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到芽莊的第三天清晨,我是被一輛大貨車的倒車聲音弄醒的。在睜眼一剎那,競然以為身在中國。走到陽臺上循聲一看,才發現是賓館旁邊一建築工地上貨車發出的。讓我恍兮惚兮的原因,是我瀘州住家小區旁有一個百貨倉庫,時常有大貨車這種「動物」大清早就發出「倒車,請注意—」的叫聲。心頭突然就冒出一句歌詞,「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翁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一一
芽莊讓我產生沒出國錯覺的,當然不只是倒車聲。
就在當天下午,我租了一輛自行車沿著海濱大道騎行。那大道很漂亮,椰子樹一溜拉開,花壇草坪如影隨形,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供市民休閒的小廣場。經過好幾個廣場,我都看到有一堆人圍在一起。於是就在一處停車湊了過去看。原來是在下棋,居然是中國象棋——兩人對坐擺陣,七八個人周圍指指點點,性急的「君子動口又動手」,抓起棋子喧賓奪主在棋盤上大動幹戈。那場景與我在瀘州濱江路廣場上見到的沒什麼不同。把這事嚮導遊說,他講,越南的象棋比中國普及,中學生三分之一都會下。還說在國際大賽中,中國棋手最虛的就是越南人。
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曾傳唱一支歌叫《中越友誼之歌》,一開頭就是「越南中國,山連山水連水……」其實,不只自然地理,文化上也唇齒相依。有歷史考證,越南文化最初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他們那佛教和道教寺廟的門聯,一律是用漂亮的漢字書寫。我騎著自行車在芽莊老街小巷轉悠時,就看到不少人家旅館、飯店的門窗上,張貼著「金童玉女圖」「壽星福祿圖」。而且越南還是中南半島唯一使用中國農曆的國家,也自稱是龍的傳人。
越南與中國走得很近,還有一個因素必須說—兩國都是社會主義制度。越南也強調宣傳。我在騎自行車「採風」時,就看到街上有許多讓人熱血沸騰的宣傳張貼畫。畫面上幾乎都有「工農商學兵」豪情滿滿的光輝形象,還配有越南文字,我雖然看不懂,但估計應該是響應什麼號召,努力實現什麼之類。這就讓我感覺又如同是走在中國城市。在去藩朗市途中,我們則看到路邊場鎮上的學校、住家、商店,甚至靡託車專賣店都掛著紅色底正中一顆五角星的越南國旗,簡直就是「家家都把紅旗掛」的節奏。
只是那鄉場的場景像極了多年前中國的雲貴山區,房屋大多破敗零亂,垃圾也多。導遊介紹,越南改革開放遲,經濟碆後中國至少20年。至今沒有高速路,也沒有高鐵,鐵路上跑的還是老式火車,基本無工業。現在的越南,你只要有輛中國的比亞迪開在路上,就是土豪,會招來許多小蠻腰的青睞。這幾年越南發展快了,但離不開中國。比如,芽莊就是中國人炒紅的。2015年前,芽莊每年遊人只有區區幾萬,屬於養在深閨。2015年後,中國與越南籤訂了相關協議,雙方政府補貼發展旅遊業,中國人只需要從腰包中摸2000多元人民幣就能搞定芽莊。於是,2017年遊客就暴漲到上百萬人,導致原來只要一萬越南盾的椰子,現在要3-5萬;魚蝦也是翻倍漲。
我們的行程中安排了兩處購物。一個是芽莊絲綢中心,一個是藩朗越南工業新區玉石中心。都分別設有中國大陸遊客區,臺灣、香港、澳門等遊客區,還有歐洲遊客區。導遊介紹,那裡面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都來自中國。順便一說那個用「倒車,請注意—一」叫醒我的建築工地,也是中國人承建。導遊說,芽莊現在的樓盤,一半以上是中國人設計,有一些還是中國人投資參與開發。而且,那路上跑的貨車也基本上是中國貨。
芽莊炒紅之後,說中國話的越南人自然就多了起來。賓館、商場、飯店甚至地攤的大哥大姐大媽大爺都能來上幾句中文。只是他們的中文專業很窄,只限於所售貨物,與業務無關或者說與錢無關的一概不學。我們去海鮮一條街時,那些招攬客人的小哥與我們海南、廣西大排檔的夥計都差不多—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乍一聽招呼,會讓你誤以為是中國人和你說話。但他們基本上只會魚蝦報價。當我提出要米飯和開水時,一個個都瞠目結舌幹看著。哈哈,中國話要學的東西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