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俞躍
圖片:好攝之友 徐楓
我叫徐楓,1967年出生,至今已經退休5年,退休前,一直在西湖邊工作。
退休後,我拿起相機開始拍照,在好攝之友,認識了不少攝影的大神。
前幾天,我在錢江晚報好攝之友看到一篇《我用了8年時間,拍下了浙江1000座古橋》,看完後很感動。
我十分佩服照片作者裘洪春:他走了那麼多的路,拍了那麼多的古橋,還都用心記下來。
我也是一個「橋痴」。雖然沒有裘洪春拍得多,主要範圍也僅限杭州西湖。
▲花港觀魚的橋
▲八盤嶺路上的橋
這幾年,只要路過西湖看到橋,不論陰晴雨雪,我都會習慣記錄下來。
這些橋,有現代的,有古代的,也有不知名的小橋。橋的照片,一部分是單反拍的,大部分是用手機拍的。
▲白堤錦帶橋
▲冬天早晨的斷橋
拍得多了,我就發現同一座橋會因為季節、時間、位置不同,畫面也截然不同。
為了給橋找個更好看的景,有時我也會「冒險」鑽進灌木叢,手被劃傷、襪子被鉤破,是常有的事。
說實話,照片裡的每一座橋,我都很喜歡,我覺得因為它們存在,西湖才變得更美。
▲斷橋殘雪,人人人人
因為工作在空軍杭州療養院,離楊公堤不遠,我才和西湖結了緣。
即使現在住在濱江,還是想念西湖邊,常常去那裡一走就是大半天,因為喜歡走路,這些年,身體也還算健康。
只要天氣好,每天清晨和黃昏,我都會去看一看西湖,拍下來,分享在朋友圈裡。
這些照片,常常會傳到很遠的地方,遊子若看到,也能解鄉愁。
在相伴的27年裡,西湖,尤其是西湖的橋,是看不膩,也拍不夠的。
這種感情,已經刻進了我的骨子裡。
這幾天,我整理了一部分它們的照片,借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如果哪裡標註錯了,也歡迎您的指正。
▲秋天的景行古橋
▲景行古橋,橋拱美,周圍的環境也漂亮
▲景行古橋
景行古橋,是楊公堤上唯一尚存的古橋,也是我拍得最多的一座橋。
在古代,它曾是去靈隱上香的人必經的一座橋,不同角度,常常拍出不同的效果。
因為必須進到灌木叢中,為了拍到理想的畫面,皮膚常常會被樹枝劃傷。
▲霽虹橋,對岸有紅楓。
▲浚源橋
▲流金橋
▲茅家埠的一個橋拱
▲茅鄉水情的一座橋,環境和橋很搭。
▲雙投橋,在西湖東南角,離雷峰塔很近。
▲傍晚的雙投橋上,拍攝婚紗的新人和如織的遊人。
▲絲綢博物館的一座橋,近處的紫藤花開了
▲蘇堤東浦橋,湖面的殘荷
▲太子灣的橋,櫻花開的季節
▲通利古橋,樸實的造型。
通濟古橋在茅家埠,目前已不能走人,不過原樣還保存著,是一座容易被人忽視的橋。
▲花港觀魚的一座橋
▲茅家埠的橋,不同的季節
▲臥龍橋,近處蘆花開
▲夜幕下,西湖天地的小拱橋
▲西冷橋,有蘇小小的故事,與長橋、斷橋並稱為西湖三大情人橋。
▲雪中的茅家埠,靜靜看風景的人
▲春天,楊公堤碑亭的小橋
▲秋天,楊公堤浚源橋
▲楊公堤隱秀橋,光影斑駁
▲遠眺永福橋
西湖的橋中,我最喜歡的是永福橋,聽說有五百多年歷史了。
我最熟悉的也是永福橋,這座橋離我家最近,只要天氣還好,我每天都會散步過去。
永福橋,是從桐廬原址搬到烏龜潭來的,當年,我看著工人一塊一塊石頭都標上記號,然後按原來的樣子再拼起來。
▲永福橋,陽光穿過橋洞
▲青山綠水中的永福橋
▲夕陽下的永福橋
因為永福橋沒有欄杆,站在橋上遠眺,感覺很空靈。在永福橋上看看風景,整個人會立馬通透,心情變好。
平時拍了許多永福橋的照片,沒有帶單反的時候,我就用手機拍。
▲湧金池水旁的石橋
▲雨天,西湖斷橋
▲玉帶睛虹橋,拍過的人不少
▲玉帶睛虹橋,不同的季節,旁邊的樹葉掉了
▲晚霞中的浴鵠灣流金橋
▲花港公園,綰波亭橋
綰波亭橋也有故事,鄭爽與井伯然主演的《相愛穿梭千年》電視連續劇裡,「穿越」的片段,就是在這座橋上拍的。
【作者介紹】
徐楓,1967年出生,退休前在空軍杭州療養院工作。退休後開始拍照,至今已有5年。
【作者自述】
我之前沒有系統學過攝影,拍照屬於業餘愛好。我拍照時,用的是一臺佳能5D3,還有兩個手機:一個iPhoneX,一個華為P30。
這些橋的照片,有相機拍的,也有手機拍的。
這些年,我到過許多地方,但轉來轉去,感覺最美的還是杭州,杭州最美的是西湖。
常常在西湖邊走路、拍照,感觸更深。杭州之美,看不夠,也拍不完。
【小編的話】
西湖的美,在於湖,也在於湖邊的風景。風景裡,有山、有樹、有亭,還有橋。
西湖的橋,方便了行人,也提供了別樣的視角。
古人說,移步換景。你可以選擇站在橋上看風景,也可以成為風景中的那個人,或者像徐楓那樣,流連於西湖邊:佇足、痴望,把橋看成一道風景。
關於西湖的橋,假如你也有不錯的照片,歡迎來好攝之友曬一曬。
——◆◇◇◇◆——
每一天,「好攝」都在期待你的分享。
【「好攝小助手2號」上線,歡迎來加好友,拉你入攝友群】
1)可以搜索微信號:qbhszy2,直接添加;如果想進入花花群,添加時請註明「花花群」。
2)掃一掃「好攝小助手2號」的二維碼名片,即可添加。
3)現在好攝共有11個群,我們打算成立一個紀實攝影群,不知大家是否有興趣參加?歡迎給小助手留言,也可在評論區直接告訴我們。
【好攝之友投稿,現在有三種途徑】
1、點擊「小時新聞」首頁上的浮窗「我要發帖」→選擇發布到「好攝之友」→上傳文字、圖片、視頻(不超過1分鐘)。
2、微信搜索「好攝之友」小程序,點擊右下角的「我要上傳」。
3、在好攝各微信群裡發布。
4、投稿作品應保證為本人原創,平臺/小編可能會在適當修改的基礎上在浙江日報所屬平臺無償使用。入選作品用途包括但不限於展示、宣傳、推廣、線下展覽、製作明信片傳播等方式。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