知。這些故事的文學誇張和虛構成分很多。但是在赤壁大戰以前,曹操確實派遣蔣幹到東吳去會見周瑜,企圖策反他;周瑜也確實指令戰將黃蓋用詐降計欺騙曹操,最後火燒了曹操的戰船。赤壁之戰中,曹、吳雙方情報戰線上的鬥爭,確實是激烈的。

下面根據史書的記載,把赤壁之戰中蔣幹的策反活動和黃蓋的詐降計,分述於後:

關於蔣幹其人和他策反活動的失敗在歷史小說和古典戲曲中,蔣幹是一個白鼻子的小丑。其實不對。蔣幹此人是一個儀容秀美的年輕文人。他是九江(治今安微壽縣)人,才辯卓越。《江表傳》說他「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可見他還頗有一點名望。

曹操的水陸大軍抵達長江北岸時,周瑜統率東吳的軍隊前來抵禦。曹操聽說周瑜年輕英俊,很有才華,就想派人說服他歸降。他秘密叫人到揚州請來了蔣幹,要他利用同周瑜交往的關係,去對周瑜進行策反工作。將幹接受任務以後,穿戴著布衣葛巾,以私人名義過江來拜訪周瑜。周瑜分析了蔣幹來訪的目的,判斷他是來為曹操作說客的,於是就在出門迎接的時候,採取主動進攻姿態,一語道破了他這次來訪的意圖。周瑜說:「你老兄不辭辛苦,遠涉江湖來到此地,莫不是為曹操當說客吧?」

將幹一聽此話就著了慌,急忙表白說:「不,不是。我與足下同州裡,多年不見了,這次想到你這裡來參觀參觀,敘敘舊,足下怎麼把我當說客呢?」周瑜說:「我雖然不及古代的大音樂家和曠聰明,但是聞弦賞音,也能知道足下彈的是什麼曲呀!」就這樣,一陣嘻嘻哈哈的開場白,即把個能言善辯的將幹弄得再也無法開口為曹操說項,周瑜把蔣幹請進帳內,招待了他一番,完了,說:「我有點機密的事情要處理,你先住下,等我完了事,再來相請,」

隔了幾天,周瑜來邀請蔣幹參觀軍營。這在周瑜當然是一種向敵人使者顯示軍威的行動。參觀完了軍營,又請他去看倉庫和軍用物資。回來,就大擺宴席,請蔣幹飲宴,這就是小說、戲曲裡描寫的「群英會」了。

在飲宴過程中,周瑜向蔣幹展示了各種華貴的服飾和珍奇玩物,並且意氣昂然地對將幹說:「大丈夫處天地間,碰到知己的主公,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情,言聽計從,禍福同當,還有什麼比這更寶貴呢?今天就是蘇秦、張儀、食其再生,也難以離間我和主公之間的關係,足下這麼一個年輕人又怎麼能說動我呢?」蔣幹只好笑笑,不再說話。

群英會以後,蔣幹辭別周瑜,返回江北向曹操復命。他說:「周瑜這個人堅定得很,不是用言辭可以策動的。」

蔣幹其人及其策反活動失敗的經過,在史書記載中就是這些。但是在歷史小說和古典戲曲裡,蔣幹一案,並不是這樣簡單了結的。在那裡,還有一段「蔣幹盜書」的故事。這個故事說,蔣幹在群英會以後,乘周瑜醉酒昏睡的時機,竊看周瑜軍帳中的機密文書,發現了新降曹操的荊州水軍將領張允、蔡瑁私通周瑜,蔣幹偷盜了張允、蔡瑂寫給周瑜的信,逃回曹營。曹操看了蔣幹盜回的書信,勃然大怒,立刻把張允、蔡理殺了。哪知這件事是周瑜利用蔣幹搞的反間計,張允、蔡瑁並沒有私通周瑜,那書信是周瑜假造的,周瑜的醉酒昏睡也是假裝的。後來曹操覺悟到自己上了當,但是為時已晚。

