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家家戶戶都有的一種食物,尤其是以米為主食的地區,基本上每天都要吃點米。經常煮飯的人應該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大米中會有米蟲的出現,有些是發黑的,還有一些是發白的,看上去比較噁心,就吃不下去,直接扔掉。但是大量的米被扔掉也覺得可惜,那這個大米到底還能不能吃了?不妨來了解一下。
生了蟲的大米還能吃嗎?
基本上每家的大米都會遇到米蟲的情況,它的出現因為比較小,並且一開始的顏色跟大米的顏色很像,所以會有忽視的情況,等到發現它的時候,多數已經是變成黑色的米蟲了,這個時候,也說明大米中的米蟲也是比較多的。
很多人會好奇這些米蟲到底哪裡來的,明明保存得很好。其實米蟲可能很早的時候,就在大米上待著了,在收割的時候,有些蟲卵會沾到大米上面,因為比較小,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基本上可以忽略了,等到大米中溫度達到生蟲的溫度,這些蟲卵就會產出米蟲。
還有一些是因為原本裝米的袋子裡面就有一些米蟲,等到溫度合適的時候,米蟲就會產出,並且量會逐漸的增多。米蟲出現以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直接將大米扔掉,這是比較浪費的一個行為,尤其是有些家庭會囤米,大量的米都被扔掉是很浪費的。
其實有了米蟲的大米也是可以吃的,不需要全部扔掉。一般大米中的蟲是沒有病毒的,在食用之前,將米蟲清理掉就可以了,大米也是可以正常食用。若是覺得這樣的大米比較噁心,吃不下去,那就沒有辦法了,只能扔掉。所以也是提醒各位,在購買大米的時候,不要買太多,一般就買一兩個月的量就可以了,吃完再購買。
若是已經買多了,或者像一些自家有生產大米的,量比較多,這類大米在保存的時候,就要多注意了。可以在大米匯中放一些花椒,它是一種抗氧化物質,有一定的驅蟲效果,能夠防止米蟲的出現。
還可以使用柚子皮驅蟲,平時吃過柚子以後,將柚子皮上的黃皮去除,去除裡面的白瓤,然後放到太陽下暴曬,將裡面的水分曬乾,然後可以直接放到大米中,就可以避免大米生蟲的情況出現。
需要提醒各位,不要將大米放到太陽下暴曬,不僅殺不了米蟲,還會使得大米變質,口感會變差,並且大米也容易變碎,所以要注意,別放到太陽下曬。平時保存的時候,要注意放到陰涼、通風處,減少暴曬以及潮溼的環境,以便大米存放的時間更長一點。
能夠看出,生了蟲的大米,還是可以食用的,只要將米蟲清理掉就可以了,可以放到冰箱中冷凍,或者是直接清水衝洗掉。若是吃不下這樣的大米,那就可以選擇扔掉,後期自己在購買大米時,要控制量,別買的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