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哲理小故事帶你領悟人生,讓你在自己的故事裡活得精彩。
從前,有兩位飢餓的人得到了一位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的大魚。其中,一個人要了一簍大魚,另一個人要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了篝火,煮起了魚,他狼吞虎咽,還沒品嘗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飢挨餓,一步步艱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看到那片蔚藍的海洋時,他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也使完了,他只能眼巴巴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
又有兩個飢餓的人,他們一樣也得到了長者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活鮮的大魚。只是他們沒有各奔東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尋找大海,他們每次只煮一條魚,經過艱難的跋涉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以捕魚為生日子。幾年後,他們各自有了家庭,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啟示:一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一個人目光高遠,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非常嬌貴,極不適應離開大海後的環境,當地漁民們把剛捕撈上來的沙丁魚放入魚槽運回碼頭後,用不了多久沙丁魚就會死去。
而死後的沙丁魚味道不好銷量也差,倘若抵港時沙丁魚還活著,魚的賣價就要比死魚高去若干倍。
為了延長沙丁魚的活命期,漁民想方設法讓魚活著到達港囗。
後來漁民想出了個法子,將幾條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運輸容器裡。因為鯰魚是肉食魚類,放入魚槽後會四處遊動尋找小魚吃,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自然加速遊動,從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來,沙丁魚就一條條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
這就是經濟學裡常說的"鯰魚效應"。
啟示:一個公司,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就缺乏活力和新鮮感,容易產生惰性。
尤其是一些老員工,工作時間長了就容易厭倦,疲勞,倚老賣老。因此,有必要找一些外來的"鯰魚"加入公司,製造一些緊張氣氛。
當員工看到自己的位置多了個"職業殺手″,便會有一種緊迫感,知道該加快步伐了,不然就有可能被kO掉。這樣一來,企業自然就生機勃勃了。
當壓刀存在時,為了更好的生存發展下去,懼者必然會比其他人更用功。
適當的競爭猶如催化劑,可以最大限度的激發人們體內的潛能。