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性詩歌寫作理論(六)

2021-02-24 e詩部落

阿牛靜木:探索者。

目錄:

根性寫作的哲思

根性詩思(二)

根性寫作的哲思性

『根性詩歌寫作』:哲思上所孕育出的花朵。沒有哲與思就沒有根性詩歌寫作。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哲與思的能力,包括我們每一天要做什麼?怎麼做?這一系列都充滿了哲與思的意味,或換句話說哲與思是我們人元知意識裡面的一項能力。但隨著人漸漸在異化,這種悖論在人類的一切活動中變得更加的明顯了,應該說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整體文明會不斷在發展,但並沒有,相反這種單一的進步消釋了人最初哲與思的活躍度,使人變成了空心人,房奴,車奴,性奴(偏離人本欲的欲望),失去了深度思考能力。這在詩歌寫作中表現得更加的顯著。很多詩歌寫作者缺乏一定的知識文化(你也可以說詩歌和知識無關)。把詩歌玩成了順口溜,玩成了心理學,完全是在作踐詩歌,作踐自己,一昧的惡化人性,病歷學是如此解釋的:「秋冬兩季人很容易感傷,尤其詩人,而且還十分享受這種情緒,在人體大腦底部,有一個「松果體」的腺體,它能夠分泌「褪黑素」。這種激素能促進睡眠,但分泌過盛也容易使人抑鬱,氣溫的變化對其分泌也會產生間接影響,尤其是在冷熱交替的換季時節。祖國醫學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七情六慾與五行學說和四季變化存在相應的關係。以五行學說中的「金」為例:五臟中的「肺」屬金,七情中的「悲」屬金,四季中的「秋」也屬金。因此在秋天尤其是秋雨連綿的日子裡,人們除了容易「秋燥」,有時也容易產生傷感的情緒」①。以上這些都是人類哲思在弱化的表現,我們變得懼怕思考,謹小慎微,大腦皆由電子設備所支配著,所以很多寫作者為了迎合市場作出了一批批蒼白軟弱的畸形文體,尤其『綠葉體』,什麼是綠葉體?完全沒有個體介入,詩歌文本由意象組裝而成,少數民族詩人尤為突出,也就是獵奇。所以這都是根性寫作所要警惕的。更多的時候詩意和詞語無關,我們只是在捕捉一些詩意,用詞語。①表現。詩中沒有明確個體的存在,而是用物象表現,但也不能淪為由詞語組裝的半成品,沒有中心,意象與意象太凌亂,擁擠,根性提倡意象的衝擊的力度,穩,物象只是表現,中心還是個體經驗與超經驗感受,比如這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詩中沒出現半句詩人咿呀之語,詩人的那種孤寂之感,完全是由物象與物象之間相互破撞,衝擊,變異,超現實而成,乾淨利落,一切渾然天成。②敘述。在敘述中尋求詩意,我現在認為敘述是詩歌的最終指向,根性寫作同樣如此,但最重要的一點兩者都離不開哲思。意象(哲思)~敘述(哲思),也就是說哲思貫穿詩寫的一生,兩者九九歸一,同連一體。

20210201西昌

①參考文獻

根性詩思(二)

1

楊煉,為數不多中國詩人在國際有巨大影響力者之一,他的詩技術幾乎達到完美的程度:反諷,隱喻,超現實等。詩人昌耀,和他是取得大成績的詩人,也是根性寫作取得最成功的詩人。

2

阿索拉毅、魯娟、麥吉作體三位詩人正時出大部頭作品期,但都沒什麼動靜,以上三位詩人是80後最具代表性的彝族詩人,尤其阿和麥的寫作,慢慢會凸現其重要性的。周佑倫的『紅色寫作』。發星的『地域寫作』中……兩者是個很廣泛的詩學命題,其中的小分支或者還沒命名,有待慢慢梳理,消化。

3

如果我們堅持這些再結合西方,拉美的一些非常前鋒的表達技巧,魔幻,超現實等等,真的,這樣寫出來的詩歌藝術絕對值得期待。在西昌的朋友可以去奴隸博物館感官下,如果不在這方面有所探索,多麼的對不起我們的傳統文化,一進門就給人一種超現實之感,詩歌,繪畫,不出成績,那,真的,非常的遺憾!

