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男孩在學校從不上廁所,同學嘲笑他「變性人」,原因讓人心酸

2020-11-27 寶貝萌晗說

對於父母來說最大的心願,無非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平安地出生和長大。可是存在少部分不幸的家庭,有些孩子從誕生起,就存在身體上的缺陷。

小明是一個8歲的男孩,他因為學習認真努力,在班級也受到了不少老師的誇讚。可是縱使成績優異,社交卻終究是父母最頭疼的一個大問題。

小明在學校總是喜歡獨來獨往不愛與其他同學相處,所以身邊也基本沒有什麼朋友。

但是在上學的過程中,同學們慢慢發現了小明的秘密。原來小明在學校從來都不上廁所,因為這一怪癖,很多同學也開始對小明指指點點。

還有些調皮的同學帶頭挑事,嘲笑小明是"變性人"

面對口舌眾多的流言蜚語,懂事的小明為了不給老師添麻煩,始終選擇一味的隱忍。

本以為事情就這麼過去了,可是沒想到在一天放學後,小明居然被同學堵在了教室裡,其中一位同學強行脫掉小明的衣服。

可是沒想到在脫掉衣物的一瞬間,同學們都被嚇了一跳。

原來因為小明生來就存在肛門缺失的缺陷,所以通過治療只好在腹部做一個人造肛門。

小明的自尊心很強,不願意把這一面告訴同學,這才養成了不在學校上廁所的習慣。這樣的結局任誰也沒能料到,知道原因之後也確實讓人心酸不已。

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是健健康康的,然而有時候卻總是天不遂人願,讓一些缺陷落到了無辜的孩子身上。先天的缺陷是人為難以幹預的,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更要注意教育方法,加以細心引導。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對待這類孩子呢?

1. 安慰鼓勵

安慰鼓勵孩子是治療孩子心傷的一劑良藥,如果孩子遭遇了這樣的事情,父母務必要悉心照顧孩子,在孩子感到自卑和沮喪的過程中多安慰鼓勵孩子。

身體存在缺陷的孩子本就會遭受不少非議和嘲笑,為了幫助孩子養成一顆強大的心理來應對流言蜚語,那麼父母就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安慰和鼓勵。

2. 不溺愛孩子

有些父母可能會因為孩子自身存在的缺陷,從而將所有的原由都歸咎於自身,認為是父母的過錯導致孩子受罪。

抱著這樣看法的父母,往往會毫無節制地寵溺孩子,對於孩子萬般遷就。對於父母來說這是一種出自愧疚心理的彌補,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實際這是披著糖衣炮彈外衣的傷害。孩子很有可能因為父母的溺愛,形成不好的性格和三觀,從而加大人際交往的難度。

3. 多陪伴孩子

父母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心理慰藉,長時間被父母陪伴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正確的三觀,也具有更加充裕的安全感。

尤其對於身體存在缺陷的孩子,由於其自卑心理他們本身就缺乏安全感,父母一定要及時填補孩子空缺的安全感。通過陪伴的方式多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緩解不開心和壓力。

4. 培養特長

培養特長是讓孩子重拾自信的一個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過培養特長,孩子可以更加明確地了解到自己的長處和閃光點。

一般有缺陷的孩子都會羨慕正常的孩子,長期以往這種羨慕的情緒就會變成悲觀消極的自卑心理。而當他們擁有一個特長時,他們自身的價值也會有所體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對於具有缺陷的孩子父母應該持積極鼓勵的態度教育。而對於身體完好的孩子,父母也應該讓孩子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最後,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平安地成長。

