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案例教你如何應對幼兒園裡的倔強小孩,值得收藏

2020-09-21 園長幼師通

在幼兒園裡,他們是一群令老師頭疼的孩子。你說朝東,他們偏要朝西,你說向北,他們偏要向南。只要他們認準的事兒,就是八頭牛也休想將他們拉回來!因為他們,老師不得不停下正常的教學工作,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應對他們的倔脾氣。他們為什麼這麼倔呢?我們應該怎麼辦?看看下面3個小朋友的故事,相信會對您有所幫助哦。

案例1 | 自以為是的 小武

在老師的眼裡,3歲半的小武可是一個「小能幹」。記得剛進幼兒園的時候,別的孩子都在哭,只有小武一個人在哭聲的包圍中自得其樂地玩著,老師還為此讓他當了好幾天的「大班長」呢!可是,小武又是一個讓老師特別費神的孩子,因為他什麼事兒都要自己動手,並且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別人教他也不行,更不用說讓別人幫他去做了,為此小武也沒少吃虧。「這孩子這樣自以為是,將來會有大苦頭吃的!」每每當小武使「倔」時,老師總是這樣無奈地說。

解讀關鍵詞:自我意識增強

小武的自以為是其實是一種正常現象。幼兒在2歲半以後已經產生一定的自我意識,具備一定的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這會讓他們產生強烈的獨立行動的願望,表現出一種明顯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什麼事都想自己嘗試,什麼事都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如果大人對他們的行為加以阻止,他們便會以一定的形式進行反抗,在大人們的眼裡,這便成為所謂的「倔強」。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幼兒2歲半至4歲期間,即所謂的第一反抗期。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此期間表現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為心理健康、獨立堅強的人。

✔ 調教攻略

慎用強制手段。因為2歲半到4歲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一味強迫孩子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以倔對倔,則容易讓孩子陷入極端的境地。要麼是過於怯懦,要麼是過於叛逆,這都不利於孩子將來融入社會。一切應順其自然。以一種寬容和理性的態度對待孩子的倔強行為,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去體驗、去思考,不要過分加以幹涉和束縛。如果擔心孩子的行為會造成危險或破壞,不妨在安全保障措施上多下一點功夫,比如,在鞦韆架下置放棉墊挖掘沙坑、將玻璃器皿換成安全的塑料製品等。

但是,寬容不等於放任,放任則會讓孩子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蔑視規則,所以,孩子的行為還必須在一定的規則和安全許可的範圍內進行。如果孩子的行為超出了行為規則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則應當嚴格加以制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險後果。


案例2 | 拒絕說英語的邦邦

在新學期裡,中班開設了一門英語會話課,小朋友們一個個都興奮得不得了,一到上英語課時,教室裡就顯得熱火朝天!可是邦邦卻從來沒有開過口。「邦邦,這只可愛的小狗讀什麼呢?」老師提問邦邦。要知道,上課時被提問對小朋友來說可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呢,可邦邦只是站起來,嘴動都不動。老師只好讓邦邦坐下了。一連半個學期下來,無論老師怎麼引導,邦邦就是不肯開口說英語,似乎較著勁在跟老師對著幹。後來,在一次家園交流活動中老師才知道,邦邦以前曾經學過英語,後來由於家裡對他要求太高,他對英語已經產生了嚴重的牴觸情緒。

解讀關鍵詞:缺乏興趣

邦邦拒說英語緣於他對英語的厭倦心理。常言道「孩子眼裡容不得沙子」,在這裡,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幼兒一般不具備掩飾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兒還不具備足夠的自我約束能力。因此,他們常常會根據自己的好惡行事。對於喜歡做的事,他們總是做得津津有味,而對於自己不感興趣、不喜歡甚至厭惡、恐懼的事,他們一般會採取一種消極的態度對待,有的甚至直接加以拒絕。於是,不顧大人的反對,單憑個人的喜好對待某些事情的行為,就成了大人眼中的「倔強」。

✔ 調教攻略

要想讓此類「倔孩子」變得順從和配合,首先要從思想上去改變他們。一方面,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在孩子的頭腦中建立不得不做的概念,讓孩子知道,做某件事是必須的,從而減弱孩子通過抵制或反抗達到不做某事的企圖。另一方面,還可以向孩子說明做某事的重要性和好處,讓孩子自己有意識、有目的地去做。