4

西方,更多意義上說只是技巧,通俗的說就是文字等處理上,文化永遠不存在前例與不前例,這裡的『文化』和我們通常所說的文化要區分對待。

5

中國少數民族90後詩人:站在荒原中起舞的拉瑪伊祖是一位:唯數不多的一位:他是我的兄弟。永遠在創造的路上。

6

有一天你把讀過的所有書在寫作中消除掉,不留痕跡,清空為零,學會了自覺的建構精神體系,那麼你的寫作開始了,但這些都是建立在你讀了非常,非常多的書,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基礎上的,這一點很多詩人都提出來了,但過於片面,比如有些詩人說的讀書對寫詩無用論,他們的出發點只是『口語詩』(『閒聊詩體。』)做到上邊這點或許我們可以真正意義稱得上一個寫詩人了。從很多寫作者案例來看,大部分寫作者是連這步都沒有到達的,更不需說詩人、成熟詩人,(實力詩人)、大家、偉大……。

6

周倫佑是大師級的詩歌藝術家。『非非』為什麼在國內外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很重要的一點,這個群體成員的詩歌天賦外,沒流動性,非常的重要,不管前非非還是後非非,它的寫作理念是不變的,後非非只不果是在前非非上基礎上查漏補缺,加以鞏固的,使其詩學上發到無懈可擊。

7

真正的詩是可以穿越時空的,永遠是小眾的,這才體現出其偉大性,永恆性,但一般的詩歌愛好者他是領悟不起的,這就製造了非常多的無效讀者群,刷流量的人。

8

:似乎被帶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很美妙,或許這就是語言無法表達出來的那部分吧!

9

寫完一首詩之後花大把時間去閱讀,吸收養份,保持平衡,做個開心快樂的人,不為外界所動,外界不因你而動,時間仿佛玄黃,詩歌寫作的另一重大界,這個世界沒有十惡不赦之人,也沒有值得同情之人,有因必有果。正解。

10

不牽掛任何人,這個傍晚,有的只是遺世的悽美,一個人。

11

如果只繼承,不創造,詩歌寫作就會出現斷層現象,某種意義詩評對詩寫有指揮棒的作用。

12

90後詩寫愈來愈來狹窄、圓滑了,似乎很合官刊口味,但不幸的是這樣的寫作,路走不了很長,需知大多數寫作者要經10多年才能詩歌練習中畢業。(知識儲備等)雲南90後詩群,很少有自己的風格,也就是所謂的辨識度,深受雲南王雷平陽,于堅等老一輩影響,包括彝族90後

13

在讀劉誠的長詩《命運.九歌》,後部分有惠特曼影子,但還是很享受,感謝作者帶來精彩詩篇。

14

海上早期詩和穆旦詩有相似性。古老的敵意嗎?生活有些痛。曲終人散後,以詩取暖。

15

詞不是詩,詩也不是詞。但是詩是由詞(外殼)鑄成,最起碼語言流暢是該具備。平時不要只看詩(詩集),我們應該多去讀一些嚴肅作品,包括小說、人物傳記……提高文字表達能力,用第二語表達對於少數民族是快硬傷。當然,詞不果是表達所需工具而已,於詩有些時候都沒意義。

16

詩人是法律的制定者,是一切正義的化身,但絕對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在簡介前加族別都是多餘的,對於真正的詩人說,尤其大師。

