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一句翻譯「及時行樂」,並非電影傳達的真實理念!

2020-12-11 葉楓Ora

首先,我看到電影中的一句翻譯,與自己的理解有些出入,在搜索之後,在此作一更正。「Carpe diem,seize the day,boys,make yourlives extraordinary。」

在電影中被譯為「及時行樂」,這是錯誤的,這句話的本意是:珍惜時間,把握當下,努力使你們的生活超越平凡。之所以作此更正,是因為不想讓更多的人因為電影的影響而真的相信什麼所謂的「及時行樂」。這是錯誤的,也並非電影傳達的真實理念。

其次,電影一開始,Neil在他父親的壓力下,輕易地選擇放棄自己的課外活動。「Yes,sir .」似乎是常態。但是,學校來了一位新的英語老師,他教他們什麼是詩,他讓他們撕掉書本的序言,他讓他們站到桌上換個角度看世界。

他告訴他們詩社的事,他支持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活在當下」是他說給學生們的。他給他們黑色的生活撕開一道口子,有人去大膽追求自己喜歡的女孩,有人打開自己的心扉,有人發現自己熱愛演戲,Neil最後還是順利完成了他的戲劇演出。

男主Keating代表的只是極少數先進分子,但這少部分人的壯舉終究會被體制的洪流所衝走。這體制仿佛一個帶刺的鐵籠,如果我們蜷縮迴避,就能減少傷害,若想反抗便會滿身傷痕,而又無奈而終,得到的是留給後人的一句苦澀的建議:放棄吧,沒用的,也是為了你自己好。

其實對於Keating本人,他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之間是調節得很好的。他在Charlie用電話那招說「上帝說應該讓女孩子上威爾頓」出事後,他對Charlie說,有時候需要大膽,但有時候需要小心的。

他說他不喜歡Charlie用這種方式表達carpe diem。如果Neil沒死,只是和他父親吵翻或是怎樣,只要不死,我想Keating也是會對Neil說類似的話。只是我覺得Keating說這些話的時候說的不夠直接,不夠多。

沒能讓這種明智的妥協在他們的思想裡泛起漣漪。Neil在即將演出的時候跟Keating的那場談話,就是Neil說他爸爸出差去芝加哥了的那場談話。Keating的表情其實有些「裝」。他好像看出來Neil在撒謊,他好像隱約感到一絲絲的不安,但又不好破壞了Neil的興致。

他肯定也沒有想到Neil會如此的極端,在Neil父親拽Neil回去的時候,本來同學還想和Neil一起慶祝一下,但Keating攔住了。說別讓事情變得更糟。我覺得Keating最大的問題就是,教會了他們踩油門,卻沒及時教他們踩剎車。

另外整部電影的基調都是沉穩的,沒有特別跌宕起伏的轉折,就像電影中的第一堂課,看似極其普通的一堂課,當你回過神來,發現它傳達的力量已經深深地撼動了你。我想說的也正是這種讓我內心久久不能平復的,深沉的力量。

對於Neil的死,死亡詩社的成員們在學校的逼迫下做偽證去詆毀他們共同喜歡的老師,所以Keating老師不得不離開學校。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Keating走出教室時,死亡詩社的成員們像Keating教他們的那樣站在桌子上高呼惠特曼的詩,caption,my caption,Keating微笑著離開學校。

不能否認,Keating是成功的,儘管他要離開學生,但是他的學生已經領悟到了他所要教會他們的。看完這部電影我也試著像裡面的學生一樣,站在椅子上嘴裡說出caption,my caption.確實有不一樣的感覺。

最後,電影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靦腆的男孩站在講臺上被船長以他的方式,來激起男孩內心中最初的想法。一切是沒有被束縛的想法,卻贏得了滿堂喝彩。

這一刻激起我強烈的共鳴。整個電影都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為中心,講述了在一個類似于衡水教育模式的高中,出現了船長這樣注重開發人最深的潛能,不受現實的束縛的老師。