要設法讓孩子所要做的事變得有趣和充滿吸引力。比如可以通過表演、比賽、講故事等形式,讓說英語變得不再枯燥和令人樂於接受,還可以通過鼓勵或獎勵的形式,讓孩子嘗到成功等良性心理剌激等。如果孩子是因為不懂或不會的原因,則應當耐心地教他們。

當然,如果孩子始終堅決執意孤行,已經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時,則有必要採取一定的懲罰措施了,比如口頭批評、隔離、不發小紅花等。


案例3 | 不達目的誓不休的婭婭

婭婭是幼兒園裡有名的「倔丫頭」,只要答應她的事就必須要辦到,否則她就會哭鬧不止。有一次,老師在班裡選了10個小朋友參加舞蹈比賽,婭婭也被選中了。後來根據比賽的安排,老師決定減少5個小朋友,婭婭也是被清退下來的小朋友之一。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婭婭大哭大鬧,就是不答應。最後,老師只好讓婭婭取代了另外一個小朋友的位置。原來,婭婭的爸爸媽媽經常對婭婭說話不算數,為了讓爸爸媽媽實現自己的承諾,婭婭在家裡就經常通過哭鬧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解讀關鍵詞:維護權利的需要

婭婭的倔強和不聽話是因為爸爸媽媽的經常食言所造成的。相對大人來說,孩子完完全全是一個弱勢群體。如果大人能夠尊重孩子,孩子便會有一個相對寬鬆的生存發展空間。如果大人缺乏尊重孩子的意識,漠視孩子的權利,那麼孩子往往就成了大人任意控制的木偶。為了爭取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一些孩子就會通過頂撞大人、哭鬧等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大人們的眼裡,這些行為也就是「倔強」了。

✓ 調教攻略

大人應當學會與孩子進行換位思考,不將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真正將孩子當作一個與自己平等的個體來對待,從而將本該屬於孩子的權利真正返還給孩子。

要尊重孩子,對孩子要言而有信。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以命令或威脅的口吻與孩子說話。不要對孩子嘮叨,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平時應當顧及孩子的面子,當孩子犯「倔」後,應當主動幫孩子找臺階,以便讓孩子體面地「下臺」。

加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加深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以消除孩子對大人的不信任。對於那些實在難以「拐彎」的孩子,則有必要通過轉移注意力、引導其暫時離開使「倔」的情境等方式,讓其有一個足夠長的思想變通過程。