17

貝克特名句:上帝六天做好了世界,而您呢,您六個月居然沒有為我做好一條褲子。嘗試、探索、實驗這個詞足已讓很多詩歌寫作者冒冷汗了 。

20210131西昌

插畫:海上先生

編輯:小君

投稿郵箱:1767396463@qq.com

相關焦點

  • 教學研究 | 支架理論與初中英語詩歌寫作教學
    【摘要】本文從分析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入手,通過一節詩歌寫作課案例展示如何將支架理論引入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
  • 多元性詩歌寫作的源頭活水 潘洗塵
    一般來說,我們的文學史習慣於把近三十年漢語詩歌的源頭(這裡所說的近三十年漢語詩歌,是指「第三代詩歌」運動興起之後的具有了明顯現代性傾向的漢語詩歌),歸屬於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朦朧詩」。但我個人更願意把此後崛起的「大學生詩歌」看成是漢語詩歌的多元性和現代性寫作的真正源頭。
  • 詩歌寫作怎樣學?
    但是,畫家、雕塑家和音樂家需要了解他們各自領域的歷史、以及流行的理論和技巧。詩人同樣如此。即使很多東西無法教會,仍然有大量的東西可以通過學習去掌握。我不理解的是,為什麼關於詩歌創作的教學方式與音樂或視覺藝術領域完全不同,在後者那裡,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受到普遍認可。
  • 詩歌理論——新月派
    一.概述前期: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的美學原則與詩的形式格律化,為了實現這一理論原則,新月派詩人在詩歌藝術上做了有益的嘗試,首先是客觀抒情詩的創作,即變「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為主觀情愫的客觀對象化
  • 鵬程寫作學院寫趣®詩歌私教班寫作課程安排
    親愛的學員,鵬程寫作學院寫趣詩歌私教班第三期的第一個月已經開始,9月份共安排了張麗英導師的7節課,主要講授導師的個人寫作真經,結合例文詳細講解每一個與詩歌有關的實戰技巧,讓你一學就會,一會就能發表的美麗課程。非常實用,請準時參加學習,讓詩歌真正成為你成長路上的一粒螢火!每周一、周四至周日學員複習、交流,VIP學員寫好作業。
  • 【古代文論】司空圖的詩歌理論
    他傳世的著作不少,有《司空表聖文集十卷》、《詩集》三卷,但最盛譽的還是論詩專著《詩品》一書,它在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曾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具有重要的地位。為了便於與鍾嶸《詩品》相區別,因此史上又習饋地稱它是《二十四詩品》。這兩部《詩品》雖然同名,卻是旨趣各異。
  • 「泛詩歌」時代:寫作的困境和可能性
    「泛詩歌」時代:寫作的困境和可能性  陳 超  「泛詩歌」的幽靈化  新世紀以來,似乎有個輿論化的聲音,「詩歌越來越邊緣化」。從某個角度看,我覺得可以這麼說。但是同時要知道,理解「邊緣化」還有另一個角度,就是它的「幽靈化」。
  • 在品讀詩歌中提升寫作水平
    毋庸置疑,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古代詩人都是語言運用的高手,他們在詩歌創作的時候,會考慮到很多語言的特點,加之詩歌本身的格律要求,使其創作的詩歌作品,大都是語言運用的上乘之作。同時,詩歌在傳情達意和開拓意境等方面也會給我們很多啟發。誦讀詩歌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進行作文寫作。
  • 冬令營-英文詩歌鑑賞和寫作
    為什麼說詩歌可以幫助學習英語?傳統的看法是英文詩歌是最複雜的文學題材,語言表達比較高深,除了語言程度最好的學生之外,其他學生都不適合。其實這種說法是有失偏薄的。2001年,Collins Cobuild提出「詩歌是一種寫作體裁,詩人選擇優美動聽的文字,將它們仔細地排列好,經常是押韻的短句」。
  • 西南大學:尹才幹詩歌特點及《龍女湖》淺析
    《走不出逝去的心境》《那朵花開了》《溫暖的春》《三峽么妹》《關於現代詩歌的評價標準》等10餘件作品被選入《寫作》《文學概論》《文化創意與文案寫作》《廣告創意與表現》《大學語文與應用》等普通高等學校教材,《傘》《魚》《火車》等作品被中、小學選作教材。創作業績編入《中國新格律詩探索史略》《現代格律詩發展史》。
  • 閱讀、寫作、翻譯相結合的文學翻譯教學
    中國傳統的翻譯理論大多圍繞文學翻譯展開,譯論和文論是融會貫通在一起的;中國傳統的翻譯教材以及譯例也大多圍繞文學翻譯展開。本書集文學閱讀、基於閱讀的寫作、文學翻譯於一體,避開應用文體翻譯的熱點,另闢蹊蹺,旨在探索如何整合三者從而提高翻譯能力和樹立翻譯觀。