相關焦點

  • 金星8歲的養子被同學嘲笑,孩子「毒舌」回懟很暖心
    一次訪談中,金星談到8歲養子被同學嘲笑的事情,很是感慨,表示孩子的回應讓她很驕傲。眾所周知,金星原本是一個男性,但是她一直想要當一個女人,於是在她27歲的時候做了變性手術,之後與德國男子漢斯組成家庭,領養了三個孩子,生活非常幸福。
  • 8歲小學生離家出走?只因弱視治療戴眼罩被人嘲笑
    而他離家出走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治療弱視所戴的眼罩。為了了解事情真相,記者採訪了該男孩父母,並對其所上小學進行了實地走訪。原來,該男孩今年剛過8歲生日,在濟南當地一所私立小學就讀。自從佩戴矯正弱視的眼罩後,男孩一天天變得沉默,情緒變得很低落,不愛和家人說話,也沒有任何胃口,張女士以為孩子只是鬧小脾氣,在責怪了幾句後,發現孩子完全提不起精神,整體狀態也欠佳。
  • 6歲男孩從不在學校上廁所,同學以為他是女孩,脫下衣物後卻懵了
    6歲男孩從不在學校上廁所,同學以為他是女孩,脫下衣物後卻懵了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現在很多孩子都是&34;長大的,以後上學了很難跟別人好好相處。這句話其實是非常有道理的,很多孩子被寵慣了,走到哪都覺得自己是老大,不會懂得尊重其他孩子。
  • 16歲「娘炮」男孩,穿女性內褲,遭同學嘲笑!
    原標題:16歲「娘炮」男孩,穿女性內褲,遭同學嘲笑!16歲男孩王凱(化名)是一名正在讀初三的學生,是班裡的三好學生,性格開朗大方,喜歡幫助同學,在班級裡面有很多好朋友,也是班級裡面很多女同學心目中的男神,暗戀的對象。
  • 男孩因被同學嘲笑像"光頭強"打人:我要尊嚴
    視頻截圖  學校保安觀看視頻「娃兒都要尊重,我寧願被他們打……」「他不能一直指到我的軟處說,我寧願站在這站一天,我都要尊嚴……」這幾天,許多讀者都被一名穿著校服學生的「尊嚴」論調所震撼。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視頻拍攝於涪陵區第六小學,這名要尊嚴的男孩10歲,讀5年級。如此急切強調尊嚴的原因,是因為他長期被同學嘲笑為動畫片《熊出沒》裡面的光頭強。
  • 8歲男孩獨自坐公交車,哭著說了句話……背後故事讓人心酸
    原標題:8歲男孩獨自坐公交車,哭著說了句話……背後故事讓人心酸深圳新聞網訊 一名叫牛牛的8歲小男孩,爸爸媽媽在深圳工作,從1歲開始,牛牛就作為留守兒童在湖北老家由奶奶帶著今年暑假,牛牛來深和爸爸媽媽團聚,沒想爸爸媽媽平時工作很忙,陪他的時間也不是很多,牛牛思念父母心切,竟然獨自乘坐公交去找爸爸,幸虧熱心的公交司乘人員照顧,牛牛最後找到了爸爸媽媽,但爸爸媽媽卻留下了無奈的淚水。
  • 20歲西安男孩今日進行變性手術 兩年前已隆胸
    本報訊(記者李海濤)「我其實是『女兒身』,是老天爺把我生錯了,我不要上男廁所,從小到大滿腦子都想著有一天能大大方方蹲回『女廁所』……」昨日,長髮披肩的20歲西安男孩嬌睿(化名),一身女裝打扮出現在媒體面前,用與其真實性別極其不符的女音,堅定地表達了自己要變「女兒身」的迫切願望。  「天哪,這是男人嗎?」
  • 8歲胖男孩因小雞雞太小 不敢和同學一起去廁所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的王平副主任醫師,專業方向是小兒泌尿系統疾病,他說門診中有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的小雞雞不夠大,而出現這種情況往往和孩子肥胖有關。而家有小學男生的家長可能有經驗,八九歲的孩子,對性開始有一些好奇,夏天到了,衣服穿得少,許多男生課間上廁所時互相打量小雞雞,而這也讓一些小胖墩壓力非常大,不敢和同學一起去廁所。
  • 為什麼日本人寧願在廁所吃飯也不願一個人吃飯?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日本人為什麼會在廁所吃飯?對我們而言,在廁所裡吃飯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在日本,跑到廁所吃飯的日本人很多。日本媒體曾做過調查,在受訪的20歲左右的年輕人中,每5人中就有1人在廁所裡吃過飯。這個行為甚至有一個專有名稱——「便所飯」,俗稱「廁飯」。
  • 9歲男孩還兜尿布睡覺 怕被嘲笑不敢和同學露營
    原標題:9歲男孩還兜尿布睡覺■我市兒童青少年遺尿發病率5%-10%■專家指出,5歲以上的孩子頻繁尿床就是一種疾病「今年我們參加了一項全國性的遺尿流行病學調查,主要針對5歲-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群體,調查結果顯示,廈門兒童青少年遺尿發病率為5%-10%,其中,幼兒園5歲左右的孩子遺尿發病率為16%,小學7歲左右的孩子為10%,初中十二三歲的孩子為5%,高中生約1%。」白海濤表示,遺尿疾病經常被低估和忽視,很多父母誤認為「尿床不是病」,覺得孩子長大就好了。
  • 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回家上廁所?原因讓父母深思
    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回家上廁所?原因讓父母深思在國內的大部分學校,一般只能保證廁所的衛生,但絕對的乾淨、無異味那幾乎很難做到。然而在日本,他們很重視衛生環境,學校裡的衛生間雖然是公共場合,但是也可以保證廁所和家裡的衛生間一樣乾淨。