讓一夥同樣有興趣的人聚集一起組織了死亡詩社。而學生的父母和學校就像現實裡的枷鎖,牢牢困住他們,上大學才是唯一的目的。

相關焦點

  • 《死亡詩社》:及時行樂,抓緊時間,讓我們的生命不同尋常!
    《死亡詩社》是由彼得·威爾執導,羅賓·威廉士、伊桑·霍克、羅伯特·肖恩·萊納德、喬西·查爾斯等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89年6月2日在美國上映,於1990年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影片講述了1959年,故事發生在美國佛特蒙州的一所百年名校——威爾頓學院。
  • 《死亡詩社》:及時行樂,一部刻在靈魂深處的電影
    如果以一句話來描述《死亡詩社》這部影片,那就是:一場心靈淨化之旅。這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經典影片,老師獨特的教育方式讓人如沐春風,學生們青春熱血都令人動容,值得反覆品味!他要求學生們撕掉課本,重拾內心的真實情感。他以詩歌、音樂、運動、和深厚的學識,撼動一顆顆真誠的心靈,激勵每個學生發出自己內心的聲音,及時行樂。主人公尼爾無疑是那群個性鮮明的男孩中最為優秀的,他性格開朗,長相帥氣,多才多藝,重點是成績優異,在同學面前是大家公認的領袖。他富有自己的想法,且重組了死亡詩人俱樂部。
  • 《死亡詩社》——浪漫主義的悲劇
    《死亡詩社》講述的是在一所嚴格而又刻板的預備學校中,一位新來的老師基丁,作為這所學校曾經走出的優秀畢業生,立志於用自由的教學理念去改變學生,鼓勵他們成為自由思考者的故事。當然也同樣是這種期望,才導致了尼爾的死亡。Carpe diemCarpe diem—seize the day一些翻譯中,將這句話翻譯成及時行樂的意思,但我認為是失準的,依據實際意義翻為抓緊時間,把握時機更為恰當。因為對於一個自由思考者,抓緊時間是重要的,及時行樂不那麼重要。
  • 非常冷門的一部電影,但評價高得一塌糊塗--《死亡詩社》
    偶然間觀看了《死亡詩社》,它使我直面了自己的內心深處。在意氣風發的青春年華裡,我應該去感受生命的喜悅和自由的照耀。電影所講述的事件發生在一所封閉式高中,封閉而又壓抑的管理下,學生們迎來了一名與眾不同的教師——詩歌老師基丁。
  • 電影賞析《死亡詩社》:不敢直面的人生,不敢追逐的夢想
    《死亡詩社》又名《春風化雨》,這是一部有關成長的影片。我個人比較喜歡《死亡詩社》這個譯名,《春風化雨》的重點僅在基廷老師身上,讚揚的是基廷老師引導孩子們為愛、為自由、為人生的精神。而《死亡詩社》是基廷老師在學生時代組建的一個秘密團體。
  • 《死亡詩社》:究竟是哪一種教育,澆滅了年輕人心中的火種?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百家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這是英國詩人惠特曼的詩句,也是《死亡詩社》的開篇之辭。及時行樂",這句話不停地出現在同學們的腦海中,在基廷提到死亡詩社時,尼爾大受觸動。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重建死亡詩社的想法,在一個夜晚,同學們在熄燈之後悄悄溜出宿舍,在樹林中穿行了很久之後,他們到達了一個枯寂的山洞,重新點燃光芒,死亡詩社重建了。死亡詩社的重生,恢復的不僅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唱詩之地,更是學生心中對真理、自由、理想的無限嚮往與渴求。
  • 教師節這天,重溫電影《死亡詩社》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回味一部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死亡詩社》,為這個特殊的節日添上一份別致的溫暖吧!《死亡詩社》是一部講述師生情的影片,在豆瓣電影評分9.0。一些學生被迷惑了,另外一些遲疑不決,最勇敢的學生們願步其後塵,毫不猶豫地重建秘密社團「死亡詩社」。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地面對每一天,把握他們自己的人生。
  • 《死亡詩社》:勇敢的心孤獨前行,沉默的人從不妥協
    《死亡詩社》作為一部1989年拍攝的電影,又被譯為《春風化雨》。講述了一個在美國男子貴族中學發生的故事。豆瓣評分9.1分,62屆獲得三項奧斯卡提名,並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獎,但是這些並不足以概括這部電影的美。
  • 《死亡詩社》:學會獨立思考
    《死亡詩社》這部影片裡,這些年輕的生命教會了我們如何去獨立思考獨立生活,又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中拼搏和掙扎。看到「死亡」這個詞,你也許會感到恐懼、害怕、和牴觸,可在《死亡詩社》裡卻是另一番風景,是對青春的吶喊、對夢想的執著、和對靈魂的解脫。充滿激情卻又沉重的令人深思。
  • 從《草葉集》創作震蕩,看《死亡詩社》非正統教學對人成長的張力
    如果說有哪部電影讓我念念不忘百看不厭,《死亡詩社》當屬其一。這部電影觸痛了太多人的渾噩與逃避,重塑了太多人的生命態度與價值追求,包括我。今天這篇文章,我將結合惠特曼《草葉集》的詩歌內容及創作背景,以基汀傳授給學生的主要價值理念為索引,跟大家分享《死亡詩社》帶給我的啟迪和感動。一、正視時間迫切感,及時拓展生命的尺度惠特曼年輕時也當過教書匠,他獨特的教學方式備受學生喜歡。但教學生活的安定順利,無法平息他內心對拓展人生經驗的躍躍欲試。