總之,孩子的「倔」不是太大的問題,如何改變大人們頭腦中的「倔」,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聲明:本文來源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整理編輯,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倔強小孩那些事兒:如何讓倔強孩子走出倔強的低谷?
    案例:斌斌是比較內向的孩子,一直由媽媽帶大,而且很少參與社會活動,經常是自己和媽媽兩個人在家,這種生活基本一直維持到他上幼兒園。因此斌斌每次上幼兒園,都會哭鬧。當孩子倔強「耍橫」的時候,家長可以利用他們易於被其他新鮮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們堅持要做的事情上轉移開,從而改變倔強的行為。倔強哭鬧的孩子軟硬不吃,家長也可以試試給他點小獎勵,或者小飾品、小食物等,來轉移其注意力,但是要注意,當孩子情緒穩定之後,家長不要忘記對其進行反思性教育,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如果他不哭,在他表現好的時候,要多給予獎勵,如果繼續這樣哭鬧,就沒有獎勵。
  • 倔強小孩那些事兒:追溯孩子倔強的根源
    案例:在我們家長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會經常發現孩子倔強的一面。比如:小時候孩子會不停地哭鬧,不管父母怎麼哄都哄不住,倔強得一直哭到自己睡著;稍微長大一些,當孩子的願望得不到滿足時,總會通過撒嬌、哭鬧等方式來表達,倔強得一定要達成自己的願望;進入幼兒園,倔強的孩子總是難以適應幼兒園生活,很長時間難以融入幼兒園生活;有了二胎,倔強的老大會認為爸爸媽媽不愛她了,沉默、內向、自卑成了倔強孩子的標籤……當父母看到孩子倔強的表現時
  • 【布案例】孩子哭鬧時,德國幼兒園老師這樣做
    隨莊老師一起到這家德國幼兒園看看吧。(點擊閱讀:【看德國】德國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 ?;【看德國】德國幼兒園這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布案例】德國幼兒園的4個教養原則,讓孩子感到「我可以、我會幫忙、我很重要」)
  • 倔強小孩那些事兒:孩子倔強的外在表現有哪些
    案例:有這樣一個倔強的小女孩,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一直與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備受一家人的寵愛:穿漂亮的衣服,扎漂亮的辮子,戴漂亮的頭飾。在生活中,多數是孩子自己說了算,達不到目的,在家人面前,就要耍個小脾氣,即便爸爸媽媽不答應,爺爺奶奶也會給其「撐腰」。
  • 同樣是幼兒園,憑啥日本小孩贏在起跑線?教育方式值得家長深思
    「吃」的做法,是不是很值得提倡呢?所以,自由學園幼兒園從來不教孩子上課,只會教孩子學習基礎禮儀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萱爸有話說同樣是幼兒園,憑啥日本小孩贏在起跑線?教育方式值得家長深思。各位寶媽、奶爸,你們覺得這所自由學園幼兒園如何?
  • 孩子上幼兒園,如何應對分離焦慮?
    馬上開學,又一批孩子要上幼兒園了。第一次離開家人,單獨和陌生人呆在陌生的環境裡,這對孩子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對媽媽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如何應對第一次的分離焦慮?以前分享過澳洲心理學家Noris Ma 在怡禾上的一個諮詢,這個案例在這個時間對很多媽媽應該會有用,再分享給大家。
  • 小孩在幼兒園被「打」,父母應當如何做?
    給小孩處理自身難題的支配權。並且,你聽見的很將會是一面之詞,小孩的爺爺奶奶也會因此向你施壓。即便那樣也不可以帶著本人情感解決難題。小孩間的磨擦更不必湧向成年人中間,釀出成年人中間的爭議。那般做,只有把事兒搞繁雜,惡變小孩的生存條件。
  • 孩子特別倔強,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的倔強,說她兩句都不行,犯了錯誤也不會道歉,只會在那裡硬撐, 父母覺得很沒有面子,又不好管理孩子。自己的孩子性格倔強除了遺傳父母的性格特徵以外,其實倔強也是保護他們自己的盔甲,那些隨口就會妥協道歉的孩子,除了會察言觀色,被父母逼著懂禮貌迎合他人之外。內心其實很少會做自己。
  • 娃上幼兒園之後,家長要在這3個方面教他「服軟」,才有人一起玩
    文:幼子學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寶上幼兒園之後,多數家長都會感到苦惱,一方面怕孩子在幼兒園裡受欺負受委屈,一方面怕孩子在幼兒園裡交不到朋友。其實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需要教會他如何「服軟」。其實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需要讓孩子學會在這個3個方面「服軟」,才容易和別的孩子做好朋友,久而久之就有人一起玩了。