他退了蔣幹,再沒有用他。「蔣幹盜書」的故事,雖然同史書的記敘不合。但是流傳久遠,直到今天,在人們的心目中,蔣幹依然是個笨頭笨腦、專門幫倒忙的典型人物。連蔣幹的名字也變成了愚蠢上當、幫倒忙的同義語,這是很冤枉的。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沒有蔣幹盜書,曹操也沒中反間計,張允蔡瑁後來下場如何?
    比如膾炙人口的「蔣幹盜書」的故事,其實在歷史上並不存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率軍南下,劉琮直接把荊州拱手相讓。曹操決定順流而下,攻佔江東。他命令張允和蔡瑁訓練水軍。周瑜對此非常擔心,視二人為心腹之患。曹操派蔣幹勸說周瑜,周瑜將計就計,先是裝醉拉著蔣幹同睡,故意說出與張允、蔡瑁串通的夢話,同時又偽造與二人互通的書信,並且讓蔣幹有機會看到並拿走。蔣幹回到曹營上交書信,曹操信以為真處死二人。這個橋段既突顯了周瑜的智慧,又讓張允和蔡瑁得到應有的下場。
  • 會周瑜蔣幹盜書,群英會蔣幹中計,兩次害曹操中計的蔣乾結局如何
    很多如雷貫耳的典故,比如:蔣幹盜書,群英會蔣幹中計,都因為有蔣幹的名字,所以才讓蔣幹這個在歷史並不是太出名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卻是非常有名,因此下文中就以三國演義為背景。,故意在蔡中和蔡和面前杖打黃蓋,讓蔡中和蔡和向曹操通報消息,然後黃蓋再以詐降之計取得曹操信任。
  • 蔣幹盜書,如何「吃好」社交的3碗面
    從「蔣幹盜書」的經歷中,周瑜與曹操的表現來看,羅貫中將成人世界面對利益時,該持有的態度和採用的手段表現的淋漓盡致。 周瑜的「人面」 蔣幹來的時候,周瑜為他布置一個盛大的酒宴,邀請自己座下的大將前來陪酒,酒席尚未開始,周瑜訓斥眾將說: 「蔣幹與我乃同窗契友,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操的說客,諸位不要心疑。
  • 老師不會告訴你,歷史上的蔣幹,根本就沒有坑過曹操
    《三國演義》中的蔣幹,無疑是一個大醜角,自作聰明,在自己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就成了周瑜的棋子,連坑曹操兩次,可謂是赤壁之戰勝利的最大功臣。第一次是蔣幹盜書,周瑜妙使反間計。在《三國演義》,蔣幹作為江東名士,是周瑜同窗好友。曹操大軍與周瑜在赤壁相持時,蔣幹向曹操自薦,願憑自己這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周瑜歸順。
  • 蔣幹盜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蔣幹盜書,蔣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幹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蔣幹盜書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中計。蔣幹盜書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蔣幹盜書(jiǎng gàn dào shū)成語釋義:蔣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幹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成語用法:可作賓語、定語;指中計。
  • 曹操被蔣幹坑得那麼慘,為什麼不幹掉他?
    在《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時,曹操可算被蔣幹坑慘了,坑了兩次,第一次盜書中計,導致曹操錯殺了蔡張二位水軍都督,第二次更坑,請回鳳雛,獻了個連環記,被孫劉聯軍一把大火燒得乾乾淨淨。   蔣幹第一次中計後,曹操為什麼不想法子殺了他?在闞澤來幫黃蓋送詐降書時,他為什麼還聽從了蔣幹的請命,讓他去東吳試探動靜?曹操被蔣幹坑得那麼慘,為什麼不幹掉他?蔣幹之所以沒逃跑,更沒投奔周瑜,是因為蔣幹知道曹操不會殺他。蔣幹對曹操放心,卻不覺得對周瑜虧心。蔣幹對曹操一片忠心,他為曹操誤殺蔡瑁、張允而內疚,卻對周瑜沒有絲毫內疚。
  • 袁崇煥被殺,真是因為崇禎中了「蔣幹盜書」之計?
    對此,《清史稿》有新的補充——崇禎殺袁崇煥,是中了蔣幹盜書之計。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清史稿》的說法。 1、蔣幹盜書從小說走進現實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蔣幹盜書的故事。赤壁之戰前,蔣幹跑到東吳勸降周瑜,被灌得酩酊大醉,與周瑜同榻而眠。半夜蔣幹爬起來,翻出一封蔡瑁、張允寫給周瑜的降書。
  • 赤壁之戰曹操敗北的元兇「蔣幹」
    赤壁之戰是書中的精彩部分之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赤壁曹操敗北的元兇。一:蔣幹盜書,曹操錯殺蔡瑁張允赤壁大戰,曹操為了了解周瑜的作戰部署,想派一個前往三江口周瑜大營。可是雖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自古有之,可是古往今來喪命的使臣卻也不佔少數。
  • 赤壁之戰中,蔣幹作為關鍵人物,卻坑了兩次曹操,他的結局如何?
    「蔣幹盜書」和引薦龐統,被周瑜使反間計除掉張、蔡二人,最終導致曹操赤壁之戰大敗,80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曹操差點也命喪黃泉,蔣幹以一人之力改變全局,成為後世之笑柄。在赤壁之戰,蔣幹是個很關鍵的人物,羅貫中寫這一場著名戰役的時候,其實就是把成敗押在了蔣幹一人身上。