  • 《死亡詩社》:敢於談死亡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若想走出這「恐」,不妨看看老電影——《死亡詩社》。不要被它的名字嚇跑!不是驚悚片,恰恰相反。學生們被感染了,追隨基廷的腳步創建了自己的「死亡詩社基廷反駁道:並非讓孩子們成為藝術家,而是在把他們培養成自由思考,擁有獨立思維的人。
  • 如何評價死亡詩社?
    答|百度派 @周夢賢《死亡詩社》——一首與死亡無關的詩歌。Mr Keating,一句O Captain,My Captain.讓學生們開始以MrKeating這個精神領袖,開始了一系列精神世界的變革。(摘錄自電影)在學院黑暗陰森的夜晚,他們就像是只在夜晚出現的智者,在某個秘密的山洞,掀開一場關於詩和生命的探討,這就是——死亡詩社。
  • 《死亡詩社》-死亡詩社成員
    換學校不僅有十年的時間,而且要離開現在的詩社。父親的強權最後奪走了他的心愛的東西,並讓他感到希望破滅。死亡詩社成員其他人託德:作為尼爾的室友,他唯一的心魔就是自卑。他有個特別優秀的哥哥,作為優秀畢業生學生代表講話,大名鼎鼎。
  • 《死亡詩社》經典臺詞摘錄:探討人的目的和教育真諦
    嗨,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死亡詩社》中的一些經典臺詞。在傳統和紀律佔據統治地位的環境裡,基丁老師一直鼓勵孩子們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見解,敢於挑戰權威。看完這部電影,有一句臺詞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及時行樂,讓你的生命超越凡俗。」現在,讓我們來看一下這部電影中的其他經典臺詞吧。1.抓住時間,讓你的生命與眾不同。2.他們與你們沒有多大不同吧?同樣的髮型。充滿活力,和你們一樣。
  • 生命意義需要真我追尋-《死亡詩社》
    死亡詩社《死亡詩社》是30年前美國一部關於教育理念的電影,評分一直處於9.0以上。根據電影內容推斷,電影講述的1959年基汀老師打破貴族名校威靈頓預備學院以往陳舊沉穩教學風格,教育學生通過追尋真我自主意識,反思人生意義,並遵循本心,追求心中希望的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概述時隔30年,《死亡詩社》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一直處於最佳風評。
  • 《死亡詩社》:遠離電子繭房,成為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死亡詩社》這部電影,想必不用我多說,很多人都已經聽過或者看過這部電影了,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受,我會說震撼與感動,影片中基廷對學生們的教育方式獨具一格,自始至終,他都從沒想過要給學生們灌輸課本上枯燥的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比起傳統填鴨式的知識傳輸
  • 《死亡詩社》-枯燥嚴肅的威靈頓預備學院和如沐春風的船長
    讀了一句至於惠特曼寫給林肯的一封信中的話「O,Captain,my Caputain」並讓學生們勇敢的稱他為「O,Captain,my Caputain」。翻譯過來為船長,後文我們稱基汀為「船長」。船長讓皮茨湧讀一首詩「勸少女們珍惜時光」,多麼熟悉的勸導啊!我也曾讀過類似的古詩,比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 夢想與現實,你該如何選擇,一起來電影《死亡詩社》尋找答案吧
    今天,漢堡君看了一部關於教育類題材的電影,電影名叫《死亡詩社》電影《死亡詩社》咋一看電影名字好像恐怖片,其實不是,這是一部關於教育類的電影,1989年的電影,豆瓣評分9.0,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因為尼爾的死,學校開始調查尼爾自殺的動機,矛頭指向了基汀老師,他們認為,是基汀老師自由、追逐夢想的教學理念,把他們教育成這樣的。
  • 觀影《死亡詩社》,如果能遇到你,我的人生會是另一個樣子
    死亡又一語雙關地貫穿始終,舊思想的悲哀,生命的脆弱,世界的冷眼,時間的意義,師皆友。尼爾用死亡作無聲的反抗在現實主義者的世界裡照樣被不著痕跡地抹殺,還把責任推給一個本應是啟蒙者的captain身上令其「引咎辭職」,只有少數人是清醒的,雖然不那麼勇敢。
  • 豆瓣9.0《死亡詩社》:在平靜中絕望,人要怎麼活才算真的活過?
    《死亡詩社》是澳大利亞導演彼得·威爾的名作,首映於1989年,曾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以及第47屆美國金球獎等多項國際大獎。電影改編自美國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男子預備學校的真實故事。這部經典影片的經典之處在於,時間在流逝,然而影片中傳遞的思想時至今日依然深深擊打著人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