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月經顏色發黑的症狀,那麼月經顏色發黑是怎麼回事呢?什麼原因會導致這樣的現象?月經顏色發黑注意事項有哪些?月經顏色發黑怎麼調理?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月經顏色發黑注意事項
1、不用緊張。防止情緒動搖和神經影響,保持愉快的心境。有的女人在月經期有輕度腹瀉、下腹發脹、嗜睡、易怒或易憂鬱、情緒不穩定、腰酸、鬱悶的現象出現,都是歸於正常現象。
2、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
3、注意衛生,預防感染。首先注意外生殖器的衛生。月經期間絕對不能性交。量大時要勤換衛生巾,還可選用市面針對量大期間的衛生巾。
4、內褲要柔軟、棉質、通風透氣性能良好,要勤洗勤換,換洗的內褲要放在陽光下曬乾。
5、月經期間一般吃一些榴槤。人參果,番石榴等生果,能夠每日三種早、中、晚交流食用。可是如果是有疼經的女人,主張最好少吃蘋果。而體質比較好的女人,蘋果、梨等生果也可吃。
6、經血量過多的禁止吃紅糖。多喝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刺激性、酸辣的食物。保持大便通常。宜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在經期前。氣血虛的時候要加強營養,不要吃蒜姜等刺激性的食物。平時多吃羊肉、豬肉、豬肝、雞肉、牛奶、豆漿、雞蛋等食物。
月經顏色發黑是怎麼回事
原因一:氣血兩虛
月經伴有腹部痛苦、舌質淡紅。以及面無人色、頭會偏暈、眼花。經血顏色偏淡較淡薄,並有經期延伸的狀況,經血量或多或少,有時提早有時拖延,月經周期不規則。
調理的方法主要是補足氣血。
原因二:腎虛
月經周期不規律,經血量少,顏色偏淡或黯紅,並且較稀薄,有時會伴有腰膝酸軟,腳跟痛。
還會出現頭暈耳鳴、小腹怕冷、起夜情況。
原因三:氣滯血瘀
經期沒有規律,經血量有時候會多有時候會少,經血的顏色偏紫紅色,有血塊,經血流通不暢,或者經常有小腹疼痛、乳房脹痛、舌質紫黯伴有瘀點、脈弦或澀或者薄黃。
調理方法注意促進血液循環、理氣止痛。
主要調理方法是以補腎為主來調理經期。
月經顏色發黑怎麼調理
月經是每個女性都會有的,月經從十多歲開始會一直伴隨女性幾十年。正常來說女人月經每月到來的時間應該是比較穩定的日子,每次停留的時間多數為一樣的,少有差距過大的時候,這樣的月經才是正常的。但是大多數女性每次月經到來的時候時間都會提前或者延後,來的量有時多有時少很不正常。
如果遇到這些問題那麼就需要注意了,一般出現這些症狀就說明了女性身體有了問題。那麼如果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應該怎麼去用飲食調理呢?那麼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
月經量少吃什麼調養?一般在月經來潮之前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並增加綠葉蔬菜、水果,多飲水。另外,月經量少的女性還可通過以下幾中食物療法來進行身體調理:
1、奶黃香粥:雞蛋黃1個、香梨2個、牛奶250ml、粳米100g。
2、三稜30克、獲術15克、紅棗30克冰煎,分2天服,每天服2次,每次50ml。用於血瘀者。
3、益母草60克、紅棗30克、雞蛋10隻,共煮,喝湯,吃紅棗與雞蛋(服量以舒服為度)。用於精血不足挾瘀者。
4、黃芪30克、黃精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當歸9克,上藥研末,煉蜜為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於精血虧虛者。
5、新鮮羊骨頭2斤,梗米200克,羊骨頭洗淨捶碎,加水熬湯去渣後,加入梗米共煮成粥,食用時加適量調味溫服,10—15天為一療程。
總結:通過上文小編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月經顏色發黑注意事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月經顏色發黑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過勞。在飲食方面還要注意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刺激性、酸辣的食物哦。希望小編的介紹對大家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