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關於豐田銳志將被停產的消息此起彼伏,為了穩定廣大粉絲的心,前陣子豐田官方放出了新款Mark X的圖片。但讓無數死忠們深表遺憾的是,這次改款很可能將成為Mark X(既日規版銳志)車型的絕唱。很快,「20萬買豐田有一寶,V6,後驅,銳志好」的美好故事就要畫下句點。
在國內,銳志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在幾乎所有20萬級的中型車中,它是唯一一款後驅車型,且採用的是V型6缸發動機,甚至有不少人拿它與同級中代表操控的標杆——寶馬3系進行對比。
就是這麼一款深受愛戴,擁有傳奇歷史和非凡地位的車型,卻難逃被砍掉的命運,豐田到底在想什麼?
改款都改了些啥?
傷心總是難免的,但即便如此,也不妨礙我們來了解一下新款銳志都有了怎樣的變化。其實基本上兩張圖就能說明新車有哪些改動,無非就是前臉變得更有型了,車尾變得更有神了,僅此而已。而在新車上,你甚至看不到太多豐田下一代產品的全新設計語言,這點與新一代凱美瑞的局部圖對比就知道了,由此可見,豐田真沒有再在銳志上花太多精力,改款,也僅是對其執行「死刑」前宣布的緩期罷了。
內飾是一如既往的復古,感覺就像是上個世紀的產物,就算是換了雙色座椅等裝點也無濟於事。
動力方面,豐田還是沒有給新銳志換上一副像樣點的發動機,仍舊是那臺服役了多年,代號5GR-FE的V6機器,最大馬力193Ps,最大扭矩236N穖,讓人提不起任何興趣。其實他們現成就有一套代號8AR-FTS的2.0T發動機和8AT變速器,搭載在了雷克薩斯IS和新一代皇冠上,如今卻也懶得給新銳志裝配上。
不過,即便對新車介紹再詳細也是徒勞,因為一汽豐田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會引入新款銳志......
銳志做錯了什麼 為何難逃停產宿命?
面對SUV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以及一度受到熱捧的緊湊型家轎,國內車市的中型車市場一再收到擠壓。本來生存就不易,而此時對手們的改款、換代還要再提速,銳志也就逐漸淪為了近年來國內鮮有人問津的中型車之一。
數據分析可見,從2007年至今的11年中,銳志的銷量峰值達到過8500輛/月,不過那也僅是在2013~2014年間。作為參考,重回日系中型車銷冠寶座的廣本雅閣,在剛過去的10月份單月銷量就高達18324輛,成績緊咬排名分列一、二位的邁騰和帕薩特。
而從一汽豐田2016年上半年的銷量來看,銳志11391輛的累計銷量也是少得可憐,其同比下滑幅度為14.60%。相比之下,一豐明星車型卡羅拉則同比上漲35.40%,皇冠換代後也表現突出,同比漲幅達31.50%。
那麼,銷量差、不賺錢,這就是豐田要銳志亡的全部原因?非也。在競爭白熱化、車市微增長、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豐田不僅要兼顧車型銷量,還要把大部分時間、精力、金錢投入到產品的智能化、電動化、自動化的發展當中。所以,對於資源的整合和妥善利用,以及對開支和成本的節省顯得尤為重要。
豐田也正效仿著大眾,全面推廣模塊化平臺,相應的,他們提出了TNGA(Toyota New Global Architecture)。這算是豐田精益化生產(TPS)的再度升級,雖然口頭上我們聽到的是TNGA平臺,但實際上它並非單指一個平臺那麼簡單,而是代表了豐田接下來對生產結構的優化和調整,其中包含了:更精益化的生產模式、不同車型間更通用化的生產平臺、更強的商品力(包括設計、動力、燃效等)。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誕生於TNGA平臺下的車型或將包含了從A0級的威馳,到A級的卡羅拉,再到B級的凱美瑞,甚至是未來可能引入的C級車型亞洲龍。而這些車型幾乎都為前驅車,所以作為後驅身份的銳志,遭到停產也是在所難免,不過也不排除豐田日後會在TNGA平臺上開發一款新車,沿用銳志之名,只不過裡裡外外都變了味。
目前,一汽豐田已確定要建立TNGA工廠,其也將成為豐田在海外設立的首個TNGA工廠。新項目以高自動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和注重環保為目標,項目佔地總面積達41.69萬平方米,新增投資54.1億元,而新生產的預計產能將為20萬輛/年。
◇ 豐田把省下來的錢都拿去幹嘛了?