  • 「他穿了媽媽內褲」,孩子遭幼兒園同學嘲笑,父母別再無知了
    「他穿了媽媽內褲」,孩子遭幼兒園同學嘲笑,父母別再無知了曾看過一篇文章——《反對穿內褲的男孩》,講述了一位3月8個月的小男孩不穿內褲的故事。小男孩名叫九寶,在3歲零8個月的時候進入了幼兒園,第一天就被同學們嘲笑了,因為排隊上廁所時,發現只有九寶的內褲比其他同學的大,孩子們帶頭喊「他穿了媽媽的內褲」。
  • 女子生下來就是兩性人 32年經歷兩次變性(組圖)
    既然最終選擇成為女人,為什麼22年前會走進醫院從女孩兒變性成為男孩兒呢?是什麼樣的難言之隱令小楊在短短32年的時間內,體驗了從女孩變成男孩又從男孩變回女孩的離奇經歷呢?變性後的他能適應今後陌生的異性生活嗎?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見夥伴,夥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 「他穿了媽媽的內褲」,孩子被幼兒園同學嘲笑,媽媽羞愧自責
    「他穿了媽媽的內褲」,孩子被幼兒園同學嘲笑,媽媽羞愧自責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文章,說是一名四歲的小男孩在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被同學給嘲笑了,原來是他的媽媽在給孩子買內褲時買大了,排隊上廁所的時候,被其他同學看見了,都在嘲笑他,還有人帶頭喊:「他穿了媽媽的內褲」。
  • 6歲男孩喜歡塗指甲油被同學嘲笑,爸爸對他說的一番話獲網友點讚
    一個6歲的美國小男孩Sam喜歡塗指甲油,但沒想到在幼兒園卻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和欺負,他從學校哭著回來。他說同學們說他應該把指甲油擦掉,並且不能再塗指甲油去學校。但是Sam並沒有聽同學們的。Sam試圖去制止同學們的做法,沒想到根本不管用,同學們反而更加嘲笑他。Sam爸爸問他塗指甲油是不是特別開心,Sam表示很開心。原來Sam的奶奶以前是美甲師,經常會給他塗指甲油,所以他也喜歡上了。Sam爸爸表示兒子是個與眾不同的孩子,他對塗指甲油感到羞恥沒有任何概念。
  • 日本學校廁所這麼幹淨,為何孩子也憋著回家才上廁所?背後原因引深思
    某記者對杭州3所小學和4所幼兒園做了入班的調查,調查的孩子人數超過了200人,年齡跨度為3到8歲,「從未在學校大便」的小朋友有53人舉手,其中有憋大便習慣的孩子,佔到了90%。晚上放學的時候,老師對孩子的媽媽說說了這件事,孩子的媽媽說,從上幼兒園開始,孩子就從來不在學校拉大便,一定要回家,這件事引起了老師的重視,他在第二天給孩子們講了大便的問題,這時候他才發現,班裡有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在學校大便,問其原因,一個孩子說在學校裡從沒感覺要大便,也有的孩子說他在學校裡拉不出來,當老師問道,你們有沒有想拉大便,但又忍住的時候呢?孩子們紛紛點頭,有的,有的。
  • 8歲男孩從人人嫌棄的笨蛋蛻變成天才,他的老師做了一件事!
    伊桑.阿瓦斯蒂是一個8歲的印度小男孩,他淘氣好動學習很差勁,他不會算數不會寫字,連讀一句完整的句子都讀不好。在別人的眼裡他就是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因此,他被老師嫌棄,被同學嘲笑。到了寄宿學校的伊桑依舊學不好,他遭受到了更加狠厲的批改責罰和無情的嘲笑。
  • 資料:對話中國第一變性人 渴望愛情的女人(圖)
    張克莎上有5個哥哥1個姐姐,大家都叫他「小七子」。因為父親身體不好,在張克莎3歲的時候離職休養,選擇了定居老家湖南。1965年初夏,爸爸媽媽帶著全家來到長沙,住進了長沙市郊一個幹休所。 對於大連的3年生活,張克莎只是隱約地記得,家門前有小橋,有流水,父親還曾帶她到老虎灘和棒棰島玩過。由於家裡請的保姆是大連人,所以她還記得不少大連方言。
  • 北京一女子上廁所,遭6歲男孩強行開門,家長不道歉還辱罵
    教育是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的,如果等他長大後,再教給他所謂的人生道理,他是不能理解的,只會憑著自己的任性,將錯事一做到底,到那時候,在糾正也是沒用的。近日,在北京有一位女子上廁所,突然遭到一名6歲的男孩強行進入,家長看到這種情況後,還不制止孩子道歉,竟還反罵起女子,簡直就是無理取鬧,這樣對孩子也是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響。
  • 徐崢自曝20歲就禿頭,還當過發模,禿頭的原因令人心酸!
    提到光頭的明星,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徐崢吧,的確,徐崢現在已經很出名了,他自帶搞笑體質,出演的喜劇片大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且光頭已經成為了他標誌性的一個特點,但是誰能想到,他之前也是留過長發的,但在20多歲的時候就禿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