  • 實體店經營的三個小案例,教你如何巧妙維護客戶關係
    三、背後的營銷思維解讀上面的兩個案例詮釋了「營銷就是影響人」!不論是早餐店老闆娘的一句話,還是幼兒園對家長的工作匯報,這些都是潛移默化影響別人的方式,這些都屬於影響「小模式」的範疇。再看老闆,她是這麼說的,不要緊,真的不要緊,褲子溼了我洗洗就可以了,這褲子剛才你試了也不是特別滿意,我到時候給我自己的孩子穿就可以,你還是再選選,看看有沒有更合適你孩子的褲子,這條真的不用買。兩個人和和氣氣的,把這個事情處理完了。說到這裡,我想結局會有3個:第一,客戶買了尿溼的褲子。
  •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德國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 幼兒園卻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並且第一家幼兒園就是德國的教育家創辦的,俺麼德國的教育到底厲害在哪裡呢?在幼兒園,德國的教育就開始不一樣了,在德國,孩子最主要的就是玩。幼兒園裡孩子不需要穿校服,不需要午睡,不需要規定吃什麼,就是這樣一個隨意的國家,承包了一半的「諾貝爾獎」,並且幼兒園裡只教這3樣,值得一看。
  • 在法國3歲必須上幼兒園,孩子是如何適應的?其中高招值得一學
    很多家長在糾結,這孩子是3歲送幼兒園好,還是4歲送幼兒園行的時候,法國已經把義務教育提前到3歲,法國也成為歐洲義務教育起始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在法國有95%的家長把三歲,甚至是三歲以下的孩子送進幼兒園,那他們的孩子難道就沒有入園焦慮嗎?他們是如何適應的?
  • 孩子性格太過倔強並非一無是處,理性看待,不要盲目改造孩子性格
    席間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老張和他的兒子爭吵了起來,聲音非常的大,同事們就做起了和事佬,讓老張兒子給老張道個歉。 但是孩子表現的非常倔強,表示自己並沒有做錯,為什麼要給老張道歉?最後場面弄得非常的尷尬。 想必家裡有個倔強孩子的家長,在看到了老張家孩子的表現後,一定非常的感同身受。
  • 幼兒園復學後,孩子發熱怎麼辦?教你輕鬆應對
    教你輕鬆應對! 隨著疫情的逐漸趨於穩定,很多地區的幼兒園也陸陸續續開學了。 而父母們,則是從最初的「翹首企盼」,到如今迎來了「好消息」後的猶豫與擔憂。 「如果有幼兒園能開學,收了我家這熊孩子,我估計睡覺都能笑醒。」
  • 值得收藏的32個經典案例
    今天分享給大家30個案例,涉及到理解、溝通、尊重、榜樣、立規矩、情緒管理、能力培養、愛的本質等方方面面。鮮活的生活場景和犀利的專家點評相信會帶給你更多的思考。  究竟什麼才是適宜的愛?如何在每個平常的日子裡,在瑣碎的大小事件中,訴說傳遞愛,並被愛滋養?
  • 3個實用案例,教你搭配孕婦照片攝影場景,漂亮實用!準媽媽收藏
    3個實用案例,教你搭配孕婦照片攝影場景,漂亮實用!準媽請收藏場景搭配是孕照攝影不可或缺的環節。場景搭配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張單色背景就可以完成拍攝;也可以很複雜,複雜到需要一個團隊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場景的搭配與拍攝風格緊密結合,拍攝風格是多變的,場景搭配也是千差萬別的。
  • 值得收藏丨高端幼兒園如何設計?附帶案例解析
    、高標準的全日制民辦幼兒園。教學樓共三層,14個教學班、4大功能教室,更擁有4000多平方米的超大戶外自主遊戲區域。想起童年在田野裡撒野、踩泥巴、去小溪撈魚的種種快樂,想把它帶給更多小朋友,這些是否也是你的童年記憶呢?
  • 6個DIY小創意,教你輕鬆應對幼兒園手工作業
    從孩子讀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就走上了今天,小郎分享6個DIY小創意給大家,教你輕鬆應對幼兒園的手工作業3.6.彩紙南瓜燈做真的南瓜燈太費勁,可以做個紙南瓜
  • 別焦慮|上海最純正的蒙特梭利幼兒園,適合每一個小孩,但並不適合每一個家長
    透過玻璃看到教室裡有的小孩在澆花、有的在拼圖、有的在用蒙氏教具學數學、還有的在地毯上爬.24個3-6歲混齡的孩子分成三三兩兩的好幾個group,每個人手上都有事情做。        蒙氏老師正在教一個3歲多的小女孩英文拼讀,還有兩個老師在一邊觀察,有小男生把玩具往嘴裡放被第一時間就制止了。
  • 核桃剝殼別用門夾了,教你3招輕鬆搞定,簡單不傷手,值得收藏!
    核桃剝殼別用門夾了,教你3招輕鬆搞定,簡單不傷手,值得收藏!核桃是一種非常營養的堅果,裡面不僅含有大量的油脂,蛋白質和胺基酸的含量也是比較高的。因此多吃核桃不僅能夠促進生長發育,還有補腦的作用,所以很多家長就會讓孩子多吃一些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