或許不僅僅是銳志,未來有可能連皇冠也會更換為前驅平臺。不過豐田也不會這麼冷血,一臺後驅車也不留下,至少86這種情懷小跑車還是會繼續生產的。只是我們會疑惑,這麼折騰只是為了統籌、整合資源,那砍掉銳志等後驅車後省下來的錢,豐田都把它用去哪兒了?
其實豐田還是相當有遠見,不愧為全球車企一哥。此前一直對電動車前景態度曖昧的豐田,於11月17日宣布要成立一個創新機構,而該機構的主要職責便是研發純電動汽車。面對越發緊張的能源危機,以及各國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法規,豐田也意識到純電動汽車或許才是未來汽車進化的最終形態,而他們所擅長的油電混合,只是通往純電行駛途中的必經之路罷了。
據悉,豐田將於2020年實現長續航裡程電動車的量產,並率先在日本、中國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等地區上市,因為這些地區都是對電動汽車有特殊需求的。所以,為了趕上進度,豐田需要大量的資金儲備。
而電動汽車的研發,很大程度上受限於電池性能的發展。於是,豐田計劃自己開發電動車鋰電池。新的電池通過使用粒子加速器產生的X光射線,在撞擊鋰離子電池後其耐久性、每次充電後行駛裡程將提升10%—15%。
另外,決心要造純電動車的豐田還很貪心地要繼續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車。因為他們認為,未來驅動汽車行駛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純電是一種,而氫燃料電池也不失為一種優秀的解決方案。
目前,豐田生產的氫燃料電池車MIRAI自2015年初在日本上市以來,已累計售出2000餘輛,日本、美國、歐洲都有消費者購買。雖然新車收穫了市場的初步認可,但巨大的推廣和製造成本依然是個難題。實際上,2014年底豐田已無償公開了自己的氫燃料電池專利技術,為的就是促進更多企業加入到FCV的開發中來,並攜手推進加氫站的建設。PS:據了解,一座加氫站的建設成本就高達5億日元。PPS:豐田已在籌劃氫燃料電池車在華的測試,同時也將增加常熟研發基地的投入。
此外,想要大規模量產MIRAI這類的FCV車,燃料電池堆和高壓儲氫罐是技術瓶頸,按照豐田目前的技術儲備來看,想要在短期內大幅度提升這兩方面的技術是不可能的,他們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去攻克難關。
除了上述的研發項目,其實豐田依舊很關注著發動機的發展。此前其放出的「未來要達成傳統發動機車型銷售基本減為零」的目標也是嚇壞了許多供應商。事實上,豐田只是變向表達了要為傳統發動機帶來技術的革新,例如發展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和HCCI發動機。
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是許多廠家都在研發的項目,例如早點日產/英菲尼迪就爆出或在2020年前量產配備該發動機技術的車型。可變壓縮比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曲軸和連杆間設置了多連杆機構,由此發動機可根據工作狀態實時調整活塞上止點的位置,從而在低轉速和高轉速都能實現改變壓縮比,該項技術將強力助推發動機熱效率的提升,最終結果是讓車輛不僅省油而且動力好。
簡評
綜上所述,豐田的居安思危致使其不得不放棄一些銷量平平且佔用著資源而造成浪費的車型,只是銳志很不幸成為了首當其衝的一員罷了。豐田希望把資源和資金用在刀刃上,例如上文所說的發展純電、FCV、可變壓縮比等先進技術,以及與大眾、通用等強勁對手的對抗當中。
自2009年豐田章男上任豐田社長後,面對全球性經濟危機的爆發以及豐田的盈利負增長,他提出了「年輪經營」的健康發展理念,企業不能盲目追求量和規模的擴大,腳踏實地的穩健發展才是良好現象。所以豐田也在全球提出了戰略緩衝期的思維,既指在一段時間內不增設工廠和不擴大產能。由此可見,豐田也在為迎接未來更激烈的競爭而養精蓄銳。
而除了在車型和平臺上進行整合,豐田也很懂得抱團取暖,目前其就計劃與馬自達、鈴木、寶馬等車企開展深度合作,互利共贏才是王道。
至於各位心疼的「大馬力後驅GT跑車」銳志,趁現在還能買到,優惠也充足(廣州地區全系優惠高達3.8萬元),真心喜歡的就趕緊到4S店刷卡。否則的話,錯過就錯過吧,畢竟很多東西都是得不到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