  • 中國當代詩歌如何進入世界寫作「現場」
    他說:「中國古典詩歌本身的語言藝術成就很高,同時傳遞出中國古典詩人的生活方式、精神世界,讓西方讀者體會到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歐陽江河表示,中國當代詩歌的影響不如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是由於藝術理念、詩學理念越來越全球化,中國當代詩歌受到西方詩歌影響越來越多,缺少中國詩歌的獨特性。
  • 自媒體:「詩歌寫作主體大眾化」的催化劑?
    自媒體:「詩歌寫作主體大眾化」的催化劑?  一直以來,大眾對詩歌的「圈子化」「精英化」的質疑是明顯存在的。不少頗受歡迎的詩歌,似乎並不為主流詩壇推崇,汪國真的作品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他去世之後,有關其詩歌的爭議仍然存在。詩人霍俊明也指出,過去不僅是紙媒傳播,之前以詩歌網站、博客為媒介的電子化傳播大多也仍局限於詩人和專業讀者內部。
  • 高考古代詩歌的寫作技巧
    古代詩歌的寫作技巧  念奴嬌  黃庭堅①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眾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③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裡青天,姮娥何處?
  • 活動回顧 | 每一次思辨都在迫近詩歌的本質 ——廣外全英詩歌創意寫作冬令營紀實
    每一次思辨都在迫近詩歌的本質——廣外全英詩歌創意寫作冬令營紀實2019年1月14日上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全英詩歌創意寫作實訓活動在創意寫作工作坊舉行,正式拉開了廣外創意寫作冬令營活動的序幕。
  • 天水市印象系列之六:隴上江南詩意天水,詩歌的青年,詩歌的城
    天水市印象系列之六————————————詩歌的青年,詩歌的城文:甘肅 鍾文八十年代中後期的天水市,與全國所有城市一樣,是一座詩歌的城這一年,一張影響中國半個世紀的先鋒詩報橫空出世,它讓中國的詩歌出現了萬木爭榮、萬壑爭流、萬馬奔騰的局面。這張命名為《詩歌報》的報紙,讓數以千計的天水青年成為詩人。與全國的詩歌流派相映成趣,天水雨後竹筍般誕生了幾百個詩歌(文學)社團,每個工廠有,每個技校有,每個大專院校有。
  • 寫作技巧丨如何給詩歌取一個題目?
    給詩歌擬一個題目是一門藝術。泰斯·加拉赫曾經把一個成功的詩題比作是一個在詩上飛翔的風箏:它們之間的聯繫雖然較為鬆散,但卻能帶來新的視角,打開新的空間。詩歌的題目就像是為整場舞劇搭建的舞臺,這個舞臺會隨著詩歌內容的延伸而不斷延展。通常,題目會告訴讀者如何進入這首詩,也會給讀者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是一首怎樣的詩?」
  • 現代詩歌的寫作特點
    修辭是詩歌的一種重要技巧。包括擬人、比喻、排比、設問、反覆、頂針、對偶、誇張、象徵等。可以說每一種表現手法都有其獨到之處。比的運用可以更生動,形象地表現詩歌內容。興的運用可以讓讀者自開篇就能體會詩歌的意境,使詩歌更富於深情和韻味;而誇張,象徵,通感等手法的運用可以給詩歌注入更新鮮的血液,使詩歌更富於想像力和親和力,而不會讓人感覺意思朦朧曖昧,晦澀難懂,使讀者真正讀懂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象徵手法,則是用具體事物來表現某種特殊意義,這是詩歌中最常用的手法。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唐力:成渝詩歌寫作,用「溫柔的方式」重新...
    鄧涵予 四川在線記者肖姍姍 攝影 向宇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兩場詩歌沙龍同時在新華賓館舉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上,來自川渝地區的熊焱、李海洲、凸凹、何房子、呂歷、阿庫烏霧、李龍炳、唐力、餘真、宋尾
  • 古人的文藝審美理論,六觀說
    六觀說是古人常研究的文藝審美理論,首先提出這一理論的是南北朝文學家劉勰。他在《文心雕龍》中指出,體會作者的用心,實現對作品的審美評價,要從六個角度衡量。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關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這六個審美衡量角度,構成了六觀說的核心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