  • 有人說蔣幹,這也太遜了,我覺得是此人
    按理說他對美國的政治社會體制是比較清楚的,但清楚不清楚是一回事,怎麼說又有另一回事。也就是說,金燦榮兜裡可能有好幾個關於美國體制的描述版本,褒的貶的都有。至於他拿哪個版本出來,唯一取決於一件事,那就是哪個版本能名利雙收?所以他今天可以把美國罵得一錢不值,但是如果風向一變,他完全也能把美國吹得儼然天上人間。
  • 蔣幹兩次坑慘曹操,赤壁之戰後他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半夜裡,蔣幹聽見周瑜接見了兩個人,還說了「急切不能動手」的話。蔣幹立刻意識到周瑜在曹營中有眼線,會刺殺曹操。蔣幹趁著周瑜睡覺後,偷了周瑜的密信回到江北曹營,指證了曹營內部的兩個叛徒蔡瑁和張允。曹操一氣之下把這兩個水軍將領殺了,手下就沒有操練水軍的將領了,蔣幹通過偷書,坑死了曹操最重要的水軍將領,作為補償,他給曹操介紹了智商180的龐統。
  • 三國演義中的蔣幹究竟是何許人物?反間計中他竟是這般狼狽
    今天小編要講的是三國中最具影響力的計策之一:反間計——蔣幹盜書!公元208年,曹操平定北方,率八十三萬人馬陳兵於赤壁,意欲一舉席捲天下。此時曹丞相心中只剩劉備孫權兩個敵人。滅掉孫劉,便可完成統一,了卻多年夙願。赤壁大戰前夕,曹操親率百萬大軍駐紮於長江北岸,欲橫渡長江,直下東吳。都督周瑜帶兵與曹軍隔江對峙,雙方劍拔弩張。
  • 兒童英語故事:三國演義之蔣幹盜書
    蔣幹盜書   曹操給周瑜下了一道降書,周瑜見書,撕得粉碎。周瑜的老同學蔣幹在曹操手下當謀士,他自告奮勇去東吳勸降周瑜。這天,周瑜和部下商議破曹計策,有人報告蔣幹來了。周瑜一聽,就知道蔣幹來作說客,眉頭一皺,向部下說出了自己的妙計,然後笑著出帳迎客。周瑜挽著蔣幹的手進帳,並設宴招待。
  • 《蔣幹盜書》曹操真的中計了嗎?事實的真相讓人更加佩服曹操
    導讀:《三國演義》描述赤壁之戰前夕,曹操被周瑜水軍打敗了幾次,於是就有了招降周瑜的想法,這時候,周瑜少年時的同窗好友,蔣幹毛遂自薦,說自己有把握說服周瑜來降。而周瑜當時正擔心蔡瑁和張允幫助曹軍訓練好水軍,於是,將計就計,擺下「群英會」,誘導蔣幹盜走假造的蔡瑁和張允的投降書。
  • 新「蔣幹盜書」
    以《三國演義》故事改編的京劇劇目多多,《定軍山》《捉放曹》《失空斬》……《蔣幹盜書》也是其中之一。蔣幹自作聰明、自以為是的形象為廣大觀眾熟知,26年前的昆明海埂,就上演了一幕令人啞然失笑的現代版「蔣幹盜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體育還是「計劃經濟」,中國足協每年冬末春初之際,都要在昆明海埂訓練基地,組織嚴酷的足球集訓。
  • 蔣幹兩過江東,害死曹操百萬大軍?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
    蔣幹是東漢名士,並沒蠢到盜書,為何被羅貫中黑成跳梁小丑?蔣幹兩過江東,害死曹操百萬大軍?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 恰巧自報奮勇說降周瑜的蔣幹過江來了。周瑜略施小計,讓蔣幹盜得蔡張二人寫給他的密信,致使曹操錯殺了二將。然而周郎破曹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避難江東的龐統雖想出了連環計,但如何讓龐統平安過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竇?正在周瑜為此發愁的時候,蔣幹又來了。是他把龐統引見給曹操,曹操輕信了名士龐統獻的連環計,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 「還我蔣幹清白!」
    此時碰巧蔣幹來盜書,於是便上演了一齣戲弄蔣幹使得曹操斬殺蔡瑁、張允二將的情節,為江東水師除去大患。蔣幹盜書,究竟是真是假?真實歷史是什麼樣子?首先來看蔣幹這個人,字子翼,九江(治今安徽壽縣)人。於是蔣幹布衣葛巾,以私人拜訪的名義去見周瑜。周瑜親自出迎,結果被周瑜嚴詞拒絕。蔣幹回去後,向曹操稱讚周瑜氣度寬宏,情致高雅,不是言辭所能離間的。即是勸曹操放棄招降的念頭。
  • 蔣幹遊說周瑜為什麼會失敗?其原因竟和小喬有關!
    羅貫中筆下的蔣幹是個滑稽的角色,仗著自己和周瑜的關係妄言去勸降他,結果被周瑜的一封假信所騙,除掉了蔡瑁、張允。在這一篇章裡,老羅又無情的黑了魏國一把,好大喜功的蔣幹和多疑不認錯的曹操簡直是「臭味相投」。
  • 三國:蔣幹連坑曹操兩次,二蔡更傻,一次就坑得曹操回到創業初期
    在看三國演義時,每閱蔣幹盜書這一節,都恨不得穿越回三國幫幫他,蔣幹連續坑曹操兩次,想必喜歡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然而還有兩個人——蔡瑁之弟:蔡中與蔡和,這兩兄弟比蔣幹更傻,直接在赤壁之戰開打時獻了人頭。
  • 現實版的蔣幹盜書,解放軍高官叛逃臺灣,被我軍設反間計除掉
    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當中,有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情節,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與周瑜兩軍對壘,曹操委派一個說客蔣幹 意圖策反東吳,沒想到偷雞不著蝕把米,中了周瑜的反間計,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津津樂道的蔣幹盜書。故事雖然精彩,畢竟只是